问题研究 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doc_第1页
问题研究 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doc_第2页
问题研究 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doc_第3页
问题研究 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doc_第4页
问题研究 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1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基础测试卷班级_ 姓名_ 学号_ 分数_(满分100分,测试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5分,20小题,共50分)读“地貌景观图”,回答12题。1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 D甲和丙2地貌景观乙和丁的成因差异是()A前者为流水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B前者为风力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风力侵蚀作用而成C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化学作用为主,后者以机械作用为主D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机械作用为主,后者以化学作用为主图所示的云南路南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结合“岩石圈物质循环简图”(图),回答34题。3路南石林的岩石按成因属于图中的()A甲 B乙 C丙 D丁4塑造路南石林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 D海浪侵蚀读黄河示意图,回答57题。 5图中河床剖面呈“V”字形的河段是()Aa Bb Cc Dd6下列关于a处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聚落规模一般较大B聚落会分布在地势比较高的开阔地C聚落一般分布在水能丰富的峡谷区D聚落一般沿河谷呈狭长带状7关于d处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A黄河泥沙含量大,因此三角洲增长速度快Bd处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航海运输Cd处因河网密布、地形平坦,成为我国的“鱼米之乡”D入海口处三角洲增长慢下图为“某地某水平面的岩层分布图”。读图回答810题。8图中丁处的地质构造为()A褶皱 B背斜 C向斜 D断层9关于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B甲处有利于储存地下水C修一条南北向隧道选址丁处D图中岩层为岩浆岩10若该地地表甲为谷地,丁为山岭,其成因是()A地壳运动所致 B内力作用所致C岩浆活动所致 D外力作用所致读“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图1)”和“河谷形成示意图(图2)”,回答1112题。11图示河流谷地形成的过程及主要内力作用是()A地壳下沉B河流溯源侵蚀C地壳抬升D河流下切侵蚀12该地区地质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地壳运动 B流水作用C外力作用 D内外力共同作用河流形态万千,让人产生无限遐想,自古至今描写河流的诗句数不胜数。如图中绕旋在内蒙古草原上的河流弯曲景象,被称为“蛇曲”。据此回答1314题。13造成图中河流形态的主要因素是()A褶皱起伏 B断裂下陷 C流水侵蚀 D风沙堆积14下列诗句中能体现河流堆积地貌的是()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B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读峰丛、峰林和孤峰剖面图,回答1516题。15图中所表示的地形景观是在()A玄武岩分布区 B石灰岩分布区C大理岩分布区 D花岗岩分布区16导致下列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与图示地貌相同的是()A北美五大湖 B湄公河三角洲C塔里木盆地的沙丘 D“V”型河谷读图,回答1718题。17在 a、c两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堆积地貌是()A洪(冲)积扇、河漫滩平原B洪(冲)积扇、三角洲C河漫滩平原、三角洲D三角洲、河漫滩平原18a区建于河流上游地势较低处,b、c、d区建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其原因是()Aa区位于河流上游地势较高的平坦之处,利于人类定居Bb、c、d区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减少河流洪水的威胁Cb、c、d区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势较高处,容易获取淡水资源Da区位于河流上游地势较平坦处,有利于引用河流淡水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完成1920题。19图中聚落主要分布在()A山间低地 B山谷地带C盆地中部 D山麓冲积扇20历史时期以来,该地区大部分聚落逐步向河流上游地区转移,其主要原因是()A洪水泛滥 B坡地开发C交通线增多 D荒漠化范围扩大二、综合题(共4小题,共50分)21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甲地的海拔高于乙地的原因。(2)说明丙地不适合修建地下隧道的理由。(3)根据图中地质构造信息,判断岩层的新老关系。22读“我国北方某山区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在沿AE线进行地质调查时,发现岩层的形成年代是A、E两处最晚,其次是B、D两处,C处最早,由此判断该处的褶曲类型为_,理由是_。(2)试解释该处褶曲与凉水河河谷两者间的成因关系。(3)丙村所在的地形部位是_,凉水河的流向是_。(4)图中虚线是当地规划在三个村庄之间修建公路的设计路线,请比较乙村甲村、乙村丙村两条路线的不同特点及这样修建的原因。必修1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基础测试卷参考答案班级_ 姓名_ 学号_ 分数_(满分100分,测试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5分,20小题,共50分)【答案】1.D2.C【解析】甲图表示火山喷发,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乙图表示由流水侵蚀作用溶蚀作用形成的峰林;丙图表示有内力作用使岩层弯曲褶皱;丁图表示流水侵蚀中下切作用形成的峡谷。【答案】3.B4.A【解祈】图中甲为变质岩,乙为沉积岩,丙为岩浆岩,丁为岩浆。路南石林属于外力作用形成的沉枳岩 是喀斯特地貌的一种,由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答案】5.A6.D7.A【解析】河流上游多流经山区,河床呈“V”型,聚落一般沿河分布呈条带状。d处位于入海口处,水流极其缓慢,大量泥沙沉积形成三角洲。【答案】8.C9.A10.D【解祈】相据岩层的新老关系,丁处岩层新,而两翼岩层老,故为向斜;图中甲处为背斜,它是良好的储油构造,丁处为向斜构造,在此修建一南北向隧道时易积水;褶皱构造的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作用,常被侵蚀成为谷地,而向斜由于槽部受到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答案】11.C12.D【解析】11.内力作用地壳抬升,外力作用河流下切,河道逐渐加深加长。12.该地区地质构造是内力作用的结果。【答案】13.C14.B【解析】第13题,河流弯曲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第14题,“一水中分白鹭洲”说明河流中间有沙洲形成。 【答案】15.B16.D【解祈】第15题,由图可知,该区域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在石灰岩分布区由于滴水的侵蚀作用而形成的。第15题,北美五大湖是冰川作用的结果;湄公河三角洲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塔里木盆地的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V”型河谷是由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答案】17.A18.B【解祈】第1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位于河流冲出山谷口的幵阔地带,最有可能发肓洪(冲)枳扇;c处位于河流幵阔的干流地区,可能会形成河渴滩平原。第13题,a处聚落達在上游地势较低平的河谷地带,温度适宜且耕作方便,便于定居;而河流的中、下游地区,易发生洪水,为减少其对生存的威胁,居民区多 选在地势较高处。【答案】19.D20.D【解析】第19题,因气候干旱,故该地聚落主要分布在水源较为丰富的山麓冲积扇的绿洲上。第20题,河流下游水源枯竭、荒漠化加剧是该地区大部分聚落逐步向河流上游地区转移的主要原因。二、综合题(共4小题,共50分)21【答案】(1)甲地位于向斜地区,由于在褶皱作用下被挤压,岩石比较坚硬,抗侵蚀能力较强;乙地位于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容易被侵蚀。因此甲地海拔高于乙地。(2)丙地位于向斜,岩层向中心凹,建隧道容易塌方;且石灰岩是含水层,地下水容易汇聚;石灰岩地层多地下溶洞,地质结构不稳定。(3)比老。【解祈】(1)相据逆地形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理回答。(2)丙处为向斜,岩层下凹,易出现塌方事故; 向斜是地下水的良好储存地,在此幵凿_道易成水道;丙处地下为石灰岩,可能有溶洞,地基不掊固。(3) 岩层侵入岩层下面的沉积岩层,但未侵入岩层,说明侵入岩形成晚于岩层。22【答案】(1)背斜该处地层显示为中心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2)该处的褶曲类型为背斜,由于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而形成谷地。(3)山谷自东向西(4)乙村到甲村的道路比较平直,乙村到丙村的道路比较弯曲。原因是乙村到甲村的地势平坦;乙村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