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4份3.doc_第1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4份3.doc_第2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4份3.doc_第3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4份3.doc_第4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4份3.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五年级语文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4份31、了解月光曲是怎样谱写成的。从中体会音乐家贝多芬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2、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两者结合的作用。3、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学会生字新词,会用陶醉等词语造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事物,哪些是由实在事物引起的联想。难点:引导学生体会月光曲的情境。教学工具有关本课规定的挂图、小黑板、幻灯片、录音机。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理解恬静、陶醉等词语的意思,并能用陶醉一词造句。2、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他所具有的卓越才华和善良的心。3、能按事情发展,体会贝多芬情感的变化。4、出示目标(幻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分辨事物和联想。实施目标一、导入新课,带入情境。播放录音月光曲二、讲授新课。1、弄清弹奏第一首乐曲的经过。(1)一天夜晚,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了什么?(听到了断断续续的钢琴声)解释:断断续续(2)这琴声为什么引起他的特别注意?(正是他的曲子)(3)贝多芬*近茅屋,又听到了什么?(兄妹的对话)(4)贝多芬为什么要走进茅屋?(5)贝多芬走进茅屋干了什么?(弹琴)(6)他为什么弹琴?听到这话,看到这情形,这一切使贝多芬想到什么?激起贝多芬怎样的感情?(激起同情心)让学生在文中找到贝多芬是怎样说的。贝多芬怀着这种感情,弹了一首曲子给盲姑娘听。(板书:弹第一首)(7)贝多芬弹完第一首曲子,盲姑娘有什么反应?(8)为什么盲姑娘推测出陌生人是贝多芬呢?(9)这时贝多芬用什么方式来回答盲姑娘的问话?(板书:月光曲)2、理解弹奏第二首乐曲的经过。(1)让学生默读,找出课文中哪些是描写月光曲的内容。贝多芬是在怎样的环境里弹奏月光曲的。在这茅屋里,此时能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实实在在的事物。(2)在这清幽的月光下,听着美妙的琴声,皮鞋匠好像看到什么?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这时海面上怎么样?(3)这是眼前看到的景色吗?为什么他能想象出这样的景色?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联想,进而讲述联想和实在事物之间的关系。(4)听到这首乐曲,盲姑娘的神态怎样?(睁着不大的眼睛。恬静是什么意思)(5)乐曲弹完了,贝多芬离开了茅屋,兄妹俩发觉了没有?为什么没能及时发觉贝多芬的离去?(他们被优美的琴声陶醉了)陶醉是何意?指名造句。(6)贝多芬飞奔回旅店干什么?(7)记的是什么曲子?(月光曲)(8)为什么要连夜把它记下来。(引导学生想一想,贝多芬在散步时,有没有想到创作月光曲)(9)是什么原因激起了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是茅屋的人和物、情和景激发了他创作的激情)检测目标1、月光曲作者是谁,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的?2、指名说说哪些是联想部分,哪些是实实在在的景物。3、朗读课文,背诵规定句子。矫治目标(1)重点指导学生如何分辨实物和联想。(2)指导学生背诵的方法。根据教学实际进行补差补缺工作:谱琴声听同月光、琴声、事物写谈话情作过第一首激动月亮初升、海面、想弹用程第二首激情像是波涛汹涌的大海作业布置1、熟读、背诵全文。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