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篇-作用于肾上腺素能受体药物.ppt_第1页
第12篇-作用于肾上腺素能受体药物.ppt_第2页
第12篇-作用于肾上腺素能受体药物.ppt_第3页
第12篇-作用于肾上腺素能受体药物.ppt_第4页
第12篇-作用于肾上腺素能受体药物.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12章作用于肾上腺素能受体的药物 DrugsAffectingAdrenergicReceptor 2 外周神经分为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传入神经又叫感觉神经传出神经是将中枢发出的神经冲动传至外周 包括自主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系统 和运动神经系统根据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不同 传出神经又可分为胆碱能神经 释放乙酰胆碱 和肾上腺素能神经 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 3 肾上腺素能受体 AdrenergicReceptor 肾上腺素受体 是能与去甲肾上腺素 NE 旧称NA 或肾上腺素 E 旧称AD 结合的受体的总称 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均为含有邻苯二酚 儿茶酚 结构的生物胺神经递质 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 多巴胺 R1 H R2 H去甲肾上腺素 R1 H R2 OH肾上腺素 R1 CH3 R2 OH 4 多巴胺 P95 108 与精神病有关 P121 与帕金森病有关 5 肾上腺素能药物 AdrenergicDrugs 作用于肾上腺素能受体的药物 分为拟肾上腺素药和抗肾上腺素药 6 肾上腺素受体的分类 分布 效应和典型配基 7 内源性神经递质的生物合成 P122 8 去甲肾上腺素的一般代谢过程 去甲肾上腺素 9 第一节 拟肾上腺素药物 AdrenergicAgents 拟肾上腺素药物或称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是一类化学结构与肾上腺素相似的胺类药物 能产生与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相似的效应 故又称拟交感作用药或拟交感胺 一 拟肾上腺素药二 受体激动剂三 选择性 受体激动剂四 拟肾上腺素药的构效关系 10 一 拟肾上腺素药 11 12 肾上腺素 Epinephrine 内源性活性物质 能兴奋心脏 收缩血管 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临床上用于过敏性休克 心搏骤停的急救 控制支气管哮喘的急性发作 13 肾上腺素的不稳定性 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不稳定 遇碱性肠液分解 口服无效 易氧化 14 水溶液加热或室温放置后发生消旋化 尤其在酸性条件下 不稳定性是儿茶酚胺类药物的化学通性 15 肾上腺素的合成 16 化学名为 1R 2S 2 甲氨基 1 苯丙 1 醇盐酸盐 1R 2S 2 methylamino 1 phenyl 1 propanolhydrochloride 又称盐酸麻黄素 水溶液稳定 遇空气 日光 热不易被破坏 是存在于草麻黄和中麻黄等植物中的生物碱 麻黄碱能兴奋 和 受体 由于其分子中不含儿茶酚结构 因而性质稳定 口服有效 作用持久 但作用较弱 主要用于防治支气管哮喘 鼻塞和低血压 盐酸麻黄碱 EphedrineHydrochloride 17 二 受体激动剂 Agonists 受体激动剂分为选择性 1 2受体激动剂和缺乏选择性的 受体激动剂三类 18 盐酸可乐定 ClonidineHydrochloride N 2 6 二氯苯基 4 5 二氢 1H 咪唑 2 胺盐酸盐 N 2 6 Dichlorophenyl 4 5 dihydro 1H imidazol 2 aminehydrochloride 又名氯压定 临床上主要用于原发性及继发性高血压 19 可乐定分子的两种互变异构体 20 去甲肾上腺素和可乐定与 受体相互作用的分子构象 a 质子化可乐定 b 质子化去甲肾上腺素 21 盐酸可乐定的合成 22 其他 受体激动剂 23 三 选择性 受体激动剂 Selective agonists 最早使用的人工合成品 临床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 能兴奋 1和 2受体 24 1 选择性 1受体激动剂 盐酸多巴酚丁胺化学名为 4 2 1 甲基 3 4 羟基苯基 丙基 氨基 乙基 1 2 苯二酚盐酸盐 选择性兴奋心脏的 1受体激动剂 可增加心肌收缩力和心搏量 而不影响动脉压和心率 25 盐酸多巴酚丁胺的合成 26 其他选择性 1受体激动剂 多巴酚丁胺 27 2 选择性 2受体激动剂 儿茶酚胺类药物分子中氮原子上取代基的改变可以影响对不同亚型受体的亲和力 氮原子上取代基增大将减少心血管作用 而增加 2受体激动作用 针对儿茶酚胺结构类药物在体内易代谢分解的特点 开发出了一系列非儿茶酚胺结构的选择性 2受体激动剂 28 硫酸沙丁胺醇 SalbutamolSulfate 化学名为1 4 羟基 3 羟甲基苯基 2 叔丁氨基 乙醇硫酸盐 2 tert Butylamino 1 4 hydroxy 3 hydroxymethylphenyl ethanolsulfate 又名Albutarol 舒喘灵 29 四 拟肾上腺素药的构效关系 1 具有苯乙胺的基本结构 如碳链延长为三个碳原子 则作用强度下降 苯环上羟基可显著地增强拟肾上腺素作用 而3 4 二羟基化合物比4 羟基化合物的活性大 如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等都具有儿茶酚的结构 活性较大 但该类药物的缺点是不稳定 口服后间位羟基迅速被甲基化代谢失活 因而常常不能口服 而且作用时间短暂 30 拟肾上腺素药的构效关系 2 将儿茶酚型药物的两个羟基改变为3 5 二羟基或保留4位羟基 而将3位羟基改变为羟甲基或氯原子等 由于不易被儿茶酚 O 甲基转移酶 COMT 催化代谢而口服有效 如特布他林 克仑特罗 马布特罗等均是口服有效 对 2受体选择性较强的平喘药 当苯环上无羟基时 作用减弱 但作用时间延长 如麻黄碱的作用强度为肾上腺素的1 100 但作用时间延长7倍 31 拟肾上腺素药的构效关系 3 多数拟肾上腺素药在氨基的 位具有羟基 多巴胺 多巴酚丁胺例外 此羟基的存在对活性有显著影响 一般R构型光学异构体具有较大活性 32 R构型 S构型 R 肾上腺素的支气管扩张作用比S构型异构体强45倍 原因是R构型异构体有三部分和受体结合 而S构型异构体只有两部分和受体结合 33 拟肾上腺素药的构效关系 4 侧链氨基上的烷基 R1 被非极性烷基取代时 基团的大小与受体的选择性有密切关系 在一定范围内 取代基愈大 对 受体的选择性愈大 对 受体的亲和力就愈小 当氨基上的氢被比叔丁基更大的亲脂性基团取代时 则表现为 1受体拮抗活性 若氨基上的两个氢均被取代 可使活性下降 毒性增大 侧链氨基的 碳原子上引入甲基 则由于甲基的位阻效应 阻碍单胺氧化酶 MAO 对氨基的氧化代谢脱氨 从而使药物的作用时间延长 例如麻黄碱 间羟胺的作用较持久 如果引入比甲基更大的烷基 则活性下降或消失 34 第二节 抗肾上腺素药 AdrenergicAntagonists 一类能与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 不产生或较少产生拟肾上腺素作用 却能阻断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或外源性肾上腺素药与受体作用的药物 分为 受体阻断剂 受体阻断剂 35 一 受体阻断剂 AdrenergicBlockers 有三类 非选择性 受体阻断剂 1受体阻断剂 2受体阻断剂 36 1 非选择性 受体阻断剂 37 2 选择性 1受体阻断剂 选择性 1受体阻断剂能通过扩张血管 降低总外周血管阻力 使血压下降 而心脏排血量无明显变化 并较少引起心动过速副作用 降压效果良好 38 盐酸哌唑嗪 PrazosinHydrochloride 1 4 氨基 6 7 二甲氧基 2 喹唑啉基 4 2 呋喃甲酰 哌嗪盐酸盐 又名脉宁平 降压嗪 第一个选择性的 1受体阻断剂 临床用于治疗各种病因引起的高血压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有 和 等多种晶型 不同晶型的生物活性强度不同 其中以 晶型的抗高血压作用最好 因此产品对晶型有要求 39 盐酸哌唑嗪的合成 40 其他选择性 1受体阻断剂 41 选择性 2受体阻断剂 从植物萝芙木根中提取的一种吲哚生物碱 常用作研究 2受体的工具药 也用于治疗体位低血压 动脉硬化 男性性功能障碍 42 二 受体阻断剂 AdrenergicBlockers 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心律失常 心绞痛 高血压 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按脂溶性大小可分为亲脂性和亲水性两类 亲脂性多为非心脏选择性 如普萘洛尔 希丙洛尔 一般经肝脏代谢 易通过血脑屏障 水溶性 受体阻断剂 如阿替洛尔 索他洛尔 多属心脏选择性 43 普萘洛尔的发现 异丙肾上腺素 受体兴奋剂 受体阻断剂 受体阻断剂 普萘洛尔 受体阻断剂 44 受体阻断剂的基本结构类型和常用药物 45 盐酸普萘洛尔 PropranololHydrochloride 1 异丙氨基 3 1 萘氧基 2 丙醇盐酸盐 又名心得安 临床上用于预防心绞痛 治疗心律失常 S构型具有强效的 受体阻断作用 而R构型的阻断作用很弱 46 盐酸普萘洛尔的合成 掌握 本路线是合成芳氧丙醇胺类 受体阻断剂时引入侧链的通用方法 47 其他的方法会带来副产物 or 48 阿替洛尔 Atenolol 目前应用的选择性最高的 1受体阻断剂 能有效地治疗心绞痛 高血压和心律失常 作用快速 持久 49 马来酸噻吗洛尔 TimololMaleate 白色结晶性粉末 在甲醇或水中溶解 在环已烷或乙醚中几乎不溶 在pH12以下的水溶液中稳定 本品为强效非选择性 受体阻断剂 作用比普萘洛尔强8倍以上 无内源性拟交感活性 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心绞痛和高血压 50 51 2 受体阻断剂的构效关系 芳环 芳香环及环上取代基的结构要求不甚严格 取代基的位置与 1受体阻断作用的选择性相关 如苯环4 位取代基含烷氧基醚结构时 如美托洛尔 倍他洛尔和比索洛尔 对 1受体有较高的特异性 为选择性 1受体阻断剂 在苯环引入极性的甲磺酰氨基或乙酰氨基 可降低脂溶性 避免产生抑制心脏的副作用 52 侧链取代基 侧链 位一般无取代基 如果被烷基或芳基取代后 阻断作用便减弱 且取代基越大 减弱程度越大 但 位引入甲基 可增加对 2受体的选择性 N 取代基 侧链氨基上取代基对 受体阻断活性的影响大体上与 激动剂相平行 氮原子没有任何取代的伯胺化合物活性较小 异丙基和叔丁基取代的活性最高 活性次序为叔丁基 异丙基 仲丁基 异丁基 仲戊基 烷基碳原子小于3 或烷基碳链更长 或N N 双取代的叔胺 均使活性下降 用芳基或金刚烷类基团取代的仲胺活性全部丧失 氮原子季铵化后只有很低的活性 53 手性碳的立体化学 受体阻断剂的侧链部分在受体上的结合部位与 激动剂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