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新编_第1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新编_第2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新编_第3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新编_第4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新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六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基础整合。(34分) (共7题;共34分)1. (4分) 填上合适的量词。一_杯子 一_苹果一_白云 一_大衣一_王子 一_野猪一_墨镜 一_布2. (4分) 按拼音写词语。dn shngxun whu pmi guish ruyn sun_3. (6分) (2019二上南充期末)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自_自语 名胜古_ 信以为_安_乐业 含苞欲_ _消云散我只是跟妈妈开了一个玩笑,她_了。菊花千姿百态,有的羞羞答答,有的_ , 还有的昂首怒放,真是美丽极了!在这个风景优美的山区小城里,人们_。4. (4分) (2019六下京山期末) 下列全是反义词的一组是( ) A . 沉闷轻松 柔软暴躁 随心所欲身不由己B . 偶然经常 纯熟生疏 理直气壮理屈词穷C . 毅然果然 稀奇平常 口若悬河夸夸其谈D . 黯淡明亮 精致粗糙 别具一格不同凡响5. (4分)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描绘了秋天雨后山间的美景。 (2)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愁”字写出了诗人的心情。 (3) 长相思的作者是清代纳兰性德,“长相思”是词牌名。 (4)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语序倒装,正确的语序应为“浣女归竹喧闹,渔舟下莲动。” 6. (9.0分)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教育孩子不能打骂,要感化。杜甫在春夜喜雨中写道:“_,_。” (2) 王铭答应别人的事,总是做不到。我会用“_”这句话善意地提醒他。 (3) 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中表现农村孩童天真烂漫的诗句是:_,_。 7. (3分) 阅读材料: 我国的克隆技术处于世界领先位置,山东曹县诞生的“克隆牛”受到世界生物科学界的好评。意大利有一位妇科医生声称已成功克隆出一名女婴。受到各国科学家的批评。请针对上述两则消息,谈谈你的感受。二、 阅读。(36分) (共2题;共36分)8. (19.0分) 课内阅读。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1) 找出选段中描写刺猬动作的词语。 (2) 用上描写刺猬动作的词语,按照“先、再、接着、然后、最后”的顺序,以刺猬的口吻描述片段叙述的事情经过。 9. (17.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闲谈“读书法”古今中外,圣贤先哲,留下的读书之法,浩如烟海。但究竟自己最适合什么样的读书法,还是应当因人而异的。鲁迅先生喜欢“跳读法”,_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而爱因斯坦的“总、分、合”三步读书法,特点同样十分明显。所谓总,就是对全文形成总体印象。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的基础上,再逐字略读一下全文的内容。而在略读中,则要特别注意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最后是合,就是在略读全书之后,着重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起来。英国作家毛姆的“乐趣读书法”,是他在自己的读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他提出“为乐趣而读书”的主张,他说:“我也不劝您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一本。娩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天都保持不变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感情。”如此“脚踏多条船”,使自己的读书兴致始终都保持在高度兴奋之中,其效果当然要比“感情专一”抱着一本书疲惫地一啃到底好得多。当然,_哪种读书方法,对求学者而言,它_只是一种工具而已。所以,万不可为某种方法所左右,尤其忌讳读死书、死读书的恶习,对所捧之书,要既能钻进去,又能跳出来。这样才能把书读活,使他人的知识为自己所用,正如孟子所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1) 在文中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鲁迅先生喜欢“跳读法”,_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当然,_哪种读书方法,对求学者而言,它_只是一种工具而已。(2) 填空。 短文写了_、_、_的读书方法,分别是_、_、_。(3) 联系上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说明的道理是:_。 (4) 这篇文章讲了两个要点,请简要地写在下面。 (5) 请你写一句有关读书方法,或劝告他人读书的名言。 三、 习作(30分) (共1题;共30分)10. (30分) 读了匆匆和光阴这两篇文章,你一定有很多感想,试着写下来。第 7 页 共 7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整合。(34分) (共7题;共34分)1-1、2-1、3-1、4-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