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_教案1_第1页
书愤_教案1_第2页
书愤_教案1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愤 教案1【学习目标】1了解陆游的生平,知人论世,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2能初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现技巧。【重点难点】把握诗人复杂的感情,鉴赏抒情手法。【课前预习】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_ _。越州山阴(今绍兴)人,_ _著名诗人。诗人一生“寄意恢复”,但为朝廷里的投降派所阻,始终未能实现。他的诗既有深刻的现实生活内容,又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抗金救国的理 想和壮志难酬的苦闷,形成无法统一的矛盾,由此迸发出的火一般的激情和难以压抑的愤懑构成他诗歌的基调。风格雄浑豪放,语言通俗流畅,明白如话。【课堂探究】一、书愤1如何理解“书愤”之“愤”?它包含哪些感情?它是通过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的?2颔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你能说出它在写景上的特点吗?你还能举出一例运用了此种手法的其它诗句吗?3后二联用了何典故?有何作用?【延伸阅读】陆游诗:沉郁悲怆、简淡古朴陆游(11251210),字务观,中年自号放翁,南宋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有诗集剑南诗稿传于世。陆游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诗歌创作数量最繁富的大诗人,又是我国杰出的爱国主义诗人,其诗始终倾诉着一种深沉激切的爱国情绪和壮志难酬的郁勃之气,反映出在山河残破、亡国灭种的特殊时代人们共同的心声,因而在当时与后世,都赢得了普遍的尊重。在艺术上,其诗也以最为广泛的题材、更为多样化的风格、更具感染力的抒情性以及沉郁悲怆、简淡古朴的审美特征,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一、忧国孤臣泪,平胡壮士心:情感悲慨,力透纸背(一)抒忧国复忧民的家国之痛。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十月十七日,陆游在父亲奉调进京的一艘官船上出生,其时正风雨大作,淮河波涛汹涌。此时的政局也与他出生的天气一样,女真族的铁骑已踏破了北宋统治者歌舞升平的大梦,皇都陷落,徽宗、钦帝两个皇帝连同后妃、公主、皇亲国戚以及百技工匠等三千余人被金人掠至北方。所以陆游出生后接受的人生第一课就是举家四方逃难,而后在成长过程中他所看的最多的是他的亲友每论及时势,未尝不相与流涕哀恸,虽设食,率不下咽引去这样感人的情形,因而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散关图有感)就成了他一生的理想,忧国复忧民(春晚即事)就成了他一生中挥之不去的情结,他的大部分诗章也就异常生动地抒发了这种爱国情怀。一部剑南诗稿言恢复者十之五六,可谓处处洋溢着作者的爱国激情,响彻着抗击异族侵略、收复失地、解救在金人统治下人民的强烈呼声,以至寤寐、一饭之间亦不忘中原,其爱国忠君之心真堪与屈原、杜甫相提并论。(二)抒情英雄失路、壮志难伸的志士悲愤。陆游的爱国抒情诗一般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方面是他渴望为国报仇雪耻、投笔从戎、以身报国的雄豪理想,另一方面则是他英雄失路、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这种思想内涵上的特质表现在抒情艺术上就是它成功地吸取了杜甫的沉郁和李白的浪漫,并将两种风格和谐地融为一炉,既以杜甫式的深沉、厚重与郁结作为诗人表现忧国复忧民的情感基调,成为其抒情的魂魄,又把李白式的激情、想象、张扬的个性意识以及善于夸张跳跃、善写梦境等艺术手法借鉴过来作为自己抒情的手段,从而使他的诗在抒情上形成了既沉郁顿挫又豪气冲霄的艺术风格。二、大巧谢雕琢,至刚反摧藏:寄情自然,简淡古朴陆游从1189年被罢斥到1210年去世为止,除去中间约一年时间到杭州主修孝宗、光宗实录以外,晚年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都是在山阴三山故居度过的。这一时期他切实地走进百姓中间,体味农村恬淡而艰难的生活,写作出了大量闲适的农村诗、咏物诗。他从自然和农村生活中汲取题材与灵感,村村皆画本,处处有诗材(舟中作),物华似有平生旧,不待招呼尽入诗(早春池上作),从而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农民简朴勤劳生活的歌咏。据统计,诗人蛰居家乡二十年共创作出了七千余首诗歌,其中相当多的诗篇就是这类反映农民生活和田园风光的闲适诗篇。(一)田园美景与简淡古朴的诗风。经过几十年的仕途奔波、宦海跌荡,六十六岁的老诗翁终于带着一身的求索伤痕、满腔的痛苦悲愤回到了故乡山阴,开始了一种新生活。山阴一带绮丽的风光、朴厚的民情,一点一滴地润滋与抚慰着他充满动荡、溢满忧愤、布满坎坷的失意人生,诗人同这里的山山水水,这里的百姓桑麻结下了深厚的情缘,于是他用清丽潇洒的笔触、简淡古朴的风格抒写了与以往不同的别样的情怀。(二)山水田园也忧国。暮年负耒返乡闾,残驱未死敢忘国?(新年书感)这是陆游闲适的农村咏物诗又一大特点,也是不同于一般田园闲适诗章的最重要特征。对此,王渔洋曾深刻地指出,陆游写村林、茅舍、农田、耕渔、花石、琴酒事,每逐月日记寒暑,读其诗如读其年谱也。(4)然而他并不是一味的闲适,而是中间勃勃有生气。这个生气就是陆游并未忘却北方那象征着耻辱的土地,并未忘却那曾寤寐思服,求之不得的壮志理想。尽管老诗翁已寄情于故乡的锦山绣水,于此间耗壮心、遣余年,从貌似静止的田园山水中品味变化的人生意趣,也能够用审美的眼光和豁达的态度看待政治上的失意,使其内心的煎熬有所缓解,但他毕竟是豪情似火的诗人,只要遇到一点触媒,其爱国心、悲慨情就会油然生成。比如在一深秋的夜晚,听到一只离群的孤雁发出哀鸣,诗人就会想到:我穷思远征,羡汝有羽翼(闻雁);当酒醒面对孤灯的时候,诗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