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专题一 认识生物知识梳理及过关检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专题一 认识生物知识梳理及过关检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专题一 认识生物知识梳理及过关检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专题一 认识生物知识梳理及过关检测(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1 认识生物知识点梳理: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过关检测考试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题号一二总分得分1、 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 共60分)( )1.同学们,喜欢地球吗?地球因生物的存在而美丽。下面是在某小水塘中发现的物体,其中全部 是生物的一组是 水泥沙小鱼水草青蛙石块微生物贝壳a. b. c. d.【答案】d 【解析】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水、泥沙、石块、贝壳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小鱼、水草、青蛙、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 )2.下列古诗描述的现象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答案】d【解析】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a正确;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体现了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b正确;花落知多少,体现了生物的新陈代谢现象;c正确;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自然现象,不是生命现象,d错误。( )3.用铅笔轻轻碰触蜗牛,蜗牛马上把触角收了回去。这说明生物具有的特点是a. 能生长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能繁殖 d.要呼吸【答案】b【解析】用铅笔轻轻碰触蜗牛,蜗牛马上把触角收了回去,这说明生物具有应激性,能够对各种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 4.下列哪项不是生命现象a. 雨后春笋 b.蛇的冬眠c.溶洞中的石笋逐渐长高d.种子萌发,长出幼苗【答案】c【解析】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溶洞中的石笋逐渐长高,是石灰岩逐渐堆积的结果,不是生物意义上的生长。不属于生命现象。()5.下列词句中,描写生物遗传现象的是a.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c.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答案】a【解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亲代与子代具有相同的性状,属于遗传。考点:生物遗传现象。()6.“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生物所具有的特征是a. 遗传和变异b.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生活需要营养 d.生长和繁殖【答案】d【解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周期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草并没有死,只烧了枯萎的草叶,没有烧掉它的根部,根还活着,所以新的一年只要春风一吹,在适宜的环境下,这片地上还会生长出新的草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这属于生长现象草籽发芽新生的小草属于生殖现象,它的成长又是生长现象()7.李时珍是我国16世纪卓越的医学家、药学家,为了纠正古书中关于穿山甲捕食蚂蚁的错误说法,特地跑到山里,认真察看和记录穿山甲的生活习性。主要采用下列哪种方法进行研究a. 实验法 b.观察法 c.文献法 d.比较法【答案】b【解析】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李时珍就是在自然状态下察看和记录穿山甲的生活习性的()8.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龙生龙,凤生凤”描述的现象中,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分别是 生物能生长生物都有遗传特性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变异和变异a. b. c. d.【答案】d【解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捕食关系,螳螂捕蝉,是为了获取营养,维持生存;黄雀捕食螳螂也是为了获取营养物质,维持生存因此“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描述的现象体现了生物的基本特征是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龙生龙,凤生凤”体现了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9.生物都有其相应特征。下列各项中,都属于生物的是a.钟乳石和含羞草 b.生石花和珊瑚虫 c.珊瑚礁和病毒 d.克隆羊多莉和机器人【答案】b【解析】生石花和珊瑚虫分分别是植物和腔肠动物,所以是生物。( )10.为了探究草履虫对刺激作出的反应,某同学在载玻片两端分别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用 解剖针把两滴培养液连通起来,在草履虫培养液左侧放少许食盐。用放大镜观察,大多数草履虫a.停止运动 b.从左向右运动 c.向食盐方向运动 d.从右向左运动【答案】b【解析】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草履虫具有应激性,即逃避有害刺激,趋向有利刺激;在草履虫培养液左侧放少许食盐,会使培养液的浓度增大,草履虫失水,甚至会把草履虫杀死,因此食盐对草履虫来说是不利刺激,故草履虫从左向右运动( )11.下列关于“生物体一般都由细胞构成”的理解最确切的是 a.所有的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 b 除病毒外的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 c.很多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 d有些生物体由细胞构成【答案】b【解析】“生物体一般都由细胞构成”,除病毒外.()12.某学习合作小组在讨论生物的基本特征时 a.生物都需要从外界获取食物 b.除病毒外的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c.同种的生物都是完全一样的 d.有些生物体由细胞构成【答案】b【解析】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自身所需要的淀粉等营养物质,并不需要从外界获取食物错误;“生物体一般都由细胞构成”,除病毒外.()13. 下列有关调查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调查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b.调查要设计合理的调查方案 c.抽样调查的结果比普查更准确 d.调查包括普查和抽样调查【答案】c【解析】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普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调查的范围很大的,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14.在调查农田生物种类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为了使观察范围更大些,爬到树上用望远镜观察 b.一边认真观察,一边如实记录 c.因为熟悉农田环境,所以观察时没有做记录 d.看到自己喜欢的花就摘下来【答案】b【解析】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普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调查的范围很大的,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15.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了分类,将金鱼、水草、虾、螃蟹归为一类,将松鼠、樱花、蚂蚁、蝴蝶、喜鹊归为另一类。他们的归类标准是a.形态结构特点 b.用途 c.生活环境 d.数量【答案】b【解析】金鱼、水草、虾、蟹等生物都生活在水中,而松鼠、樱花、蚂蚁、蝴蝶、喜鹊等生物都生活在陆地上,可见它们的分类依据是生物的生活环境的不同.2、 综合题(共2小题,满分40分,每空4分)1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我国宋朝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中的著名诗 句。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一枝红杏出墙来”现象。 (1)“一枝红杏出墙来”是杏树受墙外阳光照射的刺激引起的,从这个意义上分析,“红杏 出墙”表现了生物具有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应激性)的特征。 (2)杏树伸到墙外的枝条会开花结果,这反映了杏树具有繁殖的特征。 (3)杏树可以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从这个意义上分析,杏树的生活需要营养 (4)由种子发育成的小树再长成参天大树,说明杏树具有生长的特征。 (5))从杏树反映的以上各个特征来看,杏树属于生物(填“生物”或“非生物”)。17、目前我国人口的近视发病率仅次于“近视大国旧本,排名世界第二。在不知不觉中,你是不是也觉得身边越来越多同学加人了近视行列? 为了解某校初中部学生的近视情况,某同学打算做个调查。现有两种方案:抽样调查法:每个年级抽10名同学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