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B卷.doc_第1页
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B卷.doc_第2页
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B卷.doc_第3页
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B卷.doc_第4页
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1. (1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这个弱小的动物迫切需要隐藏,所以必须立刻到地下xn m_藏身的地方。 (2)看见满院lng j_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 (3)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dn jng ji l_,青丝变白发。 (4)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yo w xio x_了。 二、 情景默写 (共1题;共7分)2. (7分)名句默写。 (1)关关雎鸠,_。(诗经关雎) (2)人不知而不愠,_?(论语十二章) (3)_,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4)朔气传金柝,_。(木兰诗) (5)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表达其政治理想及远大抱负的句子是:“_,_。” (6)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以西汉魏尚自许,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的诗句是:“_,_。” 三、 文言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3. (1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字的意思。 略无阙处_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盖竹柏影也_互相轩邈_4. (12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病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当涂:_及:_更: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3)下列对孙权劝学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孙权劝学,既翻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B . 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然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是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C . 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D . 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脑的惊人增长。5. (14分)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太丘舍去(_) 不亦说乎(_) 传不习乎(_) 元方入门不顾 (_) 三十而立(_)(2)翻译下列句子。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世说新语是一部记述魏晋士大夫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由南北朝时期刘义庆组织一批门人食客编写。B . 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书,其作者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C .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后来人们用“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等表示特定的年龄。D . (乙)选文中的一些短语或句子已经成为成语,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比如:“择善而从”“三入行,必有我师”。(4)孔子认为对待他人要“择其善者而从之”。结合孔子的这一观点,请具体谈谈我们该如何对待(甲)选文中“友人”的做法。 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6. (1分)某校八年级(3)班开展“读古诗长知识”列活动,请你参与。 (1)下面是主持人张浩同学开场白中的一段文字,请你帮他修改。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到宋词,我们读着隽永的诗句路走来。中国诗歌里隐藏着中国人的文化基因,(A)诗词情结一直埋葬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底,每当这种诗情被拔动时,我们都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我们(B)在诗词中寻找美 , ( )。(A)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_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正确的写法是“_”。请仿照(B)句,在括号里补写恰当的句子。_(2)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道题,请回答。 根据下面的诗句,写出两个传统节日的名称。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_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_根据下面的诗句,写出两种植物的名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_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_(3)下列对一首七律颔联的补充,最恰当的一项是( )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 。A . 去路远B . 独自归C . 归路远D . 去远路五、 名著阅读 (共2题;共4分)7. (1分)如果要向做事粗枝大叶的同学介绍一位白洋淀英雄,你选择介绍谁?说说你的选择理由。 8. (3分)严监生临终前的表现,让他成了世界文学史上四大“吝啬鬼”之一。现在,请你结合儒林外史的相关情节,论述严监生并非全然是一个小气鬼。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9.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郁孤台笑了一个云清风和的下午,我怀着几分崇敬、几分兴奋的心情,寻到了位于赣州市西北角的贺兰山下。仰望山巅那魁伟的郁孤台,它,三重屋檐,檐角飞翘,似握拳扬臂,挺起了那一份民族的自尊!它,默默无语,似蹙眉凝神,反省着那一页沉重的历史!我,步履匆匆地登上了郁孤台前六层百级石阶。我是在岳武穆的满江红词里知道“贺兰山”的,有人说词中所写的“贺兰山缺”,位于宁夏与内蒙古交界处。而眼前的贺兰山,因为承载着一座巍峨慷慨的郁孤台,承载着一位血溅战袍、泪洒宣纸的爱国词人辛弃疾,承载着他用热血书就的一首悲壮诗篇,同样名扬中华,流芳千古!这是一座三层楼高的古建筑。跨进门厅,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赫然在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我自然惦记着辛公当年的登临处,惦记着诗中的清江水。于是,急忙上楼,更上一层,推窗而望,远山隐约,近水潺潺。忽然看到底楼的背阴处,竟有一块开阔地,一座高大塑像的背影跃入我的眼帘。他,一定就是辛弃疾!于是,我匆忙下楼,来到辛公塑像脚下,豁然明了:这就是辛公当年的登临处,就是感慨愤激的辛弃疾喷发一腔热血、成就千古名作的地方!仰视眼前的稼轩公,右臂撩斗篷于身后,左手握龙泉于胯部。他剑眉紧锁,凝目远眺,短须似乎微颤,深邃的目光中,流露出几多痛楚,几多愤懑,几多无奈!“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我不禁轻吟起这样两句。放眼望去:山下正是章江、贡水两道江水交汇处的赣江。溯洄望去,两水茫茫而来;溯游望去,一江默默流去。虽说那天江水不盈,可是辛公的诗句,依然让人想见当年的血泪之江。大敌当前,国势艰危,腐败的南宋朝廷却苟安求和,不思山河破,不念金瓯缺,让奸佞当道,为丧权辱国之事,走苟且偷安之路!结果,王室南渡,甚至太后逃生,金兵追至造口,太后不得不弃舟登陆而去,百姓的颠沛流离,更是不堪回首!这样的历史耻辱,岂容忘记!江水、泪水,就这样融而为一了。我步出郁孤台,踱步在与台相连、沿江而伸的古城墙上。城墙很宽,俨然是一位经风历雨、昂首挺胸的壮汉!它心甘情愿地用自己的胸脯,挡住滚滚的江浪,抵御敌寇的刀箭火炮。古城墙,它曾经的斑斑驳驳,它满身的伤痕累累,天地可鉴!然而,它和辛公一样唏嘘,一样长叹!辛公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此情此景,城墙能够作证,城墙得以共鸣!我侧过身子,回眸郁孤台的侧影,想起先前楼内的楹联“郁结古今事,孤悬天地心”。是的,楼台、城墙都在警示我们:莫忘历史。它们也在教导我们:位卑未敢忘忧国!如今的郁孤台,修葺一新,绝无当年的伤痕;如今的古城墙,也绝无历史的霉点 , 然而,民族之魂犹在!眼下,我没有听到当年凄凄楚楚的鹧鸪声,也没有见到“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的美景,倒是辛公在这里留下的名句激发起我的连绵情思,剪之难断如今我们生逢盛世,不乏莺歌燕舞,面对郁孤台的沉吟,清江水的抽泣,焉能置若罔闻?此时,我的身边不乏热情的游者,但其中无视楹联的却非个别,楼内文人墨客的诗作,吸引不了他们;脚踩历史足印,心念古今人事,显然不是他们的热衷。他们登临楼台的脚步,轻快迅疾,徜徉城墙的心情,轻松愉悦,而“楼以诗显,诗以楼传”的道理,他们丝毫不想深究我默然了。默诵着八百年前辛公以刀剑刻成、蘸血泪写就的名诗,我决心把它谱曲吟唱,自己吟,教我的学生吟,让这首“横绝六合,扫空万古”的词,融入我们师生的心中,融入更多后人的心中!如今,我如愿了,当我一次次吟唱时,当我在郁孤台上吟唱时,我感到:郁孤台笑了,笑得很欣慰,笑得很深沉【注释】造口、郁孤台、清江都在江西赣江流域。淳熙二、三年(11751176),辛弃疾任江西提刑(掌管刑法狱讼的官),官署在赣州,这首词当作于这一二年间。龙泉:剑名,这里指宝剑。金瓯:黄金做的盆类器皿,比喻完整的疆土,泛指国土。(1)这是一篇以游踪为线索的游记散文。阅读全文,从文中找出表明线索的主要语言标志,加以概括,填在横线上。(每空限5字) 仰望郁孤台_(2)结合语境,解释第段中划线短语“历史的霉点”的含义。 (3)说说第段开头“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这两句诗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4)阅读文中第段和第段中画线的句子,联系全文回答问题。 古城墙为什么和辛公“一样唏嘘,一样长叹”?郁孤台为什么“笑了”?(5)“楼以诗显,诗以楼传。”古建筑是历史的印记,更是文化的沉积。华夏大地上,像郁孤台这样的遗迹又何止一处,请再列举一座这类建筑物,结合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和杰出诗文做简要表述(请仿照示例写)。 【示例】滕王阁,王勃为之写滕王阁序,留下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名句。10. (16分)阅读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回答问题。 (1)这则消息的电头是_,它包括了_;_; _。(2)这则消息的导语是:_,它包含了三个要素:_; _;_。(3)第2段介绍的获奖者的次序能否互换?为什么? (4)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 , 挪威1个)颁发,从按诺贝尔遗嘱建立的基金中拨款。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11. (7分)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野池(唐)王建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乔。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蜒上下鱼东西。(1)诗歌以“野池”为描写对象,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_,植物_的景象。 (2)诗句“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写得妙趣横生,请作简要赏析。 八、 小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请把下列世说新语中的一段话改写成一篇小故事,200字左右。 魏明帝于宣武场上断虎爪牙,纵百姓观之。王戎七岁,亦往看虎承间攀栏而吼,其声震地,观者无不辟易颠仆,戎湛然不动,了无恐色。要求:细心体会原作,不要改变主要内容。不要逐字逐句翻译,适当发挥想象,增添必要的细节。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3. (5分)(2014大庆)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一个人在家门前的溪水里发现了一大块金子,他想:“进城卖掉它吗?那就会有成百上千的人涌向这里来寻找金子。我和妻子亲手用一根根圆木搭建的棚屋,挥洒汗水开垦的菜园和屋后的池塘,还有傍晚的火堆,忠诚的猎狗,美味的炖肉,以及山雀、树木、天空和草原,大自然赠予我们的这些美好和自由,将不复存在。我宁愿看到它被扔进池塘溅起的水花,也不愿眼睁睁地望着这一切从眼前消失。”于是他把金子扔到了池塘里。其实他扔掉的只是一块金属,而保住的却是他生命中最为宝贵的金子。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他们为了金钱和财富,不惜丢掉自己的情趣、志向和爱好,甚至自由、健康、良知其实这些正是生命中最珍贵的金子。同学们,你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呢?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和感悟,以我生命中的金子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作、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不少于600字。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1-1、1-2、1-3、1-4、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