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作论文.doc_第1页
剧作论文.doc_第2页
剧作论文.doc_第3页
剧作论文.doc_第4页
剧作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影视剧作研究魅力不再电影武林外传的剧作分析【摘要】2006年,电视剧武林外传取得最高收视率9.7%的骄人成绩 王昕南:论电视剧武林外传中“侠”的现实意义,摘自电影评介,第54页。,根源就在于它解构了传统的侠文化。2011年初,电影版武林外传上映,亦是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但笔者认为其剧作相对于电视剧版而言不算成功。本文从剧作角度出发,从电影武林外传的人物塑造,叙事安排以及戏核的设置三个方面入手,探究影片的剧作特征。【关键字】武林外传 解构 侠 2005年一部电视剧武林外传席卷了整个中国荧幕,掀起了情景喜剧的高峰。武林外传既是国内第一部以武侠为题材的室内情景喜剧,又是06年年度收视率排名第一的电视剧。该剧一经播出,培养出了一大批的“腐竹”(武林外传迷),影片中的段子和台词也是经久不衰。武林外传的成功与编剧宁财神的才华是分不开的,其中经典的情节设置、各种的搞笑桥段以及令人回味的台词,还有各种典型人物的塑造,叙事的巧妙,戏核的独特,都是促成武林外传成功的必备要素。直至2011年初,导演尚敬,携编剧宁财神,以及原班人马共同打造了电影版的武林外传,作为电视剧版的续集,奉献给观众。播出后,反响很好:2011年1月26日,电影版武林外传全面上映,影片连续放映5天,全国可统计排映场次43700场,吸引观众人次超过200万,平均单场观众人次46,武林外传首周累计票房7180万,上映两周拿到1亿3240万票房。最新内地电影票房排行榜 喜剧大作战品牌最吃香,2011年2月12日,搜狐娱乐。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电影版的武林外传表现相当强悍,票房成绩不错,但是,笔者认为,相对于电视剧版,电影版的武林外传单从剧作而言,并没有成功,该影片早已不是电视剧版的续集,它只是穿着武林外传外衣的一部全新的影片。本文从人物、叙事、戏核三个方面一一分析电影版武林外传的剧作特征。人物众所周知,武林外传中的主要人物有8个:佟湘玉(掌柜)、白展堂(跑堂)、郭芙蓉(打杂)、吕轻侯(账房)、李大嘴(厨师)、祝无双(捕快)、燕小六(捕快)、邢育森(捕头)。1、 性格特征弱化,主角让位配角武林外传中人物各色,且性格特征明显,比如贪财抠门但心地善良的佟掌柜;混迹江湖多年但胆小如鼠的盗圣白展堂;迂腐软弱但有大智慧的吕轻侯;一心想当女侠但莽撞闯祸的郭芙蓉;一身毛病但很可爱的李大嘴;貌美如花但至今嫁不出去的祝无双,当然,还有两个一心为民但有些神经质的捕快邢育森和燕小六。这些人物在电视剧中,已经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在电影中,除佟湘玉以外,其余的人物的性格却弱化了:佟湘玉性格没有发生变化,依然抠门,从影片刚开始就体现出来:李大嘴:掌柜的你看,给客人的菜规格还行吧?佟湘玉:肘子不能送,留着咱自己吃,花生米,给我把盐粒吹吹,扒拉出来,还能再用一次,青椒肉丝李大嘴:我把这肉丝也给你挑出来?佟湘玉对秀才说:秀才,扒拉盐粒(转头对李大嘴说)把汤给我留着,我还要拌饭吃,咋了?肉焖茄子给我把油滗出来,留着下次给我烧菜用。秀才:地沟油哎。佟湘玉:你不管!还有裴志诚给佟湘玉钱求她通融那段,佟湘玉的夸张表现,将其贪财展现的淋漓尽致。其性格的另一面善良,影片中也较好的表现出来,比如对于炒高房价的愤慨以及缉拿姬无力。而作为剧中第一男主角的白展堂,他的性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电视剧中,他是盗圣,但恰恰又胆小如鼠,如此矛盾的性格碰撞,才能产生出戏谑的效果,而在电影中,他的胆小没有一丝体现,相反还勇敢了不少,比如去救祝无双和燕小六以及勇斗姬无力,因此,白展堂一改往日的气质,被塑造成了一个全新的人物一个身上带着侠气的隐居高手。除此之外,郭芙蓉和吕秀才的人物性格几乎没有变化,但戏份相对而言少了,而李大嘴更甚,基本上没有什么戏份,展示其人物性格的也只有和郭芙蓉关于大嘴姑父娄知县的争辩以及最后立誓与同福客栈共存亡。燕小六也没有了电视剧中的神经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情种”的形象,性格特征被弱化。于此同时,电影出现了几个新的人物形象:裴志诚、姬无力和迟迟(裴志诚的情人)。尤其是裴志诚和姬无力,基本上成为了整个电影中叙述的重点,整个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尾,几乎都是围绕着这两个人,于是裴志诚和姬无力成为了和佟湘玉他们举足轻重的人物,因此,观众的目光过多地落在了他们二人身上。虽然,电影因为时间的限制,不能像电视剧那样将每个人物性格都细致展现,但这也恰恰考验了编剧描写人物的功底,能否用最精炼的笔调在最短的时间内刻画出最有特色的人物性格,这也是电影中人物塑造的一个技巧,而电影版武林外传似乎并没有做到这点吕秀才少了一分智慧,李大嘴少了一点世俗,燕小六少了一丝可爱而影片的叙事又引入了新的人物,反倒使得叙事的重点落在新的人物刻画上,从而淡化了同福客栈的人们,使得佟湘玉他们这些人物成为了陪衬的景,一个噱头,本该重点塑造的主角却在一定程度上让位于了配角。2、 人物性格极端化主要是影片中的第一反派姬无力,他的性格出现极端化,人物塑造得毫无理由的坏。姬无力一出场就显示出了此人武功的一流快如飞刀且稳准狠,救下裴志诚后,马上掏出金打的小算盘,拨了个六千,说:“裴大人,这数啊。”继而又对来刺杀裴志诚的杀人说:“先预付我四两银子。”杀手:“为什么?”姬无力:“因为我待会要埋了你,这是我的劳务费,一般干这活我都是收五两,看你是个弱女子,八折,如果你要棺材和墓碑的话,那得另加钱。”可以看出姬无力的无情和贪财,但电影并没有交代姬无力为何出现,与裴志诚的关系,让观众看得莫名其妙。而后,裴志诚被佟湘玉绑在客栈,姬无力又出现救了他,之后帮着裴志诚清除障碍,杀掉那些钉子户,又受裴志诚指使去杀小六和无双,突然局势一转,姬无力受了东厂潘公公的好处,去杀裴志诚,结果杀掉了迟迟,同福客栈的人收留了裴志诚又招来了姬无力的追杀。可以看出,姬无力在电影中就像一个杀人工具,一直都是杀人、赚钱、杀人、赚钱,人物性格出现极端化,坏得毫无理由。在电视剧中,盗神姬无命是为了贪财而失忆,而姬无病为了给哥哥姬无命报仇专门找上同福客栈,但在电影中,姬无力的出场显得毫无理由,人物设置得生硬,使得情节由于人物的毫无理由略显荒诞。叙事1、 叙事线索分析影片叙事大体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48秒24分36秒):主线:郭芙蓉打骂顾客 裴志诚住进同福客栈 裴志诚被刺杀 裴志诚被姬无力救 裴志诚装自杀却弄假成真 裴志诚被同福客栈的人救并绑在客栈 裴志诚被姬无力救,二人离开副线:同福客栈的生意越来越不景气(这年头经济越来越不景气)第二部分(24分37秒55分31秒):裴志诚 逼拆迁 姬无力杀人炒房 众人开始买房 郭芙蓉买房 佟湘玉不买 佟湘玉买房,让祝无双劝说裴志诚让套房出来祝无双的劝说让裴志诚怀疑阴谋暴露,命令姬无力杀掉无双, 无双小六被白展堂救 裴志诚阴谋暴露副线:同福客栈的生意越来越不景气(这年头经济越来越不景气)第三部分(55分32秒):裴志诚被姬无力追杀,逃跑 被白展堂救 裴志诚说出背后主使,同福客栈的人被连累,裴志诚自杀 众人智斗姬无力,胜利 众人又一窝蜂炒股副线:虽然这年头经济不景气,但“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从以上的叙事主线索可以看出,第一部分的叙事基本上是围绕裴志诚展开的,第二部分便是买房问题,第三部分便回归同福客栈的人们为了公理而战;而从副线可以看出,电影版武林外传想说明个问题:这年头经济不好,钱不好赚,但人偏偏欲望太强,于是吕秀才在影片最后说的“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便道出了整部片子的主旨。2、 叙事混乱,故事像“大杂烩”电影武林外传叙事明显分为三大块:24:36 55:31 裴志诚出场 炒房 勇斗姬无力影片可以看出被分为三大块,24分36秒之前是各种人物出场,着重交代裴志诚的来由,继而是一段动画的过渡,引入七侠镇的历史,从而引出裴志诚的炒房事件,在55分31秒的时候,故事发生转折,姬无力追杀裴志诚,而后又引出了宫廷政治斗争,涉及到了东厂,同福客栈的人又再一次为了正义勇斗姬无力,故事完结。很明显,编剧宁财神既想延续电视剧武林外传的风格,又想借这部影片讽刺时局,影片刚开头,一系列人物出场,交代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通过郭芙蓉打骂顾客引出裴志诚,继而影片镜头一转,直指裴志诚,不惜笔墨的描述他的情况,又引出姬无力。第一段的叙述有点莫名,故作搞笑,比如裴志诚上吊自杀,有点无厘头的感觉,相比较电视剧版中的搞笑段子,电影在这里的处理显得幼稚且莫名。影片进入第二段,炒房问题,直指当今房价问题,在宁财神借着同福客栈人之口抱怨得口沫横飞后,笔锋一转,又跳回了武林外传的套路中,第三段的故事类似电视剧版中的第5256回,宫廷政治斗争,又是东厂的问题。可见,整个电影的三大块主题,毫无联系,就像三个小故事糅合在一起,做成“大杂烩”端到观众面前。笔者认为,该影片主题太多,什么都想表达,却什么都表达不到位,借古讽今炒房问题也只到了抱怨的程度,并没有深挖出什么,而勇斗姬无力完全就像一场闹剧,真正有深度有内涵的东西只有在影片最后几分钟表现出来:炒房破灭后,大家听说炒股能赚钱又一窝蜂竞相奔去,人们争先恐后的慢镜头,配上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曲,展现出编剧的无奈和讽刺,最后再借吕秀才之口道出:“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一下子将影片的主题升华。戏核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艺术品里最重要的东西,是它有一个焦点才成,就是说,应当有这样一个点:所有的光辉齐在这一点上,或者从这一点上放射出去。这个焦点万不可以用话语完全表达出来。” 列夫托尔斯泰论契诃夫,契诃夫恐怖集,平明出版社1958年版,第2页。著名戏曲作家范钧宏认为:所谓戏核,就是剧情发展中的矛盾核心,关键所在,没有它,就不可能出现高潮。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戏核是支撑一部戏剧作品最重要的情节核,没有它,构不成一个戏。 陆军:编剧理论与技法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第56页。戏核可以是一个动作,一个道具,一个人物命运的境遇,甚至是一支歌或一句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电影武林外传的戏核便是最后吕秀才说的那句“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从上面叙事分析可以看出,影片第一部分是戏核的开头,交代事情的起因,但由于穿插了人物关系、性格的介绍,故作搞笑的片段,显得有些混乱;第二部分是戏核的发展,开始引出炒房问题,针砭时弊,第三部分是戏核的高潮,影片最后将戏核抛出。电视剧武林外传的戏核是解构侠文化,在80集内,编剧宁财神不惜笔墨地慢慢解构着以往在人们心中的侠义,从各个方面进行挖掘,进行戏谑,首先在人物设定上就是一个解构:大名鼎鼎的盗圣其实是个武功不错但胆小的人,而关中大侠居然是个连武功也不会的秀才,在电视剧第一集中,郭芙蓉替天行道、劫富济贫,一心想当女侠,可最后是好心办了坏事,成为人人诛之的女贼,佟湘玉的一番话道出了编剧宁财神心中的“侠”:佟湘玉:“侠字拆开来是一个人,一个夹,说明一个人只要心存善念多为别人着想,自然会受到夹道欢迎。”郭芙蓉:“那照你这么说,只要心肠好就谁都能成大侠了。”佟湘玉:“那还不够呀,还要注意方式方法,要都像你一样,动不动就打打杀杀,江湖不就成了血湖了。”郭芙蓉出场的行为和思想,与一般武侠片或是武侠小说中的侠士如出一辙,而最后她的境遇说明了这种方式的错误,引出编剧心中“大侠”的真正含义。整部电视剧武林外传作为情景喜剧,寓教于乐是其最基本的责任,但武林外传之所以这么独特,这么受欢迎,其根源还是在解构“侠”,用娱乐的方式将一些深刻而讽刺的道理和事情阐释明白,这也是电视剧武林外传的魅力所在。由此可以看出,电影武林外传戏核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仅仅停留在寓教于乐的层面,虽然它的寓教于乐通过电影叙事手法,显得较为震撼人心,但是失去了武林外传本身的魅力所在解构“侠”,因此笔者认为,电影武林外传只是披着电视剧武林外传外衣的一部轻喜剧,戏核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因而也再不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