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评分细则.doc_第1页
物理实验评分细则.doc_第2页
物理实验评分细则.doc_第3页
物理实验评分细则.doc_第4页
物理实验评分细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 姓名 实验操作统考号 实验1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一、实验目的:观察平面镜成像的情况,找出成像的特点。二、实验器材: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白纸一张,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探究实验步骤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满分(10分)得分备注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1分2、猜想与假设平面镜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像与物的大小可能_相等_.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1)检查器材。(1分)(2)在桌上铺上白纸,在白纸上竖直的放上平板玻璃,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1分)(3)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4)移动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让它跟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1分)(5)观察两根蜡烛的位置并记录。(1分)(6)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像的位置跟物体和平面镜的位置的关系。(1分)5分4、分析与论证(1)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2分5整理器材把器材放回原处1分6、反思与拓展此实验为什么要用玻璃板作为反射镜?(便于准确观察像的位置)1分合计10分主监考教师 监考教师 总分 学校 姓名 实验操作统考号 实验2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一、实验目的:正确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二、实验器材:电压表(量程3V、15V),电流表(量程0.6A、3A),待测电阻(10-30),开关,导线,电池组(2节干电池串联),滑动变阻器。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探究实验步骤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满分(10分)得分备注1、检查器材观察电路中电压表、电流表量程和最小分度,检查开关是否断开。1分2、画出实验电路图正确画出电路图1分3、正确使用电路将待测电阻与电压表并联(1分),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其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试触开关,检查电路是否正确。(1分)2分4、调节变阻器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让电流表、电压表有适当的值,并记录此时的电流、电压值。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表、电压表的值,测出第二、三组电流、电压值。(每格0.5分)3分5整理器材把器材放回原处0.5分6、分析结论计算出待测电阻的三组阻值(0.5分)计算出电阻平均值(0.5分),填写实验结论(0.5分)。1.5分6、反思与拓展为什么本实验要使用滑动变阻器?(限制电流,保护电路)1分合计10分主监考教师 监考教师 总分 学校 姓名 实验操作统考号 实验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一、 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成放大和缩小实像的条件。二、实验器材:同样大小的蜡烛一对、平板玻璃一块、白纸一张,三角板一对,刻度尺一把。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探究实验步骤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满分(10分)得分备注1、提出问题凸透镜成放大和缩小实像需要什么条件?1分2、猜想与假设(1)凸透镜成成放大实像时,物距u 2f(2)凸透镜成成缩小实像时,物距u 2f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1)检查器材是否完好,记录凸透镜焦距大小(1分)(2)把凸透镜、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位置基本正确。点燃蜡烛,安装在光具座上,调节高度,使凸透镜、光屏、烛焰中心在同一高度。(1分)(3)找出2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以外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缩小的清晰实像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2分)(4)找出2倍焦距点,移动物体到2倍焦距以内某处,再移动光屏直到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清晰实像为止,记下此时对应的物距。(2分)(5)熄灭蜡烛,将凸透镜、光屏取下放回原处。(1分)7分4、分析与论证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实像。(1分)1分5、反思与拓展当物距u=2f或uf时凸透镜成像还有什么特点(当物距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在1倍焦距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1分合计10分主监考教师 监考教师 总分 学校 姓名 实验操作统考号 实验4、研究电磁铁一、实验目的: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电流大小的关系。二、实验器材:如图41接好的部分电路(电池组、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电流表、一小堆大头针),电磁铁实验器。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探究实验步骤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满分(10分)得分备注1、提出问题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电流大小有什么关系?1分2、猜想与假设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3、设计实验利用给定的器材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跟电流大小的关系4、进行实验(1)检查器材是否完好,预接电路的开关是否断开,滑动变阻器是否处于接入阻值最大的状态。(1分)(2)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合适的位置,查看电流表示数,并记录。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情况,断开开关。(1分)(3)改变电流的大小,重复步骤2操作。(1分)4分5、分析与论证(1)连接电路时,滑动变阻器滑片应拨到 电阻最大的位置。(2)电磁铁吸引大头针越多 说明电磁铁的磁性越 强 2分6、实验结论实验结论正确(1分)1分7、整理器材将大关针收拢,电磁铁放还原处。(1分)1分8、反思与拓展电磁铁加铁芯的目的是增强磁性(1分)1分合计10分主监考教师 监考教师 总分 学校 姓名 实验操作统考号 实验5、用电压表测串联电路中的电压一、 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电压表,2、研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二、 实验器材:电池组(2节干电池串联),电压表(量程3V、15V),2个灯泡(额定电压不同),1个开关,若干条导线。预接电路(按图6连好部分电路,待用)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探究实验步骤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满分(10分)得分备注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完好,已连好的那部分电路是否连接无误,电压表的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观察电压表的量程和最小分度。1分2、连接电池和开关把电池和开关连入电路,开关连入电路前,必须断开。1分3、测干电池的电压正确连线,电压表量程选择正确,正、负接线柱接法正确,正确读数并记录。1分4、测L1两端的电压正确选择量程,电压表与L1并联,正负接线柱连接无误。(1分)正确读数记录。(1分)2分5、测L2两端的电压参照步骤4的标准2分6、测L1与L2两端的总电压正确选择电压表量程,电压表与待测电路两端并联,正负接线柱连接无误。(1分)正确读数记录。(1分)2分7、整理器材只要求断开开关,其它不作要求。1分合计10分主监考教师 监考教师 总分 学校 姓名 实验操作统考号 实验6、探究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一、 实验目的: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二、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支架、相同的钩码5个、铅笔、刻度尺。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探究实验步骤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满分(10分)得分备注1、提出问题重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与质量有关)1分2、猜想与假设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有什么关系?(可能成正比)1分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1)检查器材:观察弹簧秤的量程、最小刻度值,指针是否指零刻度线。(1分)(2)安装器材,将弹簧测力计悬挂在支架上。(1分)(3)测重力,将钩码逐个加挂在测力计上并记下每次的读数。(1)(4)整理器材:把器材放回原处。(1分)4分4、分析与论证作出图线:用5组数据做出重力跟质量的关系图线并得出结论。(3分)3分5、反思与拓展重力与质量之比有什么特点?(比值一定)(1分)1分合计10分主监考教师 监考教师 总分 学校 姓名 实验操作统考号 实验7、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一、 实验目的: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二、 实验器材:干电池2节,滑动变阻器(20),电流表,小灯座(附灯泡2.5V),开关,导线若干根。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探究实验步骤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满分(10分)得分备注1、检查器材。观察小灯泡的规格,电流表的量程和最小分度,并记录,检查开关是否断开。2分2、设计实验电路设计并画出电路图。1分3、正确连接电路将小灯泡、电流表、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串联2分4、调节变阻器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其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试触开关,检查电路是否正确。2分5、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并记录缓慢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路电阻由大逐渐变小,观察电流表示数的增加,并注意观察小灯泡开始发光时的电流值。(1分)继续同向移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小灯泡发光由暗变亮,并记录小灯泡暗和亮时的两个电流值。(1分)2分6、整理器材本考核不作要求。0分7、反思与拓展使用滑动变阻器时,为什么要”一上一下”接线?(只有这样才能改变电阻)如果全接上面两个接线柱会有什么现象?(灯灯泡可能烧坏)如果全接下面两个接线柱会有什么现象?(无法改变电流,灯炮亮度不会改变)1分合计10分主监考教师 监考教师 总分 学校 姓名 实验操作统考号 实验8、用天平和量筒测定液体的密度一、 实验目的:用天平和量筒测液体的密度。二、 实验器材:托盘天平、砝码、镊子、量筒、烧杯、滴管、盐水、标签(标明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托盘天平要先调平,待用)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探究实验步骤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满分(10分)得分备注1、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观察天平的最大称量、游码标尺的最大刻度值、最小刻度值并记录,观察天平横梁是否平衡。(1分)观察量筒的最大刻度值、最小刻度值并记录。(1分)2分2、记录总质量观察标签,记录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1分3、测盐水的体积把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正确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并记录。2分4、用天平称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把装剩余盐水的烧杯轻轻放在天平左盘上,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平衡。(1分)下确读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并记录。(1分)2分5、计算盐水的密度计算盐水的密度并填表。1分6、整理器材正确制动天平,用镊子把砝码放回盒中,游砝拨至零刻度。1分7、反思与拓展为什么本实验要用测两次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之差来测量筒中的盐水的质量?(避免盐水粘附在烧杯上产生测量误差。)1分合计10分主监考教师 监考教师 总分 学校 姓名 实验操作统考号 实验9、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一、实验目的: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三、 实验器材:带刻度的杠杆和支架,2个细铁丝环,钩码(68个,每个钩码质量相等并标明质量大小)。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探究实验步骤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满分(10分)得分备注1、提出问题杠杆的平衡与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与假设杠杆的平衡与力乘力臂_有关?1分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1)观察杠杆上的最小刻度值和每一个钩码的质量并记录1分(2)调节杠杆平衡:把杠杆放在支架上,两个细铁环位于支点两侧并与支点等距。(1分)调节杠杆两端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1分)2分(3)测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利用铁丝环在杠杆两边挂不同数量钩码,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重新平衡。(1分)测量并记录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2分(4)改变杠杆两边的钩码数量,重复(3)的操作,再次测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1分)(5)整理器材。(1分)2分4、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计算并记录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值。总结并记录杠杆的平衡条件。(1分)1分5、反思与拓展实验前为什么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减少实验误差)1分合计10分主监考教师 监考教师 总分 学校 姓名 实验操作统考号 实验10、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一、实验目的: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二、实验器材:毫米刻度尺、长木板,木块(附挂钩)弹簧秤,细线,木垫(或塑料垫)三、实验步骤及评分标准探究实验步骤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满分(10分)得分备注1、提出问题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可能有什么关系?2、猜想与假设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越高0.5分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1)检查器材:观察弹簧秤的量程、最小刻度值,指针是否指零刻度线。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重力(0.5分)(2)组装斜面。(0.5)(3)用细线和弹簧秤将木块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同进计下弹簧秤的示数。(0.5)(4)测出木块上升的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