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下)第四、五单元现代文怡情() 聪颖() 滞碍()狡黠()诘难()吹毛求疵()味同嚼蜡()开卷有益()惆怅()浮光掠影()意蕴()蛾眉()谚语()栩栩如生()歌谣()苟安()咆哮()睥睨()犀利()瘦削()虐待()哗众取宠()幌子()侦缉()怯懦()雕梁画栋()骂骂咧咧()威严()囫囵()蹑手蹑脚()踌躇()掸子()嘴馋()lin达()劝ji()zo饰()要ju()狂wng自大()寻章zhi句()真zh()xun染()f丽()g且()lng统()目不忍d()寂lio()心旷神y()信手nin来()q合()kung远()海xio()j泥()诡ju()雷tn()污hu()收ln()j躬()忌hu()拾duo()do蛋()m然()钢ku()nn视()nn nn自语()1.:狡诈。2.寻章摘句:。3.味同嚼蜡:。4.:刻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5.高谈阔论:。6.狂妄自大:。7.开卷有益:。8.身临其境:。9.胸有成竹:。10.: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11.轻描淡写:。12.:形容两方面轻重相当或优劣相等。铢两,比喻微小之处。13.:心情愉快,精神舒畅。14.: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15.:意思是随手拿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地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16.:为国牺牲的人。这里指这些人死后变成的神灵。17.:狡诈,狡黠。这里指鬼鬼祟祟的样子。18.:用言论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19.: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20.:旧时挂在店铺门外高处,表明店铺性质的标志。也比喻为了掩盖真实意图而假借的名义。21.蹑手蹑脚:。22.无可奈何:。1.谈读书作者,国哲学家、作家,主要著作新工具论。不求甚解选自,作者。2.驱遣我们的想象作者,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和文学出版家。3.屈原(节选)作者,这是一部剧。(时间:10分钟满分:14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狡黠(xi)聪颖(yng)契合(q)吹毛求疵(c)b.惆怅(chu)寂寥(lio)意蕴(yn)信手拈来(zhn)c.犀利(x)幌子(hung)侦缉(j)栩栩如生(x)d.诡谲(ju)瘦削(xu)睥睨(p)雕梁画栋(dng)2.下面的词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2分)()a.要决怯懦蓦然味同嚼蜡b.渲染咆啸污秽蹑手蹑脚c.钢盔凝视蛾眉华众取宠d.虐待雷霆练达无可奈何3.下面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花了大半天的功夫才给妈妈做好了这几道菜,谁知道吃起来让人觉得味同嚼蜡。b.同学们喜欢在课余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每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c.(2019乐山)在亚洲文明展现场,栩栩如生的印度神像、精美夺目的缅甸竖琴、制作考究的中国陶瓷获得了阵阵赞叹。d.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事判事之际。4.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谈读书的作者是英国哲学家、作家培根,他的主要作品有随笔新工具论等。b.屈原是一部历史剧,作者是戏剧家郭沫若,他的代表作有诗集燕山夜话女神等。c.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d.戏剧按艺术形式表现手法可划分为:话剧、歌剧、舞剧。5.(2019武汉)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我们在唐代诗人狂傲的背后也能看到。一方面,他们躬逢盛世,飞扬,如孔雀开屏般绚丽多彩;另一方面,他们放下身段,态度谦恭,甚至,如孔雀背后的狼狈不堪。现实的窘迫、人性的复杂,使得多种看似矛盾对立的东西却。这才是真实的人生。a.卑贱神采前倨后恭浑然天成b.卑微个性阿谀奉承浑然一体c.卑微神采阿谀奉承浑然天成d.卑贱个性前倨后恭浑然一体6.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各级医院采用电话预约、互联网挂号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b.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担负起发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c.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d.香港警方在网上强烈谴责暴力示威者的刻意袭击行为,强调会对非法及暴力行为追究到底。7.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 分)()这些经典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汰与筛选,其中有着最伟大的思想、最丰富的内容、 最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一个人能够获得多大的能量,取得多高的成就,很大程度取决于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阅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对于这些举世公认的中西社科、文学名著,我们自然要尽情揣摩,反复精读,把握其内涵与要旨。这种循环往复,就是人们常说的精读。a.b.c.d.(4)之呼尔而与之为宫室之美()()(5)而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译文: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译文: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译文: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译文:1.,万钟于我何加焉!2.,乞人不屑也。3.,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4.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1.结合选文的文体特点简要分析文中句子“鱼,我所欲也故患有所不辟也”的作用。2.文中有哪一句话表达了作者的观点?3.本文开头从“鱼”和“熊掌”说起,有什么好处?4.文中作者肯定的是哪种人?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时间:15分钟满分:24分)一、阅读鱼我所欲也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每题3分,共9分)1.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死亦我所恶恶:凶恶b.蹴尔而与之蹴:踩踏c.妻妾之奉奉:侍奉d.是亦不可以已乎已:停止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a.二者不可得兼b.故患有所不辟也c.所识穷乏者得我与d.乡为身死而不受3.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在“生”和“义”无法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b.作者所倡导的重“义”之心,只有圣贤才具有,普通人是没有的。c.作者认为,乞人不屑“蹴尔而与之”的救命食物,是没有丧失“本心”的表现。d.文中的对偶句和排比句,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于文采和气势。二、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问题。(11分)4.下列句中对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故患有所不辟也(动词,同“避”,躲避)b.万钟于我何加焉(动词,增加) c.此之谓失其本心 (助词,无实义)d.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连词,假如,假使)5.“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呼尔而与/ 之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 之乞人不屑也b.呼尔而与之行/ 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乞/ 人不屑也c.呼尔而与之/ 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d.呼尔而与之行/ 道之人弗受蹴尔/ 而与之乞人/ 不屑也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译文:(2)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译文:7.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概括有误的一项是(3分)()a.鱼我所欲也出自儒家经典之作孟子,孟子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鱼我所欲也从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角度,阐述了孟子的主张:人性是恶的。b.本文开篇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以鱼和熊掌为喻,论述了人生的选择应以“义”为重,必要时要“舍生而取义”,同时批判了那些见利忘义的人。c.“非独贤者有是心也”的“是心”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d.面对生死抉择的时候,那些“舍生取义”者的表现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三、名句默写。(4分)8.孟子中的“,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说明了困境出人才的道理。9.面对正义与邪恶的斗争,我们要像孟子所说的那样“”。10.鱼我所欲也一文中表明孟子人性本善的主张的句子是:,贤者能勿丧耳。唐雎不辱使命1.常识概要本文选自一书,这部书是西汉末年(作者)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2.重点实词(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2)故不错意也()(3)请广于君()(4)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5)岂直五百里哉()(6)秦王怫然怒()(7)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8)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9)寡人谕矣()(10)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11)天下缟素()3.一词多义(1)使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2)徒亦免冠徒跣徒以有先生也()()(3)怒怀怒未发秦王怫然怒()()(4)之五百里之地长跪而谢之专诸之刺王僚()()()(5)于仓鹰击于殿上使唐雎使于秦受地于先王()()()(6)以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大易小徒以有先生也以君为长者()()()()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译文:2.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译文:3.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译文:4.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译文:送东阳马生序1.常识概要(1)本文作者是,(朝代)文学家,号,选自 。(2)序,文体名,一般用以陈述等。唐初,亲友离别,赠言规勉,又有。2.重点实词(1)无从致书以观()(2)每假借于藏书之家()(3)走送之,不敢稍逾约()()(4)既加冠()(5)援疑质理()()(6)礼愈至()(7)同舍生皆被绮绣()(8)腰白玉之环()(9)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10)媵人持汤沃灌()(11)父母岁有裘葛之遗()(12)无冻馁之患矣()(13)生以乡人子谒余()(14)言和而色夷()3.一词多义(1)若烨然若神人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2)至礼愈至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3)以以衾拥覆以中有足乐者无从致书以观以是人多以书假余()()()()(4)之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弗之怠当余之从师也()()()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译文: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译文:3.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译文:1.(2019广州)以中有足乐者,。2.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手自笔录,计日以还。3.既加冠,。4.余立侍左右,俯身倾耳以请。1.选文记述了作者年轻时求学的经历,从中我们可以悟出一些关于求学的道理。例如,从“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一句中可以感悟到:在求学过程中要不辞辛苦,向名师求教。请你从文中另外找一个记述作者求学经历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感悟。句子:感悟:2.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3.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时间:15分钟满分:32分)一、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完成下面各题。(10分)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媵人持汤沃灌()(2)同舍生皆被绮绣()(3)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4)略无慕艳意()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译文:(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译文:3.(2019哈尔滨)作者为什么“不敢出一言以复”?(2分)二、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回答问题。(13分)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1)录毕,走送之()(2)俟其欣悦,则又请焉()(3)左佩刀,右备容臭()5.翻译下面句子。(4分)(1)余幼时即嗜学译文:(2)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译文:6.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三条理由(各用四个字概括)。(3分)7.思索作者的求学经历,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联系实际谈谈你获得的启示。(3分)三、名句默写。(9分)8.(2019百色)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陈说自己发奋苦学,不慕同舍生华丽打扮的原因是: , 。9.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以“,”两句写他求学路风大雪深的情景,突出了其求学的艰苦。10.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讲述求学遭到“先达”训斥时,自己“,”的做法,是为了劝勉马生重视礼仪、虚心学习。11.在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作者用“,计日以还”的方法解决了无书之难。词四首渔家傲秋思1.渔家傲秋思的作者是,(朝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我们学过他的散文。2.渔家傲秋思的体裁是,“渔家傲”是,“秋思”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一个“异”字统领全词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景物与中原景物的不同。“衡阳雁去”意思是“雁去衡阳”,写塞下天气之寒冷。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边声四起、重峦叠嶂、孤城紧闭,仍写与中原之“异”,渲染悲凉气氛;“孤城闭”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将士们的矛盾心理: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无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第二句化用“勒石燕然”的典故,表达作者想要建功立业却壮志难酬的悲愤与无奈。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第一句景物描写,渲染悲凉的气氛和思乡的心情;时间上是上文“长烟落日”的延续。“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互文手法,意思是白发苍苍的将军和士兵都流下了眼泪,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悲愤和思乡忧国之情。【主旨大意】本词是范仲淹在西北军中的感怀之作,描写了奇异的边塞秋景,抒发了戍边将士忧国思乡之情以及壮志难酬的悲愤。(时间:8分钟满分:10分)一、诗歌鉴赏。(4分)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2.从写景的角度赏析“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2分)二、名句默写。(6分)3.(2019深圳)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4.(2019威海)浊酒一杯家万里,。5.王维在使至塞上中用诗句“,”描写了壮阔苍茫的塞外风光,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的描写异曲同工。6.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借酒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江城子密州出猎1.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作者是,字子瞻,号,(朝代)著名文学家,我们学过他的散文和词。2.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体裁是,“江城子”是,“密州出猎”是。这首词属于派的词作。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描写出猎的场面。“狂”字统领全篇。“聊”在这里是姑且的意思,含蓄地流露出作者内心的抑郁。“卷”字写出行动之快,阵容之大,体现了出猎者的精神抖擞,情绪高昂。亲射虎,看孙郎。运用典故,以孙权自比,说全城人都跟着去看他射虎,突出地表现了作者的少年狂气。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前三句抒发建功立业的豪情。“鬓微霜,又何妨!”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后两句运用典故,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星名。这里借指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全句表达了自己要上阵杀敌、报效国家的决心,抒发了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情怀。【主旨大意】这首词通过描写词人一次出猎时的壮观场面,表达了他上阵杀敌、报效国家的决心,并委婉地表达出他希望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时间:8分钟满分:13分)一、诗歌鉴赏。(7分)1.本词上阕描绘了怎样的场面?其中“狂”字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4分)2.词中“又何妨”一句反问语气强烈,感情丰富。联系上下句,说说该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3分)二、名句默写。(6分)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表达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4.国家命运,让无数先哲魂牵梦绕。苏轼渴望为国立功:“a.,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文天祥不惧为国捐躯:“b.?c.”(过零丁洋);龚自珍竭力为国奉献:“落红不是无情物,d.”(己亥杂诗)他们心系家国,英名永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作者是,字幼安,号,(朝代)爱国词人,与苏轼并称“”,派代表人物,有留世。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体裁是,“破阵子”是,“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这首词属于派的代表作品。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描述军旅生活。分食牛肉、演奏塞外歌曲、检阅军队,这是词人梦寐以求的生活。“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词人对军旅生活的眷恋和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秋”既点明了季节,又为战士们出征增添了肃杀气氛。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运用比喻(或夸张)修辞,生动地描写出战斗的激烈和顺利。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前两句直接抒发作者的最高理想,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了却”是完成,了结的意思,“天下事”这里指收复北方失地的国家大事。“可怜白发生”,表明了前面所描述的只是一种追忆,也说明自己已年近半百,两鬓染霜,已无实现理想的机会,表现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主旨大意】词人通过回忆从前火热的战斗生活,表现了他驰骋沙场,为国建功立业的美好愿望以及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时间:8分钟满分:12分)一、诗歌鉴赏。(7分)1.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3分)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4分)二、名句默写。(5分)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兵士们在秋高气爽时节接受检阅的句子是“”。4.(2019莱芜)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接描写战斗场景的句子是:,。5.(2019衡阳)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来表达自己想要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满江红(小住京华)1.本文的作者是,号竞雄,别署,中国民主革命烈士。2.本文是一首(体裁),“满江红”是。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词的上片写与王廷钧结婚八年,表面上过着富贵人的生活,实际上是“奴仆不如”的生活,如今与其决裂,突破家庭束缚,实现了“求自立”的愿望。“苦将侬强派作蛾眉”进一步说明表面上过着贵妇人的生活,实则奴仆不如的“八年风味”。“殊未屑”表明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并不留恋,相反加以蔑视。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词的下片写词人虽有凌云壮志,但知音难觅,不觉泪湿衣襟。“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这四句是鉴湖女侠的自我写照,她运用“身与心、列与烈”两句四字谐音和意义不同的显著变化,来表达她的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的转变,正是上接“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这两句进一步的思想发展。结尾引用白居易“泪湿青衫”的典故,抒发了词人知音难觅、不禁潸然泪下的苦闷心情。【主旨大意】这首词是词人在1903年中秋节的述怀之作,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时间:5分钟满分:11分)一、诗歌鉴赏。(7分)1.(2019云南)请对“四面歌残终破楚”一句作简要赏析。(2分)2.(2019云南)“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二、名句默写。(4分)3.小住京华,。4.(2019广州),八年风味徒思浙。5.俗子胸襟谁识我?。6.(2019成都)为篱下黄花开遍,。曹刿论战1.常识概要本文选自,旧传为时期所作,是一部文学名著和史学名著。2.重点实词(1)又何间焉()(2)肉食者鄙()(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4)小惠未遍()(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6)小信未孚,神弗福也()()(7)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8)忠之属也()(9)公将鼓之()(10)公将驰之()(11)遂逐齐师()(1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13)望其旗靡()3.一词多义(1)从战则请从民弗从也()()(2)信必以信小信未孚()()(3)之小大之狱公与之乘公将鼓之()()()(4)以可以一战必以分人必以情()()()(5)乃乃入见乃不知有汉()()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译文:2.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译文:1.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2.夫战,勇气也。,三而竭。3.吾视其辙乱,故逐之。4.(2019菏泽),故克之。1.从军事指挥的角度来看,造成战争结局的具体原因是什么?2.曹刿在作战指挥方面表现出怎样的特点?3.“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表现了曹刿怎样的特点?请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4.请联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刿这个人物有哪些特点。(时间:20分钟满分:31分)一、阅读曹刿论战,完成下面各题。(13分)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又何间焉()(2)小惠未遍()(3)小大之狱()(4)故克之()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译文:(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译文:3.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2分)()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曹刿“请见”的原因,显示了他的自信。b.本文第二段运用对比表现了曹刿和鲁庄公指挥才能的高下之别。c.本文在剪裁上别具匠心,详写论战,略写作战,意在表现曹刿的“远谋”。d.在曹刿心目中,士兵的勇猛无畏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4.阅读以下链接材料,并结合选文内容,说出你探究的结论及理由。(3分)【链接】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赵军与秦军对峙。赵王急于求胜,不听蔺相如和赵括母亲的劝告,执意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老将廉颇指挥作战。赵括一到长平,立即改守为攻,主动全线出击,结果中了秦军佯败之计,导致四十余万赵兵被坑杀。二、阅读曹刿论战,完成后面的问题。(13分)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神弗福也福:福气b.小信未孚孚:使信服c.虽不能察察:明察d.夫大国,难测也测:揣测,估计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何以战以伤先帝之明b.再而衰,三而竭广起,夺而杀尉c.公将鼓之陈胜佐之d.公问其故安陵君其许寡人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剪裁别具匠心,围绕“论战”,详写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略写战争的过程,突出曹刿的“远谋”。b.文章巧妙运用了对比,如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护家卫国的热情。c.文章语言十分精炼,如写齐军,仅用“齐人三鼓”四字就表现出他们依仗数量上的优势急切取胜的心理。d.文章内容前后照应,如“肉食者鄙”与“公将鼓之”“公将驰之”“公问其故”等相照应,表明鲁庄公是一个昏君。8.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译文:(2)彼竭我盈,故克之。译文:三、名句默写(5分)9.李明同学在看观军事,知天下的电视节目时,想起了论语子罕中的“三军可夺帅也,”和曹刿论战中“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两个名句。10.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邹忌讽齐王纳谏1.常识概要本文选自一书,这部书是西汉末年(作者)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2.重点实词(1)邹忌修八尺有余()(2)朝服衣冠()(3)旦日,客从外来()(4)明日徐公来()(5)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6)王之蔽甚矣()(7)能面刺寡人之过者()(8)能谤讥于市朝()()(9)闻寡人之耳者()(10)时时而间进()()(11)期年之后()3.一词多义(1)朝朝服衣冠于是入朝见威王皆朝于齐()()()(2)美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吾妻之美我者()()(3)孰吾孰与徐公美徐公来,孰视之()()(4)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门庭若市()()(5)之齐国之美丽者也孰视之吾妻之美我者()()()(6)于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皆朝于齐欲有求于我也皆以美于徐公()()()()1.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译文: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译文:3.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译文:1.,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2.邹忌修八尺有余,。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4.数月之后,。1.齐威王发布的命令中“三赏评选标准”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2.请具体分析文章某一语言特点。3.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短文在写作上采用了设喻说理的方法,请结合短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4.请你评价一下邹忌和齐威王。(时间:20分钟满分:33分)一、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各题。(12分)1.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1)吾妻之美我者()(2)时时而间进()(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4)闻寡人之耳者()2.下列句中“/ ”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臣/ 诚知不如徐公美b.皆以/ 美于徐公c.今齐/ 地方千里d.先帝创业未半/ 而中道崩殂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由此观之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b.皆以美于徐公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c.乃下令:“群臣吏民”乃重修岳阳楼 (岳阳楼记)d.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醉翁亭记)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邹忌讽齐王纳谏的目的在于使齐威王广开言路,以修明朝政。b.本文是一篇设喻说理的文章,从内容上看,齐威王纳谏之后兴利除弊写得具体详细。c.本文全篇运用三层排比的手法,如妻、妾、客;私我、畏我、有求于我;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等等,这种排比结构,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d.本文有很多值得今人借鉴的地方:如“察纳雅言”的行政风格,“兼听则明”的行事态度,层次递进、排比对称的行文技巧等。5.选出下列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2分)()例句:忌不自信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b.旦日,客从外来,与座谈c.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d.皆朝于齐二、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完成各题。(15分)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邹忌修八尺有余()(2)朝服衣冠()(3)私我也()(4)王之蔽甚矣()7.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1)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译文:(2)(2019十堰)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译文:8.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a.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并从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关键在于他有自知之明。b.听了邹忌的谏言,齐威王仅仅说了一个“善”字,凝练传神,其纳谏的态度和决心跃然纸上。c.妻、妾、客的回答,虽然同为赞扬,但态度语气明显不同。妻是热情的,妾是畏怯的,客是逢迎的。d.这篇文章在写法上采用设喻说理的方法,以小见大,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9.文中齐威王的故事,蕴含着什么道理?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认识。(4分)三、名句默写。(6分)10.齐威王接受邹忌的劝告,立即向群臣吏民颁布政令,依据批评者勇气的大小,设三等奖赏:“,受上赏;,受中赏;,受下赏。”11.邹忌从日常家事入手,用自己亲身体验讽劝齐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这样就把治国安邦之道置于形象的比喻之中了。陈涉世家1.常识概要本文选自一书,这部书是我国第一部体通史,被鲁迅称为“,。”作者,(朝代)史学家、文学家。2.重点实词(1)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2)若为佣耕,何富贵也()(3)为天下唱()(4)念鬼()(5)比至陈()(6)皆刑其长吏()(7)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8)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9)楚人怜之()(10)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11)陈胜王()(12)尉果笞广()(13)将军身被坚执锐()3.一词多义(1)令令辱之召令徒属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守令皆不在()()()()(2)数数有功卒数万人()()(3)将项燕为楚将上使外将兵()()(4)书乃丹书帛曰得鱼腹中书()()(5)次皆次当行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6)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杀之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怅恨久之()()()()(7)而夺而杀尉而戍死者固十六七()()(8)以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祭以尉首扶苏以数谏故以激怒其众固以怪之矣或以为死()()()()()()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译文: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译文:3.天下苦秦久矣。译文:4.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译文:出师表1.常识概要(1)本文作者是,(朝代)军事家、政治家。(2)表,是古代向帝王的一种文体。2.重点实词(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3)陟罚臧否()(4)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5)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6)将军向宠,性行淑均()()(7)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8)遂许先帝以驱驰()(9)深入不毛()(10)至于斟酌损益()()(11)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12)攘除奸凶()(1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14)由是感激()3.一词多义(1)遗以遗陛下以光先帝遗德()()(2)行性行淑均行阵和睦()()(3)效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恐托付不效()()(4)论宜付有司论其刑赏每与臣论此事()()(5)以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咨臣以当世之事是以众议举宠为督以光先帝遗德以塞忠谏之路也先帝不以臣卑鄙()()()()()()(6)于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欲报之于陛下也叹息痛恨于桓、灵也()()()()(7)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译文: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译文:3.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译文:1.(2019荆门)今天下三分,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亲贤臣,远小人,;亲小人,远贤臣,。3.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尔来二十有一年矣。4.陛下亦宜自谋,察纳雅言。5.苟全性命于乱世,。1.诸葛亮为什么向刘禅追叙先帝的知遇之恩和自己以身许国的经过?2.文章第六段主要追叙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3.出师表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三条建议,其中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时间:20分钟满分:31分)一、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14题。(15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先帝不以臣卑鄙(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b.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c.深入不毛(毛发)d.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怠慢,疏忽)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躬耕于南阳每假借于藏书之家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以其境过清c.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d.若无兴德之言朝廷之臣莫不畏王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6分,每小题3分)(1)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译文:(2)咨诹善道,察纳雅言。译文:4.下列各项中,对选文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选文第段在追述自己的身世经历时,诸葛亮五次提到“先帝”,目的是表明自己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高,显示自己为蜀国鞠躬尽瘁,劳苦功高。b.选文第段指明君臣各自的责任,主要用意还是劝勉刘禅亲贤远佞。c.“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一句中的“此”指“五月渡泸,平定南方”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两件事。d.全文以议论为主,以叙事为辅,议论、叙事中都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二、(2019广州)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57题。(10分)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食堂素食日活动方案
- 航空技术考试题及答案
- 汉字练字考试题及答案
- 广州医保考试题及答案
- 古诗考试题及答案小学
- 各地校长考试题及答案
-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与实践应用教学
- 团队项目管理进度跟踪表
- 防震减灾考试题及答案
- 采购合同条款标准化模板
- 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试用期满转正工作总结
- 2025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第三批招聘1人备考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法院书记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CPK、PPK和SPC(X-R控制图)模板
- 汉诺塔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年二级建造师考试施工管理真题及答案
- 穿线施工方案(3篇)
- 2025年北京市高考英语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医务科依法执业自查表
- 高中数学竞赛讲义-高中数学竞赛
- YB/T 100-1997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用4J42K合金冷轧带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