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二模考试试卷(I)卷.doc_第1页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二模考试试卷(I)卷.doc_第2页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二模考试试卷(I)卷.doc_第3页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二模考试试卷(I)卷.doc_第4页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二模考试试卷(I)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中考二模考试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综合题 (共1题;共3分)1. (3分)我国是海洋大国。近年来,我国海洋事业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某班将开展以“建设海洋强国,我们在路上”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一位同学为活动搜集了四则材料。请按照要求,回答小题。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实施有效管控,进一步提高了海洋维权巡航执法的时空覆盖率,有力保障了我国海洋国土安全和海上通道安全,我国海洋权益维护和海上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材料二:在各国海军中,每艘军舰通常以一个海军基地为“母港”,结束任务后回到这个“家”。与陆军、空军基地相比,各国的海军基地都占地更广,功能更复杂。军舰在这里加油装弹,补充物资,检查修理;海军官兵在这里得到充分休整和训练。材料三:为全面遏止海洋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中国海洋管理部门通过健全海域有偿使用制度,创建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推进“蓝色海湾”“生态岛礁”重大工程建设等措施,加快了构建海洋生态文明新格局的步伐。材料四: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情况统计表项目收入年份海洋渔业(亿元)海洋生物医药业(亿元)海洋电力业(亿元)海洋旅游业(亿元)2016年4641336126120472017年4676385138146362018年480141317216078(1)上面四则材料中,与“建没海洋强国,我们在路上”这个主题无关的一则是_。 (2)根据上面相关材料,概括我国在海洋强国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就。 二、 综合性学习 (共3题;共16分)2. (5分)(2012朝阳)将下面一句话书写在方格内。要求:正确、规范、美观。开卷有益,读书点亮人生!3. (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远来是为这一湖水王剑冰刚下过一场雨,蒙自的老街湿漉漉的。一线阳光就在这时划过来,南湖上又是一片光鲜。如果没有穿梭往来的汽车,会让人想起多少年前的5月,同现在差不多的天气,南湖边霎时出现了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男的衣衫整洁,女的裙裾飘摇。一下子涌来这么多文化人,让人有一种震惊和欣喜,来的是西南联大的学生啊。一个享誉世界的文化讲坛也在南湖边开启。主讲者有陈寅恪、冯友兰、钱穆、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1938年,在北中国已经放不下一张书桌的情况下,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昆明,组建了西南联大,由于昆明校舍不足,边城蒙自便暂时接纳了联大的文学院、法学院。政府尽心,绅士尽力,把联大师生安顿在风景秀丽的南湖边,让他们住进最好的房子。蒙自海关、法国领事馆、哥胪士洋行和周柏斋的“颐楼”,成了分校的教室和住地。领事馆敞亮气派,高树挺拔。哥胪士洋行是整个蒙自最豪华的西式建筑,海关大院则像一座花园。这样,西南联大师生的生活就与美丽的南湖融在了一起。每天,师生上下课经过南湖东堤,课余在湖边读书、唱歌、诵诗,在湖里畅游,在亭上探讨,青春的气息弥漫水中。鱼翔浅底,鸟儿扑飞,田田莲叶拨弄着微风。南湖,一时成了联大师生感情的依托、诗情的沃土。想起诗人周定一的南湖短歌,这首诗感情淋漓,淋漓得让人泪涌:我远来是为这一园花。你问我的家吗?我的家在辽远的蓝天下。我远来是为这一湖水。我走得有点累,让我枕着湖水睡一睡。让湖风吹散我的梦,让落花堆满我的胸,让梦里听一声故国的钟。我在这小城里学着异乡话,你问我的家吗?我的家在辽远的蓝天下。蒙自武庙街的颐楼,是十分有特色的民居,作了联大女生的宿舍。楼高势险,古榕成荫,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入夜,山风刮来,呜呜嘘嘘,如怨如诉,女生们总是长久不能成眠。家乡、亲人、故都,无不随风而来,于是,她们将颐楼叫成了听风楼。听风楼,听的是“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吗?听的是“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吗?虽然美丽的南湖给了师生们暂时的宁静,但是在那个烽火连三月的年代,宁静中又奔涌着激情。开学第一天,分校师生即在南湖北岸的省立蒙自中学礼堂集会。会上,北京大学同学会发出告全国同胞书,呼吁唤醒国人,担负起应尽的责任,争取国家民族之生存。他们还走上街头,以各种形式宣传抗战。有的同学竟就参加了飞虎队,奔向抗日的战场。现在,我正在一面弧形的标识墙前驻足,上面镌刻着西南联大的校训“刚毅坚卓”。我不由想起冯友兰先生1938年8月在蒙自为清华第十级毕业生题词中的话:“第十级诸同学由北平而长沙衡山,由长沙衡山而昆明蒙自,屡经艰苦,其所不能,增益盖已多矣。”朱自清先生的题词中也说:“诸君又走了这么多的路,更多地认识了我们的内地,我们的农村,我们的国家。诸君一定会不负所学,各尽所能,来报效我们的民族,以完成抗战建国的大业的。”我慢慢进到楼内,走上楼梯,轻轻推开一扇门,竟然是闻一多先生的宿舍。先生把蒙自比作了“世外桃源”,他在这里能够静心读书,以至于除吃饭、上课外,长时间不下楼活动。饭,几乎忘记了吃,夜间睡得很少。为了探寻救国良方,他qi_而不舍,沥尽心血。历史教授郑天挺见他如此“怒读救国”,恐对身体不好,就劝他说:“一多啊,你何妨一下楼呢?”于是闻先生便得了“何妨一下楼主人”的雅号。现在这个楼门上方,就挂着“一下楼”的匾牌。走进不大的卧室,一股书香立时_(灌,撞)了满怀。先生,久仰了!屋内摆设依旧,只是先生_(拿,擎)着他的“红烛”下楼远去了。漫步湖边,前面走着的是陈寅恪教授吗?他边走边感慨:“风物居然似旧京,荷花海子忆升平;桥边鬓影还明灭,楼外歌声杂醉酲”钱穆教授则每天都会来到湖上的茶亭中,伴着一壶茶,沉思久坐。朱自清教授在这里同样看到了荷塘月色,为此他又有了散文新作,新作里说,“一站到堤上就禁不住想到北平的什刹海”。蒙自是哈尼族、彝族聚居区,火把节期间,人们在家门口燃起一堆堆火载歌载舞,朱自清也融入这热烈之中:“这火是光,是热,是力量,是青年。在这抗战时期,需要鼓舞精神的时期,它的意义更是深厚。”不少教授是带着家眷来的,后来冯友兰的女儿宗璞回忆说:“南湖的水颇丰满,柳岸河提,可以一观;有时父母携我们到湖边散步。那时父亲是四十三岁,半部黑髯,一袭长衫,飘然而行。在抗战八年艰苦的日子里,蒙自数月_,想起来,总觉得这小城亲切又充满诗意。”蒙自分校,虽然只存在了短短几个月,却是西南联大这支现代乐曲中一段优雅的乐章,南湖的音符在其间跳荡。“当小火车缓慢地从蒙自站驶出时,我们对于这所谓边陲小邑大有依依不舍的情绪。”这是陈岱孙先生的心声,也代表了蒙自分校师生的心情。他们坐着窄窄的小火车来,又乘着窄窄的小火车走了,留下长长的铁轨长长的思念。多少年后,有人毕业直接回来这里工作,有人情意绵绵故地重游。又多少年后,北大、清华、南开的后生们循着先贤的脚步来,来看这一湖波光潋滟的水。我仍然沿着湖走,湖边生长着一些茂盛的合欢树,还有各种各样的花草藤蔓,婆婆娑娑延续了不知多少岁月。(有删改)【注】蒙自:蒙自是云南省红河州下辖市之一,南湖位于蒙自市中心。(1)请按照拼音写出汉字,并解释划线的字。 qi_而不舍解释:_(2)本文作者追怀抗战期间西南联大师生在蒙自南湖的一段不同寻常的生活,简洁地描述了他们所做的事,表现了他们内心涌动的爱国思乡的情感。阅读文章,填写表格。 人物所做的事情感周定一写南湖短歌面对国难的痛苦 思念家乡联大女生_家国之思及抵御外辱的豪情_发出告全国同胞书宣传抗战唤醒国人收复河山的爱国激情冯友兰 朱自清_勉励学子报效国家闻一多静心读书不下楼用文化救国的爱国之情(3)请结合语境,选出最合适的字填在第自然段横线处,选项是( ) 走进不大的卧室,一股书香立时_(灌,撞)了满怀。屋内摆设依旧,只是先生_(拿,擎)着他的“红烛”下楼远去了。A . 灌,拿B . 撞,擎C . 灌,擎D . 撞,拿(4)请联系上下文,在第自然段横线处填入最适合的选项,选项是( ) A . 如清流中一段波澜起伏的流水B . 如激流中一段平静温柔的流水C . 如清流中一段平静温柔的流水D . 如激流中一段波澜起伏的流水(5)蒙自南湖,见证了西南联大一段特殊的岁月,师生们获得了暂时的宁静,在“宁静中又奔涌着激情”。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宁静中又奔涌着激情”这句话的理解。 (6)假如今天的你踏入闻一多先生的宿舍,追寻“何妨一下楼主人”的足迹,相信你定会有许多的感慨,请结合你所了解的闻一多事迹,表达自己的感悟,不少于50字。 4. (5分)学校正在开展“创新与发展”的主题活动,请你根据要求逐项完成以下任务。 (观点论述)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以创新为魂、因创新而成,一部政革开放史就是一部创新史。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1)于是,“如何看待创新”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请你围绕话题,发表议论,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80字以内) _(2)(故事链接)创新其实就是要摆脱定式思维的束缚,下图就是我国古代一个与创新思维有关的故事。请你根据提示,简要叙写这个故事。(60字以内) _(3)(对联续写)下面对联已写出上联,请你物绕活动主题,续写下联。 上联:改革开放圆国梦下联:_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5. (7分)古诗默写。 (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苏轼定风波)(2)_,坐中多是豪英。(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3)_,人道是,清光更多。(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4)四面歌残终破楚,_。(秋瑾满江红) (5)渔家傲词中写出将士们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 (6)江城子密州出猎借用典故表明自己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_,_? (7)鱼我所欲也的中心论点是:_。 (8)_,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6. (5分)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却说八戒跌得昏头昏脑,猛抬头见丝篷丝索俱无,他才一步一探爬将起来,忍着疼找回原路,见了行者,用手扯住道:“哥哥,我的头可肿、脸可青么?”行者道:“你怎的来?”八戒道:“我被那厮将丝绳罩住,放了绊脚索,不知跌了多少跟头,跌得我腰拖背折,寸步难移。却才丝篷索子俱空,方得了性命回来也。”沙僧见了道:“罢了,罢了!你闯下祸来也!那怪一定往洞里去伤害师父、我等快去救他!”行者闻言,急拽步便走,八戒牵着马,急急来到庄前,但见那石桥上有七个小妖儿挡住道:“慢来,慢来!吾等在此!”行者看了道:“好笑!干净都是些小人儿!长的也只有二尺五六寸,不满三尺;重的也只有八九斤,不满十斤。”喝道:“你是谁?”那怪道:“我乃七仙姑的儿子。你把我母亲欺辱了,还敢无知,打上我门!不要走!仔细!”好怪物!一个个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乱打将来。八戒见了生嗔,本是跌恼了的性子,又见那伙虫蛭小巧,就发狠举钯来筑。那些怪见呆子凶猛,一个个现了本象,飞将起去,叫声:“变!”须臾间,一个变十个,十个变百个,百个变千个,千个变万个,个个都变成无穷之数。八戒慌了道:“哥啊,只说经好取,西方路上,虫儿也欺负人哩!”行者道:“兄弟,不要怕,快上前打!”八戒道:“扑头扑脸,浑身上下,都叮有十数层厚,却怎么打?”行者道:“没事,没事!我自有手段!”沙僧道:“哥啊,有甚手段,快使出来罢!一会子光头上都叮肿了!”(1)选文出自西游记第七十二回“盘丝洞七情迷本 濯垢泉八戒忘形”。后来是谁帮助孙悟空渡过此难?用的是什么兵器? (2)请结合选文,分析猪八戒的性格特点。 (3)鲁迅曾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论西游记时道:“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请结合选文,对这一特点加以简述。 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7分)7. (14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王荆公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鸾。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既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彘脔数四,顷即供饭,傍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着,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顾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王安石待客)注释渴:拜访。馔:饭食。彘脔:切成块的猪肉。彘,猪。(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朝晖夕阴晖:_萧氏子盛服而往服: 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3)从甲乙两段的内容看,你喜欢范仲淹,还是喜欢王安石?请说明理由。 8. (3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滕宗谅知湖州,胡瑗聘为教授。先生倡明正学,以身先之。虽盛暑,必公服坐堂上,严师弟子之礼。其教人之法,科条纤悉具备。立“经义”、“治事”二斋:经义则选择其心性疏通、可任大事者,使之讲明六经。治事则一人各治一事,又兼摄一事,如治民以安其生,讲武以御其寇,堰水以利田,算历以明数是也。后专管太学,四方之士归之至庠序不能容旁拓军居以广之。既而疾作,致仕 , 东归之日,弟子祖帐百里不绝,时以为荣。熙宁二年,神宗问刘彝目:“胡瑗与王安石孰优?”对曰:“臣闻圣人之道,君臣父子,仁义礼乐,历世不可变者,其体也。诗书史传子集,垂法后世者,其文也。举而措之天下,能润泽斯民,其用也。国家累朝取士,不以体用为本,而尚声律浮华之词,是以风俗偷薄。臣师尤病其失,遂以明体达用之学授诸生。故今学者明夫圣人体用,以为政教之本,皆臣师之功,非安石比也。”帝曰:“其门人今在朝者为谁?”对曰:“若钱藻之渊笃,孙觉之纯明,范纯仁之直温。钱公辅之简谅,皆陛下之所知也。其在外,明体达用之学,教于四方之民者,殆数十辈。其余政事、文学粗出于人者,不可胜数。此天下四方之所共知也。”(选自宋元学案安定学案,有删改)【注】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祖帐:道旁设帐践行。偷薄:不敦厚。(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必公服坐堂上_原师尤病其失_殆数十辈_(2)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四 方 之 士 归 之 至 庠 序 不 能 容 旁 拓 车 居 以 广 之(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一人各治一事,又兼摄一事”,体现胡瑗分科教学、一专多能的教学特点。B . “臣师尤病其失”,可见胡瑗反对浮靡,注重实学。C . “科条纤悉具备”,反映了胡瑗在教学上制定了非常严厉的学规来管教学生。D . “以身先之”,从正面烘托出胡瑗注重言教与身教相结合,做好表率作用。(4)侧面烘托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色,请从文中举出一例,并分析其用意。 (5)结合胡瑗的“教人之法”及学生刘彝所说的话,概括胡瑗的教育主张,并简要说说你对其教育主张的理解。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2分)9. (10分)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一)中国石拱桥(节选)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是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作成了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二)各种各样的桥侗家风雨桥(节选)风雨桥不仅连接交通,而且可避风雨,因而得名。它是一种木石结构的桥,极富民族特色,最著名的风雨桥当属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程阳风雨桥。该桥始建于1920年,桥长165米,桥面宽10米,桥高15米。桥墩以青石砌成,桥面铺设成排的杉木,上面建有长廊,覆以瓦顶,还有楼亭五座。楼亭呈方形,多角重檐,共有房檐五层,层层而上,形似宝塔,十分雄伟壮观。桥面通道两侧有栏杆,采用中国南方特有的穿斗式的组合结构,既有古代百越族干栏式的建筑色彩,又有汉族宫殿式的工艺成分,体现了侗汉先民的文化交流。桥的长廊两侧设有长凳,宛如游廊,供行人观赏和休息。长廊和楼亭的瓦檐、柱头都雕刻着精美的侗族图案,龙凤花草,秀丽玲珑,给人以庄重典雅的艺术美感。又与周围景色配合适宜,浑然一体。风雨桥在建筑结构上更为独特。建桥时都不用一颗铁钉,只在柱子上凿通无数个大小不同的孔眼,以榫衔接,斜穿直套,纵横交错,结构极为精密。其坚固程度,不亚于铁桥、石桥,可延用二三百年而不损,是世界四大历史名桥之一。港珠澳大桥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岛隧集群工程,也是公路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高、工程规模最庞大的桥梁。它由许多世界之最:最长的跨海大桥;最长的钢铁大桥;最长的海底隧道;最精准的深海对接,对接误差控制在2厘米以内。除此之外,大桥还有360度无敌海景,与海天景色相衬相融。在港珠澳大桥上,有三座桥中桥。第一座是九洲航道桥,名为“风帆塔”,寓意“扬帆远航”。第二座桥是江海直达船航道桥,桥上三座“海豚塔”,寓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第三座桥是青州航道桥,桥上两个桥塔,名为“中国结”,寓意“三地同心”。重庆网红桥位于重庆渝北区古路镇的周家山大桥。蔺市镇香梨溪上建有房屋和商铺的廊桥,一半是中式建筑,一半是西式建筑,中西艺术有机融合。(三)桥是技术,也是文化(有删改)中国自古有“桥的国度”之美誉。史料记载,商周时就有了浮桥;战国时出现了排柱式木桥、伸臂式木桥;南北朝时有木石混合的桥;隋唐时出现形式多样的石拱桥,如隋朝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历经多次强烈地震、战争和自然灾害等,逾一千五百年而不毁;宋时造桥技术突飞猛进,出现了各式各样新式桥梁,如名画清明上河图里雄跨汴河、极富美感的虹桥等,成为经典;明清时期西南地区还出现了滕桥、索桥等。桥作为实用与艺术的融合体,如梁桥的平直、索桥的凌空、浮桥的韵味、拱桥的涵影等,无不显示出工程与艺术结合的精妙风采。许多古桥还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让工程技术与人文精神交相辉映,独俱特色:长安灞桥的柳丝、扬州二十四桥的月光、苏州枫桥的钟声、西湖断桥的邂逅,还有钱塘江大桥下的怒涛、卢沟桥边的枪声,或寄寓一个美丽梦想,或承载一段历史伤痛,凭添了一份别样的情怀。现代科技飞速发展,桥梁建筑技术日臻完善。桥梁不只建在河江之上,早已延伸到大海上、平原上、高山之间,桥路相连,桥隧相通,跨越更大的空间,连接更远的世界,创造出一个个伟大的工程奇迹。(1)下列说法不符合选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我国商州时就建了浮桥,宋代造桥技术更是突飞猛进,修建了不少经典的桥。B . 我国修建的桥梁已延伸到高山大海上,跨越了更大的空间,连接了更远的世界。C . 我国的桥梁形式多样,有木桥、滕桥、拱桥、铁索桥、桥岛隧集群桥等。D . 我国修建的桥梁,不仅分布广,结构坚固,而且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2)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说:“没有中国桥是欠美的,并且有很多是特出色的美。”中国桥梁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3)文本(三)说,桥是实用与艺术的融合体。请从文本(一)和(二)中选取一座桥加以具体说明。 (4)文本(一)和(二)都使用了比喻的说明方法,请列举一例,并说说其作用。 (5)你怎样评价我国的桥梁建设?请结合文本简述你的观点和理由。(不少于两点) 10. (12分)阅读周二中的阅读是一种定力一文,完成后面小题。调查数据显示,国人年均读书量很少,较多的说法只有6本,而欧美国家达16本,北欧国家达到24本。这些数据未必精确,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国人静不下心来读书的尴尬现实。一位外国管理学者在其近著中说,在中国旅行时发现,城市遍街都是按摩店,而书店却寥寥无几,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少得可怜。他的判断未免失之武断,也未必准确,但他观察到的现象、所思考的问题却令我们警醒。“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一千多年前,宋真宗就写下这样的劝学诗句。今天,到底是什么让我们静不下心来了呢?忙,没时间,是很多人找到的原因。然而,鲁迅先生早就断了此类借口的后路: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真正的原因恐怕在于,在快节奏、高压力、紧张而喧嚣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失去了一种定力。有人在飞机上发现一个现象,当时机舱已熄灯,他吃惊地发现,不睡觉玩iPad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是在打游戏或看电影,没见有人读书。而对于很多7海洋,这也想了解、那也想知道,顶多有些碎片化的浅阅读,在信息的洋流里心灵变得浮躁而飘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