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第卷(选择意共14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a皇权渐趋衰落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25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26开元年间,薛王李业的舅舅因违法遭御史弹劾,并被依法治罪。李业找玄宗求情,玄宗念舅甥之亲,下令重新审案,旨在宽免。宰相姚崇坚持执法,绝不宽待,玄宗只好作罢。这反映出唐朝时期a皇权受到一定制约b贵族政治走向衰落c大臣专权现象严重d伦理道德受到挑战27下表是1956年到1959年我国市镇人口变化表,促进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19561959年市镇人口变化情况(单位:万人)市镇岁末户籍人口数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数户籍人口增长数户籍迁移人数1956918530.442669006341957994936.0134576441919581072124.3325177252119591237118.5121416501436a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完成b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c新中国经济建设方针的推动d新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2820世纪60年代,经互会在“国际分工”的原则基础上,大力推行“经济一体化”,要求其它成员国的经济计划必须同苏联的计划“相协调”,并先后建立了近30个超国家的“国际合作组织”和一些双边及多边合营的“联合公司”。这表明经互会a为了对抗美国的马歇尔计划b推动东欧国家经济体制的变革c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d体现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国际化29唐初于禁中设置翰林院,召集才智之士以备顾问;玄宗时,专选文学之士为翰林学士,专掌拟定皇帝直接下达的重大诏令;宪宗时,又于诸学士中选资高望重者一人为承旨学士,参谋禁密,权任独重。这a是科举制发展的必然结果b直接导致唐后期政局动荡c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d使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301938年1月11日在汉口创刊发行的中国共产党机关报新华日报在发刊词中宣称“本报愿将自己变成一切愿意抗日的党派、团体、个人的喉舌”,“力求成为全国民众的共同的呼声”。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要成为全国抗战的领导者b呼吁建立民族统一战线c重视政治工作的舆论宣传d已实现工作重心的转移31下图为沈今声等创作于1954年的宣传画,这一作品a旨在引导农民投身于农业生产b意在宣传共同富裕的美好前景c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d反映了变革年代中的社会动员32英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教授在解释中国市场化过程时,认为中国的市场化变革是由体制外的边缘革命推动的,如安徽风阳县小岗村18家农户一致同意分田单干,乡镇企业引进了农村的工业化,个体户打开了城市私营经济之门等。作者意在说明a边缘力量在政治变革中的强势地位b政府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处于被动地位c民间力量推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d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33美国1787年宪法中,政府职权和组织活动都有明确规定,政府必须在法律范围内进行活动。政府在行使权力的时侯,必须保证个人权利和自由。这体现了美国1787年宪法的a民主主义精神b分权制衡原则c共和主义精神d有限政府原则341930年5月,纽约警方向社会公布了一批揭发材料,声称苏联政府企图通过援助美国共产党来颠覆美国政府,虽然事后这些材料被证明是伪造的,但美国政府仍然收紧了有关苏联公民前往美国的政策限制。据此可以推知a美苏争霸加重政治紧张局势b美国政治经济困局造成政府敏感c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受挫d意识形态对立阻断国际人口流动35马克思认为生产与消费相互制约,消费在社会生产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英国学者尼尔麦肯德里克等人认为,18世纪晚期,英国开始迈向消费社会。据此可知,英国进入消费社会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的迅猛增长b社会各阶层收入及消费水平提高c高效便利的交通网络提供了条件d殖民扩张与黑奴贸易的资本积累第卷 (共1 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3题第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使社会主义思想逐渐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伟大的转折点。材料一“中国向何处去?”100年前,在救亡图存的艰辛探索中,五四先驱们高举“爱国”“民主科学的旗帜,通过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开启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推动了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点燃了民族复兴的希望之灯,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新征程。五四运动所孕育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深刻影响和推动着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国从此摆脱了百余年来的屈辱历史,走向了民族解放和振兴的道路。材料二五四时期,蔡元培提出“兼容并包”,对处理中西文化关系提出了具有建设性意义的观点。他认为,一民族之文化,能常有所贡献于世界者,必具有两条件:第一,以固有之文化为基础;第二,能吸收他民族之文化以为滋养料。吸收外来文化是文化消化之预备,选择外来文化,最要紧的是择善,择善的标准并无中外之别。融合中西文化的目的,既不是“欧化”,也非保存“国粹”;中西文化接触是为了达到相互理解,消除冲突。(1)五四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精神财富。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2)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中西文化“兼容并包”的合理性。(3)班级召开“发扬五四精神,展现青春风采”主题班会,请就中学生如何发扬五四精神列出三条发言要点。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棉花种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54千年的印度河流城文明中。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只有可供充填枕楺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一般认为棉花是从南北两路向中原传布的。南路最早出现棉花的地区是海南和澜沧江流域,之后传到闽、粤、川等地区;北路始于西北地区。宋元之际,棉花从南北两路传布到长江和黄河流域广大地区。到13世纪,北路棉花已传到陕西渭水流城。唐宋以后,人们越来越看出棉花作为絮衬和纷织原料的优越性。农书说棉花是“比之桑蚕,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免绩缉之功,得御寒之益,可谓不麻而布,不茧而絮”,“又兼代毡毯之用,以补衣褐之费”。元以后的历代统治者都极力征收棉花棉布,出版植棉技术书籍,劝民植棉。到了明代,棉花已超过丝、麻、毛,成为主要的纺织原料,“榨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摘编自于峻极棉花加工工业发展历史等材料二 鸦片战争前,中国的棉花和棉布不仅自给,还输出到欧洲、美洲、日本和东南亚地区。美国商人到中国来贩运货物,以土布为主,不仅销到美国,还转销到中、南美洲乃至西欧。19世纪初30年间,从广州运出的土布平均每年在100万匹以上,最多的一年(1819年)曾经达到330多万匹。英国也曾经大量销用中国土布。而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洋布每年约1500万匹,值银3000万两,岁进口之纱,至位银1350万两”。18711873年洋纱进口3.7万公担,到19091911年增长到132万公担。从1894年至1913年的20年中,土布生产中使用洋纱的比重已经高达73%(包括国内生产的机纱)。“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因之壅滞,不能出口。”据方显廷中国之棉纺织业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棉花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棉纺织业的变化。(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从古代到近代棉花利用的共同价值。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16世纪时,由于印度、欧洲、中国对东南亚香料的需求激增,用来购买香料的白银(大多来自日本、秘鲁)增加,东南亚贸易蓬勃发展,贸易纠纷日益增多,商业法应运而生。华商和欧洲贸易商不得不承认,纷争的解决有了更好的办法,判决时愈来愈参考成文法或先前的判例。17世纪中叶,中国、欧洲出现经济大萧条,对东南亚产品的需求暴跌,东南亚的许多王国变得愈来愈乡村化,愈来愈不能包容异族和异族文化。一心想垄断贸易且有枪炮为武器的欧洲贸易商势力变强,迫使愈来愈多剩下的贸易活动由他们的船只执下,在他们筑有防御事的城里进行。为了尽可能压低行政管理成本,他们往往试图根据“当地习俗”来统治,因为他们认为那是最易施行的法律。摘编自(美)彭慕兰贸易打造的世界材料呈现了十六、十七世纪东南亚地区国际贸易发展的状况,蕴含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启示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请考生在第43、44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进入寒冬,我国北方不少地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美景,吸引了大量游客,带火了多地的冰雪旅游市场。冰雪旅游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难题,例如,很多景区冰雪旅游“淡季旺季,泾渭分明”,旺季“门庭若市”,淡季“门口罗雀”;旅游项目基本上逃不脱“踩踩雪,玩玩冰,泡泡澡,吃吃菜”等套路,离不开冰雕、滑雪场、冰灯、温泉等几大件;甚至只有几千人的接待能力,却在短时间内涌来数万游客,加大了安全、环保压力。在当前我国冰雪旅游业正从以观光型为主向休闲度假型转变背景下,如何实现冰雪景区可持续发晨,成为一个待解决的问题。说明我国北方冰雪旅游面临的难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44(地理一选修6:环境保护) (10分) 煤矸石是夹在煤层中的岩石,通常含有少量重金属元素,是我国年排放量和累计堆存量最多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自燃或雨淋会对环境造成较大危害。我国北方某煤企升级产业链,在解决煤矸石问题上取得较好效果。下图为该煤企产业链示意图。从资源、环境的角度简述该煤企升级产业链后的积极意义。请考生在第45、46、47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照所做的第一题记分。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的方框涂黑。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旧学制规定小学的修业年限为6年,且“四二”分段,90%的小学生只能读完初小四年。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通过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对儿童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为小学,应给儿童提供全面的基础教育。小学的修业年限为5年,实行一贯制。1952年,教育部根据北师大附小等6所学校进行的试验情况发出指示,规定“除了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游牧区及个别经济文化特别落后的地区可以推迟实施外,其他地区,不分城乡,争取到1957年秋季,小学全部改为五年一贯制”。1954年通过的政务院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育的指示规定:“中学教育的目的,是以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学生,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成员。中学教育不仅要供应足够合格的新生,并且还要供应对国家生产建设具有一定政治觉悟、文化教养和健康体质的新生力量。因此中学毕业生,除部分根据国家需要升学外,大部分应该积极从事工农业生产劳动或其他建设工作。”摘编自刘桂玲建国至改革开放前义务教育学制改革的历史研究(19491976年)(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特征。(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意义。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一 1918年1月5日,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表示:“必须通过建立某种国际组织来设法限制军备的负担和减少战争的危险。”美国总统威尔逊则在“十四点原则”中特别强调:“为了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1920年1月20日,凡尔赛和约生效,国际联盟宣布成立。成立之初的44个会员国不包括苏俄和德国,而当时极力鼓吹创建国际联盟的美国,始终未加入国际联盟。摘编自徐蓝国际联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材料二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向国际联盟求助。国联派出的调查团于1932年10月提交报告,承认日本在“满洲”的特殊利益,将“满洲”变成在中国主权范围内但又在日本管辖下的自治国。1933年2月25日,国联正式通过了这份报告。但是第二个月日本就退出了国联。这是对国际联盟和旨在维护现状的整个外交结构的第一次沉重打击。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际联盟建立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际联盟未能阻止“满洲事件”的原因及影响。4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 奢香(1358-1396),彝族,自幼受到家庭私塾的培养教育,明洪武八年(1375年)嫁给贵州宣慰使赞霭翠为妻。明初,因云南尚在元朝梁王的控制之下,朱元璋制定了“先安贵州,后取云南”的战略方针。霭翠和奢香夫妇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归附明王朝。当明王朝远征云南时,霭翠和奢香提供马匹、粮食、通道等以助军资。洪武十四年、霭翠病逝,其子年动,奢香开始代理宣慰使之职。当贵州都督、马皇后的侄子马烨“欲尽灭诸罗,以代流官,故以事挞香,激为兵端”时,奢香洞悉奸谋,安抚属下,明确表态“反非吾愿”。随后,奢香赴京上诉,和平解决事端。奢香回黔后,大力宣扬朝廷威德,组织人力修筑驿路,“开偏桥、水东,以达乌蒙、乌撒及客山、草塘诸境,立龙场九驿”,先后沟通了川、滇、黔三省交通,密切了与中原和川滇各省的联系,“西南千古险阻隔塞始通”。驿道修通后,她多次派遣儿子赴京师入太学学习汉民族文化,得到朱元璋的褒奖。洪武二十九年,奢香夫人病逝,明太祖谥封其为“大明顺德夫人”,并按照彝俗的风格修造奢香墓。摘编自李红香等彝族女土司奢香夫人研究概述(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奢香夫人为维护国家统一所做的主要努力。(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奢香夫人的历史贡献。2019年秋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高三期末考试文科综合试题答案地理参考答案1d 2c 3a4b5b 6b 7b 8a 9d 10c 11b36(1)海岸线曲折、漫长;多半岛、岛屿、港湾。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变小;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推迟 (2)甲:沟通海域(北海和波罗的海),缩短海上航程;乙:沟通河流,组成四通八达的内河航运 (3)有稳定的西风,使洋流自西向东流,受东侧半岛阻挡和地转偏向力右偏的影响,推高潮水位(任答3点)37(1)斯里兰卡北部海拔多在200米以下,中南部海拔躲在500米以上,地形主要以平原和山地为主;河流大多发源于东南部高地,地势中部偏南较高,四周较低;西北部等高线稀疏,地形相对平坦;东南部等高线密集,地形比较陡峻。(2) 进一步深化经济自由化政策,吸引国外资金和技术,利用优势资源发展民族工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投入,树立品牌意识,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利用特色的旅游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发展旅游产业;改善国内投资环境,加强国家间的合作和交流。(3)汉班托塔港位于印度洋的中重要的交通线上,国际贸易量更大, 汉班托塔港为为中国一带一路的关键位置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汉班托塔港,港阔水深,终年不冻,汉班托塔港地处沿海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便于筑港,汉班托塔港的建设有中斯两个国家政策支持。(4)产茶区以山地地形为主,海拔较高,云雾多,利于茶树生长;山地地形多地形雨,降水多,气温湿润且利于排水,适合茶树生长;地形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利于茶树采光且减少照晒强度。43面临难题:我国北方冰雪旅游时令性强,季节性消费特征明显;旅游项目较为单一,旅游特色和体验感不强;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不完善,接待能力不足。合理建议:因地制宜,开发其他季节旅游产品,延长旅游时间;丰富冰雪旅游内涵,形成包括运动、休闲、度假在内的完整产业链;加大旅游产品的创新设计,突出特色,提升冰雪景区旅游参与和体验;改善基础设施,提供精细服务,提升接待能力和水平。44减少占用土地(节约土地资源);实现废弃物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轻空气污染;减轻水污染;减轻土壤污染。政治参考答案12c13d14d15c16c17c18a19c20b21b22b23c38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性质决定了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使我国公民的民主权利有切实的制度和物质保障。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继续提高优抚、低保等标准,残疾人“两项补贴”惠及所有符合条件人员,表明对任何公民一律平等。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公民接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国家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有利于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公平发展。39(1)问题:缺乏核心技术;配套设施不完善;市场不够开放;消费观念落后;购置成本偏高。建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推动技术创新,加快实现动力电池革命性突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提升新能源汽车整车品质。鼓励社会融资,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引导消费者树立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理念,同时降低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刺激新能源汽车的消费。40(1)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唤醒了国人的国家责任意识,点燃了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想,激励着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中华民族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不竭精神动力。五四精神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能激励广大民众爱国图强;五四精神凝聚着不屈的中华民族精神,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能团结中华各族人民共同致力于民族复兴伟业;五四精神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2)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各民族间经济、政治、历史等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只有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共处,才能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中西文化“兼容并包”,有利于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有利于学习和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推动本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创新发展。(3)勤于学习、敏于求知,为未来担负起更多重任奠定知识基础。将个人命运融人国家命运,为中华民族复兴伟大事业而奋发有为。以天下为己任,担负历史和时代的使命。做到知行合一,投身实践,勇于创新。历史参考答案24b25a26a27c28d29d30c31d32c33d34b35a41(1)由国外传入;种植范围从边疆推广到内地;政府积极推动;地位逐渐上升;纺织技术先进。(2)变化:纺织分离;由手工纺织到机器纺织;土布出口量下降,洋布进口量提高等。评价:西方列强入侵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