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货币局制度_第1页
阿根廷货币局制度_第2页
阿根廷货币局制度_第3页
阿根廷货币局制度_第4页
阿根廷货币局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阿根廷货币局制度的兴衰 1991 2001080320112刘超颖 货币局制度的两项基本原则 一 本国货币汇率钉住一种作为基准的外国货币二 所发行的货币保证完全以外汇储备作后盾 实施货币局制度的背景 1 自20世纪70年代起至1990年 阿根廷共发生了7次货币危机 每一次货币危机都伴随着严重的通胀 在1975 1990年的16年间 除1986年的通胀率为90 1 外 其他年份的通胀率均在100 以上 1989年年底通胀率曾高达5000 2 在长期恶性通胀的打击下 投资者对阿根廷货币已失去信心 阿根廷的货币局制度 阿根廷1991年三月推出 自由兑换法 即货币局制度 把汇率固定为1比索兑换1美元 中央银行用外汇 黄金和其他外国证券担保每1比索的发行 保证两种货币可自由兑换 这是一种严格的货币局制度 货币局制度的优势 1 控制居高不下的恶性通胀 稳定币值 恢复经济 2 相对稳定的汇率有助于稳定投资者的信心 保持国际贸易的稳定发展 效果 通货膨胀率下降 从1989年的5000 下降到了1994年的4 1991 1994年的经济连续增长 GDP从20世纪80年代的年均 1 2 增至20世纪90年代的年均4 以上 其中的1992 1994年GDP增长率在6 0 8 9 之间 名列拉美榜首 货币局制度的劣势 一是政府不能控制货币发行量和利率政府不能利用汇率来调整外来因素对本国经济的影响 如进口价格的上涨 资本流动的转移等 而只能调整国内工资和商品价格 央行充当最后贷款人的能力丧失 阿根廷的经济困境 货币局制度面临的两个挑战 1 国际环境的持续变化导致汇率高估 2 内部经济调整能力下降 货币局制度与债务危机 1995年第2季度起 阿根廷经济即出现了负增长 举借外债弥补赤字 财政政策成为阿根廷政府的惟一选择 货币局制度与债务危机 经常项目赤字从1995年的24亿美元扩大到1996年的40亿美元 贷款利率从1997年的9 24 上升到2000年的11 09 1999 2000年财政赤字明显增加 到2001年 阿根廷的外债已达1400亿美元 GDP增长情况 货币局制度的最后崩溃 7月1日 零财政赤字计划 使得金融危机爆发 8月21日 IMF向阿根廷提供80亿美元贷款 金融市场暂时趋于稳定11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