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1(2020宁波高二期中)小丽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用一木板竖直放在铁架台和弹簧所在平面后,其部分实验操作如下,请完成下列相关内容:(1)如图甲所示,在木板上记下悬挂两个钩码时弹簧末端的位置o;(2)卸下钩码然后将两绳套系在弹簧末端,用两弹簧测力计将弹簧末端拉到同一位置o,记录细绳套ao、bo的_及两弹簧测力计相应的读数,图乙中b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_ n(保留2位小数);(3)小丽在坐标纸上画出两弹簧拉力fa、fb的大小和方向如图丙所示,请你用作图工具在图丙中作出fa、fb的合力f;(4)已知钩码的重力,可得弹簧所受的拉力f如图丙所示;(5)最后观察比较f和f,得出结论解析:根据“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原理,要记录细绳套ao、bo的方向和拉力大小,拉力大小由弹簧测力计读出,分度值为0.1 n,估读一位:11.40 n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a、fb的合力f,如图所示答案:(2)方向11.40(3)见解析图2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_ n.(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a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3)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a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请您提出两个解决办法_.解析:(1)由题图知,弹簧测力计a的分度值为0.2 n,读数为3.6 n.(2)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一定要记好合力与两分力的大小与方向,与结点位置无关,d错;m的重力即合力,a对;测量前弹簧测力计调零才能测量准确,b对;拉线与木板平行才能保证力在平行于木板平面的同一平面内,c对(3)对o点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可见若要减小foa可通过调节fob的大小或方向,或减小物重g等答案:(1)3.6(2)d(3)减小弹簧测力计b的拉力;减小重物m的质量(或改变弹簧测力计b拉力的方向等)3(2020舟山质检)有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钩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钩码个数读出三根绳子的拉力f1、f2和f3,回答下列问题:(1)改变钩码个数,实验能完成的是_a钩码的个数n1n22,n34b钩码的个数n1n33,n24c钩码的个数n1n2n34d钩码的个数n13,n24,n35(2)在拆下钩码和绳子前,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_a标记结点o的位置,并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b量出oa、ob、oc三段绳子的长度c用量角器量出三段绳子之间的夹角d用天平测出钩码的质量(3)在作图时,你认为图中_是正确的(选填“甲”或“乙”)解析:(1)实验中的分力与合力的关系必须满足:|f1f2|f3f1f2,因此b、c、d选项是可以的(3)甲图正确,实验中f3是竖直向下的答案:(1)bcd(2)a(3)甲4某同学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时,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筋的结点位置o点以及两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a)所示(1)试在图(a)中作出无实验误差情况下f1和f2的合力图示,并用f表示此力(2)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a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筋的拉力大b橡皮筋的拉力是合力,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分力c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效果相同d若只增大某一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而要保证橡皮筋结点位置不变,只需调整另一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即可(3)如图(b)所示是甲和乙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哪一个比较符合实验事实?(力f是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的图示)_.解析:(1)以f1、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其对角线of即为所求的合力(如图所示)(2)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橡皮筋的拉力的合力为零,它们之间不是合力与分力的关系,b错误;结点位置不变,合力不变,当一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改变时,另一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的方向必改变,故d错误;正确的选项只有a、c.(3)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可以与橡皮筋拉力的方向有偏差,但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结点的拉力与橡皮筋拉力一定在同一直线上,故甲同学实验得到的结果符合实验事实答案:见解析5(2020南通市教学质量检测)某学生实验小组设计了一个“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竖直放置的木板上部附近两侧,固定两个力传感器,同一高度放置两个可以移动的定滑轮,两根细绳跨过定滑轮分别与两力传感器连接,在两细绳连接的结点o下方悬挂钩码,力传感器1、2的示数分别为f1、f2,调节两个定滑轮的位置可以改变两细绳间的夹角实验中使用若干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质量均为100 g,取g9.8 m/s2.(1)关于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实验开始前,需要调节木板使其位于竖直平面内b每次实验都必须保证结点位于o点c实验时需要记录钩码数量、两力传感器的示数和三细绳的方向d实验时还需要用一个力传感器单独测量悬挂于o点钩码的总重力(2)根据某次实验得到的数据,该同学已经按照力的图示的要求画出了f1、f2(如图乙),请你作图得到f1、f2的合力f(只作图,不求大小),并写出该合力不完全竖直的一种可能原因:_.解析:(1)实验开始前,需要调节木板使其位于竖直平面内,以保证钩码重力等于细线中的拉力,选项a正确;该装置每次实验不需要保证结点位于o点,选项b错误;实验时需要记录钩码数量、两力传感器的示数和三细绳的方向,选项c正确;悬挂于o点钩码的总重力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数学平面几何图形的变换与应用教案》
- 《修辞手法的运用技巧: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 风险投资退出保障承诺书3篇
- 2025瑞景公寓租赁合同
- 产品功能优化改进承诺函9篇
- 教育资源协同共享责任书(4篇)
- 《几何公式的理解与应用教案》
- 《信息技术: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教学教案》
- 2025汽车销售代理加盟合同范本
- 2025年氮氧化铝晶体(ALON)项目发展计划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解读
- 美发裁剪理论知识培训课件
- 舞蹈老师自我介绍课件
- 2025年吉林省教育系统校级后备干部选拔考试题及答案
- 社区安全知识培训资料课件
- 徐学义基础地质调查课件
- 2025主题教育应知应会知识题库及答案
- 无人机航空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警用侦查无人机在侦查行动中的应用分析报告
- 2024年春季云南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
- 石膏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