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1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质量检测(六)第六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人民版_第1页
(通史版)2021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质量检测(六)第六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人民版_第2页
(通史版)2021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质量检测(六)第六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人民版_第3页
(通史版)2021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质量检测(六)第六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人民版_第4页
(通史版)2021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质量检测(六)第六单元 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人民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质量检测(六)(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述及菲律宾、印尼亡国,越南、缅甸抵御外敌时指出“夷烟夷教,毋能入界,嗟我属藩,尚堪敌忾”;他还探讨英国所以强大的原因,对照中国的积弱,提出自守、攻夷、款夷之策。这反映出魏源()a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近代化b放弃了天朝上国的观念c经世治国的儒生情怀d“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解析:选c。材料“嗟我属藩,尚堪敌忾”和“提出自守、攻夷、款夷之策”说明面对列强的侵略,魏源主张抗敌救国,这体现了其经世治国的儒生情怀,故c项正确。2(2020湖南株洲二模)鸦片战争以前,清政府的关税固定为4%,但外商在广州卸货需给官员打点,大概会占到英商进出口货物的10%40%。南京条约英方关于关税的约定是:“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税,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这主要体现了()a英商对华进行商品倾销b英国要求清政府明定关税c中英两国走向正常贸易d外商反感清政府税制腐败解析:选b。由材料可知,鸦片战争之前,外国人来中国贸易交纳少额关税,但需要花大额金钱给官员打点,这样便提高了商品贸易的成本,因而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中英国要求清政府将关税“颁发晓示”,即明定关税,故选b项。3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它没有大炮那么可怕,但比大炮更有力量,它不像思想那么感染人心,但却比思想更广泛地走到每一个人的生活里去。当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之后,它同时成了人们生活的一个部分了。”文中的“它”最有可能指()a宗教信仰b启蒙思想c西方商品d民主制度解析:选c。由题干中“它没有大炮那么可怕,但比大炮更有力量,它不像思想那么感染人心,但却比思想更广泛地走到每一个人的生活里去。当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之后,它同时成了人们生活的一个部分了”,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应该是西方列强生产的商品,故选c项;a、b、d三项不符合题意,均排除。4“太平天国”,其中“国”原作“囯”,“囯”字里面是一个“王”,“天”字的横划是上长下短。这反映出()a太平天国的反封建性质b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封建残余思想c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殖民侵略的性质d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宗教色彩解析:选b。题干“太平天国囯字里面是一个王”,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想称王,具有封建残余思想,故选b项;反封建即反对清王朝统治,这在题干中并没有提及,排除a项;题干没有提及太平天国运动反对殖民侵略,排除c项;材料未提及太平天国运动的宗教色彩,排除d项。5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奕提出“外教信睦”的方针,曾国藩更是主张严格遵守条约,此后清廷“无一事无一时不守条约”。这反映了清廷()a天朝体系开始崩溃b半殖民地化的完成c传统夷夏观有所改变d谙熟国际外交规则解析:选c。依据材料“奕提出外教信睦的方针,曾国藩更是主张严格遵守条约”可以看出晚清政府受西方外交的影响,传统夷夏观有所改变,故选c项。6(2020广东江门调研)洋务运动期间,官员是否是科举出身仍很受关注,留学归国且已任北洋水师学堂校长并官居从四品的严复,从1885年开始,四次返乡参加科举。此现象说明()a科举制根深蒂固,无法破除b洋务运动面临的社会环境恶劣c维新派存在软弱性和妥协性d北洋水师急需科举人才解析:选b。“无法破除”说法绝对,故a项错误;题目中“洋务运动期间,官员是否是科举出身仍很受关注”说明社会受传统观念束缚,表明洋务运动面临恶劣的社会环境,故b项正确;材料主旨与维新派的妥协性无关,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洋水师需要科技人才,故d项错误。7近代中国产业资本的发展变化项目 1894年 1914年 1920年 1936年(包括东北) 资本总额(亿元) 1.22 17.88 25.79 99.91 中国资本所占比重 55.53% 42.84% 48.44% 42.77% 其中官僚资本为 39.14% 26.76% 25.96% 22.27% 注:本表“产业资本”主要统计的是工业资本和交通运输业资本。(据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三卷)上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出()a产业结构不合理b民族工业发展缓慢c重工业发展迅速d民营经济发展较快解析:选d。题干中中国资本所占比重减去官僚资本所占比重即民营资本所占比重,其由16.39%发展到20%以上,这反映出民族资本主义此时发展较快,故选d项;产业结构即农轻重比重,材料未体现,排除a项;1894年后民族工业历经了初步发展、黄金时期,排除b项;近代中国重工业发展慢,排除c项。8(2020山东青岛二模)山西票号又称汇兑庄或票庄,是一种金融信用机构,首创于清道光时期,是我国商品生产和流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从1853至1863年,汉口、扬州、南京等地的票号相继撤庄。该现象主要反映出()a银行制度取代传统汇兑模式b社会动荡阻碍南方经济发展c列强入侵严重破坏中国经济d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解析:选b。“从1853至1863年”发生了太平天国运动,社会动荡不安,故选b项;材料未提及近代银行的出现,排除a项;材料只显示了南方几地的票号相继撤庄,不能反映全国经济状况,排除c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排除d项。9“与近代经济思想家不同,洋务派官员可能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但是他们的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材料旨在强调()a洋务官员思想的落后性b洋务官员的主观随意性c洋务运动的客观进步性d近代工业化道路偶然性解析:选c。“与近代经济思想家不同”不能体现洋务派思想的落后性,故a项错误;“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不能体现洋务官员的主观随意性,他们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故b项错误;“他们的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说明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是很明显的,故c项正确;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是对民族危机的挽救,是历史的必然,故d项错误。10(2020福建三明二模)洋务派积极主张并促成了清政府派遣留学生出洋学习法律,培养了近代中国第一批法律人才,他们创办新式的洋务学堂传授法律知识,并在开展法制教育和翻译国外法学著作中改造或创造出了“主权”“人民权利”“法院”等中文法律词汇。据此可知洋务派()a突破了“中学为体”的束缚b阶级属性发生改变c以培养近代法制人才为根本目的d促进法制教育的近代转型解析:选d。由材料得知,“留学生”向西方学习,归国后,不但成为“法律人才”,而且还在洋务学堂里“传授法律知识”“开展法律教育”等,这说明洋务派促进了中国的法制近代化,故选d项;洋务运动的措施没有突破“中学为体”的束缚,排除a项;洋务派仍然是地主阶级,没有改变阶级属性,排除b项;洋务派的根本目的是学习西方,维护清朝统治,排除c项。11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多地出现诸如洋教信徒“因为不肯在祖坟前祭拜父祖,被严重殴伤,部分信徒还被剥夺了祖产”,由此引发严重的教民冲突的案例。这主要反映出()a国人普遍反感外来宗教b政府纵容传教士扰民c中西文化观念存在冲突d传统文化妨碍近代化解析:选c。根据材料可知,19世纪七八十年代,因洋教徒不肯在祖坟前祭拜父祖而引发教民冲突,这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排斥,故选c项。121869年12月18日,上海新报报道称:“华商富民若在上海兴办船厂,可买西人做成的各种机器。”该报道从一个侧面证明当时中国()a已有私人投资近代企业的倾向b已经兴起实业救国的思潮c传媒界意识到洋务运动的缺陷d向西方学习成为时代主流解析:选a。材料主要内容是1869年上海新报的报道内容,讲述的是华人富商创办船厂可购买西方的机器,体现了私人投资近代企业,故选a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兴起了实业救国思潮,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当时传媒认识到了洋务运动的缺陷,c项错误;材料只提到学习西方中引进西方的先进设备这一小方面,不能说明向西方学习成为时代主流,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清中叶以来,中国商品的规模发展与商业资本的壮大促使中国传统金融机构发生重大变化。以“日昇昌”为代表的山西票号,以“汇通天下”为目标,以“诚信”等儒家思想为精神内核,积极借鉴并完善传统商业中的账期制度、合伙制度、无限责任制度、身股制度,为满足城乡百姓经济生活、促进工商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世纪中期,清政府相继陷入与太平军、捻军的战争之中,南北失联,南方各省饷银入京不畅,清政府被迫同意票号代为汇兑饷银,票号逐渐将承汇清政府饷银或赔款作为主要业务。据统计18621912年的50年间,票号承汇政府金额2.2亿两,利润高达8 000万两。辛亥革命后,清政府垮台,票号业务量骤减。加上外资银行纷纷来华,到1932年,经历百年辉煌的票号,全国仅剩2家。摘编自黄鉴辉山西票号史 材料二1905年,在考察英国英格兰银行与美国花旗银行后,清政府在北京设立户部银行,这是我国最早由官府开办的国家银行。户部银行总资本400万两,总行位于北京,在天津、上海、武汉等9处设立分行。与票号主营汇兑业务不同,户部银行还经营收存出放存款、买卖金银、代人收取财物等一般银行业务。此外户部银行还享有发行货币,经营国库的特权。1908年,经户部奏准,户部银行改称大清银行,制定大清银行则例,进一步明确该行国家银行的性质。摘编自黄鉴辉中国银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山西票号兴起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票号和大清银行的不同之处,并分析票号衰落的原因。解析:(1)据材料一中清朝的商业发展、当时“日昇昌”为代表的山西票号的经营理念及19世纪中期所处的特殊环境进行分析。(2)第一小问不同之处,从产生的背景和政府的作用、产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第二小问原因,可以从缺乏政府支持、外资银行和新式银行的挤压、保守经营理念(过于依赖清政府汇兑业务)、动荡的社会环境等角度回答。答案:(1)传统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汇通天下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经营制度;积极开展清政府的汇兑业务;特殊的时代环境。(2)不同之处:大清银行借鉴西方近代银行的经验,票号是传统金融发展的产物;大清银行业务广泛,票号以汇兑为主;大清银行有制度保障和法律保障,票号则缺乏政府支持。原因:缺乏政府支持;外资银行和新式银行的挤压;保守经营理念(过于依赖清政府汇兑业务);动荡的社会环境。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由于鸦片战争的失利,魏源于1842年写成海国图志。他讲到写作的目的:“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书中征引中外古今近百种资料,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各国的地理、历史、政治状况和许多先进科学技术,此书打破了传统的夷夏之辨的文化价值观,摒弃了天朝上国的史地观念,传播了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其他文化样式、社会制度、风土人情,拓宽了国人的视野,开辟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时代新风气。 海国图志在当时的中国影响有限:姚莹曾指出“举世讳言之,魏默深独能著书详求其说,已犯诸公之忌。”谈海国图志成为封建士大夫的禁忌。海国图志在日本社会却深受欢迎。有日本学者将海国图志比作“幕末决定日本前进道路的指南针”。 据吴兴勇魏源与海国图志整理 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信息,结合近代史的有关知识,加以评价。(要求:信息准确, 评价全面,逻辑严密)解析:首先,根据题目要求,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信息。如:根据材料“书中征引中外古今近百种资料,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各国的地理、历史、政治状况和许多先进科学技术,此书打破了传统的夷夏之辨的文化价值观,摒弃了天朝上国的史地观念,传播了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其他文化样式、社会制度、风土人情,拓宽了国人的视野,开辟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时代新风气”,可以得出海国图志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进步潮流。其次,根据题目要求,结合近代史的有关知识,可以从魏源海国图志积极面和它的消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