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过关检测卷 (11)_第1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过关检测卷 (11)_第2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过关检测卷 (11)_第3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过关检测卷 (11)_第4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过关检测卷 (1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过关检测卷 (11)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填空题1 .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成功的合作不仅要有_,要_,而且还要心中想着_,心中想着_,有_。2 . 同音字组词,再选词填空。(1)y( )想天开( )术( )味深长(2)jng身临其( )( )然( )寂(3)上面词语中,比喻想法离奇而完全不切实际的是。3 . 填空。张”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再查_画;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_,再查音节_。“张”在字典里的意思有这样几种(如下图所示),给下列句子中的“张”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张(張)zhng展开,打开:嘴|弓搭箭|纲举目|牙舞爪。 1扩大,夸大虚声势|大其词。2放纵,无拘束:乖嚣(xio)。开张开始营业。铺排陈设:灯结彩。看,望( 望):东西望。量词。1用于纸、皮子、床、桌子等:一画两一纸|一桌子。2用于嘴、脸:一嘴。3用于弓:一弓。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_小明上课不认真听,一到考试就东张西望。_新到了,大街上到处张灯结彩。_我家客厅的墙上挂着一张旧照片。_4 . 默写出塞题西林壁。出塞_题西林壁_5 . 近义词训斥( )牢固( )隐蔽( )可惜( )研究( )豪放( )巧合( )允许( )6 .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_,_ ”来形容。2.“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是有关气象的谚语,我还知道类似的谚语:_3.对于那些不质疑,总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的同学,我们会用韩愈说的:“_”来告诫他。4.黄山绵延数百里,千峰万壑,每到一处,所看到的美景都不一样,这正如苏轼所说:“_。”5.本学期,我们学习了_和纪昌学射两则历史故事。前一则故事启示我们_。二、语言表达7 . (培优题)表达与交流。你还知道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快告诉你的同伴吧!听我说:_三、现代文阅读8 . 自主阅读。 汉字与中国心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是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 “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通过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最最能体现汉字中文的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过年时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雨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时吟“明月几时有”;送别时吟“劝君更进一杯酒”;喜悦时吟“漫卷诗书喜欲狂”;慷慨时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 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了。(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心潮难已:(2)汉字中文的特点是什么?(3)中国古典诗词对中国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四、信息匹配9 . 拼音高手。划去不正确的拼音。10 . 用“”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湖畔(pn bn)姿态(z zh)屹立(y y)彼此(b p)不禁(jn jn )煮书(z zh)疑惑(hu h )文章(zhn zhn)蜿蜒(yn yn)五、书面表达11 . 秋天的的大自然真美,把你看到的一处美景写下来。_六、诗词曲鉴赏课内阅读我最棒。松树刚洗过澡一身清清爽爽,松针上一串串雨珠明明亮亮。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像一朵朵山花在树下开放。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12 . 照样子,写词语。例:清清爽爽_13 . 填空。(1)诗中两个“斗笠”的意思是不同的,第一个指_,第二个指_。(2)诗中的“山花”指_。(3)诗中表现孩子们高兴愉快的词语是_。14 . 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情景?_阅读古诗,回答问题。夜书所见萧萧,动客情。挑促织,夜深篱落。15 . 将古诗补充完整。16 . 本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17 . 诗的前两句渲染了一种_的氛围。18 . “动客情”在此处有两层意思,分别是( )A秋风带来的寒意引起诗人对春日美景的向往。B勾起诗人的思乡之情。C引起诗人对童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