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_第1页
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_第2页
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_第3页
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_第4页
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选修一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北魏文官俑 北魏时期人民的服饰 北魏都城洛阳平面图 北魏龙门石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识记孝文帝改革的具体内容 认识改革措施的相互关系 过程与方法 问题讨论与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 积极改革是值得肯定的 重点 孝文帝改革中创建新制和移风易俗 难点 理解迁都洛阳在整个改革中的地位 一 卓有成效的新制二 巧设计迁都洛阳三 雷厉风行 移风易俗 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1 特点 2 措施 1 俸禄制2 均田制3 三长制4 租调制 在冯太后的主持下进行 建立新制度取代旧制度 一 卓有成效的新制 俸禄制 为澄清吏治 巩固统治 吏治得到改善 农民安心从事生产 北方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由国家征收统一的租调 筹集禄银 按级别高低发放 不许官吏自筹 原因 目的 内容 影响 吏治混乱 贪污严重 影响财政收入 加深矛盾 均田制 政府掌握大批无主荒地 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配给民 农民向政府交租 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无地少地农民得到土地 抑制了土地兼并 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 北方经济恢复发展 前提 内容 影响 北魏政权怎么知道多少农民分到了土地 又怎么向他们征税 征发徭役兵役呢 三长制 思考 三长制实行之前的地方统治机构叫什么 有何弊端 设邻 里 党三长 直属州郡 许多农户成为国家直接掌握的编户 地方政权掌握在国家手中 有利于中央集权 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 健全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体制 保证了国家对人民的有效控制 有利于国家对人民推行均田制 内容 影响 三长制 租调制 发展生产 缓和矛盾 巩固新生政权 内容 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交纳粟二石 帛或布一匹 作用 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 许多受庇于豪强的农民纷纷转向政府 成为国家的编户 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发展了生产 缓和了矛盾 形成了以均田制为中心的一套政治经济制度 巩固了北魏的政权 为后期改革奠定了基础 目的 3 意义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政权的巩固 奠定后期改革的基础 二 巧设计迁都洛阳 1 原因 2 过程 3 影响 1 孝文帝自身的原因 孝文帝自幼在冯太后教养之下 深受汉族文化影响 认为鲜卑族必须学习汉族文化才能巩固政权 统一南北 2 平城不宜为都 3 洛阳的优势 1 位置偏北 不能充分吸收汉族的文化制度 不利于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 2 周围多为游牧区 耕地少 粮食产量有限 3 长期为北魏都城 保守势力大 不利改革 4 北方出现强大少数民族柔然族 威胁其安全 1 曾是东周 东汉 曹魏 西晋的都城 自古以来就是黄河流域政治文化中心 2 周围地区农业发达 能给大都市提供充足的粮食 各抒己见 直接目的 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减少改革阻力 根本目的 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1 原因 1 政治 旧都保守势力强大 阻挠改革 2 经济 旧都经济落后 粮食供应困难 3 军事 旧都受到北方柔然的骚扰和威胁 4 地理 旧都偏居塞上 经略中原困难 历史再现 1 平城草木丰盛 牛羊成群 气候不冷不热 而洛阳夏季酷热难耐 为什么要迁到洛阳去呢 2 我是个大奴隶主 在平城有豪华的宅院 大量的地产 还有众多的奴隶 生活的很好 不能迁都 3 我们平城周围多数是鲜卑人 而洛阳周围多数是汉人 语言不统一 多别扭 4 平城是祖宗定下来的都城 已近百年了 我们世世代代都住在这里 不能迁 5 洛阳是汉人居住区 如果把都城迁到那里 会威胁我们的统治 出谋划策 面对众多的守旧反迁都势力 请你设计一下孝文帝会用什么更高明的手段达到其迁都的目的 北魏政权迁都洛阳后 请你以旅游者的身份谈一谈那里都发生了哪些巨大的变化 穿越时空 探究学习 史学新观点 摆脱母权阴影说 孝文帝的父亲献文帝14岁继位 冯太后临朝称制 孝文帝自幼由冯太后抚养 继位时仅5岁 冯太后再次执掌朝政 冯太后聪明贤达 富有才干 孝文帝对其非常尊敬崇拜 在冯太后死后 孝文帝在平城为其营造了一座规模巨大的陵墓 并在太后陵东侧为自己修建了一座规模相对小的陵墓 表示要永远高山仰止般的陪伴太后 忠于太后 他真的愿意葬入陪陵吗 真的愿意不论是生前 还是死后都要笼罩在母权的阴影中吗 特别是平城是鲜卑贵族的老窝 长期以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母权政治势力 这对孝文帝掌握权力构成极大威胁 北魏的建立者拓跋硅 还有第三代皇帝拓跋焘都是在这种内乱中被杀的 孝文帝为摆脱母权的阴影 把皇权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中 它选择了 走为上 于是便有了太和十八年的迁都 三 移风易俗 1 特点 孝文帝亲自主持 以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为目的 2 内容 易胡服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 3 意义 促进鲜卑族和汉族文化的融合 得到了汉族地主的支持 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的转化 1 有关均田制的几个问题 1 得以推行的原因 均田制的形成除了借鉴历史上的井田制 两晋以来的与田 课田制等因素外 与北魏初年 计口授田 的土地政策有着渊源关系 当时地广人稀的客观条件也决定了均田制能够推行于中原 西晋末年以来 中原战乱频繁 大批农民被屠杀或漂泊异乡 自然使中原地区许多肥沃的土地变成了荒田 而且 拓跋部也和其他游牧部落一样 在入主中原之初 把大量民田圈作牧场 土地大都掌握在国家手里 这就为均田制的推行准备了物质条件 北魏建国以来 皇权比较巩固 在与守旧贵族和宗主们的斗争中 处于强有力的地位 主持改革的冯太后与孝文帝又都富于魄力 果敢坚毅 能够不断排除阻力 使改革顺利推行 均田制规定奴婢 耕牛都可以授田 这对于有奴 牛的鲜卑贵族和世家大族来说 实际获益最多 所以均田制得以在中原推行无阻 2 内容 按一定的标准 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土地不得买卖 3 实质 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4 影响 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 生产积极性提高 同时大片荒地被开垦 粮食产量不断增加 从而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均田制是封建国家的土地所有制 并未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地主利益 它一方面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 另一方面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 从根本上巩固了北魏的统治 均田制的推行极大地推动了北方内迁各族改变原先落后的游牧生活而向封建农民的转化 推动了这一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高潮的出现 均田制对后代土地制度也有很大影响 先后为北齐 北周 隋 唐所沿用 实行时间长达三百多年 这一制度的选择 推行为中国封建鼎盛时期的出现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5 与其他新制之间的关系 北魏推行的新制主要有俸禄制 均田制 三长制和租调制等 其中 俸禄制使北魏吏治好转 为各项制度的建立 实施提供了政治保障 均田制和与之相适应的租调赋税制度一起构成了北魏政权的经济基础 从经济上保证了俸禄制的继续推行 同时也为三长制的实行提供了客观条件 而三长制的实行又保证了均田制和租调制的推行 总之 这些制度彼此影响 互相作用 巩固了北魏的政权 为孝文帝后期推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均田制的主要内容有如下四点 一 男子十五岁以上 受露田四十亩 桑田二十亩 妇人受露田二十亩 分露田时会加倍或加两倍授给 以备休耕 身死或年满七十岁 须还露田于官 桑田则为世业田 不须还官 按照规定 桑田内要种植一定数量的桑 榆 枣树等 至于不宜蚕桑的地区 则改受麻田 当中男子十亩 妇人五亩 二 露田 桑田均不得买卖 但 盈者得卖其盈 不足者得买所不足 三 奴婢受田数量和办法与农民相同 他们可得壮牛一头 田三十亩 但不再给桑田 四 地方官吏各随在职地区给予公田 刺史十五顷 太守十顷 治中 别驾各八顷 县令 郡丞六顷 新旧任相交接 不许出卖 后代谓此 公田 为 职分田 或 职公田 2 孝文帝调整生产关系的表现 1 调整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改革土地制度 颁布均田令 将政府掌握的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不得买卖 一定程度上使农民获得土地 生产积极性提高 推动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2 调整产品分配形式 即改革赋税制度 实行租调制 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 这一制度的建立改变了原先赋税征收上的混乱现象 使农民的负担大为减轻 原来受庇于豪强的农民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 这样 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增多 国家的租调收入大为增加 3 调整人与人的关系 表现为实行三长制和迁都洛阳 实行汉化政策 三长制的实行保证了均田制的推行 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特别是对人民的控制 迁都洛阳加强了对中原的统治 保证了改革的深入发展 有利于胡汉文化的融合和中华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阅读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魏建国后明显保留了鲜卑的历史传统 继续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 永兴五年 413 徙二万余家于大宁 计口授田 据 魏书 卷三和唐长孺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材料二太和九年 485 下诏均给天下田 诸男夫十五以上 受露田四十亩 妇人二十亩 魏书 卷一百一十 1 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方式有何相同之处 2 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制度经北魏孝文帝推行后 一直沿用到唐代中期 除此之外 北魏孝文帝还推行了哪些改革措施 3 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溯源 以及这一改革对后世的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阅读理解材料 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比较 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第 1 问侧重考查比较能力 第 2 问考查归纳概括能力 结合所学知识 将除了均田制之外孝文帝改革的措施罗列回答即可 回答时注意语言简练 只答措施 不要把具体内容答上 以免答非所问 第 3 问考查分析能力 解答时一定注意要求回答的内容限制 溯源 即分析原因 影响 一定要答出 土地分配方式 的影响 答案 1 按人口分配土地 2 易汉服 改汉姓 说汉话 与汉人通婚 学习汉族典章制度 迁都洛阳 3 汉族先进文化 鲜卑民族传统 均田制影响了中国土地制度数百年 其他措施加速了鲜卑汉化 促进了民族融合 迁都洛阳 材料一史书记载 北魏孝文帝与心腹大臣拓跋澄讨论迁都洛阳的问题 孝文帝表示 今日之行 诚知不易 但国家兴自北土 徙自平城 虽富有四海 文轨未一 此间用武之地 非可文治 移风易俗 信为甚难 崤函帝宅 河洛王里 因兹大举 光宅中原 拓跋澄的回答是 依洛中区 均天下所据 陛下制御华夏 辑平九服 苍生闻此 应当大庆 魏书 拓跋澄传 材料二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孝文帝提出迁都的外部原因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产生的影响 解析 第 1 问的原因回答要注意是外部原因即客观原因 第 2 问的影响要从对北魏自身和对洛阳的影响两个方面回答 答案 1 北方少数民族柔然强大 威胁北魏统治 中原先进文化的吸引 洛阳经济文化发达 迁都洛阳有利于政治统治 2 使洛阳再次成为北方的政治 经济中心 其规划和布局对后世城市建设影响较大 保证了孝文帝改革的深入 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 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 2 课有常准 赋有恒分 苞荫之户可出 侥幸之人可止 产生此效果的改革措施是 A 实行官吏考核制B 实行俸禄制C 实行宗主督护制D 实行三长制 解析 北魏改革实行三长制 三长直属州郡 原荫附于豪强的荫户也将成为国家的编户 它的实施既可使征收租调有根据和准则 又可清查出大量的隐匿户口 刚好与题干材料信息相符 答案 D 3 下列与北魏均田制相关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将全国土地重新分配给农民B 将政府掌握的无主土地归农民所有C 将地主多占的土地分配给农民D 获得土地的农民承担租调和徭役 解析 主要考查北魏均田制的概念 北魏均田制是国家把政府掌握的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 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 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答案 D 4 下表是孝文帝改革的一项措施 该项措施的主要意义在于 A 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进程B 变鲜卑贵族为汉族地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