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婴儿喂养—奶配制度及流程_第1页
产科婴儿喂养—奶配制度及流程_第2页
产科婴儿喂养—奶配制度及流程_第3页
产科婴儿喂养—奶配制度及流程_第4页
产科婴儿喂养—奶配制度及流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婴儿喂养 奶配制度及流程 产科 2 1 营养丰富 1 酪蛋白 乳清蛋白 1 4 有利于消化 2 乙型乳糖含量丰富 有利于脑发育 有利于双歧杆菌 乳酸杆菌生长 肠道合成B族维生素 促进小肠Ca的吸收 形成螯合物 pH下降 一 母乳喂养 一 母乳特点 3 3 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 初乳中更高 含有脂肪酶有利于消化吸收 4 电解质浓度低 蛋白质分子小 适宜于婴儿不成熟的肾脏 钙 磷比例为2 1 锌 铁吸收率高 5 维生素D K含量低 需要补充 一 母乳喂养 一 母乳特点 4 2 生物作用 1 缓冲力小 pH值为3 6 对酸碱的缓冲力小 2 含有免疫成分 丰富的SIgA 大量免疫活性细胞 如巨噬细胞 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 乳铁蛋白 溶菌酶 低聚糖 3 生长调节因子 如牛磺酸 激素样蛋白 上皮生长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 一 母乳喂养 一 母乳特点 5 3 其他 经济 方便 温度适宜 无菌 适量 有利于婴儿心里健康 有利于母亲健康与恢复 一 母乳喂养 一 母乳特点 6 初乳 为孕后期与分娩4 5天以内的乳汁 初乳含脂肪少而蛋白质较多过度乳 5 10天为过度乳成熟乳 11天以后的乳汁为成熟乳 成熟乳量可达700 1000毫升一个健康的母亲可提供足月儿正常生长到6个月所需的营养素 能量 液体量 WHO和卫生部建议生后6个月内完全接受母乳喂养 二 母乳的成分变化 7 母亲感染HIV 严重疾病应停止哺乳乙肝携带者并非哺乳的禁忌症结核感染 无临床症状可继续哺乳 三 不宜哺乳的情况 8 补授法 适合于4 6个月以内的婴儿代授法 适合于4 6个月以后的婴儿为断离母乳做准备 二 部分母乳喂养 9 牛奶特点 乳糖含量低 且为甲型乳糖 有利于大肠杆菌生长 酪蛋白含量多 易形成凝块 缺乏脂肪酶 不饱和脂肪酸低 含磷高 不利于钙吸收 矿物质含量高 肾负荷重 缺乏免疫因子 三 人工喂养 1配奶室应设有独立区域 污染区及清洁区区域分明 有标志 物品按区域分类进行摆放 2 配奶间保持室内温度为24 26度 湿度40 50 有监测 3 配奶间有专人进行管理 非本病房工作人员不得进入配奶室 NICU或新生儿病室配奶室管理制度 配奶间管理要求 11 4 配奶间应设立洗手装置 进入配奶室需洗手 带帽子及戴口罩 5 每日用含氯消毒液 浓度500mg L 浸泡过的拖布擦拭地面 物体表面每日用250mg L含氯消毒剂擦拭配奶操作台及操作车两次 如有污染时应及时进行消毒 每次配奶后应清洁操作台面 NICU或新生儿病室配奶室管理制度 配奶间管理要求 12 6 每日开窗通风2次 并进行紫外线消毒房间2次 每次1小时 有专人负责并做记录 空气净化病房除外 7 配奶间内物品应放置有序 消毒后的奶瓶及奶嘴应放置在清洁干燥区保管 一旦污染应随时进行消毒 NICU或新生儿病室配奶室管理制度 配奶间管理要求 13 8 如开展母乳喂养 配奶间应设立独立的母乳存放的冰箱 每日进行清洁 定期进行除霜 并进行温度监测 有记录 9 每季度对配奶间进行空气监测 消毒后奶瓶 奶嘴灭菌效果监测并有记录 一旦病房出现怀疑食源性院内感染病历时 应及时上报院感科 并积极查找原因 必要时进行上述项目的复查 以查找感染源 NICU或新生儿病室配奶室管理制度 配奶间管理要求 14 1 配奶工作应由护士完成 应严格执行医嘱 严格无菌操作 配奶前及配奶后应用流动水洗手 配奶过程中疑有手污染时应重新洗手 2 夹取消毒后的物品必须使用无菌镊子 不得用手进行抓取 无菌镊子应每日进行消毒及更换 干罐镊子罐开启后有效使用时间为4小时 NICU或新生儿病室配奶室管理制度 配奶间管理制度 15 3 奶杯 奶勺应做到一婴一用一消毒 不得混用 4 使用后的奶杯 奶勺应做初步清洁后送至供应室进行高压灭菌 从无菌包装中取出的奶杯 奶勺超过24小时 即使没有使用也应重新灭菌 5 配奶用的温奶器 应定期去除水垢 每日应由保洁人员清洁擦拭1次 NICU或新生儿病室配奶室管理制度 配奶间管理制度 16 6 用奶杯正确的量取奶量 小于10ML的奶量需用注射器量取 奶的温度用温奶器进行复温至39 41 不得用微波炉进行加热 7 所需奶量应现用现配 剩余奶应及时弃掉 8 应用有专人进行管理 遵医嘱定期领取 有出入库记录 配奶室内每日空气消毒或紫外线消毒并登记记录 NICU或新生儿病室配奶室管理制度 配奶间管理制度 17 母婴同室配奶流程一 环境要求配奶应在单独的配奶间或配奶专区内完成 房间要求清洁 干燥 室内每日空气消毒或紫外线照射消毒2次 物表每日用250mg L含氯消毒剂擦拭 NICU或新生儿病室配奶室管理制度 母婴同室配奶流程 水剂奶 二 用物准备水奶一瓶 奶杯1个勺子1个 温奶器干净备用 三 操作步骤1 洗手 戴口罩 2 查看是否在有效期及配奶说明 查看医嘱取水奶量3 用镊子取出消毒奶杯1个及勺子1个 注射器取出需要奶量 NICU或新生儿病室配奶室管理制度 母婴同室配奶流程 水剂奶 4 用温奶器进行复温至39 41 后即可喂食 5 喂奶后整理用物 严格执行物品消毒制度 6 洗手 记录 NICU或新生儿病室配奶室管理制度 配奶流程奶粉 一 环境要求配奶应在单独的配奶间或配奶专区内完成 房间要求清洁 干燥 室内每日紫外线照射 物表每日用250mg L含氯消毒剂擦拭 NICU或新生儿病室配奶室管理制度 配奶流程奶粉 二 用物准备配方奶粉1罐 袋 量勺1个消毒量杯1个 消毒搅拌勺1个 暖瓶1个 温度计1支 凉白开水壶1个 消毒喂哺工具 喂奶杯 小勺 NICU或新生儿病室配奶室管理制度 配奶流程奶粉 三 操作步骤1 洗手 戴口罩 2 查看奶粉罐 袋 中的奶粉是否在有效期及配奶说明 明确冲调奶粉量 水量及水温的指示比例 3 取出消毒量杯及消毒搅拌勺 NICU或新生儿病室配奶室管理制度 配奶流程奶粉 三 操作步骤4 将冷热水在量杯中混匀 并用温度计测量 无条件时也可将水滴至手腕内侧测试 温热即可 5 根据奶粉罐 袋 上配奶说明 留取温开水至所需量 NICU或新生儿病室配奶室管理制度 配奶流程奶粉 三 操作步骤6 根据奶粉罐 袋 上配奶说明 用奶粉罐 袋 内的专用量勺取适量奶粉加入量杯温开水中 用搅拌勺搅匀 使其完全溶解 如应用奶瓶 步骤同上 7 如使用袋装奶粉 取出奶粉后及时用夹子封闭奶粉袋开口 8 喂奶后整理用物 严格执行物品消毒制度 9 洗手并作好记录 NICU或新生儿病室配奶室管理制度 25 1 4 6个月内的婴儿母乳量不足 需补充配方奶粉 2 由于各种原因母亲不能亲自哺喂的6个月以内的婴儿3 6个月龄后母乳不能维持婴儿正常生长发育速度时 需补充配方奶以维持婴儿正常生长发育水平 一 人工喂养的适应症 26 由于各种原因不能肠内营养的婴儿 二 人工喂养的禁忌症 27 奶量摄入的估计 适合于6个月以内 20g婴儿配方奶粉可提供100kcal能量配成奶液后100ml奶液可提供67kcal能量100ml全牛奶可提供67kcal能量婴儿配方奶粉喂养 如按比例配制 不必额外补充水 28 奶量摄入的估计 100ml5 糖牛奶可提供约90kcal能量100ml8 糖牛奶可提供100kcal能量5 糖牛奶及8 糖牛奶喂养两次喂奶之间应加水 使奶量与水量达150ml kg d 29 三 奶量摄入的估计 婴儿能量需要量约为100kcal kg d 则需婴儿配方奶粉20g kg d 需8 糖牛奶100ml kg d 30 奶量摄入的估计 3 稀释所需水量 1 婴儿配方奶粉 一勺奶粉 4 4g 应加水30ml 一勺奶粉 8 8g 应加水60ml 重量比均为1 7 每次配制时 先加温开水 约40 45 再加奶粉 所配出的奶液略大于30ml及60ml 因包括奶粉的容积 即约等于奶粉质量 g 7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