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桥溶洞桩基处理方案.doc_第1页
某大桥溶洞桩基处理方案.doc_第2页
某大桥溶洞桩基处理方案.doc_第3页
某大桥溶洞桩基处理方案.doc_第4页
某大桥溶洞桩基处理方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某大桥溶洞处理技术方案目 录一、工程概况1(一)工程简介1(二)地形地貌和水文特征11. 地形地貌12. 水文特征1(三)工程地质特征1(四)施工存在问题2二、某大桥桩基地质覆盖层及溶洞情况9(一)某大桥地质覆盖层情况分析9(二)某大桥溶洞情况9三、某大桥特殊溶洞桩基处理技术方案10(一)溶洞处理原则10(二)抛填片石、粘土、袋装水泥法101. 方案概述102. 施工工艺113. 拟采用该方法处理的溶洞桩基11(三)压注水泥浆法111. 方案概述112. 施工流程113. 施工工艺124. 拟采用该方法处理的溶洞桩基145. 注意事项14(四)压注砼(砂浆)法151. 概述152. 压注低标号小碎石混凝土施工153. 拟采用压注低标号小碎石砼施工的桩基如下表格:17(五)旋喷帷幕法171. 方案概述172. 施工工艺193. 施工流程194. 采用旋喷帷幕法施工的桩基(见下表)21(六)覆盖层注浆加固211. 概述212. 覆盖层注浆施工213. 需要进行覆盖层注浆加固的桩基23(七)钢护筒跟进241. 概述242. 钢护筒跟进施工243. 拟采用钢护筒跟进法施工的溶洞桩基25四、超长溶洞桩基处理方案25(一)按原设计施工处理方案25(二)做变更处理意见27五、附件27(一)溶洞处理汇总表27(二)某大桥溶洞地质柱状图与物探图272 某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某大桥溶洞处理技术方案YK65+740.5(ZK65+738)某大桥溶洞桩基处理技术方案一、工程概况(一)工程简介广乐高速公路T8合同段某中心桩号为YK65+740.5(ZK65+738),桥型布置为分离式,左右线桥宽均为17m,左线桩号为ZK65+534.8ZK65+941.2;右线桩号为YK65+549.8YK65+931.2。该桥左线桥平面位于R-2700m右偏圆曲线和R-2200m右偏圆曲线上,右线桥平面位于R-2500m右偏圆曲线上,纵面位于R=20941.176m的凹型竖曲线和i=2.4%单向纵坡上。本桥平面均采用径向布孔,下部结构桥墩采用双柱墩配桩基础,桥台采用桩柱式桥台和肋板式桥台配桩基础,其中左线16号桥台与右线15号桥台均采用桩柱式桥台。左线16号桥台搭板与右线15号桥台搭板前面与杨溪隧道左右线洞口相接。本桥最后一孔跨越县道X325,交叉桩号ZK65+922(YK65+922),左线桥交角101.2,右线桥交角100.5。(二)地形地貌和水文特征1. 地形地貌本桥位于韶关乳源县桂头镇杨溪乡境内,区内地形陡峭,坡陡谷深,剥蚀严重,植皮发育。灰岩段岩溶发育,地表见多处落水洞、溶洞。对工程施工影响较大的是某断层。2. 水文特征线路跨越山谷,水量受大气降雨影响较大,河床多裸露,有较厚的漫滩砂卵层。水质分析结果表明沿线地下水和地表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三)工程地质特征根据钻探揭露某大桥主要的不良地质现象为岩溶,溶洞群为溶蚀发育期,上覆盖层多为粉质粘土、卵石土,分布厚度极不均匀,土质松散,强度及承载力极低。下伏基岩为中-微风化灰岩、炭质灰岩,岩质较硬,强度及承载力较高,部分地段灰岩顶部有强-中风化泥质砂岩呈不连续分布。本段下伏灰岩岩溶发育,主要为无充填、半充填和部分全充填溶洞,分布数量多,规模大,并有相当一部分溶洞为串珠状、多层状分布,延伸深度大。该桥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第四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粉质黏土中,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的补给,潜水的埋深较深,排泄条件和水位变化受大气降水影响较大。基岩裂隙水主要为风化裂隙水。主要分布于基岩表部的节理、裂隙中,含水层厚度较小,水位变化大,多为潜水,局部具承压性。据现场地质勘探人员描述,在地质勘探过程中有部分钻探孔有流水声传出,不排除有地下河存在。根据该桥地勘报告分析,岩溶地质灾害对桥梁的施工影响极严重,对建成后的使用仍有一定影响。(四)施工存在问题某大桥桩基总数76根,其中存在单洞溶洞8m以上的桩基5根,单洞8m以下溶洞桩基40根,无溶洞桩基31根。某大桥进场共投入11台冲击钻机,从2011年4月份开工,到目前止共完成桩基础33根,其中有溶洞的完成24根,无溶洞的完成9根。目前主要存在如下问题:(一)、在已施工的溶洞桩主要采用抛填粘土、片石、袋装水泥的方法进行处理。由于该桥地质复杂,地下岩溶发育,造成桩基施工进度缓慢,如左1-1等多根溶洞桩基自2011年07月18日开工以来至今仍未终孔,即使偶尔能成孔,在灌注桩身砼时,因为压力增大了也会容易造成跑浆,导致废桩或劣质桩,如左0-6,在桩基施工完成后开挖桩头时发现只剩钢筋笼,桩身砼全部消失。(二)、在7-1#桩基施工冲孔过程中,发生漏浆情况时,原地质勘探队伍在左8-1#、左8-2#、左9-1#、左9-2#、左10-1#、左10-2#、左11-1#、右6-1#、右6-2#、右7-2#、右8-1#、右9-1#、右9-2#的地质勘探孔发生冒浆情况,由此可判断该区域存在联通的大溶洞群,从而造成桩基无法成孔。现场施工情况证明该桥溶洞大部分互相串通连成片,在施工过程中,当遇到溶洞时,有大部分桩发生过多次漏浆,并发生塌孔及大面积地陷现象,已经威胁到桩基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的安全,由于无法通过抛填处理成孔,只能暂时做回填静置等待日后处理。如下为施工现场部分照片:照片1. 某大桥7#1漏浆时插彩旗的位置冒浆全景照片2. 右8-1钻探孔冒浆场景照片3. 左9-1钻探孔冒浆场景照片4. 右6-1钻探孔冒浆场景照片5. 右8-1钻探孔冒浆场景照片6. 左8-2钻探孔冒浆场景照片7. 左10-1地质钻探孔冒浆后孔口留下的沙照片8. 左10-2地质钻探孔冒浆后孔口留下的细沙(三)、桩身砼无故消失,桩基质量风险极大。在对已完工的桩基进行桩头开挖时,发现左0-6桩头往下67m位置只看见钢筋笼而无砼。回顾施工过程,除砼超灌外,并无其它异常现象发生,根据现场冲孔记录,该桩基有3.55m高的无填充溶洞,标高范围在56.314m至59.864m。冲孔过程中,经过处理已没有漏浆现象,但在灌桩过程中,水下混凝土严重超灌,设计方量为44.673立方,实灌混凝土数量为90.0立方。初步分析是当时完成灌注时原被堵塞的溶洞已存在堵塞物产生小量移位,随着移位逐渐加大,出现大量漏浆现象。目前该桩初步判断为废桩,后续处理工作量大,由于类似情况难以避免,故某大桥的桩基施工质量风险极大,如下是左0#-6桩基开挖后现场照片。照片9. 左0#-6桩基开挖现场,只剩下钢筋笼。照片10. 左0#-6桩基所在0号台位置。我部在前期溶洞桩基施工中,主要先施工溶洞高度小或有填充的桩基。根据前期施工的情况,某大桥的地质复杂,若只通过简单的抛填处理,难以收到效果,尤其对溶洞高度较大的、串洞层数多以及无填充或半填充的溶洞桩基,几乎无法成孔。即使偶尔能成孔,在浇筑桩身砼时,因为压力增大也会容易跑浆,造成废桩或劣质桩。为确保该桥溶洞桩基的施工安全及质量,特制定了相应的溶洞处理方案,以预处理为主,冲孔过程处理相结合进行剩余桩基施工。某大桥目前未完成桩基43根,其中溶洞桩19根,单个溶洞高度大于8m 的桩基有5根。桩基的溶洞类型多样,以串珠溶洞群为主,无填充、半填充及全填充溶洞大量存在,规模相当庞大,大部分是相互连通的溶洞群,溶洞地下分布异常复杂,施工难度大。为了确保该桥剩余溶洞桩的施工质量、安全和进度,我部要求按大于8m溶洞的方法进行施工。现根据每根桩基的溶洞特点,逐桩制定相应的技术处理方案。二、某大桥桩基地质覆盖层及溶洞情况(一)某大桥地质覆盖层情况分析某大桥属于岩溶发育区,覆盖层多为粉质粘土,并有大量卵石、砾石、粉砂,土质不均,基岩为中风化灰岩、节理发育、岩体完整、溶蚀明显。详见表3-1。(二)某大桥溶洞情况溶洞遍布多为多层溶洞,大部分无填充。半填充、全填充的填充物多为粉质黏性土,松散状或流塑状,遇水成流动状。详见下表。表3-1某大桥溶剩余洞桩基统计表序号墩号桩号桩径(m)桩长(m)溶洞高度(m)覆盖层溶洞1溶洞2溶洞3溶洞4溶洞5小计粉质黏土层砂类风化岩卵、砾石土小计11#1#左1.8456.42.6916.50.61330.121#2#左1.8451.70.92.616.40.115.832.332#1#左1.8394.22.52.89.52414.520.542#2#左1.8392.26.44.613.215.90.54.120.552#2#右1.8325.70.66.36.30.77.314.365#1#右1.8752.630.18.419.560.631.62.87.476#1#左1.8502.5234.55.517.57.141.72.21586#2#左1.8858.41.522.18.140.113.23.84.721.796#2#右1.8292.32.364.96.217.1107#1#右1.8392.83.51.27.514.33.64.822.7117#2#右1.8648.34.92.121.837.112.90.55.518.9128#1#左1.8446.19.927.40.29.136.7138#2#左1.86410.42.92.717.933.950.312.217.5149#2#右1.85829.36.76.724.712.626.4211510#2#左1.8231.11.15.612.82.120.51611#1#左1.8394.80.32.22.49.7100.68.4191711#1#右1.8183.73.71.74.46.11811#2#右1.8211.71.71.52.136.61915#1#右1.2340.64.65.29.518.919.4全填充半填充无填充三、某大桥特殊溶洞桩基处理技术方案(一)溶洞处理原则由于某大桥岩溶发育、溶洞类规模相当庞大,大部分是相互连通的溶洞群,溶洞地下分布异常复杂。制定方案以预处理为主,冲孔过程处理相结合进行剩余桩基施工。其中预处理根据填充材料及施工工艺又大概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溶洞压浆、压注低标号细粒径砼以及旋喷帷幕。施工过程中控制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钢护筒跟进和抛填黄泥片石等。本着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尽可能节省成本的原则,对不同类型的桩基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1、针对溶洞类型为全填充,且填充物为硬塑状密实体,桩基附近无建筑物的陆上桩的溶洞桩基,拟采用抛填片石、粘土、水泥的方法进行处理;2、对于全填充但是附近有建筑物或者全填充水上桩、填充物为流塑状或粉状等,则采用压注水泥浆法进行溶洞的预处理,以使填充物充分固结,避免施工过程突然漏浆引起塌孔酿成事故;3、针对半填充或者无填充的溶洞桩基,如果溶洞溶洞顶板至地层表面比较薄,拟采用钢护筒跟进至溶洞底板的处理方式进行溶洞的处理。如果溶洞溶洞顶板至地层表面比较厚,则采用灌注低标号细粒径砼法或者灌注砂浆法,先把溶洞的空洞填充满,然后按普通无溶洞桩基的方法施工;4、对溶洞高度较大的有填充溶洞,且填充物为软塑状或松散状的则采用旋喷帷幕法进行大型溶洞的处理;5、对覆盖层为较松散的卵石层或曾经多次发生大面积塌孔、地表受到严重扰动的覆盖层,拟采取桩周覆盖层注浆加固进行预处理。具体方案如下:(二)抛填片石、粘土、袋装水泥法1. 方案概述在进行桩基开孔前,采用对桩基周边溶洞局部压注水玻璃加水泥浆双液浆进行预处理,以使填充物充分固结之后再按普通抛填法进行开孔施工。抛填片石、黄泥的处理方案是在冲孔过程中,密切观察孔内的泥浆面的变化。一旦出现跑浆、漏浆及反清水等情况迅速投入片石、黄泥及袋装水泥的混合物,其比例为3:4:3,填至护筒口以下1m后静置一天再进行重冲。2. 施工工艺桩基冲孔桩基漏浆重新冲孔桩基灌注按设计终孔桩基漏浆回填片石、粘土、水泥3. 拟采用该方法处理的溶洞桩基对于全桥剩余的溶洞桩基,在预处理完成后,按常规冲孔时若发生漏浆,则采用抛填法进行处理,抛填物为片石、粘土、袋装水泥。(三)压注水泥浆法1. 方案概述在进行桩基开孔前,采用对桩基周边溶洞局部压注水玻璃加水泥浆双液浆进行预处理,以使填充物充分固结之后再按普通抛填法进行开孔施工。抛填片石、黄泥的处理方案是在冲孔过程中,密切观察孔内的泥浆面的变化,一旦出现跑浆、漏浆及反清水等情况迅速投入片石、黄泥及袋装水泥的混合物,其比例为3:4:3,填至护筒口以下1m后静置一天再进行重冲。2. 施工流程双液注浆施工流程及施工工艺如下图所示。施工准备同时压注水泥浆和水玻璃钻 孔安装压浆管压浆设备就位处理完成双液注浆注施工流程图3. 施工工艺双液注浆施工流程及施工工艺如下图所示。双液注浆注施工工艺示意图(1)、场地平整:在桩位处对地面整平,并压实,为钻机摆放提供较好工作面。(2)、原材料进场并进行原材料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3)、配合比设计:施工前对双液进行配合比设计,水泥浆水灰比W/C范围在0.8:11:1,水玻璃:水泥浆液(体积比)范围为5%20%。浆液配合比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遵循先稀后浓的原则,依吸浆情况逐步加浓浆液;当连续注浆单孔超过15吨水泥不见升压或吸浆量下降时,采用提高浆液浓度或双液注浆措施。(4)、检测所有注浆设备状态,确保设备能正常运转,合理设置水泥棚和搅拌站及附属设施。(5)、在桩基四周均布四孔作为注浆孔,孔位至桩基中心间距为r+50cm,r为桩基半径。(6)、钻进:土层和岩层部分均采用水钻进行成孔,并跳孔施工。(7)、土层钻孔:采用110钻头钻进,每一回次钻完后,取出土芯,摆放整齐并用标签记录不同土层的深度。全孔采用127套管,护壁套管露出地面0.20.5米。(8)、岩层钻孔:基岩面以下采用110钻头,钻孔过程中均取出岩芯,摆放整齐,用小标签记录不同岩性和溶洞的深度。钻至设计深度后,用对钻孔进行清洗,清孔时间不少于20min,设计深度一般为单个大型溶洞钻至溶洞底板下1.0m,或串珠状溶洞可分层钻进注浆,一般可做2-3层处理,由上层逐步向下层处理。(9)、钻孔完成后,由地质编录员及时对岩芯进行编录,分层记录不同土层和岩层的深度,岩溶发育的情况以及地下水位的深度。钻孔过程中,监理工程师旁站记录地质变化情况。(10)、埋没注资管,管径为采用89注浆管,杆端为锥形多开孔,下半部为钢花管,水泥砂浆对注浆套管进行固定。(11)、注浆:注浆管插入顶板以下到溶洞顶板以下,连接双管导流器;高压清水或稀水泥浆喷射切割溶洞底部充填物、沉淀物,预防水泥与溶洞底板胶结不良;双液注浆水泥浆速凝剂同时喷出,在溶洞底部注喷510分钟,然后自下而上旋转喷灌;现场工作人员根据套管内的水泥浆液面上升速度确定终止喷浆时间,当套管内水泥液面突然上升时,终止注浆,及时向孔内补浆,直到浆液稳定。(12)、参数控制:水泥浆采用32.5R普通水泥与清水配制,水灰比0.8:111。水泥浆的搅拌时间,使用高速搅拌机不少于3min;使用普通搅拌机应不少于5min。速凝剂(水玻璃)与水泥浆配比(体积比)5%20%,一般采用5%8%,使用前现场试验后确定,速凝剂与水泥浆速凝时间在1030秒;水泥浆泵压812Mpa,速凝剂泵压36Mpa;水泥浆流量6070L/min,速凝剂流量35L/min。双液注浆第一孔结束后,待25h钻穿第二个孔检查注浆效果和溶洞内水泥浆固结体,了解水泥浆的饱满成度,如不漏水侧移机下一孔施工,如有漏水现象在原孔进行二次灌注浆,注浆时加大水泥浆浓度、速凝剂用量。遇上多层溶洞的桩基,采用双液注浆施工时,要先把上一层的溶洞注满,再往下层注浆。自上往下进行处理,确保每一层的溶洞都不再漏浆为止。4. 拟采用该方法处理的溶洞桩基拟采用抛填片石、黄泥结合双液注浆进行溶洞处理的溶洞桩基统计表(见下表5.2-1)表5.2-1共7根5. 注意事项根据超前钻的资料,当冲孔施工接近溶洞顶部时,要求轻锤慢打,使孔壁圆滑坚固,提升高度一般不超过50cm。所有卡扣及钢丝绳必须先经测试检查,其它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与常规相同。冲孔过程中,抛填为主,补水为辅;冲程和泥浆控制是关键;减小偏孔、斜钻发生,重点做好漏浆、反清水处置,严防坍孔、塌陷事故;人员设备安全是根本、顺利成孔是最终目标。(四)压注砼(砂浆)法1. 概述对无填充或半填充的溶洞采取先压注小粒径砼后注水玻璃砂浆,为防止压注砼大量扩散,在压注砼中可以适当参入水玻璃,以加快砼的凝固,减少砼流失。注水玻璃砂浆能填充砼的空隙,防止冲桩时漏浆。对全填充的可以先注水玻璃砂浆,然后采用抛填片石、粘土的方法成孔。注浆压力控制在23Mpa 左右。注浆过程中,当注浆量明显变小时,将钢管提升50cm 后再进行注浆,直至将溶洞内填充物在桩基施工范围内全部固结。2. 压注低标号小碎石混凝土施工首先给相应的桩位放样,然后在桩的位置上周边1m,每间隔1m钻一个180mm孔,桩中心一个孔,其余孔呈圆周形分布(详见下图)。其中桩中心孔为低标号小碎石砼的压注孔,其余的孔为透气孔,同时也可以用来测量洞内砼面的高度,最后作为辅助进料孔。每个孔内套入一根内径160mm的无缝钢管作为注浆管,两节管之间可以采用管套连接,也可以采用焊接,钢管进料口焊接法兰,与砼输送泵采用法兰连接。埋好管后,在压注砼之前,要对管口进行临时封堵,以防落物堵塞孔。 注砼压注孔平面布置图 砼压注孔立面图压注C15低标号小粒径砼采用泵送砼方法,小粒径砼要求粗骨料最大粒径小于20mm、塌落度在200250mm之间,胶凝材料含量大于400kg/m3,工作性和流动性良好。每次给孔内压注的砼,每上升2-3m即停止压注砼,待压注进去的砼达到初凝时(一般2-3个小时)再进行第二次进料,如此反复压注,待压注到溶洞顶板,并且进料困难,则停止进料,等待砼初凝。遇上多层溶洞的桩基,要先把上一层的溶洞注满,再往下层注浆,自上往下进行。压注砼主要机械项 目规 格单 位数 量备 注砼HB60台1中心搅拌站运输砼运输车10方辆4钻机180mm台1地质钻钢管160mmM按实际需要无缝钢管压注砼的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压注砼施工工艺流程图3. 拟采用压注低标号小碎石砼施工的桩基如下表格:压注低标号小碎石砼施工的桩基共8根(五)旋喷帷幕法1. 方案概述采取旋喷帷幕可形成稳定可靠的混凝土帷幕护壁,且旋喷用浆量严格可控。但单孔旋喷影响范围约为50cm,桩周需较多旋喷钻孔,在工期上可能会有所耽误。 为100%确保大溶洞桩基上主墩范围内地层绝对安全,我部拟定对左5#-1、右9#-2这2根桩基的特大溶洞全填充采取旋喷帷幕的处理方式进行溶洞的处理。采用桩周高压旋喷帷幕注浆施工工艺,即采用护筒中心点按 2.3m直径的圆周,均布14个单管高压旋喷桩,旋喷桩的直径为50cm,旋喷桩施工完成后,桩与桩之间紧密搭接形成帷幕,从而起到冲孔中的护壁作用防止溶洞漏浆塌孔。 单管高压旋喷帷幕注浆法,即先利用钻机成孔后,将带有特制喷嘴的喷管下入到设计标高位置,然后利用高压脉冲泵,把水泥浆液形成高压喷射流从喷嘴喷出,对土层充分切割搅动,使土体和水泥浆液混合,同时将喷杆旋转和提升,经凝固后形成圆柱状固结体。 相对其它无溶洞桩基,在施工过程中,如发现存在溶洞事实现象出现,同时采用此情况进行处理。灌浆采用 R42.5优质普硅酸水泥与清水配制,水灰比为0.81,孔口补浆采用浓水泥浆,水灰比为0.50.6。制浆存放时超过 4h的浆液应废弃。 高压旋喷施工主要施工机具和施工相关参数如表 5.1-1、表 5.1-2所示。 表5.1-1高压旋喷施工相关设备项 目规 格单 位数 量备 注旋喷设备套1需周转1次套管钢管159100mmM50可周转水泥42.5RT履带吊50t台1电焊机台2表5.1-2 高压旋喷施工相关参数表项 目参 数浆液水泥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0.81压力(MPa)2025水泥用量880kg/ m3密度(t/m3)1.501.70注浆管喷嘴直径(mm)2.402.80喷嘴个数(个)1注浆管外径(mm)50提升速度1520cm/min旋转角360o效果710天强度0.71.0 MPa桩径(m)0.52. 施工工艺3. 施工流程 1)布孔 要处理的桩基钢护筒内径均为2.2m。以护筒中心为圆心2.3m为直径,将高压旋喷桩均布在2.3m直径的圆周上。设计旋喷桩直径为0.50m,共需布 14个孔。旋喷桩平面布孔示意图如图 4.4-1所示。图4.4-1 高压旋喷帷幕平面布孔示意图 旋喷桩主要通过套管来定位及导向,套管采用159mm、壁厚 10mm的无缝钢管。布孔时,要注意控制孔的垂直度,当护筒垂直度不满足要求时,重新下放套管,同时旋喷孔垂直度不能受桩基钢护筒的影响。 2)钻机就位 钻机应按设计桩位准确定位,并必须作水平校正,钻杆头对准套管桩位,其偏差不大于2cm,成孔偏斜不应大于0.50%,钻孔的有效深度应超过灌浆设计深度0.20.5m。 3)引孔钻进 为保证旋喷时浆液扩散均匀和旋喷质量,钻孔顺序采用跳打方式如:1、3、5、7、9,并认真做好详细的钻孔记录。同时钻孔过程中,详细记录孔内岩性分层变化情况,以便掌握准确的地质资料。此外,在钻遇下列情况时,如坍孔、钻速变化、卡、掉钻、失水、回水改变等均应详细记录。 4)拔出岩芯管、插入注浆管 引孔至设计深度后,拔出岩芯管,并换上喷射注浆管插入预定深度。在插管过程中,为防止泥砂堵塞喷嘴,要边射水边插管,水压不得超过1Mpa,以免压力过高,将孔壁射穿,高压水喷嘴要用塑料布包裹,以防泥土进入管内。 5)旋喷提升 钻孔深度和垂直度等参数达到要求后,进行高压旋喷桩(注浆)施工,高压喷射器下入孔内最低深度后,先按照规定参数进行送浆3-5min,待泵压正常后按设计的提升速度提升旋喷管自下而上进行旋喷施工。为了保证旋喷桩直径及桩身强度,在漏浆段及有串孔的薄弱地层范围应进行复喷,高压旋喷注浆时应全孔连续作业,拆卸喷射管时,旋喷桩搭接段长度不小于30cm。 水泥浆液应严格过滤,并按喷嘴直径设置两道过滤装置:在制备水泥浆液搅拌罐和泥浆吸浆搅拌罐之间设一道过滤网,在泥浆泵吸浆管尾部设一过滤器。 在旋喷作业过程中,设专业人员负责经常测试水泥浆液比重。根据地层情况,可以适当调整水泥添加剂用量来调整浆液性能,以适应注浆需要。当浆液比重与设计规定值超过 0.10时,应重新调整浆液水灰比。 旋喷注浆过程中,须专人负责经常调整、检查高压泥浆泵压力、浆液流量、喷机旋转和提升速度及实际的浆液耗用量。在旋喷作业过程中,应及时准确填写施工记录。 每根桩施工完毕,应用清水把泥浆泵和管路内的残留浆液全部喷射排出,钻具和其他设备,应用低压水冲洗干净,并应架起旋喷器设备,离地存放。 6)孔口补浆 当高压旋喷桩(注浆)结束后取出旋喷管,及时观察旋喷孔内水泥浆液面高度,如水泥浆液面下降,应及时进行孔口补浆以保孔内液面压力。 7)钻机移位 旋喷提升到设计桩顶标高时停止旋喷,提升钻头出孔口,清洗注浆泵及输送管道,然后将钻机移位。4. 采用旋喷帷幕法施工的桩基(见下表)采用旋喷帷幕法施工的桩基统计表共2根(六)覆盖层注浆加固1. 概述对于覆盖层为较厚卵石层的溶洞桩基采用覆盖层注浆处理。该方法能有效加固钢护筒,使得卵石层形成一道坚固的圆形护壁。2. 覆盖层注浆施工覆盖层注浆采用内径42mm钢花管注浆,水泥浆采用0.8:1的水灰比。首先进行桩中心放样,沿设计桩径外边20cm的圆周布置注浆孔,两注浆孔之间距离为50cm(见下图1、图2)。钢花管的制作:采用外径50mm的无缝钢管,管节间采用丝扣连接,管的纵向每300mm用风焊开一个12mm的小孔,分布在管的四周,呈梅花状布置(见下图3)。钢花管制作大样图(图3)注浆孔采用潜孔钻打孔,孔径为70mm。当注浆孔钻好之后,插入钢花管,并接好压浆机,用5MPa的注浆压力进行注浆。覆盖层注浆必须采取逐根钻孔并压浆,当浆液冒出地面时保压10分钟后即可终止注浆。然后再打第二个孔,并用相同方法注满将,如此类推,直至完成。钢花管注浆的水泥采用42.5普通水泥,水灰比按0.8:1控制。覆盖层所用主要机械如下:项 目规 格单 位数 量备 注钻 机100mm台1潜孔钻水泥浆搅拌机JZ400台12无缝钢管89mmM按实际需要钢花管注浆的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放样、布孔钻孔制作钢花管水泥浆拌制压注水泥浆注浆完成压注砼施工工艺流程图3. 需要进行覆盖层注浆加固的桩基由于某大桥桩基的覆盖层大部分为卵石土,卵石土透水性强,粘结力小,冲孔过程中护壁容易坍塌,我部计划在覆盖层卵石土厚度超过6m的桩基进行覆盖层注浆处理。详见下表:覆盖层注浆加固的桩基统计表共10根(七)钢护筒跟进1. 概述某大桥有个别桩基施工过程中多次漏浆、坍塌,多次抛填片石、黄泥无效,导致护筒周边大范围塌空现象。为了施工安全采用钢护筒跟进施工,钢护筒跟进至岩石面为止,到达岩石面后,还有漏浆现象就用压浆法封堵。2. 钢护筒跟进施工该方法就是一面冲孔,一面接高护筒,并且将其压到或震动下沉至已钻成的孔内。当桩孔穿过多个溶洞,并且均已成功造壁,在下面冲孔时,上面已形成的泥石护壁坍塌漏水并且无法解决时,可以钢护筒跟进到这个溶洞位置堵漏。1.钢护筒选择。内护筒长度和内径的确定:护筒长度L=(h+H)m(h为地质超前钻确定的溶洞高度,H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