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模拟(一)考试试卷D卷.doc_第1页
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模拟(一)考试试卷D卷.doc_第2页
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模拟(一)考试试卷D卷.doc_第3页
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模拟(一)考试试卷D卷.doc_第4页
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模拟(一)考试试卷D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模拟(一)考试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面加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 丫杈(ch) 归泊(b) 炽痛(ch) 窸窣作响(s)B . 佝偻(gu) 肆虐(n) 地窖(jio) 巧妙绝伦(ju)C . 憬悟(jng) 瞰望(kn) 招徕(li) 吹毛求疵(c)D . 嗔视(chng) 沉湎(min) 桑梓(z) 嫣红姹紫(yn)2. (2分)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赋闲 窸索 彷徨 义愤填膺B . 锁屑 窒息 赎罪 肆无忌惮C . 虔诚 世故 鼓躁 鸦雀无声D . 荆棘 鲁莽 稀罕 振耳欲聋3. (2分)选词填空,恰当的一项是( )父亲老实厚道_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_,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A . 忍气吞声 莫名其妙B . 低眉顺眼 不知所云C . 低眉顺眼 莫名其妙D . 忍气吞声 不知所云4. (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古代对于不同的年龄有相应的不同的称呼,如:豆蔻女子十三四岁,弱冠男子二十岁左右,花甲六十周岁。B . 孟子,名轲,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C .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邹忌讽齐王纳谏周亚夫军细柳两篇课文都是出自于这部史书。D . 郦道元三峡中“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转久绝。”所描写的应该是霜降至立冬节气之间的景物。5. (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是哪一项?( ) 道理很简单:_,_,_,_,_。_。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和但丁未能获得自己的心上人,才创造出动人心魄的歌集与神曲;屈原在政治上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行吟泽畔,才有了伟大的离骚诗篇。文学创作正是填充人生缺陷、照亮人生黑暗的理想化表现就得把自己变成世界的光源如果人不想忍受黑暗用自身发出的光来照亮世界没有照明的光源时当世界一片黑暗A . B . C . D . 二、 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6. (2分)名著阅读。 (1)下列对文学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朝花夕拾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B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在车站食堂当过杂工,在发电厂当过伙夫,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走上革命的道路,经过血与火的洗礼,成为具有钢铁般意志的战士。C . 在傅雷家书中,傅雷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的指导,教育孩子做一个“德艺俱备”、 “人格卓越的艺术家”。D . 小说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他的人生经历了三起三落,最终虎妞的死使他残存的一点点生活希望也彻底破灭了,变成了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2)阅读名著片段,回答下列问题。 【甲】吉他疯狂地响了起来,随着这暴风骤雨般的节奏,A的靴子踏着细碎的步子,震得桌子上的碟子碗儿乱颤。A像一团火在燃烧;两臂张开,鹞鹰般舞动着,脚步快得让人分辨不出来!他突然尖叫一声,往地上一蹲,像一只金色的燕子在大雨来临之前飞来窜去,衬衫抖动着,好像在燃烧,发出灿烂的光辉。A放纵地舞着,如果打开门,他能跳到大街上去,跳遍全城!(节选自童年)【乙】当晚B仰天长叹道:“不想我今日被高俅那贼陷害,流落到此,天地也不容我,直如此命蹇时乖!”过了一夜,次日天明起来,讨些饭食吃了,打拴了那包裹,撇在房中。跨了腰刀,提了朴刀,又和小喽啰下山过渡,投东山路上来。(节选自水浒)【甲】文段中的A是_(填人名),他如此热情活泼,最后的人生结局却很悲惨,请概括叙述:_。文段中的B是_(填人名),他天明“提了朴刀”和小喽啰下山所为何事:_。三、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29分)7. (7分)某校为了深入开展“热爱家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教育活动,11月15日初三年级师生走进被誉为“京郊灯笼第一村”的怀柔区九渡河镇红庙村进行参观实践。请你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1)下面是一位同学刚走进展厅的感受,请你结合语境选出对画线成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 ) 走进红庙村灯笼展厅,迎面而来的各式各样的宫灯、纱灯、走马灯等,让人目不暇接。若不是讲解员走来,还以为今天就是张灯结彩的正月十五了呢。A . 目不暇接,形容灯笼样式多,有的是工夫看。B . 目不暇接中的“暇”,这里是空闲时间的意思。C . 张灯结彩,意思是张挂灯笼彩带,形容场面喜庆。D . “张”在字典中有以下几个义项:使合拢的东西分开陈设;铺排扩大;夸张看;望商店开业。张灯结彩中的“张”义是陈设;铺排。(2)请你阅读下面三组组长的活动记录,完成小题。 离开展厅,我们走进灯笼制作厂房,恰好遇到了灯笼村的领头人红庙村村委书记,于是采访了他。“自从村里的灯笼挂上了2010年央视春晚的舞台,更多的人记住了这个小山村。红庙灯笼的销路越来越广,不但在国内的各大城市能见到红庙灯笼 村委书记自豪地说 甚至在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也能见到我们红庙灯笼的身影。我们红庙村的灯笼产业正带领村民走上致富的道路 听了村委书记的介绍,顿时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同学们热爱家乡的情感yu然而生。受气氛的熏陶与浸染,书法老师也是激情满怀,大笔一挥,为红庙灯笼厂送上了一副对联。a.横线处添加标点都正确的一项是_A”, :“ ”。B”, ,“ ”。C,” :“ 。”D,” ,“ 。”b.语段中根据注音书写汉字和给划线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_A油然而生 气氛(fn) 熏陶(to)B由然而生 气氛(fn) 熏陶(to)C由然而生 气氛(fn) 熏陶(to)D油然而生 气氛(fn) 熏陶(to)(3)请你为老师的上联挑选出合适的下联。( ) 上联:小村扬名千门富下联:_A . 勤劳致富奔小康B . 伟业腾飞更辉煌C . 红灯装点万家春D . 有志农民显神通(4)在中国人眼中,大红灯笼象征着幸福、光明、活力、圆满与富贵,也有些灯笼不是大红色,却蕴含更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请你说说下面这只灯笼上的“梅”字是_书体,请你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梅”字特点_,你认为这只灯笼适宜挂在家中的_位置,理由是_。 8. (22分)(2011淮安)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幽幽一扇窗肖慧窗原本只为采集光线、通风透气而设,饱学的古人根据窗形创造了诸如长窗、半窗、空窗、横风窗、花漏窗等如词牌名一般凝练雅致的窗名,给原本简单冷硬的窗赋予了生命内涵。形态不一的窗户给人带来不同的美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恐怕要数长窗、半窗与花漏窗了。高敞宏丽的长窗必须安装在主屋和厅堂正面,每扇窗上都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形成阴阳起伏的断面,图案风格机趣活泼,柔顺秀丽,花纹多为如意、花草等,一草一木都有比较深刻的含义。堂内有雍容华贵的陈设,主屋和厅堂相对的庭院里不是重峦叠嶂的精心置景,就是小池碧波的用心点缀,透过长窗,将室内外景致融为一体。半窗外须是曲径通幽的后花园,翠柳拂水,云影浮动,花木扶疏,有一片鸟语花香的景致相衬,否则便全然没了意境。半窗一般装在厢房和书斋,底部多为矮墙,窗形细致精巧,紧靠窗外一定种植着芭蕉、绿竹或梅花等植物。读书读闷了,可以推开窗户,尽情欣赏触手可得的绿意,感受墙外青山横黛色、门前流水带花香的美妙。如果说半窗给人更多亲近更多惬意,那么花漏窗给人的感觉便是格外的幽雅含蓄。去苏州除了可以饱览园林秀色,还能过足看花漏窗的眼瘾沧浪亭的花漏窗从主厅明道堂向西至翠玲珑之间,有个天井和曲廊构成的幽僻过渡空间,曲廊西北两面开有四个造型优美的花漏窗,依次为桃窗、榴窗、荷花窗、蕉棠窗,图案轻灵毓秀,柔和飘逸,充满动感。如果什么也不做,依在窗前感受窗外竹影婆娑,流光明灭滴翠,花香呼之欲出,小廊曲折,绿意透窗,那样的意境让人该是怎样地怦然心动啊!那年春天我在苏州园林一处僻静的庭院歇脚,特意在廊角一处花漏窗前坐下,“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一声悠扬婉转的昆曲唱腔清晰地飘过来,这是牡丹亭游园里的经典唱词。那夜一动不动地听完了整曲游园,我目光自始至终都透过一扇古典的花漏窗,不远处,那水中月、雾中花般的水阁,美得刻骨,美得朦胧。古窗是一幅悠长隽永的古画,如今的窗少了许多精雅与遐想。然而无论怎样的窗,依然神奇地连接着两个世界关上窗,营造出一个完全自由的天地,笑骂喜怒,皆由自己;打开窗,人便与外界有了联系,清风明月,葱茏明朗。东坡有诗云:“短篱寻丈间,寄我无穷境。”若把“篱”字换成“窗”字,一样得体,幽幽一扇窗,给人们带来的是无穷境的大天地。(选自思维与智慧2011年第9期,有删改)(1)阅读全文,分别写出文章主要介绍的三种窗给人怎样的美感。(2)体会文章第段画线语句中划线词语“一定”的表达效果。(3)简要分析文章第段中写夜听昆曲游园这一事例的作用。(4)文章最后一段,作者认为“若把篱字换成窗字,一样得体”,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理由。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9. (8分)古诗文默写 (1)蒹葭采采,_。(蒹葭) (2)欲济无舟楫,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颔联是:_,_。 (4)卖炭翁中通过描写卖炭翁的外貌来表现其烧炭艰辛的句子是:_,_。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抒发作者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作者忧国忧民情怀的诗句是:_,_。 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10. (13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乙】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盂绝学于熙、元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一尺矣。(1)解释下面语句中划线的词。 无从致书以观_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_而以书赴告同学者_颐既觉_(2)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3)甲、乙两文在写作内容和表达感情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4)甲、乙两文都写了天气的寒冷,其写作目的是否相同?为什么? 六、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5分)11. (25分)(2011连云港)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文化需要相互凝视当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赢得万千瞩目的时候,一个文化中国的形象似乎仍不清晰,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文化的误读、偏见和不平等现象时有发生。一位美国汉学家翻译了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找到美国一家出版社。出版社认为小说写得确实不错,但恐怕不卖钱,建议将书名改为上海小姐,可以考虑出版。这显然是一种不平等!要是换一个同样优秀的英语作家,出版社就不会轻易要求把他作把品的名字改掉。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如何做到相互平等地凝视与对话,并且保持自己的尊严,是我们经常需要面对的问题。一味的迎合偏见,只能扩大偏见,我们应当鲜明地说出我们的观点。在一次中美文学论坛上,一位知名的美国教授在演讲中说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语气不无轻慢。在现场提问环节,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坦诚陈述了她的批评和看法,那位教授也由此意识到自己的轻率和偏颇。这种争论之后的和解,让双方都有收获。那天论坛结束时大家都舍不得离开,最后是一位美国汉学家主动走到大厅弹奏钢琴,让琴声作为这次交流的结束。中国文化目前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处于弱势,原因很多。首先我们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远比对方对我们的了解要多得多。还有历史原因,一边是中国屈辱的近代史,一边是西方文艺复兴以来欧洲文明迅速勃兴形成的优越感。也有技术原因,汉语太美太难掌握,世界上精通现代汉语的学者相对还太少,这造成了交流的障碍。另外由于文化的差异,有些西方学者也容易从某种印象出发作出主观的判断。这样的现实,并非一日形成。文化相互凝视可以使双方找到并感受人类共通的良知、道德和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的文化取向之间常会有一些误解,但绝大多数不是恶意。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充满惊异和好奇,但普通外国民众对中国、特别是对当代中国社会真正的活力知之甚少。中国应该向世界打开自己,特别是最能触动人心灵的文学、文化的交往,这种沟通不是为了让人们变得相同,儿时为了理性平等地认识、欣赏并尊重彼此的不同。在文化的相互凝视中,中国人应有自己健康的文化自信。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变革时代,中国作家应该潜心地而不是花哨地,诚实地而不是用讨某一个“他者”喜欢的心态去创作。老话说“酒好不怕巷子深”,好酒不是兑出来而是酿出来的,能否酿出好酒最终要看我们能不能更踏实地潜入到这个时代的深部。只有酿出好酒,才能“走出去”。2006年中国作协启动了“中国当代文学百部精品对外译介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文学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不是即兴的展示,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奢望一两次论坛和书展就能够万事大吉。它需要我们更自觉,更有耐心和耐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化需要相互凝视,相互对话。在促进国际文化平等交流方面,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选自语文报,2010.78,有删改)(1)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