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 第2课时 教学设计.doc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 第2课时 教学设计.doc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 第2课时 教学设计.doc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 第2课时 教学设计.doc_第4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 第2课时 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本文选自资治通鉴,围绕“学”来写,共有孙权劝学、吕蒙治学、鲁肃叹学三个部分。通过叙述孙权劝学后吕蒙学有所成的故事,表明读书大有好处的道理,并告诫人们持之以恒、热爱学习的重要性。本文的教学可以根据以对话为主的特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文中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最好能当堂背熟课文。鲁肃、吕蒙的对话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可抓住关键词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理解二人对话的内容,并体会这段话的意味。还可以将本文与伤仲永一文作比较阅读,以帮助对本文主旨更好的理解。本课为2课时,本节课为第2课时.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品味人物对话的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并能进行创造性阅读。(二)过程与方法1.朗读体验。让“读”贯串课堂始终,让学生在读中体验故事情节、人物个性。2.探究交流。采用师生同读同讲的方式,能阅读浅显的文言文。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运用语言描写和侧面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虚心接受正确意见,不断追求进步,努力读书学习的精神。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通过停顿、重音、语速、语气、语调的朗读训练,提升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与水平。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运用语言描写和侧面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难点】 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并能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语调,认识开卷有益的道理。四、教学流程前情回顾研读内容圈点批注拓展迁移五、教学过程(一)前情回顾1.指名背诵全文。2.复述课文。(学生讲讲文章的内容和背景。)3.情节表演。(分男女两组,每组三个人,扮演三个角色。)教师引入:通过刚才的检查,同学们对这篇短文的意思已经了如指掌了。这节课我们一同了解短文中孙权是怎样劝学,吕蒙又是怎样展示听劝的效果的。(二)研读内容1.学生细读课文,分组讨论如下问题,理解文章内容。A.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习的效果的?B.用两个字的词语概括这篇文章的故事情节。C.课文在情节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D.从“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E.孙、蒙对话与蒙、肃对话在情调上有区别吗?请根据原文说明。F.说说孙权、吕蒙及鲁肃分子的人物特点。2.教师巡视,适当点拨3.学生回答,教师点拨重点A.明确: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论议”来表现的。B.明确:劝学就学论议结友C.明确:详写“劝学”“论议”,尤以“论议”为甚;“就学”“结友”则一笔带过。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论议”之后用鲁肃的惊叹,从侧面写吕蒙学业的长进。情节以人物对话为主D.朗读并明确: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两句话从侧面反映了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E.明确: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蒙、肃皆为同僚,对话中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F.明确并板书:孙权:关爱部下、循循善诱吕蒙:能听取意见、虚心好学鲁肃:敬才爱才(三)小结课文1.有感情朗读课文2.找出文中三个成语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3. 学生小结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4.教师点拨并小结:本文通过孙权劝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希望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让好书伴大家健康快乐地成长。(四)拓展迁移说说古代有哪些劝学诗?A.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B.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劝学)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D.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杜秋娘金缕衣)E.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明文嘉今日歌)(五)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依据注释阅读课外文言文, 理解这篇文言文的大致含义,然后谈谈对这篇文章的看法。(既培养学生课外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又指导学生理解“读书有益”的道理。)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注释】已:停止。蓝:草名,也叫蓼蓝,叶子可制染料。中:符合,合乎。挺:直。砺:磨刀石。参:检验。跬:半步。骐骥:骏马。驽马十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