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校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成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校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成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校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成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校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成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校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成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校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1.1970年美国流传一个笑话,勃列日涅夫给尼克松打电话说:“听说你有一台新式的超级电脑,能预言2000年将要发生的事。”尼克松回答:“是的,阁下!我们有这玩意。”“总统先生,你能否告诉我那时苏共政治局委员的姓名呢?”尼克松沉默很长时间。“啊哈,你的电脑不怎么先进嘛!”尼克松回答:“电脑已经回答了你的问题,但是我不认得,这些姓名都是中文的。”这则笑话出现的背景不包括a. 美苏对峙中美国处于劣势b. 中苏两国关系发展良好c. 中美之间依然相互敌视d. 社会主义阵营出现分歧【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时间1970年,此时中苏两国关系已经恶化,选项b符合题意,为正确选项;1970年,美苏对峙中,美国处于劣势,选项a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根据材料涉及的人物-尼克松,以及材料“电脑已经回答了你的问题,但是我不认得,这些姓名都是中文的”可知,此时中美关系依然相互敌视,选项c排除;1970年中苏已经恶化,可见当时社会主义阵营出现了分歧,选项d排除。2.有学者指出:“冷战”史表达的结构性矛盾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国家利益竞争和国际关系中的霸权之争,更具实质性的是两种对抗性社会制度及其指导性意识形态的斗争。造就这种格局的制度性分裂和意识形态对抗应起始于a. 二月革命b. 十月革命c. 雅尔塔会议d. 杜鲁门主义【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二月革命后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没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故a项错误;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符合材料意思,故b项正确;雅尔塔会议奠定两极格局的基础,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杜鲁门主义”是美苏冷战正式形成的标志,故d项错误。考点: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起点3.有人说:“帝王们也是经济人,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据此,材料观点认为“重农抑商”政策a. 实现了其效用的最大化b. 始终是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c. 贯穿了中国古代历史d. 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帝王们也是经济人,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的信息说明中国的自然经济是当时社会经济结构发展的必然选择,故d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经济政策重农抑商4.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无论是雕刻作品还是建筑,他们都认为人体比例是最完美的,干什么都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这充分体现了古希腊人强调a. 数的对称是艺术的价值取向b. 万事不以神的尺度为标准c. 以人的尺度来衡量世间万物d. 外在的美胜于内在的美德【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古希腊人“干什么都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说明了古希腊人注重以人为本,以人的尺度来衡量世间万物,具有人文精神的特点,c正确;数的对称是艺术的价值取向与材料无关,排除a;万事不以神的尺度为标准与材料无关,排除b;外在的美胜于内在的美德与材料无关,排除d。所以选c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人事万物的尺度5.典故“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该典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 司马迁讽刺秦二世无能b. 实行丞相制度不合时宜c. 丞相位高权重威胁了皇权d. 秦朝面临着被灭亡的危险【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体现了身为丞相的赵高权力较大,群臣附和赵高,指鹿为马,可见丞相位高权重,威胁皇权,选项c正确;选项a并不是本质问题,排除;丞相制度是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一部分,在当时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选项b排除;选项d与题无关,排除。【点睛】解题关键是认识到群臣赞成丞相,说明当时丞相权力较大,威胁皇权。6. 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改革中存在着一贯的理念,那就是a. 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b. 加强中央集权是政治改革的基本要求c. 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的改革d. 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君主权力在不断加强,宰相权力在不断削弱,直至废除。所以选d。a项说法错误,改革的根本是加强专制;b项错误,题干所说的制度都是加强专制;c项错误,与题干不符。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强化【名师点睛】中国古代通过直接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具体措施在各朝代的表现各不相同,从唐代开始,宰相的职权被一分为三,继而再加细分,宋代沿袭这一做法,终于使得宰相的职权极大削弱,但与此同时却造成了冗官现象和政府机构效率低下。明代,宰相制度被废除,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有了最终的解决。7.1924年,孙中山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材料中的“这个办法”是指a. 武装夺取政权b. 联合地方实力派c. 推翻清朝政府d. 开展国民大革命【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革命史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材料中“1924年”是解答本题的线索。a错误,因为在旧三民主义时期孙中山就提出了武装推翻清政府的统治。b从题中无法体现。c在1912年已经实现。d正确,因为在此时随着新三民主义的提出,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运动开始出现。8.在美国第一届联邦政府中,国务卿杰斐逊和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在内政外交等问题上出现严重分歧,他们的追随者之间随之发生冲突。1796年大选中,选民因地域、职业和政治倾向的差异分裂成不同的集团。这是美国一个重要制度的起源。这一制度是a. 邦联制b. 两党制c. 议会制d. 共和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1796年大选中,选民因地域、职业和政治倾向的差异分裂成不同的集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美国逐渐形成了两党制制度,故本题答案选b项;a项是美国独立后和1787年宪法前,与题干时间不符;c项与美国史实不符;d项错误,1787年宪法就已确定了美国是民主共和制。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政体的确立两党制的形成【名师点睛】本题是通过新材料新情境来考查美国两党制。美国建国不久就出现了两个政党:一个是以汉密尔顿为首的联邦党,另一个是以杰佛逊为首的反联邦党。这两个派别几经分化、改组,直至南北战争前正式建立民主党和共和党;以后它们轮流执政,正式形成了两党制度。两党制虽然在具体议题和主张方面存在差别,但是都是为资本主义服务的政党。9.清朝前期,中国戏曲艺术出现了“花雅之争”,从目前尚能看到的花部戏剧本,如卖胭脂、打面缸、探亲相骂、借靴等来看,明显可以看出可以看出它们与雅部剧本有着显著的区别,即大量的商人、市民成了剧中的主要人物,其根本原因是a. 大众审美趣味的变化b. 民间文化的迅速繁荣c. 清政府放宽文化控制d. 商品经济的继续发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目中显示了商人、市民成了剧中的主要人物,说明大众的审美情趣成为一种时尚,但这不是原因,故a项错误;材料并没有表明民间文化的迅速繁荣,故b项错误;这也不是清政府对文化控制的放宽,故c项错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市民阶层扩大,使戏曲出现了为市民服务的变化,故d项正确。难度:较难10. 董仲舒在论证“人性与教化”的关系时写道:“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可见,他把教化民众的权力和责任首归之于a. 圣人b. 儒者c. 官吏d. 帝王【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董仲舒的“人性与教化”。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强调立帝王的目的是让帝王教育人们人心向善,所以必须把教化民众的权力和责任首归之于帝王,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从材料的主旨来看教化民众的权力和责任首归之于帝王而非圣人,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从材料的主旨来看教化民众的权力和责任首归之于帝王而非儒者,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从材料的主旨来看教化民众的权力和责任首归之于帝王而非官吏,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人性与教化”11.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重要的相同之处是a. 主张推翻封建专制制度b. 头指向天主教会,歌颂理性c. 倡导建立民主共和制d. 是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答案】d【解析】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均是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这是二者本质上的相同点,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主张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只适合启蒙运动,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矛头指向天主教会,歌颂理性也只适合启蒙运动,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倡导建立民主共和制也只适合启蒙运动,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12. 有人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质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实质上说明a. 这次革命只改变了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其本质没变b. 革命前后国王的地位未发生变化,而议会地位有变化c. 革命之后国王与议会共同掌权两者关系平等d. 革命前后国王和议会不仅互换了位置,且发生了根本变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了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等一系列法案,其目的在于限制国王权力,把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了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因此革命前后议会和国王的位置不仅互换了位置,还发生了根本变化。故选d项。abc项叙述错误。考点:欧美代议制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二、材料解析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西方学者尼尔弗格森指出,代议制政府、自由市场、法治和公民社会,这些原本是西欧和北美社会的四大支柱。在这些代表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的支柱内部,有着高度复杂且互相关联的制度在发挥着作用。正是因为这些制度优势,使得西方社会在公元16世纪后在世界上独领风骚。然而,20世纪后这些制度的衰退令人扼腕,使西方世界像明清时期的中国那样,正在走向沉沦。据尼尔弗格森著西方的衰落改编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建设与社会发展”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答案】示例一观点:该学者所提的四个要素推动了16世纪后西方世界的兴起。论证:政治:近代西方国家普遍确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如英德的君主立宪制、美法的民主共和制等,以民主取代了专制,通过议会立法等手段,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近代西方国家率先进行了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髙了生产力,实现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法律:近代西方国家在资产阶级革命、改革和建设的过程中,制定了一系列的宪法和法令,如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拿破仑法典等,以法治取代了人治,通过法律保障了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社会:在近代西方国家建立起的公民社会中,公民取代了臣民,人民拥有人身自由和民主权利,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加速了文明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 总结:综上所述,上述四个要素推动了近代西方政治、经济、法治、社会的现代化,使西方在1500年后处于世界领导地位。示例二观点:该学者所提的四个要素没有导致20世纪后西方世界的衰落。论证:政治:20世纪的民主浪潮和法西斯危机,迫使西方国家重新巩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进一步扩大公民权利,如普选权在西方国家普遍确立,完善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经济:20世纪的历次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不断调整经济运行机制,如二战后西方国家普遍确立起国家干预经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滞胀后奉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均推动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法治:20世纪西方国家仍旧强调以法治的手段巩固民主制度、维护社会统治,如罗斯福新政以立法的形式摆脱经济危机;社会:20世纪西方国家大多建成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日益完善使人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促进了西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答出三个维度即给总结:综上所述,上述四个要素在20世纪后并没有弱化,反而得到了持续乃至强化,西方世界并没有因此走向衰落。(考生若有其它论题,言之成理,可参照给分。)【解析】本题属于开放题型,依据材料信息从学者对于世界历史研究维度提取任意一个发明作为论点,如“该学者所提的四个要素推动了16世纪后西方世界的兴起”或者“该学者所提的四个要素没有导致20世纪后西方世界的衰落”等;论述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每一个解读事实所学从四大发明中任意一个发明围绕对于中国以及世界两个政治、经济、法制以及社会等视角进行分析;最后从结论角度进行总结说明即可。14.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以一些全新的视角去重新审视历史,因此有些历史事件,时间越久其历史价值越大,甲午中日战争就属于这类历史事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甲午战争爆发后,日本天皇在宣战诏书中说:朝鲜是一个独立国家,现在中国侵犯了朝鲜的独立,所以我出兵帮助朝鲜巩固独立;其次,对中国宣战是为了保护朝鲜改革开放的成果;第三,不断地强调东亚和平、世界和平。雪珥重甲午战争时期的日本宣传战材料二 日本除了把台湾夺到手外,拿到中国2.3亿两白银的赔款。这等于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等于中国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要是拿这笔款发展经济,用于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那就很可观了。但它拿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这就导致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袁伟时甲午战争:没有赢家的结局材料三 2014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王铁牛和鲁迅美术学院教授晏阳两位画家有感于甲午海战,创作出了令人深思的甲午之殇(下图)。在构图布局上,画家大胆创新,选择“致远号”的舰首作为画家的主题形象。画面大胆采用红与黑为主调,红色象征着残酷、壮烈、是血与火的固有色,黑色象征着凝重、死亡和庄严。画作浓墨重彩,大有水墨韵味,既是写实的需要,也是虚与实相衬的需要。看完油画使人倍感鼓舞和力量,使我们更加坚定的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1)根据材料一,概括日本天皇颁发诏书的意图是什么?如何认识其宣传手段?(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材料二作者认为甲午战争的结局“没有赢家”?(3)根据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的理解。【答案】(1)意图:赢得国内外对其发动战争的支持。认识:歪曲事实、伪装正义。(2)就中国而言: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就日本而言:战争的胜利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发动更大规模的侵略战争,给日本带来更大的灾难性后果。(3)两位画家创作画作是为了让人们牢记历史,勿忘过去;它体现了中国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甲午之殇以撼动人心的艺术形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解析】【详解】(1)意图:根据材料“我出兵帮助朝鲜巩固独立”“ 对中国宣战是为了保护朝鲜改革开放的成果”“强调东亚和平、世界和平”可知,日本天皇发布诏书的意图在于赢得国内外对其发动战争的支持。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所谓的“中国侵犯了朝鲜的独立”“帮助朝鲜巩固独立”“ 强调东亚和平、世界和平”是歪曲事实、伪装正义。(2)就中国而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战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日本对中国领土的割占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就日本而言:根据材料“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 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可知,甲午战争的胜利,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走上军国主义道路,使得其发动更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最终给日本带来更大的灾难性后果,即在二战中战败投降。(3)理解:根据材料“两位画家有感于甲午海战”“画作既是写实的需要,也是虚与实相衬的需要”可知,两位画家创作的画作是为了让人们牢记历史,勿忘过去;根据材料“红色象征着残酷、壮烈、是血与火的固有色,黑色象征着凝重、死亡和庄严”可知,这幅画作体现了中国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根据材料“看完油画使人倍感鼓舞和力量,使我们更加坚定的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可知,甲午之殇以撼动人心的艺术形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1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181919年世界流行性感冒共导致2200万人失去了生命,在伦敦,疾病流行时,一周内就有1.8万人死去。战争结束后,德国物价急剧上涨,面包的价格竟然上涨了2倍多。对此,德国人民上街游行,抗议物价上涨,并进而发展为暴动,上万人被捕入狱。材料二 作为判断一场争执的是非对错的法庭,战争是残酷、不可预测而又代价惨重的让那些深信战争能够裁决正义的人牢记,战争的结果可能更少依赖于交战双方的正义,而更多依赖于交战双方的狡猾奸诈。而战争的代价则是昂贵的。一千万名死者和两千万名伤残者正是此案出具的用以判定罪责和处罚双方凶手的可怖判决书大卫劳合乔治战争回忆录(19331936年)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民带来的困苦。(2)根据材料二,概括作者的核心观点并说明理由。【答案】(1)战争使流感流行,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战争破坏了经济;战争使社会矛盾激化,引发政治危机。(2)观点:否定(反对)战争。理由:战争是残酷的;战争很难裁决正义。【解析】(1)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一”概括。从材料一中“世界流行性感冒共导致2200万人失去了生命”可得出战争使流感流行,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由“战争结束后,德国物价急剧上涨,面包的价格竟然上涨了2倍多”可得出战争破坏了经济;由“德国人民上街游行,抗议物价上涨,并进而发展为暴动,上万人被捕入狱”可得出战争使社会矛盾激化,引发政治危机。(2)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二”概括。观点:由材料二中的“战争是残酷、不可预测而又代价惨重的”、“战争的代价则是昂贵的”等信息可以得出观点是否定(反对)战争。理由:除了上述材料信息所体现的战争是残酷的之外,还可以根据“让那些深信战争能够裁决正义的人牢记,战争的结果可能更少依赖于交战双方的正义,而更多依赖于交战双方的狡猾奸诈”可得出战争很难裁决正义。点睛:这一题主要考查考生的概括能力,第一小题的概括可以把材料分为三层,把句号作为分层的依据,所以三句话就是三层意思,然后分别概括层意即可得出答案。第二小题可以粗读材料,然后总体上得出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然后将材料中可以作为依据的信息画出,然后合并同类项即可得出其理由。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始皇三十四年,置酒咸阳宫齐人淳于越进谏曰:“臣闻之,殷周之王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