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精编仿真金卷_第1页
湖北省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精编仿真金卷_第2页
湖北省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精编仿真金卷_第3页
湖北省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精编仿真金卷_第4页
湖北省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精编仿真金卷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精编仿真金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霍利斯穆特关税法,规定提高75种农产品和925种制造品的关税率,结果引起世界各国的反制报复,从1931年9月到1932年7月,就有48个主权国家增加关税,26个国家实行定额入口和公开禁运。这些做法a.极大危害了世界经济b.缓解了各国的经济危机c.符合各国的民族利益d.阻断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2以下是1990年和2003年不同类型国家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表。由此可以推知a.高收入国家越来越忽视农业生产b.低收入国家服务业增长速度最快c.中等收入国家各产业间发展均衡d.不同类型国家都重视发展服务业31954年8月,苏联部长会议通过决议,开始扩大企业领导的权利,国家对企业的指令性指标减少52%;运用物质利益原则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这些措施a.确立了在美苏争霸中的优势b.冲击了斯大林模式c.影响了中苏关系的基本走向d.改变了所有制结构4列宁说:“到1921年春天,我们用强攻办法来实行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如果我们不能实行退却,即把任务限制在较容易完成的范围,那我们就有灭亡的危险。”材料中“退却”的实质是a.大力发展商品经济b.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c.背离社会主义道路d.实行计划经济体制5下图为2016年英国公投脱欧投票情况,这反映了( )a.欧洲一体化进程失去了社会基础b.一体化背景下经济和社会的分化c.欧盟内部各国利益矛盾不可调和d.英国脱欧是广大民众的理性选择6如图是一幅名为“应接不暇”的时事漫画,该漫画反映了(注:图中分别是欧元、美元、英镑、人民币的货币符号,白旗写的是g20)a.国际货币体系的制度化体系化b.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完全崩溃c.多极化趋势冲击旧的货币体系d.全球化促进了各国货币的流通7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材料中“改造了儒家思想”主要指汉代学者a.宣扬“君权神授”,否定王位世袭 b.融合道家、法家和佛教思想c.神化君权并约束君主作为 d.从根本上否定了仁政思想8明代东林书院刻有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认为:“官辇毂,志不在君父,官封疆,志不在民生,居水边林下,志不在世道,君子无取焉。”这反映了明代a.知识分子深受政治压迫b.八股取士日益束缚思想c.士大夫的济世安民情怀d.商品经济冲击传统价值观9古代世界的人们认为“当你拥有完美的躯体时,你的内心也是完美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知道精神与肉体不可能天然地统一,更加注重个体人性的光芒,于是“当你拥有完美的躯体时,你还需要拥有完美的内心”成为当时“理想人”的标准。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b.中世纪传统艺术被抛弃c.人们宗教信仰的改变d.教权被世俗政权所取代10伊拉斯谟在16世纪初写的愚人颂中说:人生的幸福由“愚人”提供,快乐是“愚人”的调味品,“无知是最幸福的生活”。宗教狂和迷信狂不是真正的“愚人”,“愚人”对他们表示愤慨。这从侧面反映了a.伊拉斯谟的思想充满理性色彩b.封建贵族对普通民众的压制c.人们改变了对宗教的虔诚信仰d.人们对于宗教权威的极大不满11“当时流行的抱锣、哑艺剧等杂技节目,大都运用了刚刚兴起的爆仗和吐火等形式,以制造神秘气氛。”“幻术表演中也有喷出烟火云雾以遁人或变物等”。这些描绘最早可能出现在a.西汉初期的辞赋中b.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中c.宋元的文人笔记或戏曲之中d.明清时期的纪实小说中12明清时期,徽州木刻版画蓬勃发展,作品主要有二十四孝图苏武牧羊图状元及第昭君出塞等。这一现象反映了a.市民阶层价值追求 b.艺术的教化功能c.雕版印刷术的发展 d.商品经济的繁荣13下表是1987年任正非在深圳市龙岗区创办民营企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经营理念和愿景等,2017年华为居世界500强的83位,全球拥有18万多员工,在海外设立了22个地区部,100多个分支机构,成长为一个全球化公司。这体现了a.互联网催生了当代中国经济的新观念和新模式b.中国民营企业更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c.华为的成功源于当代世界对信息网络过分依赖d.华为创造了符合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的信息产品14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这里的“它”是指a.蒸汽机b.发电机c.电动机d.电磁感应理论15严复的译作天演论既不同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又异于赫胥黎、斯宾塞的人文主义进化学说,而是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生存竞争法则观察和阐释人类行为,并将其直接与国际政治之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相联系。严复此举意在a.警醒国民变革图强b.抨击列强弱肉强食c.宣传科学开启民智d.倡导革命救亡图存161926年11月9日和25日,胡适在英国三次以“文艺复兴在中国”为题演讲。英方为胡适做广告时使用了“中国文艺复兴之父”来推介。下列属于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所作的贡献的是a.创作小说抨击礼教b.宜传马克思主义c.倡导文学改良运动d.从历史进化角度批判君主制17孙中山在遗嘱中说: “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段话的核心主张是a.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b.联俄、联共、扶助农工c.三民主义d.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18毛泽东在某著作中论述道:“中国革命分为两个历史阶段,而其第一阶段是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这是中国革命的新的历史特点。在五四运动以后,虽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继续参加了革命,但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已经不是属于中国资产阶级,而是属于中国无产阶级了。”该论述出自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新民主主义论c.共产党人发刊词d.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已不再表现为激烈的阶级斗争,而是大量地表现”以上是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命题作出的明确概括,系统论述上述观点的主要论著是a井冈山的斗争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c新民主主义论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20“从一定意义上说,邓小平理论的某些部分就是对列宁主义尤其是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继承、深化和发展。”这主要体现在邓小平a.阐述了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b.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c.回答了新时期党的建设问题d.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21斯大林、邓小平关于计划与市场思想的比较研究中指出:斯大林承认商品交换的存在,承认价值规律的作用,但他却把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放在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计划根本对立的位置上;邓小平把计划和市场都作为经济手段,辩证地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明确提出了中国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据此可知,斯大林和邓小平a.都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新型的商品经济b.都认为计划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点c.都能够辩证科学地处理计划和市场关系d.都是从当时本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出发22新中国成立初期,有工人代表在谈及当时扫盲教育的意义时感慨:人家讲政策、讨论生产技术,自己在一旁根本抽不上嘴,这让我觉得很惭愧。材料主要说明当时的扫盲教育a.增强了职工的责任意识b.有利于政治建设的开展c.顺应了工农群众的诉求d.表达了经济建设的需求23随着2017年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高考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回顾高考路是研究高考改革的重要素材之一,如图便是其中的某一曲线图材料.从该图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高考改革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b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必将提升高考录取率c高考制度的恢复促进了高考的改革d尊重知识和人才的氛围加快了高考改革24如图是法国画家雷诺阿的作品红磨坊的舞会,描绘了巴黎一个露天舞会的热闹场面。画家把主要精力放在对近景一组人物的描绘上,阳光照在坐着的女士的嘴和下巴上,眼睛和前额处在阴影中,生动表现出人物脸上的光色效果及光影造成的迷离感。这幅作品所属的艺术流派a.兴起于19世纪初的法国b.注重反映现实生活c.借助了光学领域的新成就d.表现手法比较怪诞第ii卷本卷包括25、26、27三个大题,共计52分,考生根据每个题目的要求在答题纸上作答。25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 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象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摘自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材料二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顾炎武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三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在亭林文集中提出“君主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1)据材料一概述欧洲启蒙思想家对儒学的态度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者之间的本质目的有何相似之处?(6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外启蒙思想家提出的革新社会的方案有何不同?分析两者出现差异的经济根源。(6分)(3)依据材料三,概括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们为儒学注入了怎样的时代气息。体现了当时怎样的时代特征?(4分)26古往今来,“经世”(治理国事)精神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特质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4分)材料一 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为此,他主张“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摘编自金良年撰孟子译注材料二 明中叶以来,学术界“高谈性命”、“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等现象不断蔓延。黄宗羲以“求同存异”的方式评析明代学术。黄宗羲主张“学者必先穷经,经术所以经世,乃不为迂儒”,同时他又将重视儒者的道德操守和经世能力判为具有正面意义的明代思想。摘编自史革新著清代理学史等材料三 19世纪40年代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代表及其经济思想知识分子代表魏源(传统士大夫,近代初期改革派思想家)郑观应(从事洋务、自创企业、撰书立说)严复(早年留学英国,翻译亚当斯密的原富等大量西方著作)经济思想“语今日(鸦片战争后)缓本急标(同末)之法,则货先于食”。“习兵战,不如习商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要使国家富强,就要“利民”,“民各能自利又必自皆得自由始”。摘编自吴慧主编中国商业通史(第五卷)(1)孟子主张君王要“施仁政”。根据材料一概括其措施。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他提出上述主张的背景。(8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黄宗羲的思想与明代儒学的“求同存异”之处。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之际儒家思想发展的特点。(6分)(3)依据材料三,概述近代知识分子为国家求“富强”在经济思想方面的认识轨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揭示近代中国先进分子为国家求“富强”所显示出的精神特质。(10分)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 窃以无论何种学派,均不能定为一尊,以阻碍思想文化之自由发展。况儒术孔道,非无优点,而缺点正多。尤与近世文明社会绝不相容者,其一贯伦理政治之纲常阶级说也。此不攻破,吾国之政治、法律、社会道德,俱无由出黑暗而入光明。陈独秀在1917年1月1日写的答吴又陵(孔教)对材料中陈独秀的观点,你持何看法?说明理由。9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二次月考精编仿真金卷历 史答 案第卷1【答案】a【解析】材料体现的是经济大危机期间各国纷纷提高关税,设置贸易壁垒,试图转移经济大危机对本国的冲击。事实证明这种做法不仅没起到减轻经济危机的冲击,反而使国际关系恶化,加深了经济危机的破坏性,a选项符合题意,b选项排除;c选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各国提高关税不会阻断经济全球化,d选项排除。2【答案】d【解析】根据表格可知,不同类型国家服务业占比都在上升,说明各类型国家都在发展服务业,选项d正确;高收入国家农业占比下降是由于其第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导致,不能由此说明国家忽视农业,排除a;选项b表述不全面,排除;材料体现的是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无法判断各产业发展是否均衡,排除c。3【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时间可知,这一时期正值赫鲁晓夫执政时期,“扩大企业领导的权利,国家对企业的指令性指标减少52%;运用物质利益原则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等举措是对斯大林模式的调整,选项b正确;1954年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守势,排除a;此时中苏关系正处于蜜月期,选项c排除;题干中所列举措并未对所有制进行调整,排除d。4【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时间1921年和“我们用强攻办法来实行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可知,这一时期苏俄准备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而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利用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来向社会主义过渡,选项b正确;选项a是现象,排除;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并未背离社会主义道路,排除c;苏俄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并不是计划经济体制,选项d排除。5【答案】b【解析】根据“2016年英国公投脱欧投票”情况统计,可知英国社会不同的地区、阶层和行业之间对等脱欧的态度不同,这反映了欧洲一体化背景下,经济和社会利益的分化,b项符合题意;只有英国人对脱欧的态度统计,不能得出整个欧盟内部都在抵制一体化,也不能说明欧盟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ac项错误; 只有简单的脱欧公投统计,不能说明脱欧是民众的理性选择,d项错误。6【答案】d【解析】由各种货币满天飞以及g20的旗子在飘扬可知反映了各国货币的流通,这种现象与全球化有关,故d项符合题意;国际货币体系的制度化和体系化的标志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排除a项;由漫画内容无法体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排除b项;g20是国际经济组织,与货币体系无关,因此漫画内容无法体现多极化冲击旧的货币体系,排除c项。7【答案】c【解析】“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指的是西汉董仲舒融合阴阳家、道家、法家等思想改造儒学,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思想。新儒学强化君主集权的同时也主张限制君主权力的膨胀,故c符合题意;汉代学者站在统治阶级立场,并不否定王位世袭制或皇位世袭制,故a不符合题意;b是宋明理学的特点,故b不符合题意;仁政是儒学的重要内容,汉代儒学不是否定而是弘扬仁政思想,故d不符合题意。8【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志不在君父志不在民生志不在世道君子无取焉”可见明代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强烈,体现了士大夫济世安民的情怀,故c项正确;a项,题干未体现对知识分子的政治压迫,排除;b项,题干并未强调选官制度对知识分子的影响,排除;d项,题干未反映商品经济发展对传统价值观的影响,排除。9【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从古代对肉体与灵魂的完美统一到文艺复兴更加注重内心的完美,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影响下,人们对人的价值的更高追求,故a项符合题意;b项,题干不能说明文艺复兴时期抛弃传统艺术,排除;c项,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并未改变宗教信仰,排除;d项,题干不能反映教权与世俗权力的关系,排除。10【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伊拉斯谟借愚人强调人应当追求人生的幸福,认为“无知是最幸福的生活”,反对宗教狂和迷信狂。伊拉斯谟的主张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即追求现世幸福,反对宗教权威,选项d正确;伊拉斯谟认为“无知是最幸福的生活”,这是违背理性的,选项a排除;伊拉斯谟的主张并未反映出贵族对民众的压制,排除b;选项c不符合史实,排除。11【答案】c【解析】题干中的“杂技节目”运用了刚刚兴起的“爆仗”和“吐火”等形式说明火药制品已在当时社会文娱活动中熟练运用,虽然火药最早发明于唐代,但盛行于表演艺术当中是在宋元时期。故答案为c项,b项排除。a项,西汉时火药还没有发明,排除;d项,火药唐代发明,宋代广泛应用于军事,明清时期与“最早可能出现”不符,排除。12【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明清时期徽州的版画大多以宣传忠孝节义为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的是这一艺术形式在当作发挥了社会教化功能,b项正确;宣传忠孝节义等封建伦理不能体现市民阶层的价值追求,a项错误,以图画宣传封建道德,体现的不是技术的进步,c项不符合题意;采用某一艺术形式宣传封建伦理,不能反映商品经济的繁荣,d项不符合题意。13【答案】a【解析】材料“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华为是以互联网为依托,不断发展成为知名的全球化公司,说明互联网催生了当代中国经济的新观念和新模式,故a符合题意; 华为是个案,不能说明中国民营企业更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故b不符合题意;c项“过分依赖”说法片面,故c不符合题意; d项“符合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的信息产品”夸大其词,d不符合题意。14【答案】a【解析】1782年,瓦特制成改良的蒸汽机。将蒸汽机的动力臂由原来的直线运动改为连续均匀的圆周运动,这样就可以驱动其他的机器工作。这种蒸汽机突破了人力、畜力、风力和水力作为机器动力的局限性,能够提供可控制的任何强度的动力,在生产中广泛应用,适用于各种工作机,被称为“万能蒸汽机”故选a。bcd三项出现的时间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晚于蒸汽机,排除。15【答案】a【解析】通过材料“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生存竞争法则观察和阐释人类行为,并将其直接与国际政治之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相联系”联系严复的思想是运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社会进步理论,在当时的中国打击了封建势力,启发了中国人探索西方资本主义,改变弱国被人宰割的状况,即警醒国民变革图强,故答案为a;材料没有体现出bcd内容,排除。16【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倡导的是文学革命,代表作有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c选项符合题意;创建小说批判封建礼教以鲁迅为代表,a选项排除;陈独秀和李大钊是早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代表,b选项排除;君主专制在1911年辛亥革命后就已经被推翻,d选项与胡适无关,排除。17【答案】b【解析】“必须唤起民众”指的是联共、扶助农工,而“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指的是联俄,所以,这个遗嘱的核心主张指的就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故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信息,排除a;三民主义指民族、民权、民生,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d不符合“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排除。18【答案】b【解析】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的理论,根据中国历史的特点和中国革命的经验,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明确地回答了当时中国革命中提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故b符合题意;1928年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总结了湘赣边界斗争的经验,科学地论证了红军和红色政权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五个条件,故a不符合题意;1939年的共产党人发刊词,毛泽东第一次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这个根本思想原则,故c不符合题意;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充分估计了农民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伟大作用,明确指出了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和农民武装的必要性,故d不符合题意。19【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毛泽东论述此观点的背景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已不再表现为激烈的阶级斗争。a选项错误,井冈山的斗争是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撰写的作品,当时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尚未建立;b选项错误,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是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撰写的作品,当时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尚未建立;c选项错误,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在延安时期撰写的作品,当时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尚未建立;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1957年毛泽东撰写的著作,这部著作一是全面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特点;二是明确提出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社会矛盾问题;三是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具体方针;四是强调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符合题意,d选项正确。因此正确答案为d选项。20【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强调,利用商品货币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即强调市场经济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邓小平理论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此可见邓小平理论一定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列宁新经济政策,故b符合题意;邓小平强调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与题干信息无关,故a不正确;新经济政策强调的是利用市场促进经济发展,而不是党的建设问题,故c不正确;新经济政策没有涉及国家统一问题,故d不正确。21【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他却把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放在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计划根本对立的位置上”,联系所学可知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否定市场经济,是当时苏联从本国社会主义建设出发的;根据材料“邓小平把计划和市场都作为经济手段,辩证地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明确提出了中国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合所学可知邓小平提出市场经济理论是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出发的,故答案为d;根据材料可知斯大林把市场经济和公有制对立起来,排除a;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特点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错误;斯大林把价值规律放在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计划根本对立面,故c错误。22【答案】c【解析】材料站在普通工农群众对提升自身生产技能等文化需求的视角说明了扫盲教育的积极意义,故c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在说职工的责任意识,故a项错误;扫盲教育有利于政治建设的开展,但这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表达的是人民群众的需求,故d项错误。23【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新时期高考改革的认识,旨在考查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由图表中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后高考录取率较低及1999年以后高考录取率不断攀升的信息可知高校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故a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于1995年,由图表中19952009年间高考录取率的变化可知b项的表述错误;根据材料“随着2017年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可知,高考改革方案出台的时间“2017年”,而高考制度的恢复是在1977年,因此高考制度的恢复和高考的改革没有直接联系,并且不能反映材料主旨内容,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尊重知识和人才的氛围开始于1977年,而高考改革方案出台的时间“2017年”,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并且也不是材料内容所反映的主要问题,故d选项错误。24【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生动表现出人物脸上的光色效果及光影造成的迷离感”,结合所学可知,印象派绘画讲究的是“光”与“色”瞬间变化,材料反映的作品属于印象派绘画作品,印象派产生于19世纪中后期,得益于光学领域取得新成就,故c正确,a错误;b是现实主义绘画的特点,不符合题意,排除;d是现代主义绘画的风格和特点,不符合题意,排除。第ii卷25(16分)【答案】(1)态度:伏尔泰尊崇儒学;孟德斯鸠和卢梭批判儒学;目的: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发展资本主义。(2)思想主张不同:中国启蒙思想家是修补封建专制制度,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描绘出资产阶级国家的新蓝图。经济根源: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3)提出工商皆本;抨击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时代特征:封建专制制度空前强化,封建制度日益衰落。【解析】(1)态度:从材料一中“赞美孔丘”、“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等可知伏尔泰对儒学的态度是赞赏和推崇;从“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可知孟德斯鸠等人对儒学的态度是批判。目的:结合所学相关启蒙运动的史实,可知他们三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儒家学说是他们宣传启蒙思想和理性的工具,其本质的目的在于借此达到批判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助推资本主义的发展。(2)思想主张不同:从材料二中“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可知中国明清之际的黄宗羲等人只是要修补封建专制制度。从“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可知孟德斯鸠等西方思想家们则描绘出了一幅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法治社会的蓝图。经济根源:由材料二中“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可知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