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一古代史部分第3讲古代中国的传统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课件.ppt_第1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一古代史部分第3讲古代中国的传统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课件.ppt_第2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一古代史部分第3讲古代中国的传统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课件.ppt_第3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一古代史部分第3讲古代中国的传统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课件.ppt_第4页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一古代史部分第3讲古代中国的传统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讲古代中国的传统主流思想与科技文艺 专题一古代史部分 考点一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点二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与文艺 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点一 一 儒家思想由形成到独尊1 百家争鸣 1 主干知识排查 2 汉代儒学 1 思想来源 以儒家思想为骨干 融合阴阳五行家 道家及法家思想 2 理论基础 天人感应 学说 君权神授 3 新增内容 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 三纲五常 大一统 3 评价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维护封建统治 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确立了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的权力 二 儒学思想由转型到扬弃1 宋明理学 2 明清儒家思想的活跃 1 李贽 否定孔子及儒家经典的神圣地位 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2 黄宗羲 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倡导法治 保证民权 3 顾炎武 经世致用的学术思想 保天下的爱国思想 4 王夫之 唯物论 发展观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1 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特点 1 都谈论了 人性 即人性是什么 孔子的 仁 包含了对人性的看法 孟子提出 人性本善说 荀子提出 性恶论 2 都主张以德 礼治国 孔子提倡 为政以德 孟子要求统治者 以德服人 争取民心 荀子认为治国应以 礼教 为主 礼法并施 3 先秦儒家思想用人性论论证统治的合理性 即以 德 礼 治国 主张人应该先 仁义 后 礼 达到这个境界才有 德 2 热考重点深化 真题例证1先秦儒家思想关注现实的精神 论语 先进 曰 未能事人 焉能事鬼 未知生 焉知死 论语 述而 曰 子不语怪 力 乱 神 上述思想蕴含的主张是A 以民为本B 关注民生C 人性向善D 关注现实 解析题干中材料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对如何与人相处都不清楚的话 连现实生活都无法正确对待的话 又如何能够处理与虚幻的鬼神以及死亡的关系 概括地说就是要求人们首先要注重现实 故D项正确 答案 解析 考向预测1先秦儒家思想对伦理秩序的影响孟子说 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 这一思想的进步之处在于A 阐发以柔克刚的方法论B 促进天人关系的体系形成C 希望利用道德改造自然D 将人际关系的规范义理化 答案 解析 解析孟子的这些话是对人际关系的说明 不是阐发以柔克刚的方法 故A项错误 也不是关于天人关系的说明 故B项错误 也不是说人与自然的关系 故C项错误 这段话中涉及父子 君臣 夫妇 长幼 朋友等 说明处理的是人际关系 同时希望把人际关系处理得更加规范 其途径是用义理规范 故D项正确 2 汉代儒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与发展 1 继承 汉代新儒学继承了先秦儒学的 仁 仁政 礼 为政以德 民本 等思想 2 发展 增加了 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 理论 更加强调 君本 思想 又增加了 大一统 中央集权 思想 这些都符合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 兼收并蓄 融合道家 阴阳家 法家等各家思想 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两者区别 孔孟儒学强调 教化 个人思想修养 而汉代儒学则逐渐官方化 成为官方哲学 是统治者进行统治的思想工具 解析儒学在汉代被称为 周孔之道 孔子作为儒学的创始人 其思想多从西周时期的政治文化中汲取营养 而 五经 多是记载西周时期的政治和文化制度 因此说儒家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故选C 真题例证2汉代对先秦儒学的尊崇 2016 课标全国卷 24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汉代崇尚儒学 尊 尚书 等五部书为经典 记录孔子言论的 论语 却不在 五经 之中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 五经 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 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 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 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答案 解析 考向预测2儒学思想对汉代官僚政治的影响汉武帝曾经告诫人臣们 在位上 而不能进贤者 不举孝 当以不敬论 不察廉 不胜也 当免 材料主要说明西汉A 选官与任官的制度开始确立B 加强了对文官队伍的监察C 形成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官僚制度D 形成了完善的官员考核制度 答案 解析 解析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在夏商周时期就有了 故A项错误 材料信息体现的是汉武帝对官员们提的要求 并没有提到对官员的监察 故B项错误 材料信息体现的是汉武帝对官员们提的要求 没有体现官员的考核制度 故D项错误 3 宋明理学的特点 1 宋明理学是哲学化的儒学 传统儒学经由宋元明时期理学家们的改造 道德信条式的理论 仁 义 修身 和谐等 发展成哲学理论体系 如理学的 天理论 仁义礼智等都包含其中 2 宋明理学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哲学的核心 它以传统儒学的伦理道德为本位 与汉代董仲舒儒学相比 宋明理学的重点并不在政治方面 而在伦理道德方面 如 三纲五常 3 宋明理学是佛道化的儒学 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儒 佛 道三家思想长期对立融合的产物 带有明显的佛道化的特点 如把佛教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 并提出了 存天理 灭人欲 的道德主张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题干中的关键点 对人性的新认识 宋明理学家继承并坚持孟子的性善论思想 还将人性高扬为宇宙的本体 天道 天理 认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 具有仁 义 礼 智等美德 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 所以强调 存天理 灭人欲 A项不是新认识 B C两项表述不符合理学家的思想主张 真题例证3宋明理学的人性观 2014 课标全国卷 26 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 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 宋明理学家主张 存天理 灭人欲 他们认为人性A 本质是善B 本质为恶C 非善非恶D 本善习远 答案 解析 考向预测3宋代理学的时代精神唐末五代 对关羽的信仰主要限于民间 故其社会地位并不高 入宋以后 宋朝皇帝封关羽为王 立庙祭祀 与宋对峙的金朝也下令重修关庙 关羽神灵的社会地位迅速提高 这反映出A 时代精神与儒家思想的结合B 小说繁荣促进关羽形象普及C 理学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D 民族融合推动了民间信仰变革 解析宋金对抗的时代要求 借助民间信仰 融合理学对人格的塑造 使关羽信仰官方 民间地位迅速提升 故A项正确 答案 解析 4 明清儒学与宋明理学的不同 解析A B表述不符合史实 排除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女诗人认为德才兼备才是善 反对 女子无才便是德 的传统论调 所以C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自身权益的诉求 只是表达一种思想 D不符合 真题例证4清代反传统伦理思想 2016 海南单科 9 清代有女诗人作诗曰 人生德与才 兼备方为善 独至评闺材 持论恒相反 有德才可赅 兼有 有才德反损 我意颇不然 此论殊褊浅 这反映了在清代女性中A 男女平等思想被普遍接受B 德才兼备成为主要的评价标准C 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D 产生了维护自身权益的诉求 答案 解析 考向预测4顾炎武对传统儒学的继承顾炎武认为儒学的本旨 其行在孝悌忠信 其职在洒扫应对 其用之身在出处 辞受 取与 其施之天下在政令 教化 刑法 今传于世者 皆外人之学 非孔子之真 这折射出顾炎武A 对理学和心学的彻底否定B 从传统儒学遗产中寻找出路C 对传统儒学的考证辨伪D 以孔孟儒学来维护君主专制 答案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顾炎武思想 理学和心学仍然强调孝悌忠信 政令教化 故A项错误 顾炎武重申儒学的本质 认为 今传于世者 皆外人之学 非孔子之真 体现了其从传统儒学遗产中寻找出路 故B项正确 题干没有涉及考证和辨伪 故C项错误 顾炎武反对君主专制 故D项错误 短板7文史常识把握欠缺例题 2016 新课标全国乙卷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汉代崇尚儒学 尊 尚书 等五部书为经典 记录孔子言论的 论语 却不在 五经 之中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 五经 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 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 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 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答案 补短 查短 3 高考短板突破 查短本题难度较大 错误率较高 考生往往在A C项之间犹豫不决 其核心问题是不知道 尚书 与儒学之间的关系 既然 汉代崇尚儒学 尊 尚书 等五部书为经典 记录孔子言论的 论语 却不在 五经 之中 这就说明 尚书 并非儒学经典本身 比儒学要早 补短全国卷的选择题大多不是考查记忆能力 不需要结合所学知识 而是在现有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推敲 如果在做题中一味地受所学知识的干扰 而失去了对现有材料的判断 往往会事倍功半 在平时学习中应多了解史籍知识 拓展知识面 解析根据材料 蓄道德则福报厚 信交朋友 利在天下 等信息可判断 钱氏家训 蕴含了儒家的 德 信 等思想精华 故D项正确 针对练1五代十国时期 吴越国国王钱镠作 钱氏家训 提出 能文章则称述多 蓄道德则福报厚 信交朋友 惠普乡邻 利在一身勿谋也 利在天下者必谋之 的治家思想 钱氏家训 的上述内容A 受到程朱理学的深远影响B 体现重利轻义的价值取向C 彰显学优则仕的理想追求D 蕴含儒家学说的思想精华 答案 解析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与文艺 考点二 一 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1 四大发明 1 主干知识排查 2 天文学成就 1 战国时期的 甘石星经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 2 秦汉时已有天体观测的水运浑天仪 3 元代郭守敬制成了新型浑天仪 简仪 3 数学成就 1 春秋时期 中国已出现九九乘法口诀 2 三国时期的刘徽 南北朝的祖冲之都对圆周率的精确计算做出了贡献 3 九章算术 标志着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4 农学成就 1 北魏贾思勰编写了 齐民要术 2 元代王祯编写了 农书 3 明代徐光启编写了 农政全书 5 医学成就 1 黄帝内经 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2 张仲景撰写了 伤寒杂病论 他被后世称为 医圣 3 明代李时珍编写了 东方药物巨典 本草纲目 二 富有时代特色的中国古代文学1 先秦文学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 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 屈原的楚辞体长诗 离骚 具有浪漫主义风格 2 汉赋司马相如 子虚赋 等 3 唐诗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 白居易等 4 宋词婉约派代表 柳永 雨霖铃 李清照 声声慢 豪放派代表 苏轼 辛弃疾 5 元曲由散曲 元代出现的新诗体 和元杂剧合称而得名 散曲 秋思 元杂剧 关汉卿 窦娥冤 马致远 汉宫秋 适应了市民阶层丰富生活的需要 6 明清小说元末明初 罗贯中的 三国演义 施耐庵的 水浒传 明朝 吴承恩的 西游记 明清的 三言 二拍 商人成为被歌颂对象 清朝蒲松龄的 聊斋志异 吴敬梓的 儒林外史 曹雪芹的 红楼梦 商品经济发展 市民阶层崛起壮大是其兴盛的主要原因 三 丰富多彩的中国古代艺术1 汉字 书法 1 汉字 基本脉络原始的刻画符号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秦朝时 隶书 始于秦 流行于汉 楷书 草书 行书 演变趋势 由繁到简 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 稳定化 2 书法 发展脉络楷书 始于东汉 魏晋完善 唐代步入盛世 草书 起源于汉初 成熟于东晋 行书 东汉至西晋书体完全成熟 阶段特征秦篆汉隶 魏晋发展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 隋唐风格多样 宋四家追求个性 忽略法度 明代平民化 世俗化 个性化 2 中国的绘画 1 魏晋时期士人群体的艺术追求体现在绘画上 出现了文人画 代表人物有顾恺之 2 唐代体现盛唐画风的代表是吴道子 被誉为 吴带当风 3 宋代文人山水画兴起 逐渐发展成独立的画种 4 明清时期出现了一些风格奇特的画家 5 民俗画有描绘市井生活的张择端的 清明上河图 还有木刻版画 年画等 3 京剧 1 乾隆年间徽班进京 2 形成 道光年间 徽剧和汉剧融合 兼收昆曲 秦腔等民间曲调的唱腔 剧目和表演方式 3 发展 同治 光绪年间 京剧走向成熟 出现 同光十三绝 4 走向世界 民国年间 京剧走向世界 成为国粹 2 热考重点深化 1 中国古代科技没能转化为近代生产力的原因 1 经济上 小农经济固有的分散性和狭隘性 不可能使科学应用达到较大规模 从而使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应用失去应有的土壤 另外农民贫困 国内市场狭小以及剥削者买田置地 束缚了手工业发展 使科学技术的发展缺乏物质基础和动力 2 政治上 腐朽的封建剥削制度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3 思想上 文化专制使大量知识分子脱离对自然界的观察研究 4 教育上 封建教育以儒学为内容 以培养封建官吏为目的 很少涉及生产和科学知识 真题例证5儒家思想对科技的影响 2014 天津文综 2 齐民要术 自序 盖神农为耒耜 以利天下 尧命四子 敬授民时 舜命后稷 食为政首 殷周之盛 诗 书 所述 要在安民 富而教之 这段话主要强调A 儒家对农业的重视B 改进生产工具的意义C 历法与农业的关系D 农业技术的重要性 解析从材料的含义可知 不管是上古的神农 尧舜 还是后来的殷周 都特别重视农业的发展 这在儒家的经书 诗 与 书 中都有体现 这说明重视农业这一思想古已有之 儒家加以继承与发展 B C材料并没有体现 D只是一个侧面 故应选A 答案 解析 考向预测5清代活字印刷术发展的阻碍因素据古籍记载 清朝康熙年间准备了 内府铸精铜活字百数十万 排印书籍 却在乾隆初年因 无用 而被改铸为铜钱 这从本质上反映了当时的活字印刷术A 受到统治阶级的抵制B 技术存在着致命缺陷C 受到传统观念的制约D 缺乏市场效益的推动 答案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古代中国科技发明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通过材料 内府铸 可知统治阶级并未抵制 故A项错误 活字印刷术在当时是最先进的印刷技术 故B项错误 传统小农经济下 思想保守 制约了活字印刷术的推广 但不是本质上的原因 故C项错误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所以 本质问题应该是经济问题 故D项正确 2 宋元时期思想 科技文化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1 思想 宋元时期 理学兴起 并逐渐成为官方哲学 适应了中央集权政治发展的需要 2 科技 宋元是三大发明的成熟阶段 更是其西传的重要时期 反映了宋元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和中外交流的空前繁荣 3 文学 宋词一方面是表达对国家分裂的悲愤情怀的形式 另一方面也是商品经济发展 市民文化生活的需要 元曲反映了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所造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 政治黑暗的现实 4 书画艺术 宋元诸多书画家的产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盛行的风俗画是北宋城市经济繁荣景象的写照 真题例证6宋元时期的城市经济与市民文学 2017 山东济宁高三期末 陈乃乾在 三国志平话 中认为 宋元之际 市井间每有演说话者 演说古今惊听之事 杂以诨语 以博笑噱 托之因果 以寓劝惩 书贾或取说话人所说者 刻成书本 是为某种平话 这说明宋元时期A 市民的娱乐需求推动实用科技发展B 城市经济发展推动市民文学发展C 理学兴起奠定世俗文学形成的基础D 社会变动促进主流文学形式变化 答案 解析 解析材料强调市民文化的发展 没有体现实用科技发展 故A项错误 世俗文学形成的基础是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 故C项错误 材料强调市民文化的发展 没有体现社会变动 故D项错误 解析本题实际要求回答宋代绘画特征形成的原因 经过唐末五代十国战乱 贵族阶层走向衰败 到了宋代 科举制得到完善 录取人数增加 再加上统治者实行 重文轻武 的基本国策 导致了新兴士阶层崛起 该阶层与唐代的世家大族相比 出身低微 学养较深 清高优雅 士大夫精神浓烈 故选B项 考向预测6宋代时代特征对绘画的影响中国绘画在唐代多有富贵 臃肿 华丽 多彩的特征 到了宋代则有清雅 单调 简朴的特征 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商品经济高度发展B 新兴士阶层的崛起C 宋代忧患形势严峻D 佛道思想的影响 答案 解析 A 文字的频繁使用B 书写材料的不同C 各国变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