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狼牙山五壮士 2教案 冀教版.doc_第1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狼牙山五壮士 2教案 冀教版.doc_第2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狼牙山五壮士 2教案 冀教版.doc_第3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狼牙山五壮士 2教案 冀教版.doc_第4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狼牙山五壮士 2教案 冀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狼牙山五壮士 2教案 冀教版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 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2.通过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3.引导学生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教学重点:1.初步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理清文章的结构。2. 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搜集有关五壮士的资料信息。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在抗日战争时期,英雄的中华儿女,不畏强敌,同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这期间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五位英雄的故事。二、检查预习情况1. 读生字表中的生字,并组成词语: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2. 说说下列生字在书写中应注意些什么:寇 尸 崖 豪3. 词语解释: 斩钉截铁:比喻处事或说话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惊天动地:形容声音响亮或事业伟大。 气壮山河:形容气魄像高山那样雄伟、豪迈。 居高临下:站在高处,对着低处,形容所据的地势有利。三、请你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部分?教师提示:快速默读就是一行一行地读,不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读,用眼睛扫视,边读边想。板书小结:第一部分(1)接受任务。第二部分(2)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第三部分(3)把敌人引上绝路。第四部分(46)英勇歼敌。第五部分(710)壮烈跳崖。四、练习朗读课文,划出不懂的问题。附: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一、揭示课题,提出疑问。1. 师板书课题,问:课题可不可以改成“狼牙山五战士”让学生明确壮士的含义。然后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为什么把他们叫做“五壮士”?自由读全文,说说每段主要讲的是什么?看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将重点问题板书。2. 明确学习目标。(l)分小组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五壮士的豪壮。(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自由学习全文,默读画批: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他们是五壮士?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学。三、确定重点,小组自学。1. 小组经过讨论,很快确定12段为学习重点。教师要根据情况做相应调整,保证每段都有小组选择。2. 投影出示学习要求: 小组学习要求:(l)先读一读学习的内容。(2)抓词句,谈谈五壮士的“壮”表现在哪?(3)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些句子。告诉学生,主持人要根据发言情况,给组员评分,老师要根据小组学习的效率、发言情况评优秀讨论小组。四、全班交流。 在汇报时教师要把握以下几点:1. 汇报由小组共同发言,充分体现小组学习的成果。2. 一个小组表达不完整,别的小组补充,其他同学认真听,也要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3. 重点指导朗读的地方,要带动全班同学读。要体现以读为主。五、教师指导重点。1. 第一段引导学生抓住“集中兵力,大举进犯”看出敌我力量悬殊,而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接受了重任,决心拖住敌人重兵,即使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这充分显示了五壮士的豪壮之气。此段略讲。2. 第二段通过五位战士在完成掩护任务时的动作、神态,体会五壮士的豪迈,此段以读带讲。可采取小组读、师生互读。让学生体会到五位战士勇敢机智、奋勇杀敌,这就是壮。3. 第三段(1)投影填空: (2)填完后有语气地读一读,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3)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引上绝路”。自由读、指名读、齐读。4. 解决学生的提问。通过对道路的选择,体会五壮士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在生与死面前,五位战士为了群众和部队的安全,义无返顾地选择了死亡,表现了五位壮士不怕死的英雄气概。5. 第四段(1)由学生的问题入手,“为什么用石头砸?”抓住下列句子“他刚要拧开盖子,班长抢前一步向敌人头上砸去。”让学生体会到五壮士不顾激战数小时的劳累,不顾累累伤痕的剧痛,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壮举。(2)指导朗读“同志们,用石头砸!”。个别读学生评读示范读齐读。指导朗读两个“带着”。自由读个别读学生评。两个“带着”,后一个语气更强,“砸”前稍做停顿,“砸”读重音。师范读自由读齐读6. 第五段(1)此段仍由学生的提问入手,“五壮士为什么跳崖?”找出下面句子“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相继从悬崖上往下跳。”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想一想五壮士跳崖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2)模仿“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带着”写话。五壮士胜利完成任务之后,带着(),带着(),昂首挺胸,相继跳崖。有感情地读一读你填写的句子。(3)为什么说五壮士的口号声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大动地、气壮山河”?有感情地读一读。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打动学生,让学生充分地读。六、总结1. 这篇课文表现了五壮士的什么精神?通过分析题目,通过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概括出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2. 五壮士跳崖后的情景怎样?人民又是怎样来纪念他们的?交流课下查阅的资料。3. 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4.总结语:历史不会忘记英雄,让我们记住这悲壮的历史场面,做一个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中国人。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狼牙山五壮士 2教案 浙教版一、 教材分析1 了解作者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安排材料,是本单元学习训练的重点。以往学过的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是通过把事情发展全过程分成几个阶段来理解课文。本单元则以揣度作者安排材料的思路理解课文,要列出作者按事情发展顺序选取了哪些材料,重点是理解课文,要列出作者按事情发展顺序选取了哪些材料,重点是什么,把“读”“写”结合起来理解,这是阅读理能力的新要求。2 本文是写一次战斗实况的记叙文,全文围绕战斗经过经过可分五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五壮士接受任务。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五壮士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第三段(第3自然段),写五壮士决定把敌人引上绝路。第四段(第7-10自然段),写五壮士烈跳崖。3 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安排材料,重点突出,便于学生学习这种“纵向布局”的布局谋篇方法。全文写出了五壮士志壮、胆壮、言壮、行壮和气壮,表现了五壮士为保卫祖国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是一篇生动的、感人至深的爱国主义教育教材。跳崖后,马宝玉、胡福才、胡德林壮烈牺牲;葛振林、宋学义挂在半山腰的树枝上的树枝上经群众帮助,很快回到了连队。二、教学目标1 了解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按排材料的方法。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23个词语的意思,能用“掩护”“居高临下”造句。3 感受五壮士坚贞下屈的英勇气概和为祖国,为人民壮烈献身的精神。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安排材料的方法,知道安排了哪些材料,重点材料是什么,并用此方法理解理文。教学难点:理解“战士”“壮士”“烈士”等词的不同意思。搞懂为什么称马宝玉等五位战士为狼牙山“五壮士”。四、教学准备:课文录音、生字新词卡片、小黑板、放大的课文插(或投影片)。五、教学时间:3课时第1课时(一) 教学目标1 题文联系,弄清狼牙山五壮士是哪五位壮士。2 学习生字新词,用查字典的字法据词定义,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什么;指导读懂学习提示,根据提示的段意分段。(二) 教学过程1 简介时代背景,引入新课。(1) 叙述第1自然段内容,介绍时代背景,引出课题(板书:1狼牙山五壮士)(2) 学生读课题,理解“壮士”的意思(豪壮而勇敢的人)那么五壮士呢?(抗日战争中为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豪迈壮烈、抗击日本鬼了的八路军五位战士。)(3) 请说,课文中“五壮士”中哪五位呢?(题文联系指出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和胡福才。)2 通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自学反馈。(1) 拼读带生字的词语。 读准字音,尤其是多音字“沉着(zhu)”“磨(m)盘”。 认清字形,比较三对形近字“晋(普)”“寇(冠)”“撤(撒)”.(2) 查字典,解释带点的字;理解有关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日寇”“ 奉命”“ 撤退”“ 豪迈”找出文中带这些词的句子读一读,再说说这些词在句子中的意思。3 读通课文后,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指导划分段落。(1) 课文主要记叙了狼牙山五壮士的什么英勇事迹?(狼牙山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与敌人血战到底、壮烈跳崖的英勇事迹。)(2) 课文安排了哪些材料,生动表现了五壮士的英勇事迹? 出示后练习2段落大意。(小黑板或投影)学生齐读。 逐句理解各段大意,找出每段大意的中心词语,重点理解课文安排了哪些材料。第一段:接受任务。第二段:引敌入山。第三段:引上绝路。第四段:英勇杀敌。第五段:壮烈跳崖。(3) 根据段落大意划分课文段落。 作者在课文中依次按排了哪些材料? 在这些材料中哪些是重点材料。(“英勇杀敌”和“壮烈跳崖”是课文的重点材料,尤其是“壮烈跳崖”,是故事的高潮,也是结束。 )这些材料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的。)指导学生用“|”在课文上划分段落。(第1自然段/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第4-6自然段/第7-10自然段)4 指导学生读懂学习提示。(1) 认真阅读课文,要求学生不仅理解课文内容,还要了解文章作者安排材料的方法。(2) 让学生通过回顾,说说以前学过的课文中哪几篇也是用这种方法安排材料的。相互补充,纠正错误。5 完成作业。(1) 抄写课文阅读。(2) 朗读全文。第2课时(一) 教学目标1 复习、巩固生字新词。2 读懂课文一、二、三段,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了解作者在这三段中安排的材料。3 学习课文从不同侧面描绘五壮士痛打敌人的特点。能用“掩护”造句。(二) 教学过程1 读拼音写词语。(完成作业本第2题。)2 学习第一段(第1自然段)(1) 五壮士接受了什么任务?(掩护连队主力和群众,向龙王庙一带转移。)(2)“掩护”是什么意思?(采取某种措施,使被保护的对象下致受到攻击;或对敌人使用某种手段,保障已方部队人员行动的安全。)(2) 读一读文中带有“掩护”的句子,用“掩护”口头说话。3 学习第二段(第2自然段)。(1) 轻声自由读课文后,问:我一段主要写了什么?(五壮士把敌人引上上狼牙山。)(2) 想一想:作者安排了怎样的段式结构来介结这一点 ?(概括具体总结)说用“/”把这一自然段分成三层。(3) 齐读概括部分(本段1、2句)和总结部分(本段最后两句。)(4) 重点学习本段3-6句,感受五壮士的高大形象。 指名读3-6句。 说说每位战士杀敌的不同特点。 这些特点是通过怎样的描写表达出来的?(通过人物神态、动作的描写表达出来。) 学生边读课文,边想像仿做动作,感受五壮士的高大形象,体会五位战士的个性特征。(班长的沉着,副 班长的勇敢,宋学义的老练,小战士的专注。)4 学习第三段(第3自然段)。提问:(1)“五位战士胜利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这句话在第二、三段中起了什么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第2-6句是怎样的顺序叙述的?打乱句序,让学生整理,加标点后,连起来读一读。(2-6句是按“情况问题选择”这样的线索安排的。)(3) 五壮士完成掩护任务后,为什么要向三面悬崖的莲花瓣、棋盘陀顶峰走去?(4) “斩钉截铁”一词的语气是怎样的?“热血沸腾”刻画了五壮士怎样的感情?(“坚决果断、毫不含糊”的语气;“为正义事业而不怕牺牲”的强烈感情。)用这样的语气、这样的感 情朗读“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紧跟在班长后面。”5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二、三段。6 完成作业本第3题(1)第4题(1)。第3课时(一) 教学目标1 学习四、五段,了解作者在这两段安排了什么材料。2 理解重点词语,进一步体会怎样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3 感受五壮士坚贞不屈的英勇气概和为人民壮烈牺牲的祟高精神。(二) 教学过程1 学习第四段(第4-6自然段)。默读课后,指导学生。(1) 先概要地说说五壮士怎样把敌人引上三面悬崖的顶峰。(一面一面又把敌人引上了)(2) 再具体地说说五壮士在顶峰怎样消灭敌人。(五位壮士居高临下子弹打完了猛地举起“嗖”的一声拔出手榴弹)(3) 理解“居高临下”,完成作业本第3题(2)。(4) 比较课后练习题3(2)题的两个句子,体会第2个句子的写法在哪里?(通过具体描写,表现出五壮士对日寇的刻骨仇恨以及消灭敌人的坚定决心。)(5)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段。2 学习第五段(第7-10自然段)。(1) 指名读课文,边听边划出现表现五壮士英勇不屈的词;昂首挺胸 壮烈豪迈 坚强不屈 惊天动地 气壮山河(2) 让学生看看课文插图(放大图或投影)想想当时的背景,同桌同相互说说。(3) 口头填空,体会所填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五位壮士()在狼芽山顶峰,()着人民群众和部队主力()的方向。他们回头()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了()。(问:五壮士的脸上为什么露出了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