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复习——极地地区ppt课件_第1页
区域地理复习——极地地区ppt课件_第2页
区域地理复习——极地地区ppt课件_第3页
区域地理复习——极地地区ppt课件_第4页
区域地理复习——极地地区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两极地区 区域地理第一章世界地理 学习目标 1 了解南极地区的位置 气候特征 资源 科研基地2 了解南极条约3 了解北极的地理位置 北极科考站4 掌握南北极地区的对比 一 位置最南的大洲 四周被三大洋包围 纬度最高 跨经度最广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二 冰雪高原 平均海拔最高 冰层最厚 南极洲 冰山是南极大陆附近海面显著的景观 它是南极大陆冰川下滑崩裂入海形成的 冰山的形成 三 冰原气候 酷寒 干燥 烈风 思考 中山站和文森峰上的五星红旗终年飘向什么方向 为什么 四 资源宝库 世界最大固体淡水库 海洋生物 企鹅 磷虾 鲸鱼 海豹等 矿产 煤 铁最多 思考 寒冷的南极洲为什么分布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进行气象 冰川 地质 海洋 生物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我国在南极的科考站长城站 乔治王岛62 s 59 w中山站 东南极69 s 76 e昆仑站 内陆77 E 80 S 高程4087米 长城站 中山站 昆仑站 五 科研宝地 南极科考与环境保护 1 南极洲代表性的动物有 企鹅 鲸 海豹 磷虾等 其中富含蛋白质的磷虾是地球上最大的单种生物资源 2 南极洲原始的自然环境还为科学家们的气象 冰川 地质 海洋 生物等学科领域提供了最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迄今为止已经有18个国家在南极洲先后建立了140多个科学考察站 1985年在乔治王岛上建立了我国第一座南极考察站 长城站 62 13 S 58 57 W 1989年在南极大陆的印度洋沿岸建立了我国第二座南极考察站 中山站 69 22 S 76 22 E 2005年1月18日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确定了南极冰盖最高点的位置 80 22 00 S 77 21 11 E 海拔4093米 至此 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冲击南极冰盖之巅的神圣使命 2009年1月 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完成了第三座南极考察站 昆仑站的建设 南极条约只限于和平目的 禁止进行一切军事活动 禁止核爆炸实验和处理放射性废物 北极地区 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内的地区 包括北冰洋 欧洲北部 亚洲北部 北美洲北部及一些岛屿 主体部分是北冰洋 占北极地区的6O 欧洲 亚洲 北美洲 联系亚洲北部 欧洲北部和北美北部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空中交通要冲 2004年7月28日 我国首个北极科学考察站 中国北极黄河站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 78 55 N 11 56 E 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 黄河站建立与北极科考 1 原因 由于人类社会的主体 世界人口的83 处在北半球 北极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就比南极大得多 直接得多 在全球变化研究背景中 北极环境系统的一些特殊现象正在成为国际科学界关注的焦点 2 中国科考 2004年7月28日 中国首座北极科学考察站 黄河站在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 78 55 N 11 56 E 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 3 意义 黄河站的建成 不仅为我国深入北极地区科考提供了前沿阵地 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极地考察的能力 同时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走向世界 面向未来 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定决心 并将在增强我国国际北极事务中的影响力方面 发挥积极的作用 3 意义 黄河站的建成 不仅为我国深入北极地区科考提供了前沿阵地 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极地考察的能力 同时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走向世界 面向未来 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定决心 并将在增强我国国际北极事务中的影响力方面 发挥积极的作用 5 南极地区受西风漂流的影响 温度低 北极地区大部分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南北极地区地理特征的比较 南北极地区地理特征的比较 南北极地区地理特征的比较 练习 读我国北极黄河站 78 55 N 11 56 E 所在的 斯匹次卑尔根群岛位置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黄河站与北极点的距离大约为 A 1000 B 1200 C 1400 D 1600 2 距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最近的大陆地区是 A 北美大陆B 亚洲大陆C 欧洲大陆D 非洲大陆 3 关于北极黄河站 南极中山站 69 22 S 76 23 E 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A 黄河站盛行东南风 中山站盛行东北风B一年中 黄河站的极昼极夜时间短于中山站的极昼极夜时间C 黄河站的区时比中山站的区时晚约4小时18分D 黄河站位于中山站的西北方向 5 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虽然地处高纬 但其冬季气温明显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 其最主要的成因是 A 地形以平原为主B 降水稀少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弱C 暖流的影响D 四周被海洋包围 受海洋的影响明显 4 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海岸线曲折破碎 其主要成因是 A 海浪作用B 流水作用C 风力作用D 冰川作用 例 右图是南极地区图 阴影部分为黑夜 读图完成9 11题 1 图中a b是我国的科学考察站 沿直线从a到b的方向是 A 先东北 转东南B 先西南 转西北C 先东南 转东北D 先西北 转西南 2 4 6 C 2 4 6 2 关于两个科学考察站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白昼时间a比b短B 正午太阳高度b大于aC 两地都有极昼极夜现象D b考察站濒临大西洋 A 2 4 6 3 此时的北京时间是 A 0时B 2时C 20时D 22时 B 典例1读材料和南极地区图及北极地区图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8年10月16日宣布 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于10月20日从上海出发 启程前往南极执行南极内陆站建设和考察 中山站改造建设以及南极洲科学考察等任务 这意味着我国首个南极内陆站建设进入实施阶段 材料二斯瓦尔巴群岛 图中甲 的新奥尔松 被称为 地球上最北的城市 一年当中太阳高度最大仅为34 31 新奥尔松时间2004年7月28日7时59分 北京时间7月29日5时11分 中国五星红旗升起 中国黄河站成立 1 写出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 A 大洲 C 岛屿 D 大洋 E 科考站 F 大洋 G 大洋 2 图中B的自然景观是 主要影响是 从图中信息可知 磁点位于最高点的 方向 3 北冰洋对世界交通的有利影响是 若一架飞机从上海飞往伦敦 最近的线路是 4 试述中国对北极进行科考的原因 5 南极附近的自然资源有哪些 答案 1 北美洲格陵兰岛大西洋长城站太平洋印度洋 2 落叶阔叶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东北 3 联系亚 欧 北美三大洲的最短航线先西北再西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