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的四大工业基地 1 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 辽中南 京津唐 沪宁杭 珠江三角洲 2 辽中南工业基地 3 辽中南工业基地 4 5 东北地区地形图 土地平坦开阔 有利于工业的布局 6 超百万人口城市分布图 大城市多 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7 辽中南地区的农业基础如何 8 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资源丰富 地处平原 地势开阔 辽河等河流流过 水源丰富 交通便利 城市比较密集 市场广阔 农业基础较好 工业发展历史较长 辽宁省中部 南部地区 在工业的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 可采取哪些相应的措施 9 制约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存在问题 能源枯竭 水源不足 1 能源枯竭 水源不足 2 设备陈旧 能耗大 污染重 3 科技水平不高 10 发展方向 1 加大科技投入 更新设备 提高产品质量 2 调整工业结构 发展第三产业和高科技工业 3 适当限制某些耗能大 当地缺乏原料和资源的工业发展4 加大环境整治力度 改善和优化环境 11 京津唐工业基地 12 渤海湾 京津唐工业基地 产值约占1 10 13 14 1 丰富的煤 铁 石油 海盐等资源2 靠近山西能源基地 并有输油管道联结东北 华北的油田 3 便利的海陆交通 4 高等院校集中 人口素质高 人才资源丰富 5 市场大 投资环境好等 京津唐工业基地的区位优势 15 存在问题 发展方向 水源不足 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 增加产品类型 加强技术改造 重点发展钢铁 电子 石油 化工 轻纺等 朝 高 精 尖 新 方向发展 16 沪宁杭工业基地 17 上海 南京 杭州 沪宁杭工业基地 18 19 20 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长江三角洲 交通便利 人口密集 市场庞大 资金技术力量雄厚 建立了新安江 富春江水电站和秦山核电站 农业基础好 工业历史悠久 地处平原 地势开阔 有长江 黄浦江等河流 水资源丰富 在工业地域的发展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 可采取哪些相应的措施 21 存在问题 发展方向 沪宁杭工业基地 结构轻型化 实行内联外引 开发新技术 新产品 开拓国际市场 能源 矿产缺乏 22 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 23 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 珠江口 广州 香港 深圳 澳门 珠海 24 25 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政策支持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在政策上大力支持 对外开放 因此 这一地区很快就成为一个新的工业基地 地理位置好 邻近经济发达的港澳 靠近经济发展迅速的东南亚地区 利于引进外资 技术 发展新兴工业 劳动力资源丰富 利于发展出口加工工业 以轻工业为主 发展出口型的加工工业和制造工业 能源建设 国家大力开发红水河流域丰富的水能资源 建设了大亚湾核电站 这些都弥补了本区能源的不足 便利的水陆空交通运输条件 26 存在问题 能源矿产不足 发展方向 利用特区优势 外引内联 开拓国际市场 珠江三角洲 27 主要部门 家电 服装 食品 玩具等发展方向 积极发展新兴产业 以出口为主的多种加工工业和制造业等 特点 地位 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发展条件 交通便利 侨乡多 农产品丰富工业中心 广州 深圳 珠海为中心 28 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均位于我国东部沿海 近海运输方便 铁路 公路 水运 管道运输联络国内各地 便于物资交流 当地及相邻地区资源丰富 如 辽中南的铁 石油 京津唐地区的煤炭 铁 石油 海盐 棉花等 个基地有不少的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 享有发展经济的优惠政策 京津唐和沪宁杭地区科技力量雄厚 辽中南地区工业基础好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侨乡多 有吸引外资 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的优势 29 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中国辽东半岛 山东半岛 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 同时延伸可辐射到山西 内蒙古 整个大的范围占据中国国土的12 和人口的20 探究 30 1 漫长的渤海 黄海的海岸线 海洋资源 区位优势突出 港口星罗棋布 而且还有得天独厚的人文 科技 旅游 经济资源 特别是拥有天津 大连 青岛等大开放港口 优势 31 2 区位优势突出 本区域环绕渤海 与太平洋相连 毗邻朝鲜 与韩国 日本 俄罗斯远东地区地理位置接近 又背靠蒙古共和国 在环渤海区域内 北京是中国通往世界各大城市航空线的交汇中心 天津 大连 青岛 烟台等市的航空港也有较大的规模 3 京津冀 辽东半岛 山东半岛这三大城市群工业发达 技术先进 经济辐射能力强 32 4 资源优势突出 在环渤海经济圈内 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而且劳动力成本比长三角和珠三角低得多 分别是长三角的1 2和珠三角的1 3 可大大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有利于吸引投资进入 这里不仅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而且分布相对均匀 开采条件较好 辽宁的辽河油田 天津的大港油田 山东的胜利油田均为中国的重要石油生产基地 近年来渤海湾石油勘探不断取得新进展 开发前景极为广阔 33 5 经济基础雄厚 自明清以来 环渤海区域就是中国的政治 文化中心 经济基础也是相对较好 北部的辽东半岛是中国传统的重工业基地 工业基础雄厚 中部的京津冀地区的机械制造等工业一直具有的传统优势 而山东半岛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迅速 农业和工业基础皆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34 环渤海工业发展中的问题 高科技产业发展不足 工业产品类型单一 生产技术落后 环境污染严重 淡水资源不足 本地区应采取何种措施来尽快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 增加产品类型 加强技术改造 防治污染 保护生态环境 节约用水 保护水资源 35 从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方面 比较京津唐和沪宁杭工业基地布局条件的相同和不同点 将下列代表各种区位条件的字母填在图中相应的小圆圈中 A 矿产原料丰富B 水资源较丰沛C 能源条件优越D 技术优势明显E 河 海运条件均佳F 部门集聚配套较好G 人口众多 市场广阔 DFG 36 2 与 相比 工业发展的优势主要表现是 不足的方面主要有 3 地区石油化学工业发展很快 有利的条件是 4 近20年来是 地区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 说明该地区发展快的社会经济原因 优势 腹地宽广 水运发达 长江流域多以此作为出海门户 长江三角洲农业发达 气候温暖湿润 降水丰富 水源充足 人口稠密 劳动力素质好 市场经济发育较早 人们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观念和经济活动能力 不足 矿产资源和能源缺乏 石油资源丰富 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制定了有利于该地发展的特殊政策 靠近港 澳 台地区 有引进境外 国外资金 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优势 交通 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 充分利用人多 劳动力廉价和侨乡的优势 抓住了国际劳动分工的机遇 37 14 分析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产业发展特点与条件的有关图文资料 并回答问题 20世纪80年代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通过大量引进外资 外企 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发展成以工业为主导的地区 20世纪90年代以来 珠三角又一次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机遇 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和工业部门结构 成为重要的轻工业和外贸出口基地 外贸依存度远远高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步入新世纪 珠三角的经济继续高速发展 2000年珠三角创造的生产总值为7361亿元 2004年为13394亿元 为了谋求经济的更快发展 进一步实现珠三角与内地和港澳地区在资源 资金 技术 市场 劳动力等方面的互补 有些专家认为珠三角可以构建联合周边地区的泛珠三角洲经济区 简称泛珠三角 新格局 38 1 珠三角历来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其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属于 农业 这里多数地区农业虽然机械化程度较低 但 程度高 单位面积产量高 2 基塘农业是珠三角的农业特色 其形成主要是充分利用了当地 单项选择 A 肥沃的土壤B 低洼的地势C 发达的科技D 便捷的交通 3 20世纪80年代 珠三角的工业为 密集型产业 主导的出口加工型工业 主要工业部门为 工业 4 20世纪80年代 珠三角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多项选择 A 当地雄厚的工业基础B 丰富的矿产资源C 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D 外来资金 设备与技术 39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 珠三角工业发展呈现了以密集型为主导的特点 尤其以工业部门最为突出 6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 珠三角GDP迅速增长 2004年GDP约是2000年的 倍 同时 珠三角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具体表现为 7 目前 珠三角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 具体表现有 多项选择 A 能源供应相对紧张B 南岭阻隔水陆交通C 劳动力素质较低D 外向型经济比重较低 1 8 第一产业比重大幅度下降 第二 第三产业比重均有上升 尤以第二产业更为明显 40 珠三角可充分利用周边省区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 可利用港澳地区的资金 信息 技术 市场 周边省区可利用珠江三角的资金 技术 还可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 港澳地区能充分利用珠三角廉价的劳动力 土地 市场 并进行产业转移 8 近年来有些专家主张构建的泛珠三角 包括广东 福建 江西 海南 广西 贵州 四川 和 等9省区以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泛珠三角的构建对珠三角的发展和新融入地区的经济发展分别有何积极意义 41 读图 完成下列要求 1 A地是 以工业为主 B地是 以工业为主 C地是 以工业为主 D地是 以工业为主 沈阳 抚顺 本溪 鞍山 机械 煤炭 钢铁 钢铁 2 E地是 以工业和工业著称 该城临海 是东北地区最大的海港 大连化学造船黄 42 3 从资源 交通 劳力技术等方面 简述该省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资源条件 交通运输条件 劳力技术条件 有鞍山和本溪铁矿 抚顺和阜新煤矿 抚顺油页岩 辽河油田和大庆油田的石油和天然气 铁路网稠密 有较多的公路和沈大高速公路 有大连 营口等海港 水陆交通便利 工业发展历史悠久 工业基础较好 劳力充足 技术水平高 43 辽中南工业区 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 临海 利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地处平原 地势开阔 工农业基础较好 人口较密集 市场广阔 重要工业中心 鞍山钢铁 沈阳机械 大连化工和船舶等 长春汽车 哈尔滨机电制造等 44 京津唐工业区 重要工业中心 首都钢铁 燕山石油化工 天津制碱 唐山钢铁 开滦煤矿 中关村电子等 太原钢铁 洛阳拖拉机制造 西安飞机等 矿产丰富 交通便利 输油管道联结东北 华北 人口密集 高等院校集中 人口素质高 人才资源丰富 市场广阔 45 环渤海工业发展中的问题 高科技产业发展不足 工业产品类型单一 生产技术落后 环境污染严重 淡水资源不足 本地区应采取何种措施来尽快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 增加产品类型 加强技术改造 防治污染 保护生态环境 节约用水 保护水资源 46 47 连线题 沪宁杭地区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地区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京津唐地区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48 目前 我国的工业 三废 主要来自工业 三废 指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出来的废渣 废水 废气 三废 的危害 污染了江河湖海 使水质恶化 废水 严重污染大气 废气 废渣 占用大片田地 淤塞河道 污 染环境 消除工业 三废 搞好环境保护工作 49 消除 三废 的措施 要预防 综合利用化害为利 作无害处理 加强法制 有色金属冶炼厂排放的 废气 中含有二氧化硫 可回收利用制成硫酸 火电厂排放的粉煤灰可制成建筑材料 处理污水可建立污水处理场 处理废渣 在综合利用以外 可建立焚烧炉或采取掩埋 消除废气可用化学手段 50 上海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 20世纪50年代初期 上海工业的支柱是纺织 造纸 卷烟 火柴 肥皂 面粉 橡胶 皮革这8个行业 经过不断调整和发展 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 上海工业已演变成以信息 现代生物与医药 新材料三大高科技产业为主导 以汽车 通信设备 电站设备 钢铁 石油化工 家用电器六大产业为支撑 以都市型工业为特色的现代工业体系 1991 1999年 上海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14 50 远远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工业经济效益指数比全国水平高出18个百分点 上海这个老工业基地正焕发着青春的活力 51 京津唐工业基地 一 有利条件 1 丰富的铁 石油 海盐资源 2 有统一的电网 3 有便利的铁路 公路和近海运输 4 紧靠山西能源基地 5 有石油管道联结华北和东北的油田 二 主要城市 北京 天津 机械 冶金 化工 纺织 食品 唐山 采煤 冶金 陶瓷 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52 沪宁杭工业基地 一 有利条件 1 有丰富的资源 2 雄厚的技术力量 3 统一的电网 4 发达的水陆空交通 二 主要城市 上海 钢铁化工纺织机械造船食品 南京 无锡 苏州 杭州 家用电器 丝绸 服装 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53 珠江三角洲 一 有利条件 靠近香港和东南亚便于利用外资 二 主要城市 广州 深圳 珠海 家用电器 服装 食品 玩具制造 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54 辽中南工业基地 有利条件1 丰富的资源煤 铁 石油2 便利的交通铁路运输 铁路运输 二 主要城市和工业鞍山 本溪 钢铁工业沈阳 机械工业大连 造船和石油加工工业辽阳 化纤工业 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55 我国东部地区发展工业的条件主要包括 地理位置优越 资源配置良好 交通运输方便 劳动力 技术 历史条件好 农业基础稳固等 56 资料 鞍钢始建于1916年 前身是日伪时期的鞍山制铁所和昭和制钢所 1948年鞍山钢铁公司成立 翌年7月9日在废墟上开工 迅速恢复了生产 并进行了大规模技术改造和基本建设 鞍钢是新中国第一个恢复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最早建成的钢铁生产基地 被喻为 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 共和国钢铁工业的长子 辽中南地区的工业发展历史和基础如何 57 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中国辽东半岛 山东半岛 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 同时延伸可辐射到山西 内蒙古 整个大的范围占据中国国土的12 和人口的20 58 在环渤海经济圈中 不仅有漫长的渤海 黄海的海岸线 海洋资源 区位优势突出 港口星罗棋布 而且还有得天独厚的人文 科技 旅游 经济资源 特别是拥有天津 大连 青岛等大开放港口 因此 继珠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之后 环渤海区域在东部沿海地区中增长强劲 引人注目 正在成为中国第三个经济增长极 2008年 环渤海经济区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已经超过5000亿元 占中国海洋产业总产值的1 3以上 作为中国的第三大经济增长极 环渤海经济区目前已成为中国海洋经济的区域龙头 特别是随着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改造 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崛起和北京中关村 天津滨海新区 河北唐山市曹妃甸等区域的建设热潮的出现 环渤海地区已经成为新一轮投资热点 拥有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中国南方经济的冲击作用 致使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环渤海地区作为主要投资对象 把北京作为研发中心和运营总部 把生产基地建设在天津 大连 青岛等地 可以预见 京津冀都市圈在现有的京津冀区域合作的基础之上 将实现技术 信息 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啤酒行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及供应链协同发展评估报告
- 2025-2030中国啤酒行业季节性波动特征与库存管理优化策略研究报告
- 证券从业考试新增知识点及答案解析
- 2025-2030中国啤酒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与去库存策略实施方案报告
- 2025-2030中国啤酒行业O2O模式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报告
- 2025-2030中国啤酒罐装生产线效率提升与智能化改造投资回报分析报告
- 2025-2030中国啤酒社区零售终端布局及最后一公里配送优化策略研究报告
- 基金从业资格考试新考纲及答案解析
- 社区护理学本科题库及答案解析
- 城轨施工安全问题库及答案解析
- 辽宁省民间信仰管理办法
- 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洞察阐释
- 学堂在线 新闻摄影 期末考试答案
- 脑瘫个案护理
- 2025年全国新高考英语II卷试题解析及复习备考策略(课件)
- 课本剧《霸王别姬》剧本【3篇】
- 2025年营养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乙肝疫苗行业市场发展模式及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 作文写作(解析版)-2025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贵州专用)
- 人工智能技术研发股东出资合作框架协议
- 学校教职工网络安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