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doc_第1页
国培计划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doc_第2页
国培计划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doc_第3页
国培计划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doc_第4页
国培计划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杨源晶一、 问题的提出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以学生“能做某事”为描述方式设定各级教学目标和要求,强调应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使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目标,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而提高其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传统的语言教学把语言作茧自缚为独立的符号系统来研究,把语言看成是语音+语法+词汇,把语言看作是一个单纯的形式体系,它只重视语言形式符号系统的训练,忽视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任务型语言教学是由当前流行的交际教学思想发展而来的,它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它基于交际法的理论,既能强化语言的实际运用过程,又能充分体现语言的交际本质,这和我国有些专家所倡导的“加大语言输入,加强语言实践”“大量输入及时输出”的教学观点是相通的。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外语教学十分强调知识传授型思想,形成了“课堂讲授法”或“灌输式劝讲法”。在教学活动中它围绕着语言形式进行,从而形成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由于教师不够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语言的交际应变性和得体性,机械划一的训练抑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使学生依赖性变得日益明显,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就成了死记硬背词语用法和语法规则,结果出现“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的现象。学生学习被动,习得语言的潜能受到压制。英语教学处于三种病态中:口语教学聋哑症,语法教学高血压,课文教学贫血症。语言交际功能完全失效。为此,语言专家提出“让学生通过语言使用(即用英语进行各种活动)来掌握语言,使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学到语言,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挥他们的创造性”。2002年秋,我校与另一间学校合并,依傍两间学校的优势,借课改的东风,我们把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应用于教学实际中,英语组课题中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研究,获区十五规划课题立项。通过两年多的实践研究,本人对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实施任务型教学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收获。二、任务型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简称TBLT)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研究和实践提出的一种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它以具体的任务作为学习的动力,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作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以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成就。该模式是20多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状态,它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一种师生、生生合作、互动的学习过程。具体地说: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就是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task),将课堂教学的目标真实化、任务化,从而培养其运用英语的能力。也就是说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动力,把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用所学语言去做事,在做事的过程中发展运用自己所学的语言。简单地说就是: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中用,学了就用。它立足于学生本身,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出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能“自己站起来走路”。任务型教学认为,掌握语言大多是在活动中使用语言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训练语言技能和学习语言知识的结果。在确立教学目标时,教师主要考虑的问题应当是“学生学完后将会做什么”,而不是“学生要学什么”。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以功能为基础的教学活动中许多活动并不是来自真实生活,最多只能称其为“准交际”,而要培养学生在真实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就应该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参与和完成真实的生活任务(real-life tasks)(D. Nunan, 1989). 真实生活任务型教学强调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即做各种事情),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用英语做事的能力)。三、任务的设计1、 设计任务的原则:趣味性。因为学生兴趣与学习效果及教学效果密切相关。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设计的活动根本唤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达不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尽量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如:在学完Book2, Unit10, The Swedish Rock Band 后,可要求学生课后写一篇名为My favourite pop singer 的文章。要求文章包含如下信息:Who is he / she ? Where is he / she from? When and where was he / she born ? When and where did he / she give his / her first concert ? Why do you like him / her? Which of his / her songs do you like best? 学生对明星都很感兴趣,看到这个题目,他们的兴致马上高涨起来,作文自然就不难写了。层次性。任务越容易,参加任务的人就越多,获得成功的体验也就越多,学习兴趣就会越浓厚。因此,在设计任务时应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刚开始设计的任务应简单些,让大部分学生都容易参与进来。随着任务的渐渐深入,学生对任务信息的了解不断增加,稍难的任务也会显得容易起来。如:Book2, Lesson 74. 可设计如下任务:让学生看投影片2分钟,然后关投影,让学生说出画面中的food , drink and fruit .Make a survey. 问一个朋友:What would you like for breakfast / lunch / supper? 然后给出调查结果。假如你晚上邀请朋友吃饭,要去商店买食物、饮料、水果,据此编写一个对话。上面三个任务的难度由易到难,逐渐加大,学生在完成前面的任务时,掌握了相关的食物、饮料和水果等名称,在完成后面的任务时困难就不大了。交际性(真实性)。任务型教学的特点是将具有真实性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的环境中,因为真实的场景能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不受任何约束地真正体会语言,理解语言并大胆地运用语言,达到脱口而出的效果。因此,设计任务时要创设一些真实的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会交际。可拓展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开展各种任务型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展现才华。如组织英文歌曲比赛、书法比赛、手抄报比赛、课本剧表演、English Show 等活动。 2、设计任务要注意的问题:设计任务时要考虑任务的结构组成。Nunan.D(1989)提出分析交际任务的框架,他认为交际任务可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任务由目标、输入、活动、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及环境五个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目标(Goals) 教师的角色(Teacher role) 输入 (Input) 任务(Task) 学生的角色(Learner role) 活动 (Activities) 环境(Setting)在教学过程中应从任务的这五个方面着眼组织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任务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学生只有根据目标有目的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才能完成任务,达到交际效果。在设计任务时,要针对英语基础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从课堂上受益,取得进步。构成任务的内容就是输入材料。设计任务时要考虑输入内容的多样化,要根据实际,结合学生的兴趣,进行开放性的选材,对学生进行任务的输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报纸杂志、时事新闻、热点话题、畅销小说、影视剧、歌曲、学生自己的作品等都可以作为素材进行任务设计。输入材料的多样性决定了任务活动的灵活性。设计任务时要针对不同的输入材料,设计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通过多种方式完成活动的任务,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如:对话、角色扮演、演讲、采访、辩论、小组讨论、游戏、竞赛、演唱英文歌曲等互动性强,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方式。任务必须有一个结果。在任务完成以后,学生应该有一个成果。在设计任务时要将任务的评价方式考虑进去,让学生将完成任务的结果展示出来,使完成任务的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在设计任务时,还要根据各单元的语言知识和不同话题,适当地选择任务的类型。出于不同的分析视角,任务会有不同的分类。例如,根据任务是否具有真实性,可将任务分为 “pedagogical tasks”和 “real tasks”;根据任务中使用的言语技能,将任务分为 “skill-getting tasks” 和 “skill-using tasks”等。在初中课堂中可设计列举、排序、分类、比较、故事链、信息差、解决问题、做决定以及观点交换等类型的任务。四、任务的实施1、任务实施的条件实施任务的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语言教学中的任务并非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一定要做的事,这里的“任务”通常是指以真实世界为参照,以形成语言意义为主旨的活动。Nunan指出,任务作为课堂的一种活动必须以意义为中心,而不是以操练某种意义不大,甚至毫无意义的语言形式为目的;任务的焦点是解决某一交际问题,而这一问题必须与现实世界有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应是具体的,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实施任务的环境,也就是教学环境,或者说是课堂组织形式,包括任务完成的方式和任务时间的分配等,不能像传统的外语课堂那样,教师面对几十个学生授课,搞满堂灌。任务型教学通常采用二人或小组合作的形式,也可以是学生个人操作,独立完成任务。任务型教学最好采用小班制。2、实施的步骤任务型教学通常可以分为三个步骤来进行:(1)任务前(pre-task)教师设置情景,介绍话题,引入任务,并向学生提供完成任务所必需的语言支持,介绍有用的词汇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任务指令并准备执行任务。具体操作包括:热身活动(做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活动,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并巧妙地引入任务);呈现完成任务需要的知识(呈现、介绍、操练与任务有关的知识);介绍任务的要求(明确目标、任务)。(2)任务环(task cycle) 任务(task)- 学生通常以双人或小组的形式来完成任务; 计划(planning)- 各小组准备如何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的情况; 报告(report) - 各小组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的情况,包括他们怎样完成了任务,他们决定或发现了什么等-展示成果(以展示、表演等形式展示成果)。(3)任务后(post-task) 分析(analysis)- 学生分析课文或录音中出现的一些语言特点,并分析其它组执行任务的情况(任务的评价:自评、小组评、教师评); 操练(practice)-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练习语言难点,包括新的词汇、短语和句型等(完成与任务有关的作业或拓展性的作业)。3、教学示例What do people eat? Unit15, Book2(一) 教学目标了解不同国家的饮食文化差异,增强世界意识,培养学生“健康饮食”的理念。 (二) 语言目标1 语言知识:与食品相关的词汇及句型。2 语言技能: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三) 教学任务1 中国人经常吃什么?中国最流行的食物是什么?2 外国人吃什么?3 世界上最流行的食物是什么?4 哪些是健康食物?平时吃什么食物才能使身体健康?(四) 教学过程Task 1: 中国人经常吃什么?中国最流行的食物是什么? Lead-in : The student on duty read his duty report: My favourite food.Ask: Whats he talking about? Whats his favourite food? A favourite food show: show your favourite food and say something about it. 向你的朋友介绍你最喜爱的食物,并把事先准备好的图画或实物(模型)展示出来。各组推荐做得最好的同学出来展示他们的作品,评出最佳作品。小组活动:Make a survey.采访你小组的同学,回答下列问题并填好下表:1) What do you often eat for breadfast / lunch / supper?2) What do you often have before / after meals?3) What do Chinese people eat on Mid-autumn Day / Spring Festival?4) Whats the favourite food in Foshan / Guangdong / China? 5) Do you know the four famous kinds of food in China ? What are their characteristics?MeatVegetableFruitOthersS1S2S3 Make a report: What do Chinese people eat? (先书面表达,然后各组派一名同学向全班同学作报告)Task 2 : 外国人吃什么? Lead-in Ok. You know Chinese food very well. But do you know any foreign food? Have the students discuss the following question in groups:1) What do the Englishmen / Japanese / Indians / Italians eat?2) Whats the most popular food in England / Japan / India / Italy? Show some food pictures on the screen and get the students to make a dialogue like this:1)A: Do you like .? 2) A: Do Japanese often eat it?B: Yes. What about you? B: Yes, they do.A: So do I. A: So do we (Chinese). Summary: the popular food in different countries.(Fill in the following table) CountryPopular foodEnglandFish and chips, sconeJapanSushi, sashimi(uncooked fish)ItalySpaghetti, pizzaIndiaPancake, hot foodChinaSpring rolls, rice, dumplings Task 3: 世界上最流行的食物是什么? Show some restaurant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Macdonalds, Kentuky and so on) and ask :Can you see them in China? Do you like eating hamburgers / fried chicken or chips? Read some pieces of instructions of food, listen to the tape and find out:Whats the most popular food in the world? Task 4: 哪些是健康食物?平时吃什么食物才能使身体健康? 此项任务由学生在课后完成,让学生查资料(看书、看报、上网等),按小组为单位列出健康食物,并说明理由,评出最佳的营养师。五、思考与认识 1、实施任务型教学的意义和效果 任务型教学理念使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生了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1)任务型教学一般在教学的开始就呈现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用语言做事。这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有效地改变了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 (2)为了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学生的学习活动将以意义为中心,尽力调动各种语言和非语言资源进行意义构建,以达到解决某个交际问题的目的。完成任务的过程催化了学生自然的和有意义的语言运用,营造了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内化语言的环境。 (3)任务型教学具有目的性、过程性、综合性和对思维的挑战性等特点,它较好地体现了现代语言教育中关于交际能力、认知过程、感受与经历、信息分析与整和、学习策略以及合作学习等理念,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通过实践,试验班出现了如下的优势: (1)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上升,思维活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自主学习能力较强,富有合作精神。 (2)学会了用英语做事,如用英语制作贺卡、明信片、手抄报等。口语方面:会用英语讲故事、演讲、演课本剧等。学生表现出来的能力(词汇、口语)得到了外教的称赞。 另外,教师在试验过程中逐步改变了教学理念,更新了教学方法,与学生在教学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重新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2、实施任务型教学要注意的要点 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所做的事是在教师的控制下进行的,学生所做事情的结果是教师可以“预知”的。而任务型教学“再现社会情境的真实性”的特点使得活动的结果具有不可预知性和多样性。因此,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要明确任务活动的内涵,区分任务活动与练习活动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不同于一般的课堂练习,它侧重于对学生完成交际任务的能力和策略的培养,而不仅是一种机械性的语言操练。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参与和在交流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比如,根据一张列车时刻表,我们可以设计两类教学活动:学生根据阅读材料的内容判断正误回答问题;学生根据阅读材料及所提供的其它信息制定旅行计划。前者只是机械性的练习活动,后者才是任务活动。 实施任务型教学要体现开放性的要求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活动的生活性、综合性和开放性,切忌教学活动封闭化。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并不限于一个或两个,有时一个任务可以包含几个子任务或连成一个任务链。任务活动也不仅局限于课堂,而且可以延伸到课外的学习和生活中。课外任务完成的周期可能是一天、一周,也可能是一个月,甚至一个学期。总之,学生只有通过任务的完成,才能在学习的同时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 实施任务型教学不能将任务绝对化 任务型教学重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强调“在做中学”。因此,有的教师认为,任务型教学就是让学生自由地做他们喜欢做的事。因而上课时一味地组织学生做游戏、演节目、搞竞赛,课堂气氛表面上很热闹,像开晚会一样。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做法,也达不到任务教学的真正效果。在课堂上适当采用游戏、竞赛等形式的确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教学效果,但教师在调节课堂气氛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学的要求。“做中学”中“做”的目的是为了“学”,真正的任务型教学既重视“做”,也重视“学”。只强调“学”而忽视“做”,其结果是“为学而学”(learning for learnings sake),这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只强调“做”而忽视“学”,结果就成了“为做而做”(doing for doings sake),同样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六、结束语任务型教学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语言完成某项具体任务,并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它强调交际的过程和语言的功能,注重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因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语言运用能力。但是,任务型教学模式中任务的设计和实施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课前如何进行教学活动设计,课上如何组织学生的任务活动,课后能否促使学生继续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都直接影响任务实施的效果。因此,教师要认真学习任务型教学法的有关理论知识,并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总结经验,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另外,如何在大教学班中开展任务活动,学生素质较差的班和教学条件较差的地区如何开展任务型教学活动,如何处理评价和考试的矛盾,如何解决完成任务和课时分配的矛盾等还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进一步的探索。长期以来,中学英语教学效率低、质量差,呈现出事倍功半的不良趋势。上期以来,我县大力倡导课堂教学改革,并进行了“双学双推”课改实践活动,为英语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对照我县英语课堂教学实际,反思自己六年来的英语教学工作,我觉得导致这种出苦力、低效益的重要原因是没有把教师、学生、教材三要素达到最佳组合;教学中未能真正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法呆板,不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阻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影响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目前这种现状已不能适应外语教学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那么,如何革新英语课堂,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并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目标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呢?下面谈谈自己三个方面的粗浅认识以和各位同仁分享。 一、革新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参与意识,使英语教学过程交际化。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不断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众所周知,英语是一门实践性、交际性很强的学科。只在课堂上把语言当作一门知识,滔滔不绝地讲给学生,不给学生实际操练之机,学生自然就会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并逐渐产生厌学情绪乃至弃学。学习外语首先要大量接触并积累形象生动的语言素材。语言的习得就像学习骑自行车一样,只是一位地聆听别人讲骑车的动作要领,而很少上车骑试,自然学不会骑车。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教学由注重语言知识的讲授转变为注重语言能力的训练,把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感、语气习惯贯穿于授课始终,课堂上加大学生的实践,变单向交流为双向或多向互动交流,努力把教师的任务由“教”转为“引”。在此期间教师需设置较为真实自然的语境,组织好各种课堂语言活动,运用表情和手势等来启发学生,指导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课堂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让所有学生都有充分的时间参与学习活动。采取二人、四人或六人小组,师生共同活动等方式,通过对话、讲故事、角色扮演、讨论和演讲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展开各种语言交际活动,增加课堂上语言实践的广度和深度,以增强学生的语感厚度。用竞赛、游戏的形式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基于强烈的荣誉感,学生将会信心百倍,全身心地参与语言活动,并从中意识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增强了学习责任感和主体参与意识,将所学知识和掌握的言语技能发展成为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中,学生靠听获取信息,用口传递信息,以阅读和书写交流信息。由于重视了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强化,为学生搭建了施展才华的平台,使学生获得了成就感,学生便会由讨厌学习英语渐渐地变得热爱学习英语,排除心理障碍,树立学习信心,尝到收获的乐趣。 二重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英文语篇背景知识的渗透,逐步改变学生学习英语的“汉化”思维模式,使学生的英语语言思维习惯交际化。我们的学生在理解一个英文句子时,总是先将其翻译成中文,继而按照汉语的思维习惯来学习这一个句子,这种受地域文化影响或限制而造成的语言思维障碍给学生们的学习带了很多麻烦,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张冠李戴、指鹿为马的恶果,使英语的特色和美丽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在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注意渗透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提高交际的准确性,把语言教学置于跨文化交际环境中,抓住文化障碍、误解和冲突的焦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正确得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外,还应努力拓展第二课堂,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参与各种课外交际活动,如阅读简单易懂的英文小说、报刊;听英语讲座、报告、广播;观看英语电影、录像;组织英语讨论、编排英语戏剧、组织表演等活动,全方位了解英语的文化知识,体会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逐步培养自己用纯英语语言思维习惯学习英语的能力。三、改进语音、词汇、语法、句型和课文教学,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语用能力,使英语表达技巧交际化。 语音是学好英语的基础,是入门阶段英语教学的关键和重点。从心理学上讲,作为表音文字的英语语音,学习时应先声音编码,再意义编码,这样有利于记忆。根据这一理论,针对初一学生记忆力好,模仿能力强,负担轻,求知欲望强烈的特点,运用正迁移规律,学习26个字母,以5个元音字母为主线,采用对比法,特殊记忆法,以第一册的单词为内容,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熟练掌握48个音素,在此基础上讲授音标,把教、练、用结合起来,指导学生看音标读字母,看音标读单词,看音标读句子,注意节奏和语调。这样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生掌握了音标,培养了他们认读单词能力和自学能力,增强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 强调听说领先,读写跟上。传统外语教学法把活生生的语言当作死的知识来传授,忽视了它的交际作用。而事实上任何语言都是有声的,口语是第一性的,英语也不例外。听说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课堂上加强听说训练,以听促说,在听力活动中,选好材料,先让学生认真听,将听到的声音输入大脑,然后再模仿、复述、回答问题等。由于学生们是如临其境地听,注意力非常集中,这样边听边在大脑中展现一幅与听到内容有关的图画,听到的内容于是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死的东西就转化为活的语言。也就是说,学生边听边从头脑中提取信心进行加工,使新信息进入认知结构,从而很好的理解并记忆。通过听说,带动读写,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词汇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词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强调词的释义、搭配和运用。利用直观、形象的方式,如图片、实物、动作、表情等,借助读音规则、同义词、反义词、前缀、后缀等来指导学生学习单词,用简单易懂的英语解释生词或以旧引新。通过演示或讲解、操练和反复使用,使学生了解词的含义并掌握用法。教学中“词不离句,句不离文”,避免孤立地死记单词,培养学生查阅字典的能力,并组织大量的课内外阅读,达到复习、巩固和积极利用语汇的目的。句型教学法是初级阶段的核心。在句型教学反面,既重视句型结构,又决不能轻视运用。多年来,我国外语教学界受着结构主义学派的影响,认为“语言的结构,由不同层次的小的结构,一层层地组成,而句子是基本结构。”只注意语言结构与词汇的嫁接,其结果往往是语法正解的句子不一定能正确地进行交际。因此,教句型时,要给学生一定的情景。(如哪种场合,对什么人,怎样说)要求学生精于模仿,从中发现规律,掌握其结构,正确使用,这样会使枯燥无味的“定理”变成活生生的语言。 语法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自觉地灵活地运用语法规则分析外语,并用词造句以表达思想,而不在于死记硬背语法规则。应在大量的口语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运用中总结、归纳规则,在结构性练习的基础上加强意义性和功能性的练习,帮助学生把语言规则向语言技能转化,把语法概念和实际运用结合起来,而不是照本宣科,偏重对概念、规则的讲解,让学生机械模仿,套用。 另外帮助学生弄清母语语法知识对外语语法的掌握起着双重作用,要注意两种语言的比较,尤其是注意不同点。 课文教学,必须改变因应试教育形成的教学模式及传统的分段教学法和语法翻译法,认为课文教学就是语音、词汇、语法和句型的综合运用;认为学习课文就是学习语音、词汇、语法和句型,就是一句句、一段段地讲和练。这样耗时费力,支离破碎,无法体现语言教学实践性、交际性的特点。我认为课文教学不仅仅只是语音、词汇、语法和句型的综合运用,而是围绕这某一主题、某些内容或情节而进行的综合运用。要多用任务型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因此,课文教学应从整体入手,用简单的英语导入,在学生了解文章内容要旨的基础上进行语言操练;在分析句子时,强调“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不仅要注意句子的表层意义,更要注意句子的深层含义,注意句子同文章内容及主题的内在联系。这样既强调语言结构的学习,又强调语言功能的学习,不仅提高学生的听力、语感,改进语音语调,还促进了学生的记忆、思维和自学能力,从而使课文教学成为教师、教材、学生相互作用的积极过程,在培养学生语言技能方面收到良好效果。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能够听、说、读、写,而且做到理解准确,表达得体。 总之,词汇和语法知识要结合具体语境的课文来教学,语音教学也要紧密结合单词、对话和课文的教学来进行,因为学习语言需要语言环境。有了语言环境,语感的形成、能力的培养才会成为可能。 总之,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枯燥的、无休止的语言形式的练习中解脱出来,将教学重点由语言形式过渡到语言意义上来。把语言结构和语言功能紧密结合起来,让英语教学进入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使学生在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过程中,不断品味英语,提高语感,锻炼技能,增强兴趣和语言习得自信心,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认为,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交流能力,能够有效培养他们正确的英语学习和使用思维,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生口语表达交流的过程是学生使用语言知识的转化过程,能够有效激活他们的语言学习潜能和兴趣。学生口语交流的过程,有助于他们发现自己在语言表达中存在的语法运用等问题,便于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一、激活学习情感,引导学生踊跃表达英语课程认为,关注好学生的语言学习积极情感,能够激活学生学习英语的潜能和兴趣,帮助他们提高语言的学习和使用技能。学生学习情感的激活,能够更好地体现英语课程的人本主义教学理念,增强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在英语教学中,以学生的学习情感作为重要的辅助教学内容,能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应该注重环境的积累引导功能,让学生能够在和谐、自由的环境背景下有效地学习和交流。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教学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程,以此来激发他们的语言表达交流思维。这样,学生能够更为有效地发现自身存在的价值意义,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教学。从学生的语言学习情感需要出发,帮助学生构建更为和谐的交流环境氛围,不仅能够推动课程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还能够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激情。像在牛津初中英语(funwith english)7b unit4 amazing things 的reading athe ghostin the park教学中,就通过运用上述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首先,要求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思考:if youmeetthe same thing,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欲望,并鼓励学生能够进行自主交流表达。根据学生的学习交流情况,可运用适当的思考探究题目进行表达,像why do they feel surprise when they listen the whisper?以此来激发学生的主动交流探究欲望。二、鼓励合作交流,增强学生交流体验英语课程教学需要在一定的合作探究过程中开展。在教学中,围绕课程教学的任务,运用合作探究的形式进行教学,一方面,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多元化的英语学习思维;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情感体验,满足他们的语言表达交流需要。这样的情感体验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水平。学生在彼此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更全面地理解语言文本的学习内容,尤其是熟悉问题探究的思维发展过程。通过合作交流,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发现彼此存在的问题,便于他们找到合理的学习策略。围绕合作交流,我们应该在围绕交流任务话题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程交流。作为交流的重要形式,应该注重优化教材文本内容,为学生提供可交流的学习任务。同时,可根据学生的交流学习情况,鼓励学生能够运用多元化的思维模式进行表达,以此来增强他们的学习体验过程。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更能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悟。像在牛津初中英语7b unit 3 finding your way的readingaalucky escape教学中,可建议学生围绕“why did the escape ealledlucky”来进行彼此合作交流。在此基础上可布置适当的思考题目,像why does justin and paul find the robbers?还可建议学生通过分别扮演character、susan、justin、paul、policeman等角色进行角色交流表达,以增强学生的语言学习体验,提高他们的语言学习和使用技能水平。三、倡导优化模拟,提高学生交际能力创设接近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能够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和兴趣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运用文本内容。新课程英语通过优化模拟来进行教学,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交流能力。学生在模拟表达的过程中,更为深入地提高了自身的语言表达交流能力。通过运用模拟的方法进行教学,应该紧紧围绕课程教学内容的需要,突出培养学生真情实感的语言表达,让学生能够在一定的思想情感的引导下更为投入地参与交流过程,让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运用得到充分的体现。通过这样的模拟表达,一方面,能够活跃课堂交流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信心;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正如上所言,围绕英语的交际性特征进行优化课程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实现文本知识的转化生成,提高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水平。这种教学方式的运用,不仅是提高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必然需要,更是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方法和途径。1. 英语学科知识与能力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能力;具备从事初中英语教学所需要的英语语言能力;能理解有关英语国家的语言、历史和文化等相关知识。 2英语学科教学知识与能力掌握基本的、适合初中英语教学的学科教学知识和英语课程标准知识,并能用以指导初中英语教学。3英语学科教学设计能力能够根据英语学科特点,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语言水平和学习需要选择并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形成完整合理的教学方案。 4. 英语学科教学实施能力理解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施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具备实施语言课堂教学的基本能力;能够依据教学设计,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5. 英语学科教学评价知识与能力了解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能够对学生的语言学习进行恰当的评价;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够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提出改进的思路。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师,我深知英语教学突出的问题: 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我觉得有效教学策略对我的启发很大,它在我的教学中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带给我教学上的思索。因此,我常常自问:“有效教学,我做到了吗?” 并决心与学生一起克服种种困难,逐步优化自己的课堂,实施英语课堂有效教学。一、有效教学的概念所谓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二、如何实施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理念强调教学的有效性,关注学生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笔者认为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创建和谐的学习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全面提高。以下结合英语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实施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创建和谐的学习氛围,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这就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因为它可以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心理效应, 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主动而愉快地学习英语。同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激发兴趣,才会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使学生产生一种内在学习动力。所以,教师要走进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了解他们所关注且经常谈论的话题,所追求的目标,所向往的生活,所崇拜的明星等等,才能在课堂上跟学生更好地沟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据我对我的学生的了解,初中男生多数喜欢篮球、足球等球类运动,喜欢看各类球赛,喜欢玩网络游戏和街舞等,而女生则喜欢看韩剧、爱情小说等,男女生都喜欢听歌和唱歌,有各自喜欢的歌星、影星和体育明星,也喜欢通过QQ和同学朋友聊天和创建自己的个人空间。因此,课堂上讲到相关内容时,我会适时地呈现一些目前最受学生欢迎的热门明星,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有话可讲,也喜欢讲,甚至争着讲。比如在学习九年级“Unit6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with.” 这单元时,我选用了jazz ,rock, classical music, dance music和pop music几种音乐,在美妙的音乐中学习词汇和定语从句句型: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with.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sing along with. / I like music that is quiet and gentle. /I like music that has great lyrics.随后,又列举一些他们喜爱的歌星学习:I like singer who writes his own music./ I like singer who dances well./ I like singer who has beautiful looking.这样一来,引起了学生的共鸣,诱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让他们产生欲罢不能的激情,从而积极活跃参与后面的语言交际活动和语法归纳。二) 合作互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英语学习是一个合作互动学习的过程,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采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方法,特别是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组际交流、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结合教材适时开展一些“趣味性”互动活动能使课堂生动、活泼,使学生产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愿望。比如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