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本次班会请大家认真对待 2 不要说话自己用心想一想 你有想过自己或身边的人有一天会离开人世吗 你有想过安全和死亡只有一步之遥吗 可能这一切你会觉得很遥远 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 但意外也时常发生在你我身边 可能今天你多听进去一句 说不准哪一天你就会用上 就可能会躲过一劫 多活几年 几十年 3 安全 你对 安全 有什么概念吗 4 安全 社会学名词 安全是指没有受到威胁 没有危险 危害 损失 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 互相不伤害 不存在危险 危害的隐患 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 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 财产 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 5 爱的代价 歌曲欣赏 6 爱的代价演唱 冯小刚 李易峰 7 你知道全国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日是哪一天吗 8 1996年 国家教委 劳动部 公安部 交通部 铁道部 国家体委 卫生部联合发布关于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的通知 确定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日 今年的安全教育日是3 28日 9 你知道为什么要设立安全教育日吗 10 设立这一制度是为全面深入地推动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 大力降低伤亡事故的发生率 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 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培养幼儿的安全自护意识应从培养其良好的常规习惯开始 习惯养成的好 终生受其益 习惯是自动化的条件反射 是指不需要反复思考和再三选择的 自由 而生的行为 习惯成了自然 轻松就在其中了 安全事故已经成为14岁以下少年儿童的第一死因 校园安全涉及到青少年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安全隐患有20多种 食物中毒 体育运动损伤 网络交友安全 交通事故 火灾火险 溺水 毒品危害 性侵犯 艾滋病 勒索 绑架等 有专家指出 通过安全教育 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80 的意外伤害将可以避免 为全面深入地推动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 大力降低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率 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保护工作 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1996年 国家教委等七部委联合发文 决定建立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制度 所以将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11 你知道安全教育日的形象大使是谁吗 12 李冰冰 13 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 2016年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3 28 八年级 8 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14 校园安全 15 校园是安全的避风港吗 案例1 某校二 15 的一女生从校园办公楼的过道经过时 忽然 有一男生从乒乓桌那边飞跑过来 正好撞到这位女生 当时 这位女生只感到门牙剧痛 手一摸 牙齿掉了 她又怕又痛 不停地哭 老师立即联系家长 急忙送医院 花了4000多元将牙齿固定矫形 以后这两颗门牙可能会变黑 这真是不小的横祸啊 案例2 某校二 1 班的一位男生平时喜欢下课时与同班的几位男生玩耍打闹 一天 他与同班伙伴玩摔跤 结果被按倒在地上 疼了好几天后 到医院检查 才知道锁骨断了 不得不做手术 安上了钢筋 还要在家养病好几个月 瞧 谁能料到玩出 祸 来 16 那么 我们在校园里要注意哪些安全 1 严禁学生翻墙出入校园 2 晚自习结束后 学生应立即回寝室 不得在其他地方逗留 3 学生不得在教室内 走廊和楼道口打闹 跑跳或搞体育活动及游戏 4 学生不得爬门窗及或在门窗上从事体育活动 5 学生不得带任何危险物品到校 如 爆竹 管制刀具 仿真玩具手枪等 6 上下楼梯有秩序 人多时不得推 挤 有耐心 不着急 7 寝室地湿 小心滑倒 17 校园暴力 18 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学校校园 由老师 同学和校外人员针对学生身体和精神实施的 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 19 校园暴力事件主要表现为 1 本校或其他学校高年级学生殴打低年级学生 校外青年殴打在校学生 2 某些学生的家长因为学生之间的纠纷而到学校殴打其他学生 3 老师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 4 老师侮辱学生的人格尊严 如要求学生当众做出一些有损人格尊严的动作 辱骂学生等 5 校内外高年级学生以及社会青年抢劫 勒索学生钱财 使学生不但损失钱财 而且心理受到极大伤害 老师以及校内管理人员针对女学生的性侵害 6 同年级甚至同班同学之间的斗殴 20 面对校园暴力 应该怎样做 21 1 不做逆来顺受的学生 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听到学生 家长 老师等直接或间接接触过校园暴力的人这样议论 遇到这种事儿 给施暴者一点儿钱就是 犯不着挨顿打 对这种人 咱惹不起躲得起 少理他们那一套就是 躲避他们的最好办法就是转学 像他们这种 大错没有 小错不断 气死公安 恼死法院 的人 你反抗又能怎样 弄不好还会越陷越深 大多数学生遇到勒索就乖乖给钱 事后 他们不但不敢告诉家长或老师 更不敢报警 甚至警方在破案过程中找到他们时 他们也不敢出面作证 22 实际上 正是受害者这种软弱的态度 助长了施暴者的淫威 据调查 在一些学校里 常有个别为满足自己上网 玩游戏机和吃零食等欲望 强行向低年级的学弟 学妹索要 零花钱 的高年级学生 他们一般看准那些家庭条件比较富裕的低年级学生下手 成功 之后 就一直盯着这些 软柿子 反复拿捏 假如碰到稍有反抗的 他们就会给他 颜色 看看 直到被欺负者顺从为止 除 零花钱 外 他们还会向学弟 学妹强行索要自己喜欢的文具 手表 自行车等物品 23 令人担忧的是 逆来顺受的学生们长期忍气吞声 除使财物遭受更多的损失外 还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更大的伤害 有的因身体受伤而住院治疗 有的因过分恐惧而精神失常 有的性格发生变化 整天沉默寡言 孤僻古怪 这种伤害对他们来说是终生的 同时 由于精神长期处在恐惧状态中 他们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 情绪不稳 心情压抑 学习积极性锐减 24 2 不要以暴力制暴力 他们能抱成团儿 我们为什么不能 他找人打我 我也找人打他 看谁能打过谁 君子报仇 十年不晚 迟早我会让他在我手里栽跟头 这种以暴制暴的心理 在不少受过校园暴力伤害的学生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尤其是那些长期忍气吞声的学生 这种心理更加明显 25 面对校园暴力 受害的学生用以暴制暴的方式解决问题 自然是愚蠢的 因为它不但不能让暴力远离自己 反而会使暴力离自己越来越近 直至使自己完全滑进暴力的泥潭中无法自拔 这种恶性循环的链条越长 校园暴力的发展越迅猛 其影响也就越恶劣 26 话虽这么说 以暴制暴的所谓 黑道原则 还是悄然侵入了某些学校 占领了一部分学生的思想 道德阵地 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 一些学生开始 拜把子 在此之后 如果再受人欺负 他们就不再向老师或家长寻求帮助 而是通过拜了 把子 的兄弟或姐妹自行解决 同时 一些学生在受到高年级同学的欺负后 也往往会依赖 拜把子 后形成的团伙力量 变本加厉地在低年级同学身上寻找 补偿 勒索他们的财物 向他们收 保护费 27 面对校园暴力我们要学会说 不 28 这要提倡一种自我保护的能力和面对暴力的态度 29 交通安全 30 交通安全 一个永恒的话题 交通安全 一个关系人生质量 家庭幸福的话题 31 交通事故触目惊心 32 惨痛教训铭记在心 33 你知道在什么情况下最容易出车祸 酒后驾车 超速 超载 疲劳驾驶 雨天路滑 路面结冰 34 那我们还应该怎么做呢 1 不闯红灯 不在马路上奔跑 打闹 2 走路要走人行道 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 3 不满12周岁的儿童不骑自行车上街 4 乘坐摩托车要戴好安全帽 5 不跨越交通隔离设施 35 学生交流讨论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交通不安全隐患呢 36 跨越隔离墩 37 马路上追逐打闹 38 在汽车间穿行 39 在较窄的街区马路上行走 一定要靠右边走 不要几个人横着走 以免妨碍他人行走和车辆行驶 骑车上下学一群并排行驶 这样既妨碍交通 又不文明 互相挤道 也容易摔跤或撞人 在马路上 有的同学喜欢骑着自行车闹着玩 这都是不安全的 40 隔着马路相互喊话 问候 也容易被往来的行人 车辆碰撞 当走路只顾着谈天说地 没有留意地面的情况时 很容易发生意外 坐车时 不能把头 手伸出车外 这样很容易在两车相会时出现意外事故 41 日常生活安全 42 43 44 45 46 47 48 名人名言 本来 生命只有一次 对于谁都是宝贵的 瞿秋白聪明的人警告我说 生命只是一颗荷叶上的露珠 泰戈尔生命是一支织梭 莎士比亚 49 火灾预防与逃生 50 不玩火和电器 51 不要乱接 拉电线 52 不乱丢烟头 不卧床吸烟 53 使用电器注意安全 54 不能存放过多易燃易爆危险品 55 切勿乱堆放杂物 56 一旦失火不要惊慌 57 迅速报警 58 平时要多学习火灾逃生方法 多掌握几条逃生路线 59 千万不要贪恋财务 60 当机立断快速撤离 61 千万不要乘坐电梯 62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63 采取低姿势或匍匐前进 64 身上着火不要奔跑 可就地打滚或用衣物压灭 65 用浸湿的被褥衣物堵住门 66 在阳台上呼救 67 地震知识与急救 68 大震预警现象 在地震前数分钟 数小时或数天 往往有声响自地下深处传来 习惯称之为 地声 地光是地壳内溢出的气体 强化了低空静电场所致 其形状有带状 片状 球状 柱状 颜色以蓝 白 红 黄居多地颤动 震前十几秒钟 69 大震时人的感受 身体严重失控 不能自主行动 突然出现的灾变 使人们产生巨大的恐惧 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烟尘 伴有火灾时更是浓烟滚滚 尘雾弥漫 70 自救与互救 地震后半小时内救出的被埋压人员生存率可达95 24小时内救活率为81 48小时内救活率为53 71 室内避震 震时就近躲避 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 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 旁 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开间小 有支撑的地方 室外开阔 安全的地方 72 炕沿下床下桌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角厨房 卫生间 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地震时不要乘电梯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阳台上去 73 身体应采取的姿势 伏而待定 蹲下或坐下 尽量蜷曲身体 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保护头颈 眼睛 掩住口鼻避开人流 不要乱挤乱拥 不要随便点灯火 因为空气中有易燃易爆气体 脸朝下 头靠墙 两只胳膊在胸前相交 右手正握左臂 鼻梁上方两眼之间的凹部枕在臂上 闭上眼 嘴 用鼻子呼吸 74 室外避震 选择开阔 安全的地方 到至高点蹲下或趴下 以免摔倒不要乱跑 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汽车司机在安全地带停车 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 楼房 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 过街桥 立交桥 高烟囱 水塔下 避开危险物 高耸或悬挂物 变压器 电线杆 路灯等 广告牌 吊车等 避开其他危险场所 狭窄的街道 危旧房屋 危墙 女儿墙 高门脸 雨篷下 砖瓦 木料等物的堆放处 75 学校 工作岗位避震 躲在桌下或大设备下特殊部门应按地震应急预案运作注意 关闭机器和易燃易爆有毒物阀门 切断电源 76 正在上课时 迅速抱头 闭眼 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在操场或室外时 可原地不动蹲下 双手保护头部 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必要时应在室外上课 77 公共场所避震 选在排椅下 舞台脚下 课桌下 讲台旁 柜台下注意 停止一切正常活动 撤离有序 切忌拥挤 78 野外避震 避开山边危险环境 避开山脚 陡峭的山坡 陡崖 以防山崩 滚石 泥石流等 79 溺水的急救 80 定义 溺水 是由于人体淹没在水中或其他液体中 呼吸道被大量的水 泥沙 杂物堵塞或因惊恐 寒冷 异物等刺激反射性地引起喉痉挛 引起的窒息和缺氧 如得不到及时抢救 可危及生命 81 清理呼吸道溺水者被救起后应立即清理呼吸道 清除口鼻中泥沙污物 呕吐物 取下假牙 松解衣领 腰带 畅通气道 82 倒水方法1 膝顶法2 肩顶法3 抱腹法 83 膝顶法若气道被水填塞 可将溺水者俯卧 头低偏向一侧 腹垫高 压其背部排出肺 胃内积水救生者一腿跪地 另一腿屈膝 将溺水者腹部横放在救护者屈膝的大腿上 头部下垂 后压其背部 使胃及肺内水倒出 84 肩顶法可将淹溺者面朝下扛在肩上 救护者的肩顶住淹溺者的腹部 上下抖动以达到排水的目的 85 抱腹法急救者从后 抱起溺者的腰部 使其背向上 头向下 也能使水倒出来 86 现场急救头三招 心跳呼吸停止 马上做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一秒钟也不能等 87 知识竞赛 88 110 120 122 匪警 火警 交通事故 医疗急救 119 紧急电话知多少 89 问题 发现有人触电该怎么做 用手去接触触电者对吗 答 错 应该用干燥物或绝缘体等将触电者与带电物体分开 90 问题 夏天使用蚊香会起火吗 应把点燃的蚊香放哪里比较安全 答 使用得当就不会 点燃的蚊香应放在支架上 支架可放在水泥地 金属盘上 切不可放在纸箱 木板等可燃物上 要放在远离窗帘 蚊帐 衣服等可燃物的地面上 91 请说出下列指示标志的含义 注意儿童 禁止用水灭火 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长医师培训课件
-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江山实验学校2026届数学八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资本项目电子产品买卖合同范本
- 湖北省黄冈浠水县联考2026届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专家培训疫情知识课件
- 2025设施租赁合同
- 主题:自媒体内容溯源行业发展报告
- 2025合同范本水果买卖合同示例
- 2026届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数学九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人社中心培训知识课件
- 姜萍事件全文课件
- 2024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ZZ060母婴照护赛项规程+赛题
- 特殊天气驾驶安全规范
- 新闻文体的翻译课件
- 西方翻译理论流派划分探索
- 学业质量标准
-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小零食大学问2课件
- 判断中药质量变异现象及防治
-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 卡巴斯基应急响应指南
- 护理管理组织结构与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