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万亩蚕桑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一、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5万亩蚕桑基地建设2、建设规模及内容:(1)建设规模。建优质桑园基地5万亩,新栽桑树5000万株,新增养种20万张,年产蚕茧700万公斤。(2)建设内容。在巴中市巴州区内建立蚕桑基地乡镇20个,基地村100个,基地社500个,种植面积5万亩。建小蚕共育室1000个、5万平方米。建大蚕房(棚)32万平方米。建专用消毒池1万口。购省力化蚕台4万副。购纸板方格簇720万片。3、建设地点:巴中市巴州区20个乡镇二、项目背景和政策支持1、项目背景。巴中市巴州区处于四川省东北部丘陵地区,是绿色资源十分丰富的农业大区,蚕桑种植历史悠久。上世纪7090年代蚕桑生产一直是全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全区财税的重要来源之一。1997年被列为四川省优质蚕桑种植基地,桑园面积达到4万亩,全区最高年养种量曾达到13万余张,产茧270万公斤,实现产值5000万元。始建于1958年的原国有巴中丝绸厂是一家中型生丝加工企业,年生产生丝250吨,主产品K11梅花牌白厂丝1986年、1990年获省优、部优称号,1995年被俄罗斯国际精品批发中心评为金奖产品,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列全省同行业前茅。产品远销西欧、北美、俄罗斯、蒙古、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后因多种原因该企业于2003年宣布停产,由于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全区蚕桑面积大幅度减少,蚕丝产业受到极大挫折。目前,区内的2家民营缫丝厂,缫丝能力8400绪,每年约需蚕茧210万公斤。现全区养蚕种15000张,产鲜茧50万公斤,缺口原料只能从广西等省区长途采购。由于蚕茧原料的缺乏,严重制约了巴中茧丝产业的做大做强。巩固发展蚕桑基地,已列入市、区政府重点发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2、项目的必要性。一是自然条件优良。巴州区深处深丘,旱地、坡地较多,境内平均气温17,日照时数1462小时,年降水量1119毫米,无霜期275天,以水稻土、冲积土、紫色土、黄壤为主,PH值5.57.5,非常适合大面积种桑养蚕。二是种植基础良好。全区曾是四川省确立的蚕桑种植基地,农民有种桑养蚕的习惯,蚕民并掌握了一定的种养技术,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巴州区现有桑园面积8500亩,其中,旱地密集桑园3500亩(投产),四边桑500万株(折2500亩,投产),未投产新桑5001000万株(约2500亩)。年产鲜茧50万公斤,加工生丝60吨。现有桑园作为示范基地,有利于发展和扩大种植面积。巴州区已规划2009年发展良桑基地5000亩。三是技术力量较强。巴州区有多年运行正常的蚕桑站、蚕种场,有23个蚕桑乡镇蚕技站,116个蚕桑产业村并设有中心技术员。全区共有蚕桑专业技术人员50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15人,初级职称32人。3、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国家正实施“东桑西移”工程,按照产业转移趋势,东部劳动密集性产业向西部转移,支持西部地区栽桑养蚕,利用西部人力、土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丝绸产业,巩固我国生丝出口大国的地位。根据规划国家鼓励中西部地区优先发展优质蚕茧基地和优质白厂丝生产基地,条件成熟后由原料生产型向初、深加工型产业转型升级。市政府把支持“东桑西移”项目承接发达地区茧丝绸及纺织产业作为全市七大重点承接产业。区政府也把做强纺织丝绸服装产业列为四大优势发展产业,在政策扶持、要素保障、组织保障等方面积极扶持。4、项目投资人概况。引进业主,独资建设,自主生产经营。三、项目定位和选址1、项目定位。立足巴州区人力、技术、土地等优势,根据市场的需要,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确立种桑养蚕规模。拟种植面积5万亩,引进国家“863”项目成果超高产人工三倍体新桑品种嘉陵20号,新建良桑穗母园500亩,嫁接良桑5000万株。2、项目选址。种植基地分布在全区20个乡镇,都是巴中传统栽桑养蚕区域,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建立健全蚕桑产业管理政策,促进蚕桑产业持续、快速、高速发展。一是狠抓栽桑、嫁接和管理,壮大产业基础。二是充实力量、建立协会、完善服务体系和网络。三是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实施标准化生产。四是建立标准化示范区,着力打造产业化亮点。三是优化蚕桑发展环境,组建蚕茧市场监督管理机构,规范收购秩序。3、周边环境。一是人力有保障。巴中市常年富裕劳动力达100万,其中巴州35万以上,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返乡创业的人员将会进一步增多。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种养业,非常符合巴中的发展特色。巴州区有12所职业技术学校,可以及时培训大批种养技术人员,满足农村的需要。二是设施有保障。巴中广元铁路、巴中广元高速公路即将开通,巴中达州铁路、巴中南部高速公路即将开工建设,公路四通八达,市内形成了健全的交通网络。电力并入国家电网、通讯设施达到先进水平。三是服务有保障市区政府成立行政服务中心,合署办公,实行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外来投资方便快捷。4、项目投资的必要性。巴中地处丘陵山区,是传统的种桑养蚕基地,群众有基础,技术有保障。“东桑西移”是国家鼓励和支持的项目,能够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发展载体强。市场前景好,茧丝产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即可出口,又能内销,销售范围广。在巴中投资项目劳动力多且成本较低,有利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四、项目开发思路及初步规划1、项目开发的目标及指导思想。(1)开发目标。发展优质桑园5万亩,盛产期年产蚕茧700万公斤,桑树栽植:大行桑实行(10+2.5)2尺的规格栽植,小桑园按32尺,四边桑垒埂按32尺双行“丁”字型栽种;良种推广:引进嘉陵20号等新桑品种改良桑树,采用切皮芽接和简易芽接法,改主干嫁接为支干嫁接;养蚕技术:小蚕全部推行联户共育,大蚕推广简易棚架蚕台省力育技术、簇具改为低板方格簇、草折簇等优良簇具。(2)指导思想。按照蚕桑产业化建设标准统一规划,在规划区域内,以投资企业为纽带,外连市场、内连部门、下连农户,采用“订单式”的方式指导农民种桑养蚕。投资者负责技术培训,实行蚕茧保护价收购,建立激励机制,对蚕桑用户给予一定资金补助。2、总体规划布局。桑树育苗,桑树栽植;引进新桑品种建立良桑穗母园,改良现有桑树;新建改建小蚕共育室;推行联户共育;新建改建蚕房,推行简易棚架蚕台省力育技术;引进新蚕品种,扩大推广示范面,增建消毒池、灶等配套设施;蚕桑技术服务推广体系建设。3、功能分区。按照桑蚕行业的规范进行建设,达到种养要求。4、建设周期。3年。5、经营思路。新办企业按照农业产业化要求,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双方签订生产收购合同,公司扶持蚕农生产,蚕农售茧给公司,结成利益共同体。五、项目财务分析1、投资估算。总投资935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290万元,流动资金1060万元。2、项目收益。5万亩蚕桑基地全部投产后,每年可实行产值14000万元,税金560万元,投资回收期3.5年。3、项目社会效益。项目实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化工工艺操作安全认证考试预测题及培训教程
- 2025年初识专利挖掘和专利申请流程模拟题集及答案详解
- 2025年养老护理员高级面试指南认知症照护方向模拟题解析
- 2025年防爆通讯及仪表项目建议书
- 2025年舒血宁注射液项目发展计划
- 抢修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辽宁省普通高中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开学考试模拟(2)数学试卷(含解析)
- 2025年无菌包装用包装材料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再生塑料:PVC再生料项目发展计划
- 徭役考试试卷及答案
- 中学藏文散文教学课件大纲
- 第4课《乡愁》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秋季学期(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 2025年全国《质量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铁路调车工作》课件
- 数据挖掘(第2版)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牙龈出血牙龈肥大
- 汽车机械基础(全套课件)
- 第二章纯金属的结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