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之修辞手法_第1页
古诗词鉴赏之修辞手法_第2页
古诗词鉴赏之修辞手法_第3页
古诗词鉴赏之修辞手法_第4页
古诗词鉴赏之修辞手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 叙述 描写 抒情 议论 说明 表现手法 描写手法 远近 点面 动静 虚实 正侧等 抒情手法 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借古讽今等 其他常见手法 想象 衬托 渲染 象征等 修辞方法 比喻 拟人 反问 设问 夸张 对比 互文 反复 顶针 双关 通感等 篇章结果 先景后情 先情后景 欲扬先抑 欲抑先扬 伏笔铺垫 卒章显志 开门见山等 答题技巧 题目形式 1 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表现技巧 是怎样抒发诗人情感的 有什么作用 3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有何效果 修辞手法 比喻 拟人 反问 设问 夸张 对比 用典 互文 反复 顶针 双关 通感等 命题回顾 1 2008年广东 1 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 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2分 2 2009年重庆 1 当年粉黛 何处笙箫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分 3 2010年浙江 2 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 3分 4 2011福建 2 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 折苇动有声 遥山淡无影 进行赏析 3分 给出 修辞手法 字眼 VS 不给出 修辞手法 字眼 答题三步骤 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结合诗句阐释如何运用了这种手法 分析 此手法有什么突出的效果和好处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作用 主旨 一 比喻 明喻 暗喻 借喻 例1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 望洞庭 析 诗歌巧妙地以 螺 作比 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 色调淡雅 山水浑然一体 例2 凉月如眉挂柳湾 越中山色镜中看 析 如眉 以眉喻月 绘出了三月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 镜 以镜喻兰溪之水 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 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 二 比拟 概念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 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作用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 使描写的人 物 事表现的更形象 生动的作用 古诗诗赏 主要是拟人 例1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析 这首诗一反前人写法 不以杨柳的细柔形象来形容美人身材苗条 而是用拟人的手法 让杨柳化身为美人 碧玉 出现 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杨柳的婀娜多姿 例2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杜甫 春夜喜雨 析 诗歌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春夜雨景 并以拟人化的手法 写出了夜雨的神奇 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例3 草木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 晚春 析 诗人用拟人手法描绘了一幅生机无限的晚春图 草树 本属无情物 竟然能 知 能 斗 彼此还有 才思 高下之分 百花吐艳争芳 似乎要将春留住 连本来乏色少香的柳絮 榆荚也不甘寂寞 来凑热闹 因风起舞 化作雪飞 三 双关 隐语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 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 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 言在此而意在彼作用 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表面上指蚕丝和蜡泪 实指 相思 和 眼泪 例1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 析 晴 与 情 同音 是双关隐语 这是作者用民歌体写的恋歌 双关隐语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 从前两句诗意看 大概女方在杨柳飘拂 波平浪静的江边行船 听到岸上爱恋她的青年在对她唱歌言情 但情传的含蓄 倒是无晴胜有情 例2 夜久无眠秋气清 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 月在梧桐缺处明 析 凉 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之凄凉 诗人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 顶真巧妙 愁情 凉床 月影和梧桐 共同营造出孤寂的意境 四 借代 一 定义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二 类别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 具体代替抽象 用特征代替本体 三 作用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 含蓄 例1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 如梦令 析 诗中用 绿 和 红 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 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例2 终岁不闻丝竹声 白居易 琵琶行 析 诗中以 丝竹 代音乐 例3 门前冷落鞍马稀 白居易 琵琶行 析 诗中的 鞍马 代 客人 例4 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析 樯 是船上的桅杆 橹是比桨长大的划船工具 安在船尾或船旁 这里用樯橹代战船 例5 想当年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析 金戈 指金属制的戈 铁马 指配有铁甲的战马 这里 金戈铁马 用来代指精锐部队 五 夸张 一 定义 对事物的形象 特征 作用 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二 作用 有更突出 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例1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李白 秋浦歌 析 愁生白发 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 三千丈 那么长 可见愁思的深重 例2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析 三万里 五千仞 泪尽 都是夸张 把诗人对故国山河的热爱 对遗民的深切同情 对偏安江南不思进取的投降派的满腔愤怒表现得淋漓尽致 六 对偶 概念 用结构相同 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 从形式看 语言简练 整齐对称 从内容看 意义集中含蓄 对偶分类 A形式上1 单句对偶用一句对一句叫单句对 例如 天有多高 山有多高 2 偶句对偶用两句对两句叫偶句对 例如 六王毕 四海一 蜀山兀 阿房出 阿房宫赋 六国结束 四海统一 蜀山树木砍光了 阿房宫才建造起来 六王毕 与 四海一 相对 都是主谓词组 蜀山兀 与 阿房出 相对 也都是主谓词组 且 六王毕 四海一 与 蜀山兀 阿房出 相对 3 多句对偶用三句对三句 或用更多的句子相对 叫多句对对偶句 例如 登高而招 臂非加长也 而见者远 顺风而呼 声非加疾也 而闻者彰 劝学 4 句中对同一句中的上下两词语互相对偶 例如 峰回路转 晓风残月 羽扇纶巾 B内容上 1 正对偶上下联表达的意思是同类的或相近的 是互为补充的 例如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只要朋友互相知心 即使分离在天涯海角 也像近邻一样 上下联的意思是相近相关的 海内 四海之内 古代指全中国 比邻 近邻 而或长烟一空 皓月千里 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岳阳楼记 有时长空中的烟雾一下子消散了 皎洁的月光 一泻千里 浮动的波光 闪耀着金色的光彩 明月的倒影像一块璧玉 静静的沉浸在水底 皓月千里 对 长烟一空 静影沉璧 对 浮光跃金 上下联意思相关互补 2 反对偶 上下联表达的意思是相反或相对的 多指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例如 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劝学 用刀刻东西 刻一阵子就放下 即使是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 不停地用刀子刻下去 即使是坚硬的金石也能被刻穿 锲而舍之 与 锲而不舍 是反对 诸侯之地有限 暴秦之欲无厌 奉之弥繁 侵之愈急 六国论 列国诸侯的土地是有限的 贪暴秦国的欲望是不能满足的 奉送给它的越多 它侵略你就越厉害 诸侯置地有限 与 暴秦之欲无厌 是反对 奉之弥繁 与 侵之愈急 是反对 3 串对偶 流水对 即 相串成对 有如流水顺承而下 因此又叫流水对 它的起句与对句是从事物的发展过程说的 因此 意思是紧密连贯的 例如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即刻从巴峡穿过巫峡 便可下达襄阳 再向洛阳进发 行经巴峡巫峡 再过襄阳 直向洛阳 一气贯下 写出急欲出蜀的喜悦心情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 要想用尽目力眺望到极远的地方 那就要再上一层楼 欲穷尽目力 就必然要继续登高 结构上 1 成分对偶 例如 然而我的坏处 是在论时事不留面子 砭锢弊常取类型 而后者尤与时宜不合 其中 论时事不留面子 与 砭锢弊常取类型 均为句子中的成分 所以称成分对偶 2 句子对偶 例如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其中 落霞与孤鹜齐飞 与 秋水共长天一色 均为独立的一句 所以称句子对偶 3例子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 中 如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汉代的乐府民歌和古诗 如 寒风摧树木 严霜结庭兰 古诗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 汉代赋体骈文中 所好则钻皮出其毛羽 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 唐诗宋词元曲 登高 杜甫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在我国的历代散文中 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 我国独特的文学形式对联 是对偶手法最典型的体现 2 4古今对偶句 过五关 斩六将亲贤臣 远小人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言必信行必果名扬四海声震八方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雪茫茫雨霏霏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例1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 登高 析 无边落木 对 不尽长江 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 萧萧 的落叶声对 滚滚 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 例2 宜阳城下草萋萋 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鸟空啼 李华 春行即兴 析 这首诗的第三 四句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 芳树 对 春山 花 对 鸟 自落 对 空啼 七 设问 概念 先提出问题 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作用 开头以问题引入 带动全篇 中间设问 承上启下 结尾设问 深化主题 令人回味 例1 问人间谁是英雄 有酾酒临江 横槊曹公 元曲小令 阿鲁威作 析 以设问开篇 点明题旨 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例2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析 诗句意思为 泰山啊你究竟怎样 你横跨齐鲁两地 还留着满山苍翠 八 反问 概念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作用 加强语气 表达强烈感情 例1 江东弟子今虽在 肯为君王卷土来 王安石 题乌江亭 析 使用反问句式 语气冷峻 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九 互文 互文 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 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 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 例1 秦时明月汉时关 析 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关塞例2 烟笼寒水月笼沙 析 烟和月笼着寒水和沙 十 列锦 所谓列锦 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经过选择组合 巧妙地排列在一起 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 用以烘托气氛 创造意境 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 例1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析 烟村 人家 亭台 鲜花 既各自独立成景 又共同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 创造出淡雅幽美的意境 例2 雨霖铃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 雨霖铃 析 晓风 残月 这两个色调上一清新 一凄婉的形象剪接进去 造成鲜明强烈的对比 使人获得空间宽广 时间连绵的审美感受 例3 枯藤 老树 昏鸦 小桥 流水 人家 古道 西风 瘦马 马致远 天沙净 秋思 十一 用典 用典有用典故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 用典故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 个人的意绪等等和愿望 属于借古抒怀 讽今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 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例 想当年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析 这首词除了回顾作者43年前南下经历一层外 全是用典 想当年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 作者借赞扬刘裕 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 表现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十二 对比 作用 1 以强烈反差突出事物特征 2 强化作者思想感情 例1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例2 陶尽门前土 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 鳞鳞居大厦 析 劳动者不能享受劳动成果 不劳动者反而占有劳动果实的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十三 顶真 概念 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作下一句的起头的修辞格式 作用 环环紧扣 引人入胜 议事说理 准确 谨严 周密 抒情写意 格调清新 例1 陈毅的 冬夜杂咏 青松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例2 李白的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楚山秦山皆白云 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 君如楚山里 云亦随君渡湘水 十四 反复 作用 反复具有突出思想 强调感情 深化主题 加强节拍的修辞效果 例 辛弃疾 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十五 通感 是把视觉 听觉 嗅觉 味觉 触觉沟通起来的一种手法 例 郎士元 听邻家吹笙 凤吹声如隔彩霞 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 疑有碧桃千树花 像凤鸣般悦耳的笙声如隔着彩霞从天上传来 不知吹笙的人是墙外的哪一户人家 一道道大门紧锁着无处寻觅 也许是仙境吧 那里长满碧桃 树树全都开满鲜花 请指出下面诗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 问人间谁是英雄 有酾酒临江 横槊曹公 2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3 荷花入暮犹愁热 低面深藏碧伞中 4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5 好是春风湖上亭 柳条藤蔓系离情 6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用典 设问 比喻 叠字 拟人 双关 7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8 秦时明月汉时关 9 举酒欲饮无管弦 10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11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2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13 闲心浮云随孤雁 雁归无书入碎帘 帘已乱 夸张 互文 借代 拟人 设问 反复 顶真 分析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樯橹灰飞烟灭 对比 对比 借代 设问 比喻 夸张 拟人 拟人 比喻 双关 互文 借代 牛刀小试 2013年安徽卷 秋斋独宿 唐 韦应物山月皎如烛 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 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 秋斋独宿 金 招兵问冷晕侵残烛 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 寒枝不成宿 注 韦苏州 即韦应物 因其曾任苏州刺史 故称 韦苏州 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 并加以赏析 答案 山月皎如烛 运用比喻 将月亮比作蜡烛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亮的皎洁 冷晕侵残烛 冷冷的月光 侵入将要燃尽的蜡烛 运用拟人 写出了环境的凄冷 青玉案宋 贺铸凌波不过横塘路 但目送 芳尘去 锦瑟年华谁与度 月桥花院 琐窗朱户 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 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词中下片 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甚是为人称道 试简要分析词人在这里运用的修辞手法 答案 下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用 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来比喻作者的愁思 抒发了词人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愁思 这样写 化抽象为具体 形象生动 新颖别致 富有意境 有力地抒发了词人的无限愁思 昭君怨郑域道是花来春未 道是雪来香异 竹外一枝斜 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 富贵玉堂琼榭 两地不同栽 一般开 问 这首词下阕 用了什么手法 表现了什么思想 答案 用对比的手法 1分 明写梅花不择环境不管是 冷落竹篱茅舍 还是 富贵正堂琼榭 都 一般开 1分 暗赞贫贱不移 富贵不淫的高洁品格 分 真题体验1 2008年广东 阅读下面的诗歌 然后回答问题 7分 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 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 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 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 留连得 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 青女 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1 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 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2分 参考答案 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冒寒开花的自然属性 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目的 学会如何辨认修辞手法 可通过分析意象或描写对象的特征来辨认 真题体验2 2006年江西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三江小渡杨万里溪水将桥不复回 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 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 将 行 流过 诗人采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 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6分 参考答案 全诗围绕 交情 展开描写 诗人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2分 将 山溪渡 比作 交情 将 水上风波 比作 人生波折 赋予 山溪渡 风波 象征意义 2分 从而形象地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 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2分 目的 1 学会辨认修辞手法 可通过寻找标志来辨认 2 学会将理论知识结合诗歌内容来分析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 实战演练1 齐安郡中偶题杜牧 2011浙江卷 两竿落日溪桥上 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 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 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 低面深藏碧伞中 问题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 荷 的形象 请指出两首诗中 荷 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 并作简要分析 答案 拟人修辞手法 前一首的 绿荷 有 恨 而 背西风 含有诗人之恨 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 基调凄怨低沉 后一首的 荷花 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 似是 愁热 却呈现娇羞之态 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 基调活泼有趣 实战演练2 悯农 李绅 2009广东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陶者 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 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 鳞鳞居大厦 问题 两首诗在表达技巧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试分析 二者都运用了对比手法 前者通过 四海无闲田 反映农民拼命劳动 全国已没有荒废不耕种的土地了 农民种得广 收得多 这种现象与 农夫犹饿死 的现实对比 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对封建剥削制度的不满 后者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比 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 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课后巩固 1 2008辽宁卷 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