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给儿子赋能“赋能”是现在西方盛行的“积极心理学”中的一个名词,表示的意思就是通过环境的改变,例如一些言行、态度,给予人积极的能量的过程。给孩子赋能,就是让孩子有一种内在的控制感、效能感、力量感与有资源的感觉,从而去达成自己理想的目标。赋能不仅让孩子学会自主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还会影响他积极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来。最近,家里发生的一件事让我感觉到了给儿子赋能的幸福。话说这件事的起因:我儿子今年六周岁,上大班,从他四周岁开始,我们家就实行做20个家务买1个玩具的基本国策。去年初,政策调整,家务上调到30个;今年初,政策再调整,家务由30个变成了40个,获得的福利也调整,多了一个选项,可以看一本电影。变形金刚3上映时正是暑假,我费了点力气才搞到票,可那次儿子家务只做到35个。怎么办呢?又不能退票,我就主动提出他可以先去看电影,回来补5个家务给我,当时我还写了欠条让他签字画押。谁知道这件事情让他尝到了甜头,他惊喜地发现:原来家务没做完福利可以先享受,就像我们教师的工资是每月头上领的。他就开始跟我死磨硬泡,说要先做20个家务,在淘宝网上买好玩具,然后在玩具送来的一两天里再做10个家务,玩具送来后的3天内做完最后10个家务。故事听到这儿,我想问问朋友们,这个过程给孩子赋能了吗?当然赋能了! 首先我们的基本国策让他知道了只有付出努力才能得到成果,而他也确实做到了,他知道他的每一次获得不是爸爸妈妈无条件给予的,是他,是他自己工作换来的。他经常会告诉我们“这个风鹰侠是我的。”这种“是我的”的感觉和其他小朋友的“是我的”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其他孩子体验的是一种占有感,而儿子体验的是一种成功感,一种获得感,这样体验对他来说是有发展意义的。同时他对自己的玩具拥有使用权和所有权。所以其他小朋友来我家,儿子不让他们玩的时候,我只能表示遗憾:这是卢易自己做家务买回来的,我不能帮助你夺回来。我相信这种观念努力之后有获得的观念对于他将来适应社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其次,我发现儿子开始动脑筋考虑:怎么样付出较少的努力却先来享受待遇,就好像现在的贷款买车买房。而这其中非常宝贵的是:这些想法都是儿子自发产生的。我没有鼓励儿子说:“儿子,你要自己付出努力得到成果,还要想办法付出更少的努力获得更多的成果或者更早或者成果。”如果我这么念叨,我儿子肯定会摸摸我额头说:“妈!你傻了!”那天周六,吃过午饭,我儿子掐指一算,发现已经有16个家务,于是积极地帮忙搬碗、擦桌子做到18个家务。这时他就非常着急:“妈妈,我还有什么家务可以做?”可是,这年头找点家务做做也不容易。我看儿子这么热情自觉,当然是要趁热打铁。我找啊找啊,终于发现门口地毯上一堆拖鞋凉鞋好久没有洗,就让他把这些鞋子洗一洗。他就非常高兴,说:“耶!终于有家务可以做了!”(朋友们,你们听,孩子因为做家务做而感到高兴,这是不是一种赋能?这是赋予孩子劳动的热情,是一种宝贵的能量!) 可是,7、8双鞋子要洗,对于一个大班的男孩子来讲,我觉得还是有点困难,要是坚持不下去半途而废,对他来说是一个打击,对于家长来说也会骑虎难下给不给他算家务呢?算,实在是说不过去,不算,他肯定要委屈上半天。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我要做好充分的预防工作,不停给他赋能。儿子看着一大堆鞋子不知道该怎么拎到水槽边,于是我就在旁边叹气:哎,这么多鞋子在等公交车,公交车肯定会很挤的。我这么一提醒,儿子马上推来脏衣篮,一边把鞋子装进去还一边说:公交车来了,公交车来了,各位旅客请上车,上车注意安全。说着又把脏衣篮推走了,还“嘀嘀嘀”叫个不停。朋友们,你们看,这里赋能的方式又不一样了,用后现代思想来说就叫“重新构建”说白了,就是换一种说法。劳动从一种角度来看是苦差事,要付出体力还要付出时间,但是如果你换一个角度,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种快乐的游戏。因为你的视角不同,就会构建截然相反的事实,形成完全不同的心境。而好的快乐的心境总能赋予我们更多的能量坚持把事情做完或者做得更好。而且这种情境一旦创设,孩子很容易进入角色。瞧,我儿子也很快学会了。他把鞋子拿到大脚盆边上后,就套上了自己的一双白袜子,煞有介事地跟鞋子说:“我是大医生,要给你们开刀,谁也不许哭。”然后他就开始刷鞋子了。因为板刷擦了肥皂特别容易起泡,而泡泡和水又是孩子特别喜欢玩的,所以我儿子足足花了,不,是“玩了”半个小时洗这8双鞋子。朋友们,我还是想强调,我们总觉得孩子花半小时洗鞋子是苦事,因为我们大人在意识当中把家务当成苦差来干,但是小孩子的脑瓜子里构建的事实不是这样的,他觉得这只是一种玩的方法,只要你家长不灌输“苦差”的念头,小孩子是不知道的。所以你不用安慰他赞美他说“你辛苦了!”因为这句话本身就在构建这样一个意识:做家务是辛苦的。这是一种消极的思想。那么,在孩子洗鞋子的半小时里,我是怎么给孩子赋能的呢?我当时考虑了一下以后是这么做的:1、 我也找点事情干干拖地。我也劳动,就给孩子创设了一个劳动的氛围,让他觉得做点事情是平常的,大家都在做,我想这总比他洗鞋子我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好。2、 不对他的工作指手画脚。因为这样年龄的孩子做家务的重要意义是他去做了,他行动了,他体验了,不是为了做得多好或者是承担家庭的责任。在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上,给孩子足够的空间让他自己去尝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记得一次看鲁豫有约,采访的是小歌星春晚与周杰伦同台演出的侯高俊杰与他爸爸。他爸爸提到儿子6岁时就让他自己洗衣服,主持人很惊讶:这么小的孩子能把衣服洗干净吗?爸爸说:“这么小的孩子把衣服洗干净是不正常的,洗不干净才是正常的。我就在他睡着以后把衣服拿下来再洗一遍,但是不让他知道。”所以,一直以来,儿子都非常自理自信,觉得自己能够照顾好自己。继续回来讲这个故事。故事将要出现一个配角,这个配角就像周星驰电影里的吴孟达,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却也增添了不少情趣,至少让我从她身上看到了,一个长辈是怎么把孩子变得无能的。我婆婆并不知道我的良苦用心,他在厨房洗完了碗,看见孙子洗一大盆鞋子,又是高兴又是不舍得。于是在我儿子身边转来转去,一会儿教他鞋子面要用大刷子来刷,鞋子里面用小刷子来刷;一会儿又嫌他肥皂用得太多太浪费。“水龙头要开小一点!”“小心衣服上都是水!”朋友们你们想想,一个小孩子听到这样的话是什么感觉?挫败感,对不对?孩子会在这源源不断的看似善意的提醒中觉得自己什么都做得不够好,觉得自己不够能干。说不定奶奶在边上说上这么十分钟,我儿子就会甩手不干既然我不会我就不做了。幸好我英明果断,及时地把我婆婆支开,让她睡觉去了。所以说给孩子尝试的自由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赋能,这表示你相信孩子凭借自己的能力能够做好,而孩子呢,也在这样的尝试中感到自己可以控制一些东西的,是可以达到预定目标的。即使这种能力在大人看来微不足道,对孩子来讲却是弥足珍贵。 最后是故事的结尾,它就像童话故事一样美好。我儿子把8双鞋子整整齐齐溜成一排,邀请我观看:“妈妈,你说我洗的鞋子是不是整齐地好像一条蛇?”他还特别指出自己海绵宝宝凉鞋,明黄色的,用我儿子的话来说就是比黄金还要亮。那天他又折被子又收衣服,做了20个家务,在网上挑了一个变形金刚的大黄蜂。在等待的一天半时间里,他热情空前高涨,一下子又做了12个家务。第二天晚上,玩具还没有送来,睡觉前,儿子辗转反侧,他突然对我说:“妈妈,你知道吗?我这个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我很好奇,他说:“这几天,我一天到晚脑子里都是变形金刚的大黄蜂,睡都睡不着。我想着想着,还会笑出来。”说道这儿他真的笑了,他就说:“呶,我又笑了!”我就引导问他:“你喜欢这种一天到晚想着大黄蜂的感觉吗?”他说:“我不喜欢这种不耐烦地等待的感觉,所以我就只想着做家务做家务!”我反思这个故事,发现给孩子赋能,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1、 明确孩子需要什么,他的愿望是什么,喜欢的是什么,把你要他做的和他的愿望结合起来。同时,这种结合最好是长期的,起码要3天以上,通过延迟满足来发展孩子的忍耐力,为目标而奋斗的意志力。这里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棉花糖实验,是西方心理学家米歇尔做的,他请来10个孩子,给他们一颗棉花糖,并且告诉他们这颗糖可以马上吃,也可以等十分钟后再吃,如果能够登上10分钟就可以再获得一颗棉花糖,然后心理学家就出去了,这10个孩子被留在观察室里,有的孩子一开始就把糖吃了,有的忍了几分钟也吃了,也有几个孩子坚持到最后得到了另一颗糖。然后心理学家对这10个孩子进行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坚持到最后获得第二课糖的孩子个个都成为有所成就的人,而马上把棉花糖吃掉的孩子在入小学阶段就明显地表现的注意力不能集中,无法面对压力,人际关系不能长久。心理学中把故意拖延时间满足孩子的欲望称之为延迟满足,这对57岁的孩子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 “延迟满足”不是单纯地让孩子学会等待,也不是一味地压制他们的欲望,更不是让孩子“只经历风雨而不见彩虹”,说到底,它是一种克服当前的困难情境而力求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2、 给足够的空间让孩子去尝试。中央电视台有一句广告词说得好“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但是对孩子来说,我们却总能够发现给他展示的舞台有多大,自信就有多大。我教的班级就有一个孩子,国画非常棒,字写得漂亮,阅读量很大,作文也写得十分出色。但是,大家一定无法想象的是,他根本无法当班干部,哪怕一个小组长收一组作业让他来做都非常困难。他没有人缘,不能参与孩子的玩耍,不能识别别人的玩笑,甚至最糟糕的是他不能维持与同桌的正常关系,每个跟他做的人除非是当班长的主动忍让,否则就要不断换同桌。我们再反过来关照他的家庭:他爷爷是一所卫生院的院长,奶奶是医生,这两位曾经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贡献的老知识分子用他们的全部热情来照顾孙子六年级了,每天早上奶奶牵着他的手来学校。这个什么都不用做的孩子,让他通过什么来完成自己的能力发展,来建立自己的自信心呢?在我们的中国文化中,一直把“照顾得无微不至”理解为褒义,贤良淑德的妻子需要把丈夫服侍地妥妥帖帖,伟大慈祥的母亲更是把孩子照顾得每个汗毛管子都舒舒服服。我记得我是在五年级学得这个词语,造句时我就写我的妈妈是勤劳的农民,但是她再忙也把我照顾得无微不至。语文老师就用鲜红的钢笔在旁边打了一个五角星。但是事实是我妈干农活回家,我没有给她凉好茶她就把我臭骂一顿。我就是被这么“照顾”长大的。对于孩子来说,被“照顾得无微不至”就是被致残了, 被无能了。3、 家长装得无能,就能给孩子赋能。这条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要下雨了识字教学课件
- 外包监管方案范本
- 苏明强观察物体教学课件
- 如何做护理小讲课
- 溪石铺装施工方案
- 矿棉吸音板墙面施工方案
- 特斯拉电池包安全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嘉峪关定向钻施工方案
- 新人工作总结撰写指南
- 安全管理师考试真题题库及答案解析
- 无人机产业股权合作收益分配与技术研发协议
- 2025至2030中国环卫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与投资机会报告
- 儿童注意力课件
- 县级工会内控管理制度
- 《智能机电系统设计与开发》课件 第三章-机械系统设计与开发
- T/CECS 10187-2022无机复合聚苯不燃保温板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三同步练习全套(含答案)
- 动物疫情监测与预警的数据分析与利用
- 2025变压器振动监测与故障诊断装置
- 工程对赌协议合同模板
-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详解(GCS)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