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 犀 科夹竹桃科萝摩科马鞭草科_第1页
木 犀 科夹竹桃科萝摩科马鞭草科_第2页
木 犀 科夹竹桃科萝摩科马鞭草科_第3页
木 犀 科夹竹桃科萝摩科马鞭草科_第4页
木 犀 科夹竹桃科萝摩科马鞭草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木犀科Oleaceae 木本 直立或藤状 叶对生 很少互生 单叶或复叶 托叶无 花两性或单性 辐射对称 常组成圆锥 聚伞或丛生花序 稀单生 花萼常4 有时3 10裂或截头 花冠合瓣 稀离瓣 筒长或短 裂片4 9 有时缺 雄蕊2 稀3 5 子房上位 2室 每室1 3个胚珠 常2 花柱单一 柱头2尖裂 果为浆果 核果 蒴果或翅果种子具胚乳或无胚乳 女贞LigustrumlucidumAit 果实为 女贞子 补肾滋阴 养肝明目 枝 叶 树皮能祛痰止咳 连翘Forsythiasuspensa Thunb Vahl 果实为 连翘 清热解毒 消痈散结 种子为 连翘心 能清心火 和胃止呕 白蜡树FraxinuschinensisRoxb 茎皮为 秦皮 清热燥湿 清肝明目 大叶白蜡树F rhynchophyllaHance 茎皮也作 秦皮 紫丁香SyringaoblataLindl 叶抗菌消炎 止痢 嫩叶冲茶降温解毒消毒 暴马丁香Syringareticulatamanshurica 树皮和花清肺化痰 止咳平喘 利尿 花泡茶饮用可防治感冒 暴马丁香Syringareticulatamanshurica 木本 叶常对生 花整齐 花被常4裂 雄蕊2 子房上位 2室 每室常2胚珠 本科重点特征 夹竹桃科Apocynaceae 木本或草本 有乳汁或水汁 单叶 对生或轮生 稀互生 全缘 通常无托叶花两性 辐射对称 单生或多朵排成聚伞花序或圆锥花序 花萼合生成筒状或钟状 常5裂 基部内面通常有腺体 花冠合瓣 高脚碟形或漏斗形 裂片5 旋转状覆瓦排列 喉部常有鳞片或毛 雄蕊与花冠裂片同数 着生在花冠筒上或喉部 花药常箭形或矩圆形 分离或互相粘合并贴生在柱头上 花粉粒状 花盘环状 杯状或舌状 稀无 子房上位 心皮2 分离或合生 1或2室 中轴胎座或侧膜胎座 含少数至多数胚珠 花柱1或2条 蓇葖果 偶呈浆果状或核果状 种子有翅或有长丝毛 夹竹桃NeriumindicumMill 叶含强心甙 欧夹竹桃甙 治心力衰竭 但有剧毒 汉语拼音 ji zh t o 拉丁名 NeriumindicumMill 别名 柳叶桃 半年红 生物学分类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龙胆目 夹竹桃科 夹竹桃属 颜色 红色 白色 红色为天然颜色 白色为人工培 常绿大灌木 高达5米 含水液 无毛 叶3 4枚轮生 在枝条下部为对生 窄披针形 长11 15厘米 宽2 2 5厘米 下面浅绿色 侧脉扁平 密生而平行 聚伞花序顶生 花萼直立 花冠深红色 芳香 重瓣 副花冠鳞片状 顶端撕裂 蓇葖果矩圆形 长10 23厘米 直径1 5 2厘米 种子顶端具黄褐色种毛 原产伊朗 现广植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我国各省区均有栽培 茎皮纤维为优良混纺原料 又可提制强心剂 根及树皮含有强心甙和酞类结晶物质及少量精油 茎叶可制杀虫剂 其茎 叶 花朵都有毒 它分泌出的乳白色汁液含有一种叫夹竹桃苷的有毒物质 误食会中毒 茎皮纤维为优良混纺原料 叶及茎皮有剧毒 入药煎汤或研末 均宜慎用 能强心利尿 定喘镇痛 试用于心力衰竭 喘息咳嗽 癫痫 跌打损伤肿痛等 并可以制杀虫剂 人畜误食可致命 本种对二氧化硫 氯气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 根及树皮含强心苷和酚类结晶物质及少量精油 生长环境 全系栽培 多见于公园 厂矿 行道绿化 各地庭园常栽培作观赏植物 采集加工 夏秋采叶 鲜用或晒干 性能 苦寒有大毒 花似桃 叶像竹 一年四季 常青不改 从春到夏到秋 花开花落 此起彼伏 迎着春风 冒着暴雨 顶着烈日 吐艳争芳 夹竹桃的祖先在印度 伊朗 它是一种矮小的灌木 主干 枝条上有许多分枝 最小的小枝呈绿色 夹竹桃的叶长得很有意思 三片叶子组成一个小组 环绕枝条 从同一个地方向外生长 夹竹桃的叶子是长长的披针形 叶的边缘非常光滑 叶子上主脉从叶柄笔直地长到叶尖 众多支脉则从主脉上生出 横向排列得整整齐齐 夹竹桃的叶上还有一层薄薄的 腊 这层腊替叶保水 保温 使植物能够抵御严寒 所以 夹竹桃不怕寒冷 在冬季 照样绿姿不改 夹竹桃的花有香气 花集中长在枝条的顶端 它们聚集在一起好似一把张开的伞 夹竹桃花的形状像漏斗 花瓣相互重叠 有红色和白色两种 其中 红色是它自然的色彩 白色 是人工长期培育造就的新品种 用扦插 压条繁殖 以扦插为主 也可播种 压条繁殖 扦插在春季 夏季均可进行 插前将插穗基部浸入清水中7 10天 要换水数次 保持浸水新鲜 插后可提前生根 提高成活率 如全用水插 水温保持18 20 C 经常换水 尤易生根 压条可于雨季进行 埋土压 筒压均可 分蘖繁殖尤为便利 播种可于春末进行 18 21 C发芽 成苗率较高 夹竹桃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夹竹桃为夹竹科植物夹竹桃NeriumindicumMill cvPaihua的叶 本品属于强心类中药 味苦 性寒 有毒 归心经 主要功能为强心利尿 祛痰定喘 镇痛 祛瘀 近代临床运用该药治疗心力衰竭 喘息咳嗽 癫痫 跌打损伤 经闭 斑秃 本品有毒 内服煎汤 剂量为0 3 0 9g 1药理作用 1 1强心作用 夹竹桃的叶 茎 皮 木质 花 均有较显著的强心作用 以叶的作用最强 其叶的醇提取物所含欧夹竹桃苷C对实验动物心脏及心电图表现有强心苷样作用 可增强心肌纤维收缩力 延长不应期 抑制心脏传导和刺激迷走神经使心脏传导功能更为降低 其有效剂量使实验动物心肌收缩加强 收缩振幅加大的同时 血压随之升高 接近中毒时 血压开始下降 心律紊乱 它是一种迟效强心苷 作用强于洋地黄 弱于毒毛旋花子苷 1 2利尿作用 浸剂及醇提取物对实验动物表现利尿作用 但比洋地黄弱 1 3镇静作用 夹竹桃煎剂及醇提取液对实验小鼠有镇静作用 表现自发活动减少 嗜睡 并能延长巴比妥的睡眠时间 但无抗惊厥作用 其镇静作用出现在心律变化之后 1 4灭虫作用 其树皮水提物和树胶有灭昆虫和灭螺作用 用夹竹桃叶的水提物和乙醇提取物分离精制 对椎实螺的毒性比标准灭螺药氯硝柳胺大14倍 也优于灭螺药安果和甲拌磷 1 5其他作用 欧夹竹桃苷C有较强的致吐作用 对热较稳定 小剂量时抑制子宫收缩 扩张血管 大剂量时使子宫肌张力增强 收缩血管平滑肌 另外 叶对小鼠艾氏腹水癌有抑制作用 1 6体内过程 夹竹桃之摄取物在胃 肠吸收都比较快 实验猫口服后 3小时吸收50 左右 用鸽测得的口服吸收率欧夹竹桃苷C为53 比洋地黄 地高辛高一倍左右 因此作用出现迅速 但蓄积作用比较明显 鸽蓄积率为37 介于羊角蚴与洋地黄毒苷之间 3天消除56 3 15天才排泄完 动物实验还表明 口服欧夹竹桃苷C需2倍于静脉注射剂量才能出现同样的作用 络石藤 常绿木质藤本 长达10m 全株具乳汁 茎圆柱形 有皮孔 嫩枝被黄色柔毛 老时渐无毛 叶对生 革质或近革质 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 长2 10cm 宽1 4 5cm 上面无毛 下面被疏短柔毛 侧脉每边6 12条 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 二歧 花白色 芳香 花萼5深裂 裂片线状披针形 顶部反卷 基部具10个鳞片状腺体 花蕾顶端钝 花冠筒圆筒形 中部膨大 花冠裂片5 向右覆盖 雄蕊5 着生于花冠筒中部 腹部粘生在柱头上 花药箭头状 基部具耳 隐藏在花喉内 花盘环状5裂 与子房等长 子房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 无毛 花柱圆柱状 柱头卵圆形 蓇葖答果叉生 无毛 线状披针形 种子多数 褐色 线形 顶端具白色绢质种毛 花期3 7月 果期7 12月 性味归经 苦 微寒 归心 肝 肾经 功能主治 祛风通络 凉血消肿 用于风湿热痹 筋脉拘挛 腰膝酸痛 喉痹 痈肿 跌扑损伤 用法用量 6 12g 外用鲜品适量 捣敷患处 紫花络石 描述字段 粗壮木质藤本 茎和枝条有皮孔 叶厚纸质 倒披针形或倒卵形或长椭圆形 长8 15厘米 宽3 4 5厘米 顶端渐尖或锐尖 有尖尾 基部楔形 有时圆形 无毛 侧脉每边10 15条 叶柄长3 5毫米 聚伞花序腋生 有时近顶生 长1 3厘米 花蕾顶端钝 萼片卵圆形 紧贴于花冠筒上 花萼内面基部有腺体约10个 花冠紫色 高脚碟状 花冠筒长5毫米 花冠裂片倒卵状长圆形 长5 7毫米 雄蕊着生于花冠筒的基部 花药内藏 花盘环状5裂 裂片与子房等长 子房卵圆形 无毛 花柱线形 柱头近头状 蓇葖果双个平行粘生 圆柱状长圆形 长10 15厘米 直径10 15毫米 无毛 种子倒卵状长圆形或宽卵圆形 长约15毫米 宽7毫米 暗紫色 顶端种毛长约5厘米 花期5 7月 果期8 10月 分布及生境 产于怒江 屏边 澜沧 宾川 嵩明 文山 维西 麻栗坡 蒙自 贡山 景洪 中甸 临沧 勐养 巍山 江川 勐海等地 生于山谷及疏林中 或水沟 溪边灌木丛中 分布于浙江 江西 福建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贵州 四川 西藏等省区 斯里兰卡 越南 锡金等地也有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 茎皮纤维韧 可制绳和麻袋等 种毛可作填充物 黄蝉 科目 灌木 花 果 期 花期4 12月科属 夹竹桃科黄蝉属形态 常绿灌木 叶3 5片轮生 长椭圆卵形 全缘 聚伞花序顶生 花柠檬黄色 花冠基部膨大呈漏斗状 花期4 12月份 栽培的品种有硬枝黄蝉和软枝黄蝉两种 植株有毒 应注意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 其毒性为植株乳汁有毒 人畜中毒 症状表现为心跳加快 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障碍 妊娠动物食之会流产 产地及习性 原产巴西 喜高温 多湿 阳光充足 适于肥沃 排水良好的土壤 产地及习性 原产巴西 喜高温 多湿 阳光充足 适于肥沃 排水良好的土壤 繁殖与栽培 多用扦插繁殖 在20 条件下可进行 扦插苗长根后 软枝黄蝉上盆 每盆3株 及时摘心 培养矮化丰满株形 硬枝黄蝉 小苗时可先地栽 及时摘心 培养枝条 枝条达5 6分枝后 移上盆 修枝整形 培养矮化株形 生长季节 常保持土壤湿润 每20天施肥一次 促其枝梢旺盛 花开不断 休眠期控制水分 冬后管理 一些植物的枝叶枯黄后仍没有掉下来 那么 植物正常的光合作用 蒸腾作用 呼吸作用就会受影响 所以 应对枯黄的枝叶予以剪除 这样 剩下的枝叶就会更好地吸收营养 也有利于植物重新萌芽 避免病害感染 此外 植物冻伤后一般不用施肥 浇水也应适度 要控制好水分 因为恢复期的植物很难吸收养分 浇水多了 植物也吸收不了 反而会导致其根部腐烂 应用 观花 观叶植物 适于园林种植或盆栽 特性 抗贫瘠 抗污染 适合在工厂矿区作为绿化植物 因为有毒 所以不适合家庭栽种 软枝黄蝉 名称 软枝黄蝉别称 黄莺学名 Allamandacathartica分布 原产地为巴西分类 夹竹桃科 黄蝉属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 其毒性为植株乳汁 树皮和种子有毒 人畜食后引起腹痛 腹泻 型态 常绿蔓性藤本 叶3 4片轮生 倒卵状披针型或长椭圆型 先端渐尖 花腋生 聚繖花序 花冠漏斗型五裂 裂片卵圆形 金黄色 冠筒细长 喉部橙褐色 用途 庭园美化 围篱美化 花棚 花廊 花架 绿篱等攀爬栽培花期 5 12月 盛花期为夏季 来源 为双子叶植物药报春花科植物软枝黄蝉的茎叶 功效 泻下导滞 主治 用于便秘 性味归经 苦 寒 有毒 入大肠经 用法用量 内服 煎汤 3一6克 动植物资源分布 分布于福建 台湾 广东 广西 云南等省区栽培 盆架树 拉丁名 Winchiacalophylla植物名称 盆架树别名 盆架子 黑板树英文名 未知 补充 科名 夹竹桃科属名 盆架树属适应地区 华南盆架子名称的由来 盆架子因为树干挺拔竖直 具有分层效果 很像古代人洗脸用的脸盆架 用来放脸盆的那种脸盆架 所以取名叫做盆架子 盆架树 热带季雨林及雨林区 主要城市 海口 三亚 琼海 高雄 台南 深圳 湛江 中山 珠海 澳门 香港 南宁 钦州北海 茂名 景洪 生态分类 木本植物 常绿乔木类观赏分类 荫木类高度范围 20 30 M 形态特征 花白色 4 7月开花生长习性 喜光 喜高温多湿气候 抗风 景观用途 行道树甜味 叶3 4枚轮生 间有对生 薄革质 矩圆状椭圆形 长7 20厘米 宽2 5 4 5厘米 顶端渐尖呈尾状或急尖 基部楔形或钝 上面亮绿色 下面浅绿稍带灰白色 无毛 侧脉每边20 50条 横出近平行 在两面隆起 花白色 花萼5裂 花冠高脚碟状 雄蕊5枚 子房由2枚心皮合生 蓇葖果2个合生 长18 35厘米 直径1 1 2厘米 种子两端被黄色柔毛 分布于云南及广东南部 印度 缅甸 印度尼西亚也有 在海拔500 1100米热带和亚热带山地常绿林中或山谷热带雨林中 常成群状生长 木材适作文具 胶合板等 叶 树皮 乳汁可药用 治急慢性气管炎等 乳汁外用止血 鸡蛋花 别名缅栀子 蛋黄花 大季花 印度素馨 缅栀的枝头是钝圆头的 一到冬天 叶子掉光后 光秃秃的就像鹿角的模样 因此缅栀又称为 鹿角树 原产美洲墨西哥 我国已引种栽培 广东 广西 云南 福建等省区有栽培 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需要在温室内栽培 全球约7种 原产于西印度群岛和美洲 现已遍布全世界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我国引入栽培有红鸡蛋花 鸡蛋花P 及1栽培品种 福建 广东 广西及云南常见栽培 鸡蛋花 落叶小乔木 高达5m 枝条粗壮肥厚肉质 全株具丰富乳汁 叶互生 叶柄长4 7 5cm 上面基部具腺体 叶片厚纸质 常聚集于枝上部 长圆状倒披针形或长椭圆形 长20 40cm 宽7 11cm 先端短渐尖 基部狭楔形 两面无毛 侧脉每边30 40条 未达叶缘网结成边脉 顶生聚伞花序 长16 25cm 宽约15cm 总花梗三歧 长11 18cm 肉质 绿色 花梗淡红色 花萼5裂 裂片小 卵圆形 不张开而压紧花冠筒 花冠外面白色 内面黄色 裂片狭倒卵形 向左覆盖 比花冠筒长1倍 花冠筒圆筒形 内面密被柔毛 喉部无鳞片 雄蕊5 着生于花冠筒基部 花丝极短 花药长圆形 心皮2 离生 花柱短 柱头长圆形 中间缢缩 先端2裂 蓇葖双生 广歧 圆筒形 向端部渐尖 长约11cm 种子斜长圆形 扁平 先端具长圆形膜质翅 翅长约2cm 花期5 10月 果期一般为7 12月 栽培者极少结果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高4 5米 枝粗厚而带肉质 小枝肥厚多肉 叶大 互生 羽状脉 厚纸质 多聚生于枝顶 叶脉在近叶缘处连成一边脉 花数朵聚生于枝顶 花冠筒状 漏斗状 径约5 6厘米 5裂 五片花瓣轮叠而生 如同孩子们手折的纸风车 外面乳白色 中心鲜黄色 极似蛋白包裹着蛋黄 因此得名 气味极芳香 除此之外 还有红 黄两种颜色 鸡蛋花夏季开花 清香优雅 落叶后 光秃的树干弯曲自然 其状甚美 适合于庭院 草地中栽植 也可盆栽 花香 可提香料 或晒干后供制饮料理 还可供药用 花期5 10月 果为一双生蓇葖 子多数 顶端具膜质翅 无种毛 鸡蛋花 生长习性性喜高温高湿 阳光充足 排水良好的环境 生性强健 能耐干旱 但畏寒冷 忌涝渍 喜酸性土壤 但也抗碱性 栽培以深厚肥沃 通透良好 富含有机质的酸性沙壤土为佳 适生温度为23 至30 夏季能耐40 的极端高温 气温低于15 以下 植株开始落叶休眠 直至来年4月左右 叶片易感染角斑病 白粉病 介壳虫危害 繁殖方式扦插或压条繁殖 极易成活 鸡蛋花 用法用途在我国西双版纳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 鸡蛋花被佛教寺院定为 五树六花 之一而广泛栽植 故又名 庙树 或 塔树 鸡蛋花是热情的西双版纳傣族人招待宾客的最好的特色菜 在热带旅游胜地夏威夷 人们喜欢将采下来的鸡蛋花串成花环作为佩戴的装饰品 因此鸡蛋花又是夏威夷的节日象征 鸡蛋花夏季开花 清香优雅 落叶后 光秃的树干弯曲自然 其状甚美 适合于庭院 草地中栽植 也可盆栽 花香 可提香料 或晒干后供制饮料和药用 有去湿之功效 木材白色 质轻而软 可制乐器 餐具或家具 主治 感冒发热 肺热咳嗽 湿热黄疸 泄泻痢疾 尿路结石 预防中暑 采收和储藏 夏 秋季采茎皮 花开时采花 晒干或鲜用 资源分布 我国福建 台湾 广东 海南 广西 云南等地有栽培 原产墨西哥 全草清热平肝 熄风 强心 利尿 安神 降压 平喘 罗布麻ApocynumvenetumL 萝芙木Rauvolfiaverticillata Lour Baill 根茎叶含利血平等生物碱 能镇静降压 活血止痛 清热解毒 提取降压灵的原料 络石Trachelospermumjasminoides 茎 叶祛风湿 凉血通络 黄花夹竹桃Thevetiaperuviana 种子有大毒 强心利尿清肿 黄花夹竹桃 学名 Thevetiaperuviana 科属 夹竹桃科 Apocynaceae 黄花夹竹桃属 别名 酒杯花 台湾柳 柳木子 相等子 大飞酸子 黄花状元 乔木 高达5米 全株无毛 枝条柔弱 小枝下垂 叶近革质 无柄 线状披针形或线形 长10 15厘米 宽5 12毫米 两端渐尖 有光泽 侧脉两面不明显 花序顶生 花萼裂片三角形 绿色 花冠黄色 漏斗状 雄蕊着生于冠筒候部 候部具有5枚鳞片状的副花冠 子房无毛 柱头圆形 顶端2裂 核果扁三角状球形 直径2 5 4厘米 内果皮木质 新鲜时亮绿色 干后黑色 常绿大灌木或小乔木 高达4 5米 树皮暗褐色 下部枝条悬垂 具乳汁 单叶互生 狭披针形 近革质 长10 15厘米 全缘 叶表面亮绿色 叶背面淡绿色 聚伞花序 顶生或腋生 有花2 6朵 或单生 花黄色 漏斗状 芳香 核果扁三角状球形 肉质 未熟时绿色 熟时淡黄色 干后黑色 种子坚硬 花期6 12月 果期11月至次年2月 产地分布原产美洲热带 西印度群岛及墨西哥一带 台湾 福建 云南 广西和广东均有栽培 长江流域及其以北行温室栽培 园艺用途观赏植物 用于公园 庭园绿化观赏 丛植或墙边种植 乳汁和种子有毒 误食可致命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 其毒性为全株含丰富的乳汁 有毒 种子毒性最大 食入可致死 并能引起流产 种子口服中毒的主要症状有口腔烧灼感 舌刺痛 喉干 呕吐 腹泻 瞳孔散大 对心脏作用与洋地黄相似 先兴奋 后抑制 继而麻痹 幼童食种子1颗 成人8 10颗可致死 有大毒 种子亦入药 功能解毒消肿 并有强心作用 药用价值 来源 夹竹桃科黄花夹竹桃属植物黄花夹竹桃Thevetiaperuviana Pers K Schum 以叶及种子入药 果实成熟后 取出种子 晒干 叶随时可采 性味归经 辛 苦 温 有大毒 功能主治 强心 利尿 消肿 用于各种心脏病引起的心力衰竭 对左心衰竭疗效较好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心房纤颤 叶可灭蝇 蛆 孑孓 用法用量 黄花夹竹桃提取的黄夹甙口服或静脉注射 口服饱和量为1 5 2毫克 注意 大毒 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长春花Catharanthusroseus 全株有毒 抗癌 抗病毒 利尿 降血糖 所含长春花碱等生物碱用于治疗白血病 观赏 木本 具乳汁 单叶对生或轮生 花冠喉部常具附属物 花冠裂片旋转覆瓦排列 花药常箭形 常互相靠合 花粉粒单一 蓇葖果 种子常具丝状毛 本科重点特征 萝藦科Asclepiadaceae 与夹竹桃科相近 不同点在于 花粉连合成花粉块或四合花粉 具载粉器 雄蕊互相连合并与雌蕊紧贴成合蕊柱 白薇Cynanchumatratum 根及根状茎清热 凉血 利尿 柳叶白前Cynanchumstauntonii 根及根状茎泻肺降气 化痰止咳 平喘 芫花叶白前Cynanchumglaucescens 根及根状茎亦做白前入药 徐长卿Cynanchumpaniculatum 全草解毒消肿 通经活络 止痛 耳叶牛皮消Cynanchumauriculatum 块根为 白首乌 能补肝肾 益精血 强筋骨 健脾 戟叶牛皮消Cynanchumbungei 块根也作白首乌 杠柳PeriplocasepiumBunge 根皮为北五加皮 香加皮 祛风除湿 强壮筋骨 利水消肿 萝藦Metaplexisjaponica 全草补肾强壮 行气活血 消肿解毒 果壳宣肺化痰 平喘止咳 根益精补气 马鞭草科Verbenaceae 草本或木本 单叶 有时为复叶 对生 偶轮生或互生 无托叶 花两性 两侧对称或辐射对称 穗状或聚伞花序 或再由聚伞花序构成头状 伞房状或圆锥状 花萼合成钟状 杯状或筒状 多数为4 5裂 宿存 花冠合瓣 高脚碟形 偶钟形或二唇形 通常4 5裂 裂片覆瓦状排列 雄蕊4 二强 稀5或2 着生于花冠筒上 子房上位 心皮2 2或4室 中轴胎座 每室1 2胚珠 核果 或呈蒴果状而拆裂为2 4果瓣 马缨丹 马鞭草科 灌木 高1 2米 茎枝方柱形 叶对生 卵形 具圆锯齿 花序密集成头状 先开黄色 后转红色 核果圆球形 直径4毫米 花期长 蜜源植物 观赏植物 又叫五色梅 臭草 多年生蔓性灌木 通常有短而下弯的细刺和柔毛 叶具臭味 卵形或心脏形 对生 边缘有小锯齿 头状花序 稠密 花色变化大 有黄 橙黄 红 粉红等色 5 9月开花 南方常栽植于墙旁 陡坡 由于具有耐修剪的特性 还可制作树桩盆景 马缨丹别名 五色梅 山大丹 大红绣球 珊瑚球 龙船花 臭金凤 如意花 昏花 七变花 如意草 土红花 臭牡丹 杀虫花 毛神花 臭冷风 天兰草 臭草 五色花 五雷箭 穿墙风 野眼菜 五彩花 红花刺 婆姐花原产热带美洲 南京及上海庭园常见栽培 在我国南方可逸为野生 植株有臭味 叶卵形至卵状椭圆形 长3 9厘米 宽1 5 5厘米 边缘有锯齿 两面都有糙毛 花序梗长于叶柄1 3倍 苞片被针形 有短柔毛 花萼管状 顶端有极短的齿 花冠黄色 橙黄色 粉红色至深红色 小花橙黄色或橙色 后变红或白色 故名五色梅 果实圆球形 成熟时紫黑色 马缨丹为直立灌木 多分枝 茎四方柱形 叶对生卵形 多绉 头状花序再排成圆锥状 花初开黄色后转变为橙 红 最后呈粉色 除栽培外各处皆有逸为野生植株 本种是栽培观赏植物 又是蜜源植物 该植物花期长 蜜量大 根 叶和花亦入药 但注意本种是有毒植物 香港曾有多例儿童误食报导 可致死 产美洲热带 我国广东 海南 福建 台湾 广西等有栽培 且已逸为野生 喜光 喜温暖湿润气候 适应性强 耐干旱瘠薄 不耐寒 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上生长较好 可治久热不退 风湿骨痛 腮腺炎 肺结核 茎叶煎水洗治疥癞 皮炎 鲜花朵煎服治腹痛吐泻 鲜花 叶捣烂外擦跌打损伤 清凉解热 活血止血 治肺痨吐血 伤暑头痛 腹痛吐泻 阴痒 湿疹 跌打损伤 根可制久热不退 风湿骨痛 腮腺炎 肺结核 茎叶煎水洗治疥癞 皮炎 有毒部位 枝叶及未熟果有毒 中毒症状 人畜误食 造成慢性肝中毒 有发烧 衰弱 呕吐 腹泻 步履不稳 呼吸急促 昏迷 黄疸等症状 假连翘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 茎长可达6米 一般长为2 3米 多分枝 不直立 呈半攀援状 枝有刺或无刺 叶对生 边缘有锯齿 花期长 从4月中旬至12月中旬 陆续有开放 以5 9月份为主花期 花小 高脚碟状 蓝紫色 幽静娇艳 深受人爱 果圆形或近卵形 顶端喙尖 全年有果 以6 11月份为成熟盛期 产地分布 原产于中南美洲热带 从西印度群岛 墨西哥至巴西 世界各热带地区多有引种 我国华南地区广有栽培 假连翘 生长习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 抗寒力较低 遇5 6 长期低温或短期霜冻 植株受寒害 华南北部以至华中 华北的广大地区 均只宜盆栽 温室或室内防寒越冬 室温不低于8 喜光 亦耐半阴地 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 沙质土 粘重土 酸性土或钙质土均宜 较喜肥 贫瘠地生长不良 耐水湿 不耐干旱 盆栽或地植均宜施足基肥 以后每年生长旺盛期 施复合肥1 2次 萌生性强 可根据观赏要求 对枝条进行盘曲 或于每年春季 进行强度修剪 以利当年萌发新枝 避免冠形松散蓬乱 也可将老茎截断 培育桩景 假连翘 药材假连翘 福建中草药 异名 番仔刺 篱笆树 洋刺 花墙刺 福建中草药 来源 为马鞭草科植物假连翘的果实 采集 全年可采 化学成分 含生物碱 甾体 葡萄糖和果糖 性味 甘微辛 温 有小毒 功用主治 假连翘的功效 截疟 下胎 功用主治 假连翘的功效 截疟 下胎 宜忌 孕妇忌用 选方 治疟疾 假连翘十五至二十粒 于发作前二小时开水送服 治跌打胸痛 鲜假连翘五钱捣烂 热酒冲服 性味以下出 福建中草药 杀虫剂果 叶富含黄酮和二萜类化合物 对昆虫有拒食 忌避和酶抑制作用 黄边假连翘 冬红 产地分布 分布于印度北部至马来半岛 我国南方有栽培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 生长迅速 高可达10米 一般园林栽培 高仅1 2米 叶对生 卵形 渐尖 长达10厘米 近全缘 具柄 总状花序 具数轮各2 4朵小花 萼片辐状广展 径约3厘米 砖红或橙红色 花冠筒长 自萼片中伸出 约2 5厘米 略弯 檐部偏斜 5裂 裂片短 猩红色 生长习性 喜光 喜温热及排水良好的环境 繁殖培育 用播种或扦插繁殖 需保湿 保温 盆栽介质可用排水良好的肥沃壤土 景观用途 冬红在热带地区 用于园林绿化 诱引于花架或墙壁上 亚热带 温带地区可作温室盆栽 龙吐珠 别名 麒麟吐珠 珍珠宝草 珍珠宝莲 臭牡丹藤 白花蛇舌草科 马鞭草科属 赪桐属产地分布原产非洲西部 现广为栽培 为盆栽攀援观花植物 喜温暖 半阴和湿润的环境 越冬温度应在15 以上 长期低于10 可引起落叶至死亡 用播种或扦插法繁殖 种子寿命短 采后即播 龙吐珠在我国栽培的历史不长 20世纪初在南方的广州 厦门等城市有栽培 新中国成立后 各地植物园引种作温室栽培 目前 在深圳 广州 珠海等城市已有批量生产 各地花卉市场都能见到盆栽的龙吐珠 开始进入家庭盆栽观赏 龙吐珠 马鞭草科 多年生常绿藤本 株高2 5米 茎四棱 叶对生 长圆形 长6 10厘米 聚伞形花序腋生 春夏开花 花甚美丽 萼白色较大 花冠上部深红色 花开时红色的花冠从白色的萼片中伸出 宛如龙吐珠 故名 柔弱的木质藤本植物 茎四棱 单叶对生 深绿色 卵状矩圆形或卵形 先端渐尖 基部浑圆 叶脉由基部三出 全缘 有短柄 聚伞花序 顶生或腋生 呈疏散状 二歧分枝 花萼筒短 绿色 裂片白色 卵形 宿存 花冠筒圆柱形 柔弱 5裂片深红色 从花萼中抻出 雄蕊及花柱很长 突出花冠外 花期春夏 果实肉质球形 蓝色 种子较大 长椭圆形 黑色 园林用途龙吐珠花形奇特 开花繁茂 宜盆栽观赏 也可作花架 台阁上的垂吊盆花布置 全株可入药生长习性龙吐珠原产热带非洲西部 喜温暖 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 不耐寒 龙吐珠的生长适温为18 24 2 10月为18 30 10月至翌年2月为13 16 冬季温度不低于8 5 以上茎叶易遭受冻害 轻者引起落叶 重则嫩茎枯萎 营养生长期温度可以较高 30 以上高温 只需供水充足 仍可正常生长 而生殖生长 即开花期的温度宜较低 约在17 左右 桢桐 大红袍 臭八宝 植物名实图考 矮童子 分类草药性 大红花 贵州民间方药集 野朱桐 臭枫草 臭珠桐 福建民间草药 矮桐 江西民间草药 逢仙草 湖南药物志 臭灯桐 假真珠梧桐 闽东本草 臭树 臭草 鸡虱草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 为马鞭草科植物臭牡丹的茎 叶 植物形态 臭牡丹 落叶灌木 高1 2米 叶对生 广卵形 长10 20厘米 宽8 18厘米 先端尖 基部心形 或近于截形 边缘有锯齿而稍带波状 上面深绿色而粗糙 具密集短毛 下面淡绿色而近于光滑 惟脉上有短柔毛 触之有臭气 叶柄长约8厘米 花蔷薇红色 有芳香 为顶生密集的头状聚伞花序 径约10厘米 花萼细小 漏斗形 先端5裂 裂片三角状卵形 先端尖 外面密布短毛及腺点 花冠径约1 5厘米 下部合生成细管状 先端5裂 裂片线形以至长圆形 雄蕊4 花丝与花柱均伸出 花丝通常较花柱为短 子房上位 卵圆形 核果 外围有宿存的花萼 花期7 8月 果期9 10月 生长于湿润的林边 山沟及屋旁 亦有栽培 分布河北 河南 陕西 浙江 安徽 江西 湖北 湖南 四川 云南 贵州 广东等地 采集 夏季采收 晒干 化学成分 叶含生物碱 性味 福建民间草药 辛 温 有小毒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辛 平 功用主治 活血散瘀 消肿解毒 治痈疽 疔疮 乳腺炎 关节炎 湿疹 牙痛 痔疮 脱 治疔疮 苍耳 臭牡丹各一大握 捣烂 新汲水调服 泻下黑水愈 赤水玄珠 治一切痈疽 臭牡丹枝叶捣烂罨之 纲目拾遗 治痈肿发背 臭牡丹叶晒干 研极细末 蜂蜜调敷 未成脓者能内消 若溃后局部红热不退 疮口作痛者 用蜂蜜或麻油调敷 至红退痛止为度 阴疽忌用 江西民间草药 治乳腺炎 鲜臭牡丹叶半斤 蒲公英三钱 麦冬全草四两 水煎冲黄酒 红糖服 治肺脓疡 多发性疖肿 臭牡丹全草三两 鱼腥草一两 水煎服 治关节炎 臭牡丹鲜叶 绞汁 冲黄酒服 每天两次 每次一杯 连服二十天 如有好转 再续服至痊愈 治头痛 臭牡丹叶三钱 芎藭二钱 头花千金藤根一钱 水煎服 方以下出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治疟疾 臭牡丹枝头嫩叶 晒干 研末 一两 生甘草末一钱 二味混合 饭和为丸如黄豆大 每服七丸 早晨用生姜汤送下 江西民间草药 治火牙痛 鲜臭牡丹叶一至二两 煮豆腐服 江西 草药手册 治内外痔 臭牡丹叶四两 煎水 加食盐少许 放桶内 乘热熏患处 至水凉为度 渣再煎再熏 一日二次 江西民间草药 治脱肛 臭牡丹叶适量 煎汤熏洗 陕西中草药 海州常山 种别名 臭梧桐 泰山红五星 泡花桐 八角梧桐 追骨风 后庭花 香楸 泡火桐科目 灌木科中文名 马鞭草科属中文名 大青属国内分布 原产于我华东 华中至东北地区 北京 天津 河北 陕西 华北 泰山园林装饰中心 燕青园艺中心有引种 多生于山坡 路旁和溪边 村旁 泰山山麓有大面积繁育 国外分布 朝鲜 日本 菲律宾海拔 2400以下 海州常山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嫩枝棕色短柔毛 单叶对生 叶卵圆形 长5 16cm 先端渐尖 基部多截形 全缘或有波状齿 两面近无毛 叶柄2 8cm 伞房状聚伞花序着生顶部或腋间 尊紫红色五裂至基部 花冠细长筒状 顶端五裂 白色或粉红色 核果球状 兰紫色 整个花序可同时出现红色花尊 白色花冠和兰紫色果实的丰富色彩 花果期6 11月 性味归经 辛 苦 甘 凉 归肝经 祛风湿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 其毒性为枝叶有小毒 人口服有口千 咽喉烧灼感 恶心 呕吐 便秘或稀便等症状 狗口服20g kg的茎叶煎剂 引起呕吐 对小鼠有镇静和镇痛作用 主要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其水煎剂对大鼠 兔 猫 犬等多种动物均有降压作用 中药功用 用于风湿痹痛 肢体麻木 半身不遂 为取其祛风湿之效 单用 或与稀莶草配伍 即稀桐丸 煎汤洗湿疹 本品有降血压作用 可用于高血压病 以开花前的叶子降压作用较好 用时不宜高热煎煮 以免减弱降压作用 宜制丸剂或研粉服 亦可与稀莶草配伍 黄荆 俗名 埔姜仔 埔姜科别 马鞭草科介绍 小枝具有四棱 枝条密生灰白色的细绒毛 叶子搓揉後会有刺鼻的气味 掌状复叶 对生 小叶3至5枚 前端长尖 圆锥形聚繖花序顶生 花小型 花冠为淡紫色呈唇形5裂 核果卵状球形 茎皮的纤维组织是造纸的优良材料 叶片晒干点燃後的特殊气味 可做为代用蚊香驱虫使用 此外 枝叶 茎干 根及果实也有药用功能 具解热 治风湿 消疮肿之效能 由於树性强健 耐旱 耐瘠 是山坡不错的水土保持植物 我国各地都有生长 除了利用作染料将色彩染在纺织品後穿戴之外 有些民族会将植物所含的色素直接涂抹在身体上使用 例如台湾原住民会将黄荆的枝条砍短 再用火焙烤枝条中间 然後收集从旁边滴出来的汁液 用来染牙齿 使牙齿变黑 噶玛兰族的巫师在替病人治病时 会以黄荆叶片施法 马卡道族人祈雨时 以黄荆叶片沾水祭祀 凯达格兰人祭祖时将黄荆叶片铺在地面後 才在上面摆上祭品 以显现祭祀的神圣 别名 黄荆条 黄荆子 布荆 荆条 五指风 五指柑 来源 马鞭草科牡荆属植物黄荆VitexnegundoL 及牡荆V negundoL var cannabifolia sieb etZucc Hand Mazz 以果实 黄荆子 及根 茎 叶入药 四季可采 以夏秋采收为好 根 茎洗净切段晒干 叶 果阴干备用 叶亦可鲜用 功能主治 根 茎 清热止咳 化痰截疟 用于支气管炎 疟疾 肝炎 叶 化湿截疟 用于感冒 肠炎 痢疾 疟疾 泌尿系感染 外用治湿疹 皮炎 脚癣 煎汤外洗 果实 止咳平喘 理气止痛 用于咳嗽哮喘 胃痛 消化不良 肠炎 痢疾 鲜叶 捣烂敷 治虫 蛇咬伤 灭蚊 鲜全株 灭蛆 用法用量 根 茎0 5 1两 叶0 3 1两 果实1 3钱 紫珠 1 杜虹花灌木 高1 3m 小枝 叶柄和花序均密被灰黄色星状毛和分枝毛 单叶对生 叶脉粗壮 长1 2 5cm 叶片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 长6 15cm 宽3 8cm 先端渐尖 基部钝圆或截形 边缘有细锯齿 表面被短硬毛 背面被灰黄色星状毛和细小黄色腺点 侧脉8 12对 聚伞花序腋生 4 7次分枝 花序梗长1 5 2 5cm 具细小苞片 花萼杯状 被灰黄色星状毛 萼齿钝三角形 花冠紫色至淡紫色 无毛 长约2 5mm 裂片4 钝圆 长约1mm 雄蕊4 长约5mm 子房无毛 果实近球形 紫色 径约2mm 花期5 7月 果期8 11月 生于海拔1590m以下的平地 山坡 溪边林中或灌丛中 分布于浙江 江西 福建 台湾 广东 广西 云南 2 白棠子树 小灌木 高1 3m 多分枝 小枝纤细 带紫红色 幼时略被星状毛 单叶对生 叶柄长2 5mm 叶片倒卵形或披针形 先端长尖或尾尖 两面无毛 背面密生细小黄色腺点 侧脉5 6对 聚伞花序腋生 细弱 宽1 2 5cm 2 3次分歧 花序梗长约1cm 略被星状毛 结果时无毛 具线形苞片 花萼杯状 先端具不明显的4齿或近截头状 花冠紫色 长1 5 2cm 先端4裂 钝圆 雄蕊4 花丝长约为花冠的2倍 花药卵形 细小 子房无毛 具黄色腺点 果实球形 紫色 径约2mm 花期5 6月 果期7 11月 生于海拔600m以下的低山丘陵灌丛中 分布于华东 华南及河北 台湾 河南 湖北 贵州 日本 越南也有分布 紫珠 常用配方1 治咯血 干紫珠叶末1 5 2 1g 调鸡蛋清 每4h服1次 继用干紫珠叶末6g 水煎 代茶常饮 福建民间草药 紫珠2 治肺结核咯血 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紫珠叶 白及各等量 共研细粉 每服6g 每日3次 全国中草药汇编 3 治胃溃疡出血 紫珠叶120g 水煎服 浙江药用植物志 4 治衄血 干紫珠叶6g 调鸡蛋清服 外用消毒棉花蘸叶末塞鼻 福建民间草药 5 治拔牙后出血不止 用消毒棉花蘸紫珠叶末塞之 福建民间草药 6 治子宫功能性出血 紫珠叶 地菍 梵天花根各30g 水煎 加红糖30g 在出血的第1日服下 连服数日 浙江药用植物志 7 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紫珠叶 猪殃殃 细毛鹿茸草各15g 地菍 栀子根各30g 水煎服 浙江药用植物志 8 治创伤出血 鲜紫珠叶 用冷开水洗净 捣匀后敷创口 或用干紫珠叶研末撒敷 外用消毒纱布包扎之 福建民间草药 紫珠9 治跌打内伤出血 鲜紫珠叶和实60g 冰糖30g 开水炖 分2次服 闽东本草 10 治扭伤肿痛 紫珠草叶30g 鹅不食草30g 威灵仙15g 水煎服 或加松节油共捣烂外敷患处 青岛中草药手册 11 治上呼吸道感染 扁桃体炎 肺炎 支气管炎 紫珠叶 紫金牛各15g 秦皮9g 水煎服 每日1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