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新编_第1页
教科版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新编_第2页
教科版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新编_第3页
教科版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新编_第4页
教科版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新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版九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23分)1. (5分) 在大型游乐场里,小明乘坐如图所示的匀速转动的“摩天轮”,正在向最高点运动,对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小明的重力势能保持不变B . 小明的动能保持不变C . 小明的机械能守恒D . 小明的机械能减少2. (2分) (2019九上武汉开学考) 关于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不吸收热量,温度也可以升高B . 物体内能增大时,温度一定升高C .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D . 物体的内能减少,一定是物体对外做功3. (2分) 下图为试验中的新型太阳能汽车,最大速度可达180km/h,测试时以最大速度匀速在水平路面行驶,若考虑空气对汽车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太阳能汽车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均受平衡力的作用B . 地面对太阳能汽车的支持力大于自重C . 地面对太阳能汽车的支持力和自重是一对平衡力D . 汽车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继而转化为机械能4. (2分) 下列哪些现象不属于扩散现象( )A . 洒水车将水喷洒在地面上B . 卫生球放在衣柜中,过几天,衣柜中充满樟脑气味C . 一滴红墨水滴在清水中,过一会儿杯中水呈红色D . 长期堆放煤的水泥地面上,地面变成黑色5. (2分) (2019九上天津月考) 下面是某同学“物理学习笔记”中的摘录,其中错误的是( ) A . 在空调房间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 . 原子核内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中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所以平常物体不带电C .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D .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6. (2分) (2019九上平遥月考) 用高强度钛材料做成的钛管很难被拽长,说明钛分子间( ) A . 没有引力B . 没有斥力C . 存在引力D . 存在斥力7. (2分)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如图甲,量筒里上方清水和下方蓝色硫酸铜溶液静置几天后,界面模糊,主要说明分 子运动越剧烈,物体温度越高B . 如图乙,面包可以被捏扁说明分子间有间隙C . 如图丙,两位同学分别插住处于原长的弹簧的两端,可以将人比作组成某些物质的分 子,弹簧形变时具有势能,互相吸引或排斥的分子也具有势能D . 如图丁,玻璃片重为G,当测力计显示的力比G大很多时,仍然不能将玻璃片从水面提起。主要说明水分子和水分子之间有引力,玻璃分子与玻璃分子之间有引力8. (2分) (2019九上深圳月考) 已知水和煤油的质量之比是54,比热容之比是21,水的初温是18,煤油的初温是30。若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到40,则煤油升高到的温度是( )A . 22B . 52C . 85D . 559. (2分) (2017南岗模拟) 下列有关热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内燃机的冷却液需要用比热容较小的物质B . 内燃机除做功程冲程以外的三个冲程都是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C . 汽油机消耗的汽油可循环使用,是取之不尽的能源D . 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下运动10. (2分) (2019九上利辛月考) 以下日常生活的事例中,通过做功来增加物体内能的是( ) A . 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气筒发烫B . 太阳能热水器中水的温度升高C . 点燃的爆竹腾空而起D . 用水壶烧水,水蒸气将壶盖顶起二、 填空题 (共7题;共7分)11. (1分) (2019张家港模拟) 美国正在试验助推火箭无损回收技术:火箭将飞船推送至一定高度;箭船分离,火箭停止喷火、落向地面;接近地面时,火箭再次消耗燃料、向下喷火,并以2m/s的速度匀速下降.火箭匀速下降时,动能_(变小/不变/变大),重力势能_(变小/不变/变大).火箭用氢气作燃料利用了氢气_大. 12. (1分) (2018九上武城月考) 甲图中,迅速向下压活塞,能量的转化情况是_。乙图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中与甲图能量转化情况相同的是_(选填图中的代号)。 13. (1分) (2019玄武模拟) 阳春三月的南京,阳光照在身上让人感觉温暖,这是因为阳光中的红外线具有_效应;梅花山上花开绚烂、“暗香”浮动,说明花中芳香油分子在_;游人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发朋友圈互动,如图所示。手机能发送信息依靠_,其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m/s。14. (1分) (2018九上海口月考) 一段金属丝反复弯折几次后,弯折处温度升高,这是因为对金属丝_,使其_增大。 15. (1分) (2017九上天河月考) 俗语说“破镜难圆”,这句俗语的意思是:打破的镜子很难重新粘紧在子一起,原因是:_(选填字母:A分子间有引力;B分子之间有斥力;C分子之间的距离太大,相互作用力太弱);喝很热的汤时,先向水面吹气,这是通过_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16. (1分) (2017九上茂名月考) 常用水来取暖或降温,是因为水的_大,而火箭常用液态氢做燃料,是因为液态氢_大。 17. (1分) (2018九上北京月考) 如图所示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中能量转化情况一致的是实验_(填“甲”或“乙”) 三、 实验题 (共2题;共4分)18. (2分) (2019九上兴化月考) 如图所示,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让同一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撞击水平面上同一木块。 (1) 本实验探究的是 _(木块/小车/斜面)的动能的大小,实验中是通过观察_来比较动能大小。 (2) 第一次实验的情景如图甲所示,在进行第二次实验前,应先将撞出的木块 _; (3) 若操作正确,第二次实验木块最终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此实验的结论是:_。 (4) 若要继续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还需增加的器材是_。 19. (2分) (2016九上济宁期中) 小华学习做饭的过程中,经常加热油和水,塔猜想油的比热容比水小(1) 能够支持她这一猜想的事实是 A . 同样情况下,油升温比水快B . 油能把食物炸黄,而水不能C . 油能漂在水面上D . 油比水难蒸发(2) 为了验证猜想,小华向两个同样的烧杯里分别倒入_相同的水和油,并测量它们的初始温度两温度计示数相同,如图9所示,它们的初始温度为_(3) 小华猜想: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的热量可能与质量和物质种类有关物理研究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种类有关,她制定了两个方案:A让研究对象都升高相同的温度,然后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B让研究对象都吸收相同的热量,然后比较它们升高温度的高低;(a)能够准确地控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是本次实验的关键为了做到这点,实验中你的做法是:_(b)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2个相同的闪避中分别盛有水和油,用两个电加热器进行加热,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烧杯号液体质量/g升高的温度/加热时间/min1水3002562油300306该同学选择的方案_,在实验中控制_和_相同,这种实验方法称为_,比较的结果是_比热容大四、 计算题 (共2题;共21分)20. (6分) (2018九上南雄期末) 某饰品加工厂用酒精喷灯加工饰品,将一只质量为1kg的铜饰品的温度从20升高到1020。已知:C铜=0. 39103J/(kg),酒精热值为q=3.0107J/kg。求: (1) 铜饰品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 不考虑热量散失,需要酒精多少克? 21. (15分) (2019九上花都期中) 小明家新买来一台天然气热水器。小明学习了热效率的知识后,尝试估测该热水器的热效率,已知热水器内装有质量为40kg、温度为20的自来水,他把“出水温度”设置为40后,开始加热。当水温达到40时,自动停止加热。加热前天然气表的示数为129.96m3 , 停止加热后变为130.06 m3。天然气的热值q天然气=4.2107J/ m3 , 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求: (1) 热水器中水吸收的热量; (2) 天然气燃烧放出的热量; (3) 该热水器的热效率。 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23分)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