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期中试题_第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期中试题_第2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期中试题_第3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期中试题_第4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期中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期中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一束光线竖直入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则反射的是A0B45C90D1802 . 下列连线错误的是ABCD3 . 下列设备与应用到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错误的是A声呐利用次声波测绘海底地形BB超利用超声波获得人体内部的信息C验钞器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D遥控器靠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4 . 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应用到的物理知识是(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5 .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BCD6 . 如图所示的科学家中,其名字被命名为“功率”单位的是( )A焦耳B牛顿C伽利略D瓦特7 . 关于物体冷热程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来表示B不可以根据感觉来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C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需要使用温度计D0 的冰和0 的水冷热程度不一样8 . 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90,科考队员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选用( )物质水银煤油酒精水凝固点()-388-30-1170A酒精温度计B体温计C煤油温度计D水银温度计9 . 美丽的东湖是武汉市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东湖岸边的建筑物及花草树木等在湖中“倒影”,关于“倒影”小红和小枫有关下列几个的说法:由于光的反射,倒影比真实景物略暗一些;由于光的折射,倒影比真实景物略暗一些;倒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其中正确的是ABCD10 . 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温度计的示数为20B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C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D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不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11 . 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判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的传播速度大小为340km/sB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2VC太阳光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108m/sD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012 . 在室内种植一些盆栽既能净化空气,又能陶冶情操关于放在桌面上的盆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们看到盆栽绿色的叶子,是因为它反射绿光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把光能转化为内能C盆栽受到的重力和它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盆栽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它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力13 . 为了节约用水,可利用滴灌的方法给道路两旁树木浇水,如图所示。把细水管放入树下的土壤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树木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D降低了地面上水的温度二、多选题14 . 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直线传播的性质C图c表示的是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弯折情况,属于光的折射现象D图d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三、填空题15 . 芦笙是苗族同胞所喜爱的一种乐器,丰收之际人们总会吹起芦笙跳起舞,图中老人们演奏出浑厚的低音,姑娘们吹出轻快的中高音,形成了美妙的原生态重奏,其中图甲中的芦笙比图乙中音调低是因为其_低,响度大是因为其_大,甲),乙)16 . 今年举行的武汉马拉松吸引了两万多名国内外选手参赛。半程马拉松的距离约21km,排名第一的选手用时约70min,这名选手跑完半程马拉松的平均速度为_m/s。17 . 请你把关于六种物态变化的表格填写完整:物态变化名称变化前的状态变化后的状态吸、放热熔化_凝固_汽化_液化_升华_凝华_18 . 星期天,李华在公园游玩。看到一只小鸟在湖深1.5m的水面上方2m高处飞行,则小鸟在湖中的像离小鸟的距离为_m;小鸟遇到游船迅速向高空飞去,则小鸟在水中的像的大小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9 . 某同学在湖边树荫下乘凉,发现地面上有很多圆形光斑,这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_(选填“树叶”或“太阳”)的像我们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这是因为自然光在这些物体上发生了_反射小孔成像所形成的像是_像(选填“实”或“虚”)20 .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时常用作为实验的光源,利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实验中要将纸板与平面镜,如果将纸板沿法线,纸板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21 . 广州亚运会火炬“潮流”技术出色,采用低碳环保的碳氢化合物气体作为燃料,为了便于储存或携带,常温下可采用_的方法使其液化,这一物态变化过程要_(吸收/放出)热量四、实验题22 . 物理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沸腾”规律(1)由表中的信息可知,本次实验应选用测温物质为_ (2)开始实验时老师为每个实验小组的烧杯里加入热水进行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_(3)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水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况是不同的,如图乙中所示,图_(选填“A”或“B”)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4)如图丙中,a、b是两个实验小组分别绘制的水的沸腾图象,由图象可知:实验中他们所用水的_不同(5)分析图象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要不断吸收热量,其温度_(6)水沸腾时烧杯上方出现了大量“白气”,“白气”形成的物态变化是_23 . 小明想探究“不同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方案A让小明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方案B让小明边听声音,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你认为最佳的方案是_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及数据如表所示:24 . 如图所示装置用于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该装置中的错误之处是:_;纠正错误后,进行正确操作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由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时气泡变化的情况是:_。25 . 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1)由图乙可知,冰是_(填“晶体”或“非晶体”)。(2)当加热至第8min时,试管内的物质处于_(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3)如图所示,这种加热方式为_,好处是_。(4)若把正在熔化的冰移至0的房间,冰_(填能或不能)继续熔化。26 . 如图所示的装置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1)甲图中的B表示研究对象“平面镜”,应选择_方形(平面镜/平板玻璃)来做,你选择的理由是_.(2)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_(变大/变小/不变).(3)实验中如果把平面镜向左倾斜,如图乙,实验能否成功?说明理由:_.(4)若在图甲中的左侧,我们通过“平面镜”看蜡烛A的像C,是_(有/没有)光射入我们的眼中.此时,蜡烛的像C_(有/没有)光发出.27 . 小明常用蜡烛完成如图所示的光学实验:(1)如图甲为小孔成像示意图,该现象可以用_来解释。(2)如图乙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平面镜成像原理是由于光的_而形成的虚像;若蜡烛A到玻璃板距离为10cm,则蜡烛的像B与蜡烛A之间的距离为_cm;若在像和玻璃板之间放置一个不透明的挡板,从蜡烛A一侧观察玻璃板,_(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所成的像。(3)如图丙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处于图示位置时,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等大的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右移动到35cm刻度线处,此时可将光屏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适当距离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倒立、_的实像,若不移动光屏,可在烛焰和透镜之间放置一个适当的_透镜(选填“凸”或“凹”)也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28 . 为了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小亮进行了下面的实验:照图甲那样,把一面镜子 M 平放在平板上,把一个画有角度的白色硬纸板竖立在镜面上,硬纸板是由 E、F 两块粘接而成,可绕接缝 ON 转动,ON 垂直于镜面(1) 使 E、F 成为同平面,让入射光线沿纸板上某一角度线射向镜面上的 O 点,观察反射光线方向可见_;(2) 改变入射光线方向多次实验,并记录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到下面表格中,根据这些数据可知反射角_入射角;(3) 把纸板 F 前折或后折,可以知道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_;29 . 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1)小明安装实验器材时,提出了以下安装顺序,你认为哪种方案更合理?_A温度计、烧杯、酒精灯 B酒精灯、烧杯、温度计(2)甲、乙两组同学用同样多且初温相同的温水进行实验,加热的酒精灯也相同,结果甲组同学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用时较短,则甲组选择的装置是_(选填“A”或“B”)。(3)乙、丙两组同学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并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C所示的a、b两条曲线(a 表示乙组的,b表示丙组的),由图象可知,他们两组测得的水的沸点_(填“相同”或“不同”)。图_(选填“D”或“E”) 所示的情形表示水正在沸腾。他们两组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所用的时间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写一个即可)。(4)小明同学在家中观察水壶中的水沸腾时,发现从壶嘴喷出一股“白气”,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_(选填“容易”或“不容易”)看见“白气”。30 . 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1)该实验记录数据时有一处错误,是第_min的数据记录有误,应更正为_(2)将错误数据更正后,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3)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中a、b所示则图_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