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壤地理学 介绍土壤地理学的基础知识 了解土壤的组成及基本属性分析土壤发生 发育及分异过程 掌握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 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熟悉国内外土壤分类体系 了解我国主要土壤类型的分布 形成过程和基本特性树立综合自然地理观 认识土壤圈在地球表层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和土壤资源的重要性了解土壤地理学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分析方法 课程目标 教材及参考书 李天杰 赵烨 张科利 郑应顺 王云 2004 土壤地理学 第3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凤荣 2001 土壤地理学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1995 中国土壤分类系统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赵其国 龚子同 1989 土壤地理研究法 北京 科学出版社 A N 斯特拉勒 Strahler A N 1983 现代自然地理学 北京 科学出版社 伍光和 田连恕 胡双熙 王乃昂 2003 自然地理学 第三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P237 374 Gerrard J 2000 FundamentalsofSoils London Routledge 教材朱鹤健 何宜庚 1992 土壤地理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课程内容 绪论第一章土壤的组成与性质第二章土壤的形成与发育第三章土壤分类第四章主要土壤类型第五章土壤分布第六章土壤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土壤地理学研究方法 土壤地理学 课程教学设计与要求 1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主讲 电子讲义 实验实习 室内实验和野外实习 组织讨论 专题讨论作业方式 重要知识点回顾 1 1土壤及其肥力概念1 2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位置和功能1 3土壤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1 4土壤地理学的发展概况1 5土壤地理学的发展前景 绪言 学习重点 汉字 土 的象形意义 中国古代土壤 万物自生焉则曰土 周礼 万物自生焉则曰土 说文解字 土者 是地之吐生物者也 二 像地之上 地之中 物出形也 周礼 以人所耕而树艺焉则曰壤 土 1 1土壤及其肥力 自然地理环境的综合体 独立的自然历史体 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 是独立的自然历史体 其特征 有垂直层次分异 生物活性 孔隙结构 其功能 有肥力及生产性能 缓冲与净化功能 土壤是指地球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且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层 李天杰等1983 土壤作为独立的自然历史体 是成土母质 气候 生物 地形和时间综合作用的产物 是经由岩石风化过程和生物因素主导作用下的成土过程所形成 李天杰等2004 土壤是地球陆地表层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伍光和等2003 1 1 1土壤的定义 土壤位于地球陆地表面 是覆盖于岩石圈之上的由风化产物经生物改造作用形成的具有肥力的疏松物质层 刘南威2001 土壤是固态地球表面具有生命活动 处于生物与环境间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疏松表层 赵其国1996 土壤是发育于地球陆地表面 具有生物活性和孔隙结构的介质 是地球陆地表面的脆弱薄层 GarrisonS 1992 土壤具有自身发生发展的历史 同时是一个从形态 物质组成 结构和功能上可以剖析的物质实体 是一个独立的历史自然体 土壤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 与环境间进行物质 能量的输入和转化 土壤是绿色植物生长繁殖的自然基地 是植物 动物生活 繁衍的场所 因此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 发展必需的生产资料 是人类劳动的对象和产物 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养分 水分 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它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 1 1 2土壤肥力 土壤为植物生长发育不断地供应和协调营养因素 养分 水分 和环境条件 空气 热量 的能力土壤的基本属性 本质特征 土壤各种基本性质的综合表现土壤区别于成土母质和其他自然体的最本质的特征土壤作为自然资源和农业生产资料的物质基础 测土配方施肥 土壤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 根据作物需肥规律 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 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 提出氮 磷 钾及中 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 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 1 2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位置和功能 1 土壤对生物圈的影响支持和调节生物过程 提供植物生长的水 肥 气 热 决定自然植被的分布 土壤各种限制元素对生物的不良影响2 对大气圈的影响影响大气的化学组成 水分与热量平衡 吸收氧气 二氧化碳 氮氧化物 对全球大气变化有明显影响 碳汇3 对水圈的影响影响降水在陆地和水体的重新分配 影响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 水平分异和水体化学组成4 对岩石圈的影响来自岩石圈的风化 同时作为 保护层 对岩石圈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土壤的功能 土壤圈与全球变化 土壤与温室气体排放 碳汇与碳源 全球气候变化 3 1 3土壤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1 土壤发生研究研究土壤内部组成 结构及与环境的物质 能量交换过程 确定土壤形成 变化和发展规律2 土壤分类研究根据外部形态 内在性质和发生发展规律进行分类 建立分类系统3 土壤地理分布规律研究土壤是成土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各种土壤处于与其相适应的空间4 土壤调查 制图和土壤资源的数量统计与质量评价研究5 土壤生态系统的研究6 土壤资源保护与污染土壤的修复 图1 4土壤地理学研究方法与步骤 1 4土壤地理学的发展概况 以化学家李比希 1803 1873 为代表的农业化学土壤学派以地质学家法鲁 1794 1877 为代表的农业地质土壤学派以土壤学家库比纳 1897 1970 为代表的土壤形态发生学派 近代土壤地理学主要包括两大学派 一是前苏联的土壤发生学派 二是美国的土壤诊断分类学派 两者区别在对土壤分类的标准 前者以土壤成土因素和成土过程为分类依据 后者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及土壤形态作为分类标准 道库恰耶夫是土壤地理学的奠基者 是地理景观学说和现代地理学的创始人 俄国黑钙土 提出土壤是独立的历史自然体 有自身的发生发育历史 不再是农业化学和地质学的分支 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美国土壤诊断学派 提出了诊断层与诊断特性的概念 并建立了标准化 定量化的美国土壤系统分类体系 成为世界土壤学界应用最为广泛的土壤分类体系 中国土壤地理学 古代土壤科学不仅起源早 而且土壤观察记载详尽 如 尚书 禹贡篇 中就即记载了中国各地土壤的特征 管子 地员篇 根据土壤颜色 质地和结构等划分土壤类型 依据土壤生产力将土壤划分为上 中 下三级九等的肥力等级 中国近代土壤地理学的发展缓慢 1930年之后受欧美土壤学理论的影响 开展了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版小学一班级上册 走
- 2025年电子商务运营专员面试模拟题集与解析
- 2025年焊接技术实战模拟题集含钎焊部分及答案详解
- 【2025-2月更新】《新课标体育与健康》水平二 篮球大单元教案(共18课时)
- 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CPA备考攻略与模拟题解析
- 2025年高级工职业技能鉴定备考指南与模拟试题详解灌区管理篇
- 2025年财务分析师招聘面试模拟题及应对技巧
- 2025学年安徽省皖东名校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 2025年物联网技术前沿知识中级工程师面试题集
- 2025年电力行业技术规范与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 《国际传播学概论(双语)》教学大纲
- 中科曙光公司在线测评题
- 2024年高中语文议论文思维方法解析19:归谬
- 顺丰快递员工入职合同范本
- 代办户口迁出委托书
- 人教版小学英语单词表(完整版)
- 2023年临沧市市级单位遴选(选调)考试真题
- DL-T 1476-2023 电力安全工器具预防性试验规程
- 常用急救药品课件
- 康复诊疗指南与规范
- 北京客运从业资格证考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