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土壤空气和热量状况 掌握土壤空气的组成与大气组成的差异及土壤空气运动的方式 了解土壤热量的来源 掌握土壤的三个热参数 理解土壤温度变化的影响因素 1 土壤空气 重点 2 土壤热量3 土壤热性质4 土壤温度 幻灯 动画演示 案例分析 主要内容 重点 教学目标与要求 教学方式与手段 课时数 2课时 课时安排与进度 第五章土壤空气和热量状况 第五章土壤空气和热量状况 第一节土壤空气 土壤空气的组成土壤空气的运动土壤空气与土壤肥力 第一节土壤空气 1土壤空气的组成与植物生长 一 土壤空气的组成与变化 土壤空气与大气组成的差异 容积 1 含量 孔隙度 容积含水量 液相率 2 通气良好时 与大气差异小 通气不良时差异变大 土壤空气和近地面大气空气组成的差异1 土壤空气中的CO2含量高于大气2 土壤空气中的O2含量低于大气3 土壤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一般高于大气 接近饱和4 土壤空气中含有较高量的还原性气体如CH4 H2S H2等土壤空气组成不是固定不变 而是动态的 第一节土壤空气 覆膜和裸露棉田在不同生长期内土壤空气含量 第一节土壤空气 土壤空气的变化规律 第一节土壤空气 1 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空气中CO2含量增大 O2含量减少 无论在膜地或露地均是如此 2 气温和土温升高 根系呼吸增强 微生物活动加快 有机质分解加快导致土壤空气中CO2上升 夏季CO2最高 覆膜田块的CO 2含量明显高于未覆稻草原露地 而O2则反之 土壤空气中的CO2和O2的含量是相互消长的 二者的总和维持在19 22 之间 3 生物活性升高 代谢加快导致土壤空气中CO2上升 5 pH及土壤紧实度 影响土壤生物活性及有机质分解 进而影响空气组成 4 含水量 适宜含水量使生物代谢加快导致土壤CO2上升 注意 土壤空气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有许多过程和因素需进一步研究 如土壤微生物需O2有一个很宽的范围 仅仅一个空气容量指标并不能肯定土壤是否能满足植物和微生物对氧的需求 土壤中CO2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现有的研究表明 某一特定植物对CO2浓度有一最佳值 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根系生长衰退 过高浓度CO2往往伴随缺O2而造成不良后果 但一定浓度CO2对植物生长也有促进作用 而且CO2造成的土壤溶液的微酸性也有利于有些土壤养分的释放 第一节土壤空气 二 土壤中的空气流对流 扩散 第一节土壤空气 一 对流 对流 又称质流由总气压梯度驱动的整体流动使气体从高压区向低压区运动 qv k p 由土壤透气率和气压梯度决定通量阳光辐照产生土层升温不均是主要动力比扩散快 受气压差和土壤孔度的影响 二 土壤空气扩散扩散 soilairdiffusion 气体扩散气体分子由高浓度 分压 向低浓度 分压 运动 由气体分子热运动 布朗运动 引起通量D Do S l le 通量由扩散系数 孔隙度决定 运动较对流慢不同区域某一气体分子的浓度 分压 差是主要动力 第一节土壤空气 二 土壤中的空气流 土壤通气性指土壤与大气间空气交换及土体内部允许气体扩散和对流的能力 1 容积分数或充气孔隙度 2 土壤的空气组成 CO2和O2等的含量 取样代表性差 3 土壤通气量单位时间及单位压力下 进入单位体积土壤的气体总量 CO2和O2 ml cm 2 S 1 大小标志着土壤通气性好坏 数值大则土壤通气良好 4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 Eh Eh由溶液中氧化态和还原态物质的浓度比决定 受土壤中氧气压或溶解氧的浓度影响 与土壤通气性相关 Eh指示土壤溶液中氧压的高低反映土壤通气状况 第一节土壤空气 三 土壤通气性 主要指标 土壤通气性的影响因素及调节1 土壤水分含量占用孔隙 调节排水2 土壤孔隙结构决定孔度及配比 改良土壤结构3 土壤温度及外界气流决定与外界的气压差 覆盖或土壤改良4 有机质含量及生物活动改变气体组成 调节生物活性5 人类活动及管理干扰或改良土壤 科学管理 合理利用土壤 第一节土壤空气 三 土壤通气性 soilaeration 旱作土壤 中耕松土 深耙勤锄 打破土表结壳 疏松耕层水田土壤 落水晒田 晒垡 搁田及调整农田底土的下渗速率 课堂测验1 土壤空气质量的好坏关键不在其含量而于其质量 2 土壤空气和大气某些组成含量有差异 其他则是相同的 3 土壤空气是水汽饱和的 4 土壤空气中的CO2的数量是越低越好 5 土壤空气的组成是时刻变化的 6 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导致土壤通气性的变化 7 土壤和土壤空气是矛盾的 永远无法调和的 8 在土壤通气性中 对流比扩散更重要 9 土壤通气的好坏主要受含水量和结构性的影响 第一节土壤空气 一 太阳的辐射能太阳常数垂直于太阳光下1cm2的黑体表面1min内吸收的辐射能1 9K cm2 min 99 的太阳能在0 3 4 0微米波长内这一范围波长通常称为短波辐射当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时 热量部分被大气吸收散射 部分被云层和地面反射 土壤吸收其中一少部分 第二节土壤热性质及热平衡 soilheat 一 土壤热量来源 二 生物热据估算 含有机质4 的土壤 每m2耕层有机质的潜能为6 28 109 6 99 109KJ 相当于燃烧4 94 12 36kg无烟煤可用于升高低温 促进早春出苗或返青 三 地球内热核能 但除个别浅表地热可直接利用地区外 对土壤热量影响不大 第二节土壤热性质及热平衡 soilheat 一 土壤热量的来源 一 地面辐射平衡太阳直接辐射 I 少部分透过大气层直接到地表的太阳能大气辐射 H 又称为天空辐射能被大气 云层散射和反射的太阳辐射能 经多次散射和反射 其中的一部分辐射到地表地面向天空的热辐射 E 土壤升温后向大气的长波辐射大气向土壤的热辐射 G 大气升温后向土壤的长波辐射 第二节土壤热性质及热平衡 soilheat 二 土壤表面的辐射平衡及影响因素 I H之和为投入地面的太阳总短波辐射 又称为环球辐射 短波辐射 地面反射 I H a地面直接反射的短波辐射 二 影响地面辐射平衡的因素1 太阳的辐射强度日照角越大 坡度越大 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越多在中纬度地区 南坡坡地每增加1度 约相当于纬度南移100公里所产生的影响同样 在中纬度地区 南坡比北坡接受的辐射能多 土温也比北坡高 坡度越陡 坡向的温差越大 这种差异具有巨大的生态意义和农业意义 2 地面的反射率太阳的入射角越大 反射率越低 反之越大 土壤的颜色 粗糙程度 含水状况 植被及其他覆盖物等都影响反射率 第二节土壤热性质及热平衡 二 土壤表面的辐射平衡及影响因素 二 影响地面辐射平衡的因素3 地面有效辐射影响地面有效辐射的因子有 1 云雾 水汽和风 能强烈吸收和反射地面发出的长波辐射 使大气逆辐射增大 因而使地面有效辐射减少 2 海拔高度 空气密度 水汽 尘埃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减少 大气逆辐射相应减少 有效辐射增大 3 地表特征 起伏 粗糙的地表比平滑表面辐射面大 有效辐射也大 4 土壤组成 性质 有机质含量高 含水多则热容大 5 地面覆盖 可减少吸热与放热 导热性差的物体如秸杆等覆盖可减少地面的有效辐射 深色物质促进吸热 第二节土壤热性质及热平衡 第二节土壤热性质及热平衡 1 辐照量不等于热量积累2 气象条件 海拔和纬度共同作用决定积温 土壤热量收支平衡可用下式表示 S Q P LE RS为土壤在单位时间内实际获得或失掉的热量Q为辐射平衡LE为水分蒸发 蒸腾或水汽凝结而造成的热量损失或增加P为土壤与大气层之间的湍流交换量R为土面与土壤下层之间的热交换量 第二节土壤热性质及热平衡 三 土壤的热量平衡 土壤热容量 Cv 单位质量 容积土壤每升高 降低1 吸收 放出的热量Cp 重量热容 单位J g K Cv 容积热容 单位J cm3 K Cv Cp b请注意矿物颗粒 有机质 空气和水的热容量值见课本83页表5 2调节水分含量是调节土壤热容最容易最有效的方法 第三节土壤热性质 一 土壤热容量 soilheatcapacity soilthermalcapacity 第三节土壤热性质 一 土壤热容量 soilheatcapacity soilthermalcapacity 常见土壤组分的热容量 砂土含水量一般比黏土小 而空气含量较高 热容量一般比黏土较低土壤热容随土壤容重和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大 黏土比例上升热容升高利用客土法可以改变土壤热容 但收效慢 导热性 土壤具有对所吸热量传导到邻近土层性质 称为导热性 导热性大小用导热率表示导热率 heatconductivity thermalconductivity在单位厚度 1cm 土层 温差为1 时 每秒钟经单位断面 1cm2 通过的热量焦耳数 单位J cm 2 s 1 1 第三节土壤热性质 二 土壤导热率 水是热的良导体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因此水分多导热性好 空气多导热性差 土壤缺水 土粒间孔隙被空气占据 导热率降低土壤湿润 土粒间孔隙被水分占领 导热率升高 第三节土壤热性质 二 土壤导热率 第三节土壤热性质 二 土壤导热率 土壤热扩散率标准状况下 土层垂直方向上每cm距离内 1 温度梯度下 每秒流入1cm2土壤断面面积的热量 单位体积 1cm3 土壤所发生的温度变化 大小等于土壤导热率 容积热容量的比值上式中 为土壤导热率 Cv为土壤容积热容量 第三节土壤热性质 三 土壤的热扩散率 四 土壤热状况月变化 第三节土壤热性质 第三节土壤热性质 四 土壤热状况季节变化 四 土壤热状况不同深度日变化 第三节土壤热性质 一 海拔高度对土壤温度的影响随着高度的增加 山区土温比平地低 二 坡向与坡度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坡地接受的太阳辐射因坡向和坡度而不同 不同的坡向和坡度上 土壤蒸发强度不一样 土壤水和植物覆盖度有差异 土温高低及变幅也就迥然不同 南坡的土壤温度和水分状况可以促进早发 早熟 三 土壤的组成和性质对土壤温度的影响土壤颜色深 吸收的热量多 浅色的土壤吸收的辐射热量小而反射率较高 在极端情况下颜色差异可使不同土壤同一时间的土表温度相差2 4 园艺栽培中或农作物的苗床中 有的在表面覆盖一层炉碴 草木灰或土杂肥等深色物质以提高土温 第四节土壤温度 Soiltemperature 地形地貌和土壤性质对土温的影响 一般在通气良好的土壤中 植物根系长 颜色浅 根毛多 而缺氧则会阻碍根系伸长和侧根萌生 根系短而粗 颜色暗 根毛大量减少 据北京农业大学实验站对棉花地的观测 结果表明 土壤空气中O2和CO2含量维持在21 左右 O2占其中85 以上时棉花根系发育良好 当O2占70 以上时根系能正常生长 而CO2占60 以上时 根系生长完全停止 第四节土壤温度 Soiltemperature 地形地貌和土壤性质对土温的影响 土壤空气氧浓度临界值 Vol 第四节土壤温度 Soiltemperature 土壤空气与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1 根系生长发育2 种子萌发3 养分和水分4 植物抗病性5 微生物活动 1 土壤含水量愈低 其热容量越小 导热率愈低土壤升温越快 2 灌溉可降低土壤表层土的昼夜温差 3 中耕松土 可降低土壤表层土的热容量 而促进表土升温 4 一日之内土壤上下各层温度变化是同步的 5 土壤热量全部来源是太阳辐射 6 土温的变化与土壤肥力的高低无关 7 土壤热容量随土壤容重和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大 8 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 其热容量越大 9 土壤热扩散率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 随热容量的增大而减小 10 热扩散率表示土壤升温的难易 导热率表示是热传导的快慢 第四节土壤温度 Soiltemperature 课堂测验 快速判断 一 概念土壤呼吸对流扩散Eh土壤通气性土壤热容量土壤导热率热扩散率土壤热状况二 问答题1 土壤空气的组成有何缺点 2 土壤通气性对土壤肥力有何影响 3 土壤Eh的意义是什么 4 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乡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工程方案
- 城区市政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2025宁夏银川知名企业精英人才冬季大型招聘笔试历年备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试卷3套
- 2025四川华西绿舍亿丰管桩有限公司招聘6人笔试历年常考点试题专练附带答案详解试卷3套
- 2025云南盈江鸿福实业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题库附带答案详解试卷3套
- 2025中投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历年常考点试题专练附带答案详解试卷3套
- 2025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笔试须知笔试历年常考点试题专练附带答案详解试卷3套
- 2025中冶赛迪集团春季校园招聘笔试历年常考点试题专练附带答案详解试卷3套
- 开采阶段的生产调度与资源管理方案
- 高效矿石选矿技术应用方案
- 北欧风格室内设计讲解
- 2025亚洲烟草产业市场供求状况及投资前景规划研究报告
- XX集团董事会2025年度工作报告
- 2026年气溶胶灭火系统市场研究报告
- 兄弟放弃继承协议书
- 多重耐药菌的课件
- 矿山个人劳务合同范本
- 交安设施冬季施工方案
- 行业的客户信息管理表格模板
- 航天员工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鸡蛋采购项目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