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考题中第8题中未知领域选项的答题策略.doc_第1页
浅谈高考题中第8题中未知领域选项的答题策略.doc_第2页
浅谈高考题中第8题中未知领域选项的答题策略.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高考题中第7、8题中未知领域选项的答题策略 象山三中 王雄雄 关键词:高考第7、8题;解题策略;技巧;心态每年的高考题,都会寓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等与人类息息相关的信息于化学试题中,也就是当下流行的STSE教学法。所以具有前瞻性的高考试题,其某些个选项经常性的会有一些高端且流行的知识点,自然很难被学生理解。可这些个题目的突破非常重要,综合这些年的高考题目,不难发现这些点主要出现在每年高考题中的第七题和第八题化学试题中的最前面两题当中。那么陌生选项的答题如果拿捏不准的话,很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整个答题状态,影响学生的做题信心。如何避免“陌生慌”,本人有以下几个建议。一、耐心审题,新旧联系,寻突破口 其实很多学生看到此类选项往往起始就有抵触感,此类选项一般有4个特点:1、语言描述较多,读起来相对费力。2、涉及知识点通常是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或者未深入接触的,所以感觉总是很有道理。3、总结性很强,很可能将多个知识点捆绑在一起。4、起点高,落点却很低。解答这类题目,心必须要静下来,要耐心,因为即使选项中有错误信息的话,也往往考查的是基础性的知识。如:例1(2014浙江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汞一旦洒落在实验室地面或桌面时,必须尽可能收集,并深埋处理 B.用pH计、电导率仪(一种测量溶液导电能力的仪器)均可监测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 C.邻苯二甲酸氢钾可用于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假如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时电子天平读数比实际质量偏大,则测得的NaOH溶液浓度比实际浓度偏小 D.向某溶液中加入茚三铜试剂,加热煮沸后溶液若出现蓝色,则可判断该溶液含有蛋白质 其中C选项邻苯二甲酸氢钾是什么物质?结构简式如何?一连串疑问,事实上能写出邻苯二甲酸氢钾的人肯定也是凤毛菱角,给学生造成了心理上的某种冲击。但只要耐心分析下去,你会发现自己的担心很多是多余的。我们要多去揣测出题者的意图,在他的设计中,既然没有给你它的结构式,必然不会考它的性质。通读选项之后你尝试联想,自然会想到用盐酸的概念替换邻苯二甲酸氢钾,题目迎刃而解。B选项,道理类似。PH计,电导率仪在仪器化学知识范畴内,只能说是似曾相识,并没有太多深入,陌生度也是非常大的。学生知道的知识只是PH计用于测定PH,电导率仪可以测定混合物的导电率,与乙酸乙酯的水解有什么关系?这个瓶颈突破了,题目也就突破了。想到受水解产物中的乙酸的导电性和酸性影响,桥梁自然就搭建好,答案跃然纸上。所以B是正确的,而D选项,即使看不懂,也可以避开了。例2(2015浙江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液晶态介于晶体状态和液态之间,液晶具有一定程度的晶体的有序性和液体的流动性 B.常压下,0时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水在4时密度最大,这些都与分子间的氢键 有关 C.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醇、蛋白质的变性和纳米银粒子的聚集都是化学变化 D.燃料的脱硫脱氮、SO2的回收利用和NOx的催化转化都是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 题目中的C选项的描述表面上很严谨,涉及的知识面也很广,前四个概念考查的是有机知识的掌握情况,可纳米银粒子的聚集是什么,很多同学可能没有过面对面接触过这个知识点,而它也偏偏是这道题目的关键点。其实在日常的题目中纳米碳、纳米铜的概念也经常有涉及,只是粒子大小不一样而已,是个物理变化而非化学变化,如果想到这点,这一道题目答案也就出来了。题目信息量确实很大,也很活,若非逐字分析,极易丢分。2、 无点可破,则可以大胆搁置有些时候,出题者设计的某些知识点甚至整个选项本身就没打算让你去判断。它实质就是考查你的综合素质,对于陌生信息的处理能力。所以心脏要大些,真遇到有些没能力判断的选项或者知识点,不妨先搁置,如:例1(2014浙江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催化还原水制氢比电解水制氢更节能环保、更经济 B.氨氮废水(含NH4+及NH3)可用化学氧化法或电化学氧化法处理 C.某种光学检测技术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可检测到单个细胞(V1012L)内的数个目标分子,据此可推算该检测技术能检测细胞内浓度约为10121011molL1的目标分子 D.向汽油中添加甲醇后,该混合燃料的热值不变 分析题目,A、B两个选项扣住的还是还原、氧化这两个点,根据电子得失关系比较容易判断。而C选项,陌生度较大,文字描述也较多,学生审题一两遍后可能还是不置可否。综合这几年的高考题,很多信息选项都会以“高大上”的形式迷惑我们,但其实大部分题目这种选项无论正确与否,一般都不会是题目的答案。所以我会建议学生将选项先搁置,试着从其他地方寻找突破口。D选项,向汽油中添加甲醇后,该混合燃料热值不变。热值的概念可以类比为密度,两物质混合后,密度肯定介于两者之间,热值的道理也是一样的,所以D选项肯定错误。例2(2015广东7)化学是你,化学是我,化学深入我们的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木材纤维和土豆淀粉遇碘水均显蓝色B.食用花生油和鸡蛋清都能发生水解反应C.包装用材料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都属于烃D.PX项目的主要产品对二甲苯属于饱和烃此道题目难点在于D选项,2012年宁波镇海PX项目群众反对声很大,甚至大规模游行,话题也很热,但是PX项目的主要成分是不是对二甲苯?这个根本不需要你去判断,人的知识面毕竟是有限的,你必须相信的是,出题者肯定不会在这方面刻意地去为难你,也就是搁置了前半部分知识点后,你要做的判断就是对二甲苯是不是属于饱和烃,结构中存在苯环,当然属于不饱和烃。所以,建议在通读选项或者知识点毫无头绪的情况下,不要过于纠结,应当暂且搁置,另行寻找突破口。3、 避无可避,巧用排除法高考题在设计中为了体现知识的全面性,每道题目的四个选项通常是毫无关联的多个知识点,其中有个别知识盲点或者疏漏也是极其正常的一件事情,在这种情境下如何应变?巧妙地使用排除法,可以帮你力挽狂澜。如:(2011浙江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变色硅胶干燥剂含有CoCl2,干燥剂呈蓝色时,表示不具有吸水干燥功能B.“硝基苯制备”实验中,将温度计插入水浴,但水银球不能与烧杯底部和烧杯壁接触C.“中和滴定”实验中,容量瓶和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即可使用,滴定管和移液管用蒸馏水洗净后,须经干燥或润洗后方可使用D.除去干燥CO2中混有的少量SO2,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A选项描述的是变色硅胶,是大学实验室里干燥器常用干燥剂,而在高中实验室,很难见到。即使课堂上提到,对于敏感的颜色问题,要记住真的很难,就好比铬酸钾、重铬酸钾的颜色差异,经常性重复地讲,实验也做,学生也还是忘。如果是靠自身的知识去判断这个选项,可能性太小,况且这一类知识根本也无法从“推理”的角度去解决。学生在这种情况下,会把这种的模棱两可的感觉放大成焦躁,同时产生自我质疑。其实道理很简单,如果你相信出题者,你就该相信他根本也没打算让你去判断这个选项,4个选项并不是每个选项都懂才可以做题目。限时条件下的一个人的决断能力,也是高考的一根尺子,能力+知识方是人才。至于为什么把这个知识点放在A选项,道理也就很明白了,它就起到了一部分扰人心智的作用,这就是能力或者心态陷阱。如果你耐心地往下分析,会轻松的发现BCD考查的都是基础性的实验知识,可以肯定是正确的,所以巧用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