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增值调控与肿瘤的分子基础PPT课件_第1页
细胞增值调控与肿瘤的分子基础PPT课件_第2页
细胞增值调控与肿瘤的分子基础PPT课件_第3页
细胞增值调控与肿瘤的分子基础PPT课件_第4页
细胞增值调控与肿瘤的分子基础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一节细胞周期概述 细胞周期 cellcycle 又称 细胞分裂周期 是指一个细胞经生长 分裂形成两个细胞所经历的全过程 即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全过程 2 1 G1期 gap1phase 2 S期 synthesisphase 3 G2期 gap2phase 4 M期 mitosisphase 5 G0期 Interphase Long G1 CellgrowthS DNAreplicationG2 Cellgrowth M phase mitosis Short ChromosomesegregationCytokinesis 3 LelandH Hartwell R Timothy Tim Hunt SirPaulM Nurse 2001年10月8日美国人LelandHartwell 英国人PaulNurse TimothyHunt因对细胞周期调控机理的研究而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4 第二节细胞周期调控的关键分子 细胞周期调控的核心蛋白 2 细胞周期蛋白 Cyclin Cdk的正调节因子 1 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 Cyclin dependentkinases Cdks 细胞周期调节的中心环节 3 Cdk抑制蛋白 Cyclin dependentkinaseinhibitors CKIs Cdk的负调节因子 5 一 细胞周期蛋白 Cyclins 细胞周期蛋白 Cyclins 是一类伴随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表达 累积和降解的蛋白质因子 细胞周期蛋白盒 Cyclinbox 与Cdk结合 激活Cdk的蛋白激酶活性毁灭盒 Destructionbox 在Cyclin的自身降解中发挥重要作用 1 结构特点 2 调控机理 Cyclin与Cdk形成二聚复合体 催化亚基为Cdk 调节亚基为Cyclin DestructionBoxinCyclins 8 不同类型的CDK cyclin复合体 CyclinD包括D1 3 各亚型cyclinD在不同细胞中的表达量不同 但具有相同的功效 3 分类 A H 9 细胞周期中不同类型cyclin的表达变化 10 二 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 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 Cdks 是一类Ser Thr蛋白激酶 在细胞周期的调节中起关键作用 人体细胞内主要有Cdk1 Cdc2 Cdk2 6 Cdk7 CAK和Cdk8等 活性中心 ATP结合部位 催化部位调节亚基Cyclin的结合部位 正调节P13suc1的结合部位 负调节 阻止细胞进 退M期 1 结构特点 3个主要功能域 2 没有酶量的调节 在整个细胞周期中 某一Cdk的含量恒定 其活化Cdk与非活化Cdk的总量不变 11 CdK的结构 抑制性磷酸化位点 cyclin结合位点 ATP结合位点 b 催化部位 ATP结合位点 T loop 活性磷酸化位点 自身磷酸化位点 12 CyclinA Cdk2 13 CDKactivating 14 3 组成 结构调节 活化与非活化Cdk的比例 正性调节 人Cdk与特定的Cyclin结合才有活性 也只有Cyclin降解才能使Cdk最终失活 负性调节 CKI与Cdk结合后阻止Cdk磷酸化 共价调节 抑制性位点磷酸化失活 Wee1激酶 去磷酸化复活 Cdc25磷酸酶 协调调节 人Cdc2的Thr160 161和Thr14 Tyr15磷酸化 可促进Cdk Cyclin结合 这种磷酸化又依赖Cyclin Cyclin与Cdk的结合可导致CdkT环的移开 暴露出其中的Thr160 161位点 MPFactivitycontrolledby 1 cyclinBlevels2 phosphorylationofcdk1 Multiplelevelsofregulationprovideinputfor checkpointcontrol M phasepromotingfactor MPF cdk1 cyclinB CDK激酶 CDKactivatingkinase CAK 磷酸化Thr161Wee1激酶 磷酸化Tyr15 Thr14 依赖Cyclin的蛋白激酶 Cdc Cdk 17 三 Cdk抑制蛋白 CKIs Cdk抑制蛋白是Cdk的负调节因子 拮抗Cyclin的作用 阻止细胞经过检验点 1 CIP KIP Kinaseinhibitionprotein 家族 广泛抑制Cdk1 Cdk2 Cdk4 6 Cyclin复合物 因其N端和C端分别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 故又称双重特异家族 包括p21 p27和p57 1 CKI两大家族 2 INK4 Inhibitorofcdk4 家族 特异性抑制Cdk4 6 DCyclins 因其结构中含有数个具强烈疏水性的锚蛋白 ankyrin 重复序列 故又称锚蛋白家族 包括p15 p16 p18和p19 18 19 p21 p21是第一个被发现的CKI基因 1993年 其抑制作用最广泛 对细胞周期各期的Cdks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由于其表达蛋白质分子量为21kD 而且最初认为它与野生型p53的生物活性有关 故命名为p21WAF 1 Wild typep53ActivatedFragment 1 后又发现p21与细胞老化等多种因素有关 故又称p21SDL1 Cip 1 CAP20 PIC1等 第一个被发现的CKI基因p21定位于6p21抑制作用最广泛表达蛋白质分子量为21kD 20 p21的功能 可能作用于细胞周期的多个环节 P21可与Cyclin Cdk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 组成四聚体 其N端结构域与Cyclin Cdk结合 抑制Cyclin Cdk磷酸化Rb蛋白 阻止细胞进入S期 当细胞在S期发生DNA损伤时 p21的C末端结构域与PCNA直接结合 抑制DNA聚合酶 活性 阻止损伤DNA长链的复制 但p21不能抑制DNA复制起始复合物的形成和DNA缺口的修补 所以 DNA的修复不会被抑制 p21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含有p53蛋白的结合位点 21 p16 p16又称MTS1基因 Multipletumorsuppressor1 其编码蛋白质的分子量约为16kD 主要抑制Cdk4的活性 故命名为p16INK4A p16基因定位于9p21 22其编码序列由3个外显子组成有 两个转录本 表达蛋白质分子量为16kDN端含有一个与细胞周期蛋白盒N端同源的序列 还含有4个锚蛋白重复序列 可抑制Cdk4或Cdk6的活性 使其不能对Rb磷酸化 22 Cyclins Cdks CKIs的相互作用关系 23 p21andp27inhibitassemblyandactivityofcdk4 6 cyclinDandcdk2 cyclinEbyCAK TheyalsoinhibitcycleprogressionindependentofRBactivity p16inhibitsbothassemblyandactivityofcdk4 6 cyclinD 24 一 细胞周期的驱动 1 G1期 在生长因子诱导下 CyclinD首先被合成 于G1中期达到峰值 并与Cdk4 Cdk6结合形成CyclinD Cdk4或CyclinD Cdk6复合物 又称G1 CdkC 激活Cdk4或Cdk6的蛋白激酶活性 使Rb蛋白磷酸化 磷酸化的Rb蛋白与结合的E2F 无活性 分离 释放出有活性的E2F E2F作为转录因子激活与DNA复制相关基因的表达 使细胞进入S期 第三节细胞周期的调节 25 positivefeedbackloop RbphosphorylationmaintaineduntilCyclinBdestruction 26 细胞周期的驱动 2 S期 CyclinD降解 CyclinE和A积累 先后与Cdk2结合为CyclinE Cdk2复合物 又称G1 S CdkC 及CyclinA Cdk2复合物 又称S CdkC 维持DNA复制 3 G2期 CyclinE降解 CyclinB积累 并与Cdc2 Cdk1 结合 形成促成熟因子 maturation promotingfactor MPF 复合体 即M CdkC 细胞中的蛋白激酶将Cdc2的Tyr15和Thr14磷酸化 形成无活性的前MPF pre MPF 未磷酸化的活性MPF能激活磷酸酶Cdc25 将Cdc2的Tyr15和Thr14去磷酸化 从而激活更多的MPF Cdc2的自催化过程 促使染色体浓缩 微管蛋白磷酸化 细胞骨架的重新组合 推动细胞分裂 4 M期 CyclinB和泛素 ubiquitin 被磷酸化 在特定酶的作用下 磷酸化的CyclinB泛素化 然后由依赖泛素的蛋白水解酶催化降解 结果使Cdc2失去调节单位而失活 细胞回到G1期 促后期复合物 APC 对M Cyclin及分裂期其他调控因子的泛素化和蛋白水解起重要作用 Proteindegradationisimportantinmitosis 细胞周期驱动的核心成分是Cdks Cyclin Cdk复合物活性的调控决定着细胞周期的进程 30 二 Cyclin Cdk复合物的调节 结构调节 Cdk亚基的磷酸化 CKIs的结合 数量调节 Cdk调控因子的转录调控 Cyclins的水解 主要机制 泛素依赖的蛋白质水解限速步骤 泛素连接酶催化的泛素转移反应 关键酶 SCF Skp1 Cdc53 cullin F boxproteincomplex 和APC Anaphase promotingcomplex 促后期复合物 泛素化并降解细胞周期调控蛋白 31 TheRegulationofAPCinCellCycle 33 第三节细胞周期的调节 基因调节 Cdk的时相性激活是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的核心 其主要依赖于Cyclin的细胞周期特异性或时相性表达 累积和降解 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调节抑素调节 细胞自身产生的终止增殖的信号分子cAMP和cGMP调节 含量随细胞周期呈周期性变化激素调节 生长激素 雌激素等可刺激细胞生长Ca2 和钙调素调节 高Ca2 水平直接或间接激活蛋白激酶从而调节细胞增殖活动 G1期的启动是细胞周期的关键 G1 S限制点 34 生长因子 Growthfactor G1 S G2 M 36 抑素 Chalone G1 S G2 M 37 三 细胞周期检测点与细胞周期监控 细胞周期检测点 checkpoint 保证细胞周期中DNA复制和染色体分配的检测机制 细胞一旦通过了检测点 就可以完成细胞周期 这是一类负反馈调节机制 细胞周期监控 当细胞周期进程中出现异常事件 如DNA损伤或DNA复制受阻时 检测点调节机制被激活 及时地中断细胞周期的运行 待细胞修复或排除故障后 细胞周期才能恢复运转 39 CheckpointsinEukaryoticCellCycle 细胞周期检测点分类 40 1 细胞周期检测点分类 1 DNA损伤检测点 DNAdamagecheckpoint 负责检测DNA有无损伤 合成有无错误 G1晚期检测点 G1 S转换点 关键性检测点 控制从G1期进入S期 决定细胞是进入细胞周期 或暂时滞留在G1期 或退出周期 在哺乳类动物细胞中 G1检测点称为R点或限制点 restrictionpoint 酵母中为启动点 start G2期检测点 G2 M转换点 保证细胞DNA复制的完整 2 DNA复制检测点 DNAreplicationcheckpoint 负责DNA复制的进度 3 纺锤体组装检测点 spindleassemblycheckpoint 或中期检测点 metaphasecheckpoint 管理染色体的分配 41 细胞周期检验点 42 2 细胞周期监控分子 Rb蛋白处于细胞生长和分化调控的中心环节 对细胞周期两个关键的调控点 G1 S和G2 M行使 闸门 作用 Rb蛋白的活性决定细胞周期进程 G1早期和G2期 Rb蛋白处于非磷酸化或低磷酸化状态 与转录因子E2F结合 抑制cyclinE cyclinA等基因转录 G1中期 S期和G2 M期 Rb被磷酸化 解除对E2F转录活性的抑制 促使多种进入S期所必需的基因被活化 1 Rb蛋白 核内转录因子 分子量为105KD 活性调节 磷酸化失活 去磷酸化激活 Rb蛋白至少被磷酸化三次 即G1中期 S期和G2 M期 每次磷酸化可能发生在Rb蛋白不同的结构域 43 细胞周期中Rb的活性调控 Cdk4 Cdk6 CyclinD引起Rb蛋白的初始磷酸化 促使Cdk2 CyclinE的形成 后者可加速Rb的磷酸化 在细胞接近G1 S转折点时 E2F和Cdk2 CyclinE活性进一步增加 保证Rb蛋白在通过S G2和M期时始终保持磷酸化状态 在完成有丝分裂和进入G1早期和G0期时 Cdk Cyclin水平下降 导致Rb蛋白去磷酸化 Rb基因的活性受一系列抑癌基因 p16INK4 p21Cip1 p27KIP1等 的调节 这些基因均属CKI家族 44 2 p53蛋白 p53蛋白可调控G1 S和G2 M检测点 核内转录因子 分子量为53KD 核心区 高度保守 C端碱性区 可单独起作用 四聚化 多个磷酸化位点 N端酸性区 易水解 决定半寿期 含1磷酸化位点 结构特点 作用机理 阻滞细胞增值 监视G1期基因组完整性 促使损伤DNA修复 诱导细胞凋亡 45 TheMechanismofG1ArrestofCellCycleafterDNADamage 当DNA损伤 核苷酸缺失或缺氧时 p53被活化 诱导下游靶基因如p21Cip1转录 后者可抑制CyclinD1 Cdk4 6 CyclinE Cdk2或CyclinA Cdk2等复合体活性 阻断细胞周期进入S或M期 46 抑制解链酶活性 抑制细胞增殖与复制因子A相互作用 抑制DNA复制 启动修复 47 诱导GADD45基因转录 引起G1期停滞 修复DNA 当DNA严重损伤 或损伤的DNA不能修复时 p53的激活将诱导细胞凋亡 阻止癌变 与TATA结合蛋白结合 抑制c fos c jun PCNA及p53基因的自身转录 抑制细胞增殖 48 TheRegulationandFunctionsofp53Protein 49 3 其它调节蛋白 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突变蛋白ATM ataxiatelangiectasiamutated 和ATR ATM Rad3 related ATM及ATR在结构与磷酸肌醇激酶家族相似 但功能上属于蛋白质激酶 是直接感受DNA双链断裂损伤和启动各种DNA损伤信号反应通路的主开关分子 ATM可磷酸化p53蛋白 激活其活性 继而激活p21表达 ATM ATR磷酸化人检测点蛋白质hRad17是细胞周期检测点信息传递的重要早期步骤 在细胞周期检测的早期 ATR ATM磷酸化hRad17的Ser635和Ser645 活化hRad17 后者将Rad1 Rad9 Hus1检测点复合物装载至损伤的DNA上 从而终止细胞周期的进程 50 第四节肿瘤的分子基础 肿瘤 病毒 化学物质 射线等引起基因 DNA 结构和表达的异常变化 导致细胞周期调控紊乱 细胞生长 增殖失去控制 最终细胞持续分裂和癌变 故被认为是细胞周期疾病 癌基因 抑癌基因 细胞 正调控 负调控 51 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区别 正常细胞增殖需外源性生长因子 具有明显的接触抑制肿瘤细胞的特征 1 减少对生长因子的需求 2 丧失接触抑制 细胞倾向于堆积和形成集落3 具有无限期分裂的能力 即细胞永生化4 不依赖锚定生长 可在软琼脂中生长 细胞类型核型生长接触抑制锚定正常细胞小可控 癌细胞大失控 肿瘤细胞具有永生性 侵袭性 扩散性 52 良 恶性肿瘤的基本区别 肿瘤是由连续无休止生长 且分化差的细胞组成的 一般有良 恶性之分 1 良性肿瘤 异形性与周围组织差异不显著 细胞被周围正常组织所局限 常有一层纤维结缔组织包围生长缓慢 呈膨胀性对周围组织不具侵袭破坏性 不发生远处转移 2 恶性肿瘤的特征 异形性与周围组织相差显著 细胞呈侵润性生长 周围无结缔组织包围生长快 侵袭和破坏周围正常组织向远处转移和播散 形成继发性肿瘤 54 肿瘤的发生 正常细胞演变为肿瘤细胞的过程正常细胞 细胞恶性转化 转化细胞的克隆性增生 瘤细胞局部浸润 瘤细胞远处转移 肿瘤发生 55 肿瘤发病的分子基础 癌基因 肿瘤抑制基因 转移基因 转移抑制基因 凋亡基因 DNA修复基因 细胞周期调控基因 端粒酶 致瘤因素 内因 遗传 免疫和内分泌因素外因 物理 化学 生物和营养因素 恶性肿瘤发病的分子机制 57 一 癌基因 癌基因 oncogene 在体外可以引起细胞转化 在体内可诱发癌瘤的基因 它以显性的方式促进细胞转化 因此又称显性癌基因 癌基因有病毒癌基因和细胞癌基因两类 第一个被发现的癌基因是鸡肉瘤病毒 RSV 的v src 是第一个被鉴定的酪氨酸激酶 58 1 病毒癌基因 virusoncogene 1 肿瘤病毒 能使敏感宿主产生肿瘤或使培养细胞转化成癌细胞的动物病毒 包括DNA病毒和RNA病毒 逆转录病毒 病毒核酸结构癌基因乳多空病毒环状双链DNAT抗原基因腺病毒线状双链DNAE1A E1B疱疹病毒线状双链DNAEB序列反转录病毒单链RNAras src等 59 2 病毒癌基因 存在于肿瘤病毒 多数为逆转录病毒 中 能使靶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基因 冠以字母v 60 3 逆转录病毒的致癌机理 61 2 细胞癌基因 cellularoncogene 细胞癌基因 正常细胞中存在的癌基因 也称原癌基因 proto oncogene 它编码关键性调控蛋白质 生长因子 生长因子受体 细胞内信息传递分子 转录调节因子等 对细胞正常生长 繁殖 发育和分化起精密的调控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 这些基因处于静止或低表达状态 当受到致癌因素活化并发生异常时可导致细胞癌变 冠以字母c 62 细胞癌基因的特点 广泛性 保守性 重要性 调控细胞增殖 分化 可变性 可诱导致癌 ras是第1个在人癌中发现有活性的原癌基因 癌基因与细胞癌基因的不同点 癌基因常有更高的表达水平 或在异常细胞类型中转录 癌基因蛋白在组成和功能上可能不同于原癌基因蛋白 许多癌基因包含点突变 有人将原癌基因看成是一类 管家基因 63 3 癌基因的产物与分类 生长因子类 sis 生长因子受体类 erbB 类似G蛋白类 ras 酪氨酸激酶类 src 丝 苏氨酸蛋白激酶类 raf 转录因子类 c myc c fos c jun 64 TEXT TEXT TEXT TEXT 65 癌基因分类 66 67 1 生长因子类 属于这异类的有sis int 2等5个癌基因 特点是其产物与某些生长因子极为相似 举例 猴肉瘤病毒v sis癌基因的蛋白产物p28与血小板生长因子 PDGF 链几乎完全相同 因此sis蛋白可模拟PDGF同其受体结合 刺激细胞过度增殖 68 2 酪氨酸激酶类 属于这一类的癌基因较多 较明确的有21种根据其功能的差别 还可分成两个亚类 细胞表面生长因子受体 膜结合的酪氨酸激酶 69 细胞表面生长因子受体 包括erbB l erbB 2 HER neu等7个癌基因 禽成红细胞瘤 AEV 病毒癌基因erbB l的蛋白产物pl70与上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EGFR 的氨基酸序列高度同源 因此 它可模拟EGFR进行工作 即使在没有外源性刺激时 也能不断地使胞内靶蛋白发生酪氨酸激酶反应 从而连续地向细胞核发放增殖信号 导致细胞过度增殖 70 膜结合的酪氨酸激酶 包括src l abl等14个癌基因 Rous肉瘤病毒 RSV 癌基因src l的蛋白产物pp60是第一个被人们分离 并研究得最多的癌蛋白 分子量为60kD 长526个氨基酸残基 分布在质膜内侧 pp60是专一地使蛋白质分于中的酪氨酸残基发生磷酸化的蛋白激酶 称为酪氨酸专一性蛋白激酶 用P tyr表示 其过度表达可导致细胞骨架微丝 微管系统破坏 71 3 丝氨酸 苏氨酸激酶类 关于这类癌基因只列举了raf 1 mos和pim 1三种 它们的蛋白产物都是定位于胞质的丝氨酸 苏氨酸专一蛋白激酶 与第二信使CAMP调节系统有密切关系 已知有一种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就是丝氨酸专一性蛋白激酶 具有传递CAMP的信号及调节基因表达的作用 72 4 GTP结合蛋白类此类包括ras族的H ras K ras N ras三个癌基因 以及在垂体及卵巢肿瘤中发现的gsp癌基因 ras族癌基因是目前研究得最多的癌基因 从人体肿瘤分离到的活化癌基因都属于ras族 其基因产物p21ras蛋白的分子量约21kD 长188 189个氨基酸残基 分布于质膜内侧 具有GTP依赖的GTPase活性 其一级结构和生化特性和 G蛋白 十分相似 73 5 核蛋白类 属于这一举的癌基因有myc myb fos等12个 其中研究得最为详尽的是c myc c myc最早发现于禽粒细胞瘤病毒 AMV 中 并广泛分布于从酵母到人的基因组中 它含有3个外显子 编码一种含439个氨基酸 分子量为62kD的蛋白质 该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内 属DNA结合蛋白 可同单链或双链DNA结合 74 3 原癌基因的激活途径 机制 1 点突变 2 获得启动子与 或增强子 3 染色体移位 易位 或重排 4 基因放大 基因扩增 5 转座子跳跃 6 去甲基化或低甲基化 75 点突变 基因点突变是癌基因活化的主要方式 举例 ras编码细胞信号传导中起着开关作用的蛋白 由18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当rasgene突变时 ras蛋白一直处于开的状态 细胞不断增值 rasproto oncogene11261189glygln arg G C k rasoncogene 77 79 细胞内一些基因通过不明原因的复制 形成多拷贝 这些DNA以游离的形式存在称双微体 DMS 或再次整合入染色体形成均染区 HSR 它一般表示染色体结构破坏和不稳定性 基因拷贝数增多往往导致基因表达增多 DNA扩增 80 81 癌基因的甲基化改变 DNA甲基化状态可影响基因结构和功能 GATC序列的A甲基化 CCGG序列的C甲基化 CCGC序列的C甲基化 DNA的CpG岛的甲基化 干扰了转录因子与启动子的识别结合 降低了基因的表达 某些癌基因低甲基化和抑癌基因高甲基化是细胞癌变的一个重要特征 DNA甲基化水平愈低肿瘤的浸润能力就越高 临床分期也愈晚 82 染色体重排 在淋巴瘤和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存在免疫球蛋白或T细胞受体基因与未知染色体基因易位 导致一些未知基因易位到免疫球蛋白或T细胞受体 这种排列方式可以导致只在神经组织或胚胎细胞中表达的基因在有可能在B细胞或T细胞中表达 这种表达可导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异常 举例 Burkitt sLymphoma 75 85 患者存在t 8 14 q24 q32 8号染色体上的myc基因易位至14号染色体长臂上IgH基因旁 在B淋巴细胞该基因活性转录 导致myc基因过度表达 83 84 87 启动子插入 一个细胞原癌基因附近一旦被插入一个强有力的启动子即被激活 鸟类白细胞增生病毒 ALV 例如 1日龄鸡产生B细胞淋巴瘤ALV没有癌基因 只有一个强有力的启动子 当ALV前病毒 provirus 一旦整合到细胞的癌基因旁 即可诱导细胞癌基因的表达 88 转座到活性染色质区而激活 89 二 抑癌基因 antioncogene 抑癌基因 又称肿瘤抑制基因 tumorsuppressorgene 或隐性癌基因 recessiveoncogene 是一类抑制细胞增殖并潜在抑制癌变的基因 这类基因的缺失或失活导致细胞癌变 第一个被发现的抑癌基因 Rb表达产物的亚细胞定位涉及细胞表面 胞质或胞核 其功能涉及信号传递 细胞周期调控等 90 1 判断条件 有正常表达 肿瘤中有缺失或突变 可抑制不含该基因肿瘤细胞的恶性表型2 失活途径 突变 表达蛋白被磷酸化 癌基因表达蛋白结合抑癌基因表达蛋白 91 癌基因与抑癌基因比较 特点oncogeneanti oncogene基因属性cell增殖基因组织分化基因致癌方式激活 异常表达基因丢失或失活诱发机理突变或易位突变或缺失致癌机理显性隐性肿瘤类型白血病 淋巴瘤实体瘤 92 93 3 重要的抑癌基因 1 Rb 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 最早被发现 Rb p53 均编码转录因子 当等位基因处于杂合时 会出现丢失或突变另一个基因的趋势 称为杂合性丢失 94 97 显性负作用 dominantnegativeeffect 突变型p53蛋白能抑制野生型p53的功能显性致癌作用 dominantoncogeniceffect 某些p53突变体作为癌基因直接发挥致癌作用 或使癌细胞对放疗 化疗产生抗性而易转移 P53基因 基因卫士 p53的突变型有两种形式 99 p16主要表现为纯合性丢失或突变 p16 MTS1 multipletumorsuppressor1 正常时p16与CyclinD竞争结合Cdk4 特异抑制其活性 使之不能解除Rb基因对转录因子的抑制 从而抑制细胞的增殖 阻止细胞生长 该基因突变时 Cdk4与CyclinD结合增多 磷酸化多种癌基因产物 如PP60c sYc C abl 或磷酸化某些抑癌基因产物 如Rb蛋白 促使细胞从静止态进入增殖态 100 三 DNA修复基因与肿瘤 DNA损伤的修复保护了细胞基因组的完整性 因而也防止了细胞发生癌变的可能性 DNA修复基因 DNArepairgenes 即对DNA损伤有修复作用的基因 这类基因通过修复原癌基因 肿瘤抑制基因 凋亡调控相关基因的非致死性损伤 间接影响细胞增殖与存活 DNA修复调节基因缺失或突变患者 肿瘤的发病率增高 常见DNA修复基因 GADD45 EGCC2 XPAC PACC基因等 101 DNA错配修复基因 mismatchrepairgene 编码特异性的酶 修复错配的核苷酸碱基 常见的DNA错配修复基因 MSH2 MLH1 PMS1 PMS2等 DNA错配修复基因 微卫星不稳定性 MSI 由于DNA复制不精确而发生差错 引起基因组中简单重复序列的增加和 或丢失 从而产生微卫星不稳定性 错配修复基因的致瘤机理 DNA错配修复基因功能异常 微卫星不稳定性 癌基因激活 抑癌基因失活 肿瘤发生 102 胚胎组织 生殖细胞和造血干细胞存在端粒酶活性 绝大部正常细胞无此酶活性 p53和Rb能抑制端粒酶基因表达 若这些基因发生突变 端粒酶基因表达增强 四 端粒酶与肿瘤的关系 APC和DCC基因是端粒酶基因上游调节因子 它们的突变或缺失 端粒酶基因激活 恶性肿瘤细胞早期亦可出现端粒酶活性增高 端粒酶活性可作为恶性肿瘤诊断指标之一 端粒酶活性与肿瘤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密切相关 103 五 肿瘤发生的多步论 1 恶性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作用 多基因突变 多阶段逐步演变的过程 多因素作用 长时间积累 多步骤发展 多基因参与 要使得细胞完全恶性转化 需要多个基因改变 包括几个癌基因的激活 更多的肿瘤抑制基因失活 以及凋亡基因和DNA修复基因改变关键步骤 癌基因的突变和肿瘤抑制基因失活 104 2 基本步骤 1 启动 initiation 关键基因突变 生殖细胞突变 可遗传给后代 在后代机体中成为肿瘤发生的始祖细胞 体细胞突变 突变细胞具有增殖优势 形成实质性细胞克隆 2 促进作用 promotion 促进因素本身无或仅有极微弱的致癌作用 不诱发基因突变 但能刺激细胞增生 形成良性肿瘤 促进因素 能改变基因的表达 如 佛波酯 105 3 发展 演进 progression 由良性肿瘤转变为恶性肿瘤的过程 失控性生长 血管化 抗药性 浸润 转移等 遗传和细胞生物学特性变化 染色体易位 转座子移动加强 染色体片段缺失 基因和染色单体扩增 DNA转染效率增强等 癌变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胎儿基因 表达 激素和生长因子的异位表达 细胞癌基因的激活 细胞表面MHC抗原表达的丧失 抑癌基因功能丧失等 106 克隆性选择 在肿瘤发展过程中 基因突变促使细胞获得生长优势 形成克隆群 通过克隆性选择 肿瘤更加快速生长 其基因突变进一步累积 恶性表型增加 最终使一些细胞获得迁移能力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