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ppt课件_第1页
水稻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ppt课件_第2页
水稻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ppt课件_第3页
水稻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ppt课件_第4页
水稻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张洪程扬州大学农学院,水稻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我国水稻要实现持续增产,万亩创建单季稻实现亩产700kg,超级稻百亩攻关田实现亩产800kg。为此,在我国水稻主产区不同生产层面上,就要着重研究应用水稻机插高产与超高产栽培技术。这是一个基本方向,是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方向。,.,根据不同稻区的大量调查,目前制约大面积机插水稻高产的基本因素是颖花量不足。颖花量不足主要受穗数不足和穗型偏小两因素制约。从长江下游代表性地区、代表性品种的亩产600公斤和700公斤的不同田块的调查一致说明了这个问题。,一、制约机插稻高产的根本瓶颈因素,.,从表1-表4可以看出,武运粳7号、徐稻3号、武粳15及常优1号机插栽培,从亩产600kg水平提高到700kg水平,由于结实率与千粒重均几乎一致表现处于较稳定持平的水平上,因此产量水平高低几乎决定于群体颖花量水平的高低,亩产600kg颖花量的不足主要是因为穗数不足和穗型偏小。,.,表1机插武运粳7号产量及构成(高邮县汤庄,2004),武育粳7号亩产600kg与亩产700kg的群体相比,颖花量少16.78%,有效穗数低10.33%,穗粒数低7.27%;产量低17.67%。,.,表2机插徐稻3号产量及构成(东海,2004),徐稻3号亩产600kg与亩产700kg的群体相比,颖花量少17.34%,有效穗数低12.61%,穗粒数低5.07%;产量低13.16%。,.,表3机插武粳15产量及其结构(如东、兴化,2004),武粳15亩产600kg与亩产700kg的群体相比,颖花量少19.35%,有效穗数低18.32%,穗粒数低1.22%;产量低18.76%。,.,表4机插常优1号产量及构成(常熟,2006),武粳15亩产600kg与亩产700kg的群体相比,颖花量少16.65%,有效穗数低148.63%,穗粒数低2.10%;产量低15.70%。,.,叶(1)1-3叶时功能叶(2)第4叶是心叶;(3)第5、6叶幼叶;(4)第7叶叶原基。根(1)芽鞘节和不完全叶节根发根完成;(2)第1(完全)叶节根正在发根;(3)第2、3叶节根原基形成。分蘖(1)不完全叶和第1叶腋的分蘖在机插密播育秧中一般不能长出;(2)第2、3叶腋的分蘖芽由于机插植伤重不能长成分蘖。分化发育弱,易形成弱苗。,机插秧苗器官分化生长特点,穗少、穗小与机插稻的秧苗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图1机插秧器官分化图,.,毯苗机插秧有如下弱点,第一,秧龄短,生育期短,个体生长量变小;第二,器官发育不充分,控制了1、2、3低位分蘖以及其它根叶等幼小器官;秧苗素质弱,大田缓苗期长,不利于发苗和个体粗壮生长。第三,机插秧对关键技术效应敏感,操作规范性强,稍有偏差,易对生长造成严重影响。例如栽插上,栽早了,秧龄小,发根不足,盘根差,穗数不足;栽迟了,超秧龄,不利于发棵;栽深了,易僵苗;栽浅了,死苗、僵苗;栽少了,穗少粒少,不利高产;栽多了,群体生长量大,穗型小,易倒伏。施肥迟早,用量多少等,也明显影响了高产形成和大面积平衡高产。,.,针对上述特点,机插稻高产栽培途径:1、减轻秧田密生生态压力,培育适龄壮秧。2、大田通过精苗稳前、控蘖优中,着重增加中期生长量,至抽穗期建成高光效群体,形成足够数量的大穗,既增加群体颖花量,又有效地增强群体后期光合生产能力,确保籽粒充分灌浆成熟。,.,1、壮秧的标准及其培育,(1)突出培育适龄标秧,扩大秧龄弹性,机插常规粳稻壮秧形态的模式,秧龄不超过3叶1心株高12-17cm苗基粗大于2.5mm不定根数大于11条叶长大于叶鞘长叶色鲜绿、无黄叶无病虫,(一)培育适龄壮秧,精确栽插建立高质量群体起点,二、增加机插稻颖花量的高产技术,1、壮秧的标准及其培育,.,机插标准壮秧有一系列指标,其中“适龄”最为重要,表5不同秧龄处理对机插稻常优1号秧苗素质的影响(每盘播量80g),目前生产上不能及时适龄移栽,栽超龄秧是突出问题。试验表明,一般超过4叶,秧龄越大,秧苗素质越差,尤其是成苗率和单位面积成苗数急剧下降。,.,在现有机插技术条件下,务必严格控制适宜秧龄在3-4叶。大面积生产中,可根据茬口、耕整地时间以及插秧机的作业量,精确确定适播期,并按照“宁可地等秧,不可秧等地”的原则进行分期播种,杜绝超龄秧机插。,表6不同秧龄处理对机插稻常优1号产量及构成的影响,秧苗素质变差,严重影响机插质量和效果,造成大量缺穴漏插,直接导致群体穗数不足,尤其秧龄超过25天以后,群体有效穗数较20天显著减少,产量显著降低。,.,根据秧盘所需营养土计算壮秧剂用量。一般每100kg稀土加壮秧剂0.8kg拌匀作为秧盘底土,盖种用未拌壮秧剂的素土。播种到出苗前,一般不灌水,保持秧床湿润。出苗至起盘移栽前,旱管为主,秧盘土壤表面发白再补水,采取灌跑马水或浇水。,旱育化控,扩大秧龄弹性,.,根据专题试验和近几年高产实践,常规粳稻机插高产栽培,千粒重25-28克,每盘用干种子100-120克为宜。,(2)合理降低播种量,坚持稀播、匀播,培育标秧,不同育秧方式均有各自规范化技术。但不管什么方式,从制约壮秧培育与大田高产群体起点建立两方面看,生产上播种量过大,密度偏高是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合理降低播量是关键。,.,表7不同秧龄下播量每增加10g导致机插稻降产量(宁粳1号,2007年),在延长秧龄(超过20天)情况下,随着播量增加,减产幅度越大。如宁粳1号机插,每盘播量干谷重80-120g:秧龄20天移栽,每盘播量增加10g,产量降低9.9kg;秧龄25天移栽,每盘播量增加10g,产量降低13.9kg;秧龄30天移栽,每盘播量增加10g,产量降低29.0kg。,.,千粒重为27-30g杂交稻,每盘播量80g左右是适宜且能获得高产,若种子千粒重为23-26g,每盘播种量可降为60-70g,甚至更低。,.,在降低播量的基础上,特别强调机械匀播。实践证明,匀播有利于提高秧苗素质和栽插质量,促进穴间均衡生长。,.,与传统技术相比,基质育秧具有如下优势:解决取土难题,安全性好提高秧苗素质基质育秧根系发达、盘根好基质容重轻、秧苗轻,机械负荷小,便于运输发苗快,提高分蘖及成穗数不同稻区增产显著利于工厂化、专业化、规范化、商业化运作,基质:利用农作物秸秆等可再生植物资源,综合应用物理技术、微生物发酵等技术,并结合水稻秧苗需肥特点添加粘结剂、保水剂和缓释肥料人工合成全营养水稻育秧专用轻型有机基质。,(3)注重育秧床土或基质的备制,.,目前,我国应用较多的育秧方式是田间集中育秧(包括塑盘营养土无纺布育秧、双膜育秧等),还有现代化工厂育秧等方式。,(4)增加科技含量,提高育秧水平,田间集中育秧,现代化工厂育秧,.,以工厂化育秧建设较为成功的江苏省太仓市为例,从2009年以来,经过实践探索,开发应用了包括播种系统、补水系统、降温系统、防虫系统、炼苗系统和运输系统在内的水稻智能化温室立体育秧工厂。,降温系统,补水系统,播种系统,运输系统,炼苗系统,防虫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优势:盘土量适宜且平整;播量准确且均匀;覆土盖种,土薄且全面;硬盘低孔密度较大,保证了苗床土壤对秧盘内秧苗的水、肥、气的供应;苗齐、苗匀、苗壮;适栽秧龄长,双膜秧和软盘育秧适栽秧龄为2-4d,而硬盘秧可达6d左右。2010年小麦晚熟,水稻栽插期延迟,在普遍超秧龄情况下硬盘育秧优势非常明显。,采用播种流水线机播硬盘育秧,.,分散集中露地设施手播机播覆盖秸秆薄膜无纺布,工厂化育秧,暗化催芽,水稻机插育秧发展趋势,基质育秧,机械匀播,硬盘集中育秧,营养土基质软盘硬盘浸种催芽暗化催芽,.,2、精插“精插”指精确定时定量机械栽插,建立大田高质量的群体起点。因此它包括及时移栽、基本苗数的精确计算、栽插深度的调节,以及提高栽插质量的其它配套措施。(1)及早栽插例如,苏南地区要在6月15日前栽插,苏中地区要在6月17号前栽插,苏北地区要在6月20号前栽插。(2)精准确定大田基本苗根据品种类型特性用公式确定合理基本苗数,明确亩插穴数和穴栽苗数。我们在江苏兴化采用小穗型、中穗型和大穗型三种穗型水稻品种进行的单季机插粳稻栽插规格研究结果可供参考。设计亩栽插1.5、1.7、1.9万穴,每穴栽插1、2、3、4、5苗。结果表明,产量与栽插穴苗数均呈二次曲线关系,亩栽插1.9万穴,小穗型、中穗型、大穗型每穴分别栽插4、3、2苗时,产量最高(图2、3、4)。,.,盐粳9号,7000,7500,8000,8500,9000,0,1,2,3,4,5,6,每穴苗数,产量(kg/hm2),A1,A2,A3,扬辐粳8号,6000,7000,8000,9000,10000,0,1,2,3,4,5,6,每穴苗数,产量(kg/hm2),A1,A2,A3,图2不同栽插规格与小穗型品种产量关系注:A1、A2、A3分别表示每亩栽插1.5、1.7、1.9万穴。图7、图8同。,.,淮稻9号,8000,8500,9000,9500,10000,10500,11000,0,1,2,3,4,5,6,每穴苗数,产量(kg/hm2),A1,A2,A3,淮稻5号,8000,8500,9000,9500,10000,10500,11000,0,1,2,3,4,5,6,每穴苗数,产量(kg/hm2),A1,A2,A3,图3不同栽插规格与中穗型品种产量的关系,.,9优418,7000,8000,9000,10000,11000,12000,0,1,2,3,4,5,6,每穴苗数,产量(kg/hm2),A1,A2,A3,优98,7000,8000,9000,10000,11000,12000,0,1,2,3,4,5,6,每穴苗数,产量(kg/hm2),A1,A2,A3,图4不同栽插规格与大穗型品种产量的关系,.,根据移栽密度专题试验结果和高产田综合调查:生育期长的、早栽分蘖力强的大穗型品种,栽插密度以亩栽1.51.7万穴,每穴2苗左右为宜,如常优1号、常优2号、甬优8号等。一般穗数型或穗粒兼顾型品种栽插密度宜为亩1.71.9万穴,每穴3苗左右为宜,如徐稻3号、武育粳3号、华粳系列品种等。早熟品种或分蘖性弱的品种,每穴4苗为宜。,.,(3)精确控制栽插深度栽插过深,活棵慢,分蘖发生推迟,分蘖节位升高,地下节间伸长,群体穗数严重不足;栽插过浅,容易造成漂秧。结果表明:不同栽插深度群体产量达到了极显著的差异,其分蘖发生消长过程也有着明显的区别(表10)。,专题试验和高产栽培实践表明,机插稻栽插深度调节控制在2.0cm左右有利于高产。,表10机插武运粳7号不同栽插深度对分蘖发生及群体产量的影响(高邮,2004),.,(4)提高栽插质量精细整地,沉实土壤麦秸秆还田情况下,更要强调提高整地质量。机插稻大田整地要做到田平,全田高低差不超过3cm,表土上烂下实。为防止壅泥,水田整平后需沉实,沙质土沉实1天左右,壤土沉实12天,粘土沉实23天,待泥浆沉淀、表土软硬适中、作业时不陷机,保持薄水机插。,.,高质量栽插a调整株行距,使栽插密度符合设计的合理密度要求。b调节秧爪取秧面积,使栽插穴苗数符合计划栽插苗数。c提高安装链箱质量,放松挂链,船头贴地,插深合理均一。d田间水深要适宜。水层太深,易漂秧、倒秧,水层太浅易导致伤秧、空插。一般水层深度保持13cm,利于清洗秧爪,又不漂不倒不空插,可降低漏穴率,保证足够苗数。e培训机手,熟练操作。行走规范,接行准确,减少漏插,提高均匀度,做到不漂秧、不淤秧、不勾秧、不伤秧。,.,在培育标秧和精确化高质量栽培适宜基本苗的基础上,通过适时定量肥水管理使分蘖早生快发,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前1个叶龄期(N-n-1)稳靠地达到群体预期适宜穗数。,(二)水肥气协调,促进稳靠地早发,.,1、浅水露田,增气排毒,促根防僵苗根据机插水稻秧龄短、个体小、移栽活棵期间对环境变化反应敏感,逆境条件下常形成僵苗不发与缓长苗的特点。在水浆管理上,要坚持薄水插秧、浅水回青、露田増气,促根防僵苗,浅水勤灌促分蘖,以达到以水调肥、以水调气、以气促根、水气协调的目的,促进秧苗早生快发,形成强大根系。对一些秸秆还田量大或有机肥多的田块,若泥水发黑,发泡起烘,土壤透气性差,硫化氢等气体大量发生,影响机插水稻长根时,更应及早脱水爽田,促进新根生长,然后再进行浅灌。2、适时适量施好分蘖肥在肥料运筹上,既分次施用分蘖肥,同时坚持肥药混用,以达到追肥、除草、治虫的三重效果。,.,在姜堰进行的机插稻分蘖肥施用时期试验结果表明,移栽后2、3个叶龄施分蘖肥效果好,利于稳发苗,产量高(表11)。主要原因是移栽后2、3个叶龄施分蘖肥,即在栽后根系生长良好的基础上,于栽后长第二心叶时,开始施用分蘖肥,并采取分次施用,使肥效与最适分蘖发生期同步,促进有效分蘖,可确保形成适宜穗数,同时又控制无效分蘖,利于形成大穗,还能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施肥过早,即栽后就施分蘖肥,此时处于栽后分蘖停滞期,根系弱,不能发挥肥效,栽后即施肥反而抑制根系的发育,使分蘖发生期推迟,引起穗数不足;相反,若分蘖肥施用过迟,正值高位分蘖盛发,易导致群体大,成穗率低,尽管穗数较多,但每穗粒数少,也不易高产。,.,表11机插稻分蘖肥施用时期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姜堰,2008-2009年),注:1+2,即分蘖肥分别在栽后长出第一、第二叶时施用;其他类推。,.,(三)及时轻搁田,在精确控制无效分蘖基础上,及早重施促花肥,提高成穗率,争足穗大穗1、因苗早搁田机插稻始蘖后发苗势强,群体茎蘖增加迅速,高峰苗来势猛,群体高峰苗数控制不当易发过头,因而应该适时早搁田,以控制无效分蘖,提高群体质量。与常规栽培相比,够苗期、高峰苗期可提前1个叶龄期左右。一般N-n-1叶龄期,群体茎蘖数达到预计穗数80%(70%-90)左右时开始自然断水落干搁田,遵循“早、轻、多”原则。搁田不宜过重,应采取分多次轻搁,一般田中土壤沉实不陷脚,叶色褪淡落黄即可,既抑制无效分蘖的大量发生,高峰苗数控制在适宜穗数1.4-1.5倍,又控制了基部节间伸长,提高了群体质量,增强了群体抗倒伏力。,.,表12机插徐稻3号精确搁田和搁田过迟田块茎蘖成穗率及产量构成情况,调查结果表明,按照“早、轻、多”原则进行精确搁田的机插稻,群体无效分蘖旺盛滋生期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高峰苗数适宜,茎蘖成穗率高,最终群体穗数足,穗型大,群体总颖花量多,产量高。不搁田或搁田过迟的机插稻,群体无效分蘖大量发生,高峰苗数过多,群体生长郁蔽,通风透光性差,茎蘖成穗率低,群体穗数不足且穗型明显变小,产量极显著低于精确搁田的田块(表12)。,.,通过及时有效控制高峰苗,在群体叶色褪淡落黄的基础上,因苗及早施用好穗肥来主攻壮秆大穗的形成,优化中期的生育,优化群体结构。采用宁粳1号机插,穗肥设置倒5与倒4叶、倒5与倒3叶、倒4与倒3叶等量施用运筹模式。结果表明:倒4+倒3叶施用群体产量最高,与倒5+倒4叶和倒5+倒3叶施用的产量存在显著差异(表13)。主要原因:群体穗数适宜穗型大(差异显著),结实率和千粒重有增有减,变幅较小,较稳定。,2、因苗施好穗肥,.,在姜堰采用南粳44机插,总施N量40%作穗肥,设置:倒1叶初、末各施50%;倒2叶初、末各施50%;倒3叶初、末各施50%;倒4叶初、末各施50%;倒5叶初、末各施50%;倒6叶初、末各施50%。结果表明:倒3叶和倒4叶处理产量显著高于其它4个(表14)。主要原因:主要是增加了每穗粒数,单位面积有效穗数适宜,总颖花量多,产量高。,表13不同穗肥运筹模式对机插宁粳1号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表14不同穗肥运筹对机插南粳44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叶色正常褪淡,生长量适中群体:穗肥于倒4叶和倒3叶期,分两次施用最佳;叶色浅、落黄偏重、群体生长量小群体:穗肥于倒5叶和倒3叶施,且要适当增加用量;叶色偏深不褪淡、生长量大群体:穗肥要待叶色明显褪淡、叶片挺起,于倒3叶或倒2叶期一次性施用,且用量要适当减少。,同时,结合N-n叶龄期群体茎蘖数以及顶4和顶3叶的叶色差,施用具体时间和数量根据实际苗情进一步合理调节。,.,图5机插稻精确定量灌溉模式图,(四)“水-湿-干”交替,改善中后期生境,促根壮秆保叶,生育后期,特别是抽穗开花期是水稻生理需水旺盛的时期,宜实施“水-湿-干”交替灌溉,千万不可断水造成干旱。灌浆结实期,长期淹水,根系活力差,叶片早衰,秕粒增加;土壤缺水干旱,影响籽粒灌浆充实和米质。应采用间歇灌溉,干干湿湿,保持土壤湿润为主。满足生理需水,又维持土壤沉实不回软,增强土壤根部通气,维护根系健康,延缓活力下降,防止青枯早衰。达到以水调气、养根保叶、干湿壮籽,直到收割前5-7d才断水干田。,.,三、高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集成与应用,在揭示与阐明机插水稻高产形成规律与生育诊断指标,研明主要高产栽培技术及其定量指标的基础上,通过优化组装集成,即构建成了机插水稻高产栽培精确技术体系。为了方便推广应用,根据这一基本技术体系,以大面积机插主推品种为对象,紧密地结合种植区域的生产条件,可分别研制成相应的精确栽培技术规程。例如,下面是我们制作的江苏沿江地区常优1号、武粳15、南粳44、宁粳1号机插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图。,.,.,.,.,.,每一张图可以说就是一个品种机插的精确栽培的最实用的技术系统,是良种良法最实用化配套的形式。其包括以下个方面内容:(1)指明了水稻品种生育进程与季节进程优化同步的指标;(2)以简图方式揭示了水稻生育规律和指出了生育进程诊断的关键量化指标;(3)规定了高产优质安全栽培的总目标,并按生育进程指明了各生育阶段的主攻目标;(4)指明了高产群体各主要生育阶段的量化诊断指标;(5)按时序与生育进程,有序地设计了从播种到收获的栽培措施及其量化指标。因此可以说,一幅图,就是一个品种高产优质生产技术的系统工程式的精确设计。既方便基层技术人员与科技示范户学习掌握,也方便按图施工。所以近几年在示范应用中普遍受到欢迎。,.,四、开发机械化栽培新途径,创造超高产,从农机与农艺的配套上进一步优化,包括高性能新型农机的研制与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开发应用等,例如钵苗机插,特别是培育延长叶龄的壮秧,带土无植伤机插,减少返青活棵期的滞长时间,从而促进前中期早发快长,培育超高产群体结构,提高后期生产力。,.,我们团队和全国30多个单位协作,采用常州亚美柯公司生产的2ZB-6(RX-60AM)钵苗乘坐式高速插秧机,将钵育壮秧按一定行、株距均匀、无植伤地移植于大田。,.,表15不同机插方式示范田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大田示范较毯苗机插,产量增加8.1%-11.2%,平均达9.5%,群体颖花量增加是增产的主要原因。,在江苏、安徽、江西、黑龙江等地开展试验,钵苗机插可增产6%-12%。钵苗机插稻在生长发育、产量形成、生产适应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表16不同机插方式小区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小区试验增产趋势与大田示范表现基本一致。,.,2012年兴化市101.2亩杂交粳稻钵苗机栽超高产精确定量栽培攻关田验收亩产达947.6公斤,最高田块亩产达965.3公斤,百亩均产及攻关田最高产双双刷新我国稻麦两熟条件下水稻高产纪录。,兴化市水稻攻关方实产验收现场,.,(一)生态生理特征与高产优势,钵盘可育出根部带有完整钵状营养土块的水稻秧苗,具有带蘖、叶龄较多、秧体干重大、根冠比高等特点。,1、利于精确培育大秧龄的带土钵体壮秧,表17不同机插方式水稻移栽期单株秧苗素质,.,钵苗插秧机将秧苗按固定行株距近乎无植伤的均匀有序移栽与大田,实现了钵苗机械化、有序化、精确化栽插。秧苗分布均匀、根系入土深度适宜、直立苗比例可达100%。,2、利于几乎无植伤地精确机插,钵苗精确有序化机插,.,RX-60AM,RXA-60T,常州亚美柯公司制造的单人乘RX-60AM型钵苗插秧机行距33cm,株距有12、14、16、18、20、22、24cm,亩栽0.8-1.68万穴。双人乘坐RXA-60T型的钵苗插秧机株距为12.4、13.0、13.2、13.8、14.1、14.5、14.7、15.5、15.7、16.5、16.8、17.9、20.7、21.9、23.4、24.9、26.5、28.2cm,亩栽0.72-1.63万穴。,3、利于精确实现群体基本苗数,.,栽后3d,8d、14d,各项指标均极显著高于毯状苗。,表18不同机插方式水稻栽后3d、8d、14d秧苗素质,(1)植伤轻,活棵立苗快,4、利于合理利用分蘖争取高产适宜穗数,.,图6不同机插方式水稻茎蘖动态,钵苗的主茎1-6叶均可发生一次分蘖,主茎3-5叶蘖发生率较高,二次分蘖主要集中于主茎1-3叶的一次分蘖的1叶位上。低位分蘖居多,发生率和成穗率均较高,是钵苗机插的优势分蘖。钵育机插苗移栽后分蘖发生早,群体分蘖动态相对平缓,呈早发与稳升缓落特点,高峰苗不高,但成穗率和成穗质量高,利于争取高产适宜穗数。,(2)有效分蘖多,成穗率高,.,(1)株型较好、秆壮穗大粒多,钵苗株高较高,上层叶展开更充分。基部节间更粗壮,最易倒伏的倒二、倒三节间分别较毯苗宽4%、12%和6.5%。高光效叶片更长,倒一至倒三叶依次较毯苗长1.4%、8.4%和8.2%。一、二次枝梗数和粒数均显著较高。,表19不同机插方式水稻群体乳熟期株型特征,5、利于培育适宜数量的壮秆大穗,构建高光效群体,提高后期物质生产力,.,(2)中后期叶面积大、衰减慢,A、叶面积指数大,钵苗机插与毯苗机插LAI生育前期差异不显著,抽穗后钵苗机插LAI极显著高于毯苗,成熟期极显著高于对照。可见,钵苗机插稻植株个体发育良好,群体结构合理,LAI较高,叶面积下降较毯苗缓慢。,图7不同机插水稻叶面积动态,.,B、叶面积组成有所改善,钵苗机插稻叶面积各项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毯苗。钵苗机插水稻群体有效叶面积率和高效叶面积率更高,无效分蘖所占比例少,有利于有效分蘖生长健壮,提高群体物质生产力。,表20不同机插方式水稻群体叶面积组成,.,(3)物质生产能力强,A、各生育时期干物重积累量大,各时期单茎干物重和群体干物重均以钵苗较高,差异显著或极显著。,表21不同机插方式水稻主要生育期单茎干物重和群体干物重,.,B、后期物质生产能力强,拔节前,钵苗机插水稻群体生长率低于毯苗,而拔节后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毯苗。钵苗机插水稻抽穗至成熟期物质积累量达512.1kg/667m2,占产量和总生物量的比例分别为78.4%和34.2%,均极显著高于对照。,表22不同机插方式水稻群体生长率及抽穗-成熟期物质积累量,.,(4)光合势大、净同化率高,光合势:拔节前,没有明显差异;拔节至抽穗、抽穗至成熟期两时期钵苗机插水稻光合势分别较毯苗高出2.7%和5.2%,总光合势高出3.8%。净同化率:移栽至拔节期差异不显著;拔节至抽穗期钵苗机插水稻净同化率高于毯苗;抽穗后钵苗机插水稻净同化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毯苗。,表23不同机插方式水稻粒光合势与净同化率,.,(5)抽穗后根系活力强,钵苗机插稻抽穗期和乳熟期颖花根流量、实粒根流量和粒重根流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毯苗。颖花根活量,两时期均极显著高于毯苗,分别较毯苗高20%和14.2%。,表24不同机插方式水稻根流量及根活量,.,(1)源库更加协调,粒叶比大,粒叶比各项指标均表现为钵苗毯苗的趋势,且差异显著。单位叶面积所负载的库容更大,光合环境更优,灌浆物质积累更多,源库流更加协调,粒叶比也较高。,表25不同机插方式水稻粒叶比,6、利于群体源库协调,改善群体生产的安全性,.,钵苗机插水稻基部各节间的抗折力均极显著高于毯苗,倒伏指数则极显著小于毯苗。钵苗机插水稻各节间抗折力强,弯曲力矩大,抗倒伏能力显著强于毯苗。,表26不同机插方式水稻基部节间倒伏指数,(2)抗倒性能力强,.,(二)开发应用钵苗机插稻的技术路线、核心技术与配套技术,1、研发应用的技术路线,要发挥钵苗机插优势,使这种机械与农艺很快推广,并在我国水稻生产上形成亮点,发挥重大作用,必须走高产超高产之路。而走其他的路径,可能都不会很理想。为什么?1、通过以上的研究、分析表明,钵育机插水稻有诸多特性特征,有利于高产、超高产栽培。实践上必须充分利用。2、若不能稳定高产超高产,就不足以说明机械的先进性。钵苗机插技术在毯苗机插后生,也只有高产超高产,才能显示出钵苗机插技术的优越性,才有生命力。,要以超高产开路,实践中抓住培育标准化壮秧的核心技术是关键的关键。,.,2、高产栽培的关键农艺,关键技术环节一:培育壮秧,培育标准化壮秧是钵苗机插超高产的重中之重,是最基础、最根本、最前提的核心技术。,.,.,秧龄30d左右,叶龄4.5-5.0苗高15-20cm,单株茎基宽0.3-0.4cm平均单株带蘖0.3-0.5个白根数13-16条/株,发根力5-10条/株百株干重8.0g以上钵体重5g左右成苗孔率平均每孔苗数植株带蘖率,图8钵苗插秧移栽苗(4.5叶龄),(2)壮秧标准,常规粳稻3-4苗杂交粳稻2苗杂交籼稻1.5-2苗,常规稻95%杂交稻90%,常规稻30%杂交稻50%,.,(3)精确播种,每亩大田用盘35-40张,常规粳稻40张杂交稻35张,常规稻每孔播种4-6粒;杂交粳稻2-3粒;杂交籼稻2粒,长61.8cm宽31.5cm高2.5cm,每盘448孔,孔径1.6cm,播育壮秧,播种机,秧盘,精选种子;严格调试播种机,精播匀播;钵内营养底土厚度稳定在2/3孔深,盖表土厚度不超过盘面,以不见芽谷为宜;因品种类型确定每孔每盘播种量:,.,(4)旱育化控,水分管理,1-3叶期晴天早晨叶尖露水少要及时补水;3叶期后秧苗发生卷叶于当天傍晚补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