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三上册第6课绝唱学案学习目标1通读课文,学习侧面描写烘托突出主要人物的写作方法。2细读课文,体会通感在描绘声音中的作用,学会使用通感描写声音。3品读课文,体会文中比喻句的作用并积累运用。 资料链接 1作者简介:刘鹗(18571909),字铁云,笔名洪都百炼生,清末丹徒人著有长篇小说老残游记。2简介作品:老残游记共20回,署名洪都百炼生。小说中的主人公老残是一个不愿做官的名士,他手摇串铃,奔走江湖,替人治病。作者借老残之游历,记述其“言论闻见”,揭露了晚清吏治的黑暗,反映了在这种黑暗吏治的统治下,无辜被陷害,人民被涂炭的社会现实。一、整体感知1给下面划横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花坞 ( ) 千仞 ( )铮铮 ( ) 驰骋 ( ) 羯鼓( )疙瘩( )( )偌大( ) 周z( ) ho齿( )急j( ) yn斗( ) hu然( ) 抑扬顿cu( )2根据语境解释下列词语。(1)当年读书,见古人形容歌声的好处,有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话。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 。 (2)每次听他说书之后,总有好几天耳朵里无非都是他的书,无论做什么事,总不如神,反觉得“三日不绝”,这“三日”二字下得太少,还是孔子“三月不知肉味”,“三月”二字形容得透彻些。三月不知肉味: 。(3)相貌不过中人以上之姿,只觉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秀而不媚,清而不寒 : 。 (4)梦湘先生论得透辟极了,“于我心有戚戚焉!”于我心有戚戚焉 : 。 3通读课文,试概括文章主体内容是什么?其他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温馨提示同学们概括文章内容时要注意观察详略的安排,主体部分一般篇幅较长,用墨较多,先要分析文中哪几个段落是主体部分,然后再概括主体内容。其他部分可采用概括段意的办法,要注意内容相近的段落归入同一部分。4我的问题二、探究赏析1跳读课文,在文中画出能体现戏园气氛、琴师和黑妞的表演技艺、听众的评论的语句。以上内容在文中占了不少篇幅,有什么作用?& 知识回顾 口技中除了正面描写表演者的技艺,还从侧面写了场景的寂静和道具的简单,以及听众的强烈反映,烘托了口技人的高超技艺。2细读6-7自然段,找出写白妞说书声音变化的语句。温馨提示同学们在找白妞声音变化的语句时要注意从“开始-发展-起伏-高潮-结束”这个过程找。3写白妞演唱时,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画出这些语句,说说运用这些修辞的好处。温馨提示 回答此类问题要注意条理性运用“ 采用 修辞,好处是 。”的句式来表达。F示例:“ 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采用比喻(即通感)运用感觉的东西来写听觉,把美妙动听的境况写的那么具体,那么活灵活现。& 知识链接 通感通感又名移觉,就是用形象的语言,把人们某个感官上的感觉移到另一个感官上,以造成新奇、精辟的表达效果,使读者产生真切的感受。例如: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紫藤萝瀑布)4文章其他段落也运用了好些精彩的比喻,试从文中画出这些语句,反复品味体会其妙处。三、积累迁移1文中有很多美词佳句值得我们学习积累,反复朗读6、7两段找出这样的句子,并摘抄积累。2.认真欣赏音乐高山流水,体会声音的变化,写一段200300字赏析文章,充分发挥想象力;适当运用通感描写声音。F 方法链接乐初起,如空谷回声余音袅袅;激越时,如急瀑飞泻势不可当;舒缓时,如山泉流淌一路欢畅;乐终时, 如汇入大海起伏跌宕。我手写我心:3同学们,你知道吗?绝唱中白妞表演的剧种梨花大鼓是我们山东的地方名剧-山东大鼓。如果感兴趣,想知道梨花大鼓的历史溯源、表演形式、艺术风格等相关知识,可浏览一下相关网站。/view.asp?id=2317初三上册第4课春酒学案学习目标1学习文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体会其作用。2理解作者通过叙述家乡的风土人情来表达浓浓的思乡之情。3感受中国的民俗美和古朴淳厚的人情美,丰富精神世界,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一、资料链接琦君。1918年出生,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毕业于杭州三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琦君以撰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而她现在已成散文大家。她的名字总是与台湾散文连在一起。她是著名电视连续剧橘子红了的作者。二、整体感知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枸杞( ) 门槛( ) 过瘾( ) 凑( )齐酬( )谢 ( )煨炖 两颊( ) 家醅( )2解释下列词语。家醅: 一马当先:顾名思义: 如法炮制: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酒吗?三、品味探究1.课文中有许多细节写得很有情趣,表现出作者对童年、对母亲、对家乡浓浓的感情。阅读以下几个句子,说说它们好在何处?(1)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2)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 (3)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4)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方法链接:可以说任何一篇文学作品,无论是人物性格的刻画,还是故事情节的展开,典型环境的描绘都离不开真实而又生动的细节描写。好的细节描写能把人物或事物最本质的性状鲜明而又逼真的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而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艺术感染力。文中的细节描写还有很多,除了以上这些句子,你还找到了哪些,把它们画出来并说说好在何处。2.文中最能表现作者感情的句子是哪一句?这句话好不好,为什么?3.这篇文章美,美在哪?4.同样是对家乡的思念,我们再来品味一下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你更喜欢哪篇文章。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四、拓展迁移1. 积累有关“思乡”的古诗名句。2. 寻找并向同学推荐你找到的有关思乡的文学作品。小结:思乡,是本文一大主旨。故乡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我”的天真可爱,母亲的善良能干,乡人的淳朴厚道,都令人神思飘飞。希望我们的同学无论将来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伴我们成长的故乡和养育我们的父母。3.课后作业:模仿春酒一课,写一段自己儿时过年时的故事或体会,要充分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初三上册第4课春酒学案附详细答案及解题思路二、1. kn yn cu chu wi ji pi2. 家醅:自家酿的酒。醅,这里泛指酒。 一马当先: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带头。 顾名思义: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 如法炮制:依照成法炮制药剂,泛指照现成的方法办事。3. 作者通过春酒,写了家乡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写自己对故乡亲友的怀念,对母亲的思念,在这些内容中流淌了浓浓的思乡之情,这也是一种让人难忘的生活的深情怀念。三、1.(1)将小女孩天真、活泼、可爱还略带顽皮的形象活灵活现的展现在读者的面前。(2)将阿标叔热情好客、乐于助人的性格鲜明的体现力出来。(3)由这个细节描写,我们能够充分感受到大家是如此喜爱这个小姑娘,在故乡,邻里之间的关系是十分亲密随和、融洽温馨的。(4)母亲因别人的赞美高兴的“两颊红红”,表现出母亲勤劳俭朴,善良大度、充满美德的优秀品质。有关细节描写的其他句子学生可在文中自主寻找有关细节描写的语句,并能说出该细节描写的作用即可。2.最后一句,点出了作者的情之所归处,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对家乡的思念,对过去的美好回忆,有升华文章情感,深化主题的作用,也引人深思,触动读者的思想和感情。3.故乡的一切与儿时的印象叠印在一起,辉映成一片快乐而感伤的迷,春酒、会酒,醉了母亲,醉了“我”,也醉了无数读者,“我”的天真可爱,母亲的善良能干,乡人的淳朴厚道,在“春酒”、“会酒”席上不断氤氲起来,弥漫成浓浓的人情民风之美。4.在感情表达的方式上,余光中将乡愁直接点出、呼喊,让人一目了然,感情外泄。这篇文章则感情深蕴于文字当中,需要我们品味,需要我们感悟,显得含蓄深沉。这和她一贯的风格是一致的。她的散文不雕琢,不粉饰,文笔如行云流水,舒放自然,典雅隽永。她驾驭文字得心应手,善于营造隽永温馨的氛围。琦君的文字是经过千锤百炼之后成就出的精粹于平和,她写人物,抒情怀,就有了鲜明的宽厚从容和温柔蕴藉。四、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更是道出了苏轼对相隔一方弟弟的思念,也给了天下人最诚挚的祝福。“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月是故乡明,露从今夜白。”(杜甫月夜忆舍弟)2. 推荐阅读表现海外游子思乡的文学作品。琦君故乡的桂花雨琼瑶剪不断的乡愁萧乾枣核3.写作提示:不要刻意去编造一些事情,可以向自己的父母询问一些关于自己儿时过年时的情景,再结合自己的记忆去写作,既可以是一些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大事,也可以是一些琐碎的小事,但在叙述描写时要恰当的使用上细节描写的手法,以小见大,给人以启迪。初三上册第6课绝唱学案附参考答案和思路提示一、1w rn zhng chng jig da ru 匝 皓 遽 熨 霍 挫 2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意思是歌声高亢、悦耳,使人经久不忘。三月不知肉味:形容音乐极端美好,有长时间使人忘记一切的魅力。遽:急速,骤然。秀而不媚,清而不寒:美丽而没有媚态,素雅而不寒酸,形容她仪表秀雅。于我心有戚戚焉:意思是我有同感。观止:看到这里就可以不再看了,称赞所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屏气凝神:闭住气,集中精力。轰然雷动:形容声音很大像雷声一样。3主体内容:绝唱(白妞说唱)其他部分:戏院环境、琴师表演、黑妞表演、观众评论二、1侧面描写,烘托了白妞表演技艺的高超。2.演唱的起始“声音初不甚大” 演唱的发展“渐渐地越唱越高”演唱的起伏“陡然一落” 演唱的高潮“忽又扬起” 演唱的结来“人弦俱寂” 这些标志性词语把演唱的层次表示了出来。3(1)把本应由耳朵听到的声音(听觉)用眼睛所见之景(视觉)来设喻表现,描写越唱越高的声音,“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比喻突出曲声的高亢、激越、悠远。 “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描写回环转折、节节高起的声音,生动写出了那节节高起、反复出奇的艺术境界。描写陡然一落,千回百折的声音,“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比喻曲声的转折回环、婉转柔美,曲尽其致。描写灿烂的声音,“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比喻音色之灿烂。这些比喻,把白妞那曲折、宛转、轻快的歌声写活了。 (2)把本应由耳朵听到的声音用人的感受去表现,如:描写白妞初唱时并不甚大的声音,听起来“五脏六腑,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个毛孔不畅快。”把白妞甜润的声音形象地描绘出来。 (3)借助生活中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制刷品合同范本
- 球馆预售活动合同范本
- 木厂店铺转让合同范本
- 2025云南省红河州屏边县玉屏中心学校选调教师(3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投资合同范本详细版
- 2025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学科带 头人(4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标准软件服务合同范本
- 锅炉改造服务合同范本
- 学校菜鸟驿站合同范本
- 材料产品安全合同范本
- 静配中心细胞毒性药物的配置方法
- 短视频制作实战课件
- 面试礼仪与求职技巧讲义
- 严重创伤的急诊管理课件
- 江西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
- 急性阑尾炎【普外科】-课件
- 文化人类学课件完整版
-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青铜葵花》导读课 课件(共24张PPT)
- 《Section B 1a-1e》获奖教案初中英语九年级全一册-九年级英语教案
- 中医儿科学 手足口病
- GB/T 14842-2007铌及铌合金棒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