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枫《彩云归》PPT课件_第1页
晨枫《彩云归》PPT课件_第2页
晨枫《彩云归》PPT课件_第3页
晨枫《彩云归》PPT课件_第4页
晨枫《彩云归》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6.04.2020,.,1,第二节歌词形式分类(上)一、按体裁形式分(一)格律体(二)自由体(三)半格律半自由体(四)散文体(五)民歌体,26.04.2020,.,2,第二节歌词形式分类歌词的分类很复杂,可以按表现体裁分,按旋律的曲式分,按表演形式分,按表达方式分,等等。这里主要说说体裁形式、旋律曲式和表演形式几个分类。一、按体裁形式分歌词本质上是诗,是诗意的载体。一段话,一段文字,只要载有诗意,以任何体裁出现都是诗,即便毫无诗形。如庄周梦蝶;如果缺乏诗意,以任何体裁出现都不是诗,即便整饬谐韵,朗朗上口,如百家姓。,26.04.2020,.,3,“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2300年前的这篇庄周梦蝶,其文体,一向被标明为寓言。其实,这也是一篇散文诗,散文体的诗,比起古往今来的许多经典诗篇都更加富有诗意。,26.04.2020,.,4,庄子有暇入梦,幻化为蝶,感悟到的,是一种别样深邃的关于生命存在、关于世界本源的哲理,别样美妙的诗意。有人曾称“不揣浅陋”,以格律诗译之为:庄周曾有梦,梦中化为蝶。蝶出红尘外,烦恼都抛却。美梦不长久,尘网千千结。百年蝶梦周,一夕周梦蝶。天地有大道,物化为世界。同在梦中游,蝶与周有别。,26.04.2020,.,5,同时又用自由诗体译之一遍:庄周我梦见了一只蝴蝶,/庄周就是那梦中的蝶。/世俗的烦恼解脱后,/生命真是一份好感觉。/蝶儿翩舞在梦境中,/已记不起庄周为何方的客。/可惜美梦不长久,/尘网依旧千千结。/我不知道我是谁了,/谁正躺在这个黑夜。/究竟是蝴蝶梦庄周,/还是庄周梦蝴蝶?/庄周与蝴蝶应有缘,/蝴蝶与庄周也有别。/大道化育了天和地,/万物都在其中相约。/这亦真亦幻的存在里,/你分不清你流寓在哪个世界?不觉得甚为奥妙吗?可见,如果以之入乐,其格律体和自由体似乎都没有什么不可,甚至直接以其散文体的原文作为歌词,为之谱曲,也并非一定不行。要是觉得原文古奥,有碍理解,译成白话散文就是了。,26.04.2020,.,6,当然,歌词不同于一般的诗,歌词更需要琅琅上口,而且要适应音乐曲式,其体裁终须有一定自律。现代歌词的体裁多种多样,概而言之,则可以分为格律体、自由体、半格律半自由体、散文体和民歌体5种。,26.04.2020,.,7,(一)格律体格律体主要是指五言体、七言体,这是中国传统的诗歌体裁,至今仍然有着顽强的艺术生命力。中国人自幼诵诗,对五、七言体母乳般地容易接受。为什么是五、七言体,而不是四、六、八言体成为千百年来流行不衰的格律诗体?这个问题看似简单,论证起来却并不容易。或许,四、六、八言的诗,其句子全是偶数字的,其音节全是双音节的,读来缺少变化,不免乏味。而五言体的三个音组为“二、二、一”及“二、一、二”,七言体的四个音组为“二、二、二、一”及“二、二、一、二”,有一个单字音节加入,造成节奏的变换,适应了人们同中求异、稳中求变的审美心理,读来唱来就上口得多。,26.04.2020,.,8,沿用五、七言体时,如果严格遵守近体诗“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的规定,可能多一些古雅色彩。反之,少一点平仄和对仗的束缚,则不仅减少了额外的难度,也可使作品多一些鲜活色彩和现代气息。,26.04.2020,.,9,李叔同送别、潘孑农长城谣、贝林何日君再来、王立平牧羊曲和琼瑶几度夕阳红等,都是我们大家熟悉的格律体词作。晨枫的一首系三、五、七言并用:瑶琴奏,玉箫吹,忧怨总与歌声随,常洒相思泪。明月缺了又会圆,人逢佳节难同杯。声声问青天,何日彩云归?雨潇潇,风微微,望尽帆影独伤悲,不见伊人回。柳条折尽花飞去,最恨岁月如流水。声声问青天,何日彩云归?晨枫彩云归,26.04.2020,.,10,(二)自由体自由体,相当于五四时代诞生的自由诗的体裁,其句无定字,节无定句,篇无定节。完全摆脱了格律规范,更见自由洒脱,语言口语化,表达更为畅快恣肆。“那一天,/敌人打到了我的村庄,/我便失去了我的田舍、家人和牛羊。/如今我徘徊在嘉陵江上,/我仿佛闻到故乡泥土的芳香。/一样的流水,一样的月亮,/我已失去了一切欢笑和梦想。/江水每夜呜咽地流过,/都仿佛流在我的心上。/我必须回到我的家乡,/为了那没有收割的菜花,/和那饿瘦了的羔羊。/我必须回去,/从敌人的枪弹底下回去。/我必须回去,/从敌人的刺刀丛里回去。/把我打胜仗的刀枪,/放在我生长的地方。”(见第四章视听鉴赏)这是端木蕻良的嘉陵江上,由于句子参差不齐,据说作曲家贺绿汀当初先后写过五、六稿都失败了,最后一稿从朗诵入手才获得成功。,26.04.2020,.,11,嘉陵江上还押着韵。到郑均这首回到拉萨干脆连韵脚也漫不经心了:(见第四章视听鉴赏)回到拉萨回到布达拉回到拉萨回到布达拉宫在雅鲁藏布江把我的心洗清在雪山之颠把我的魂唤醒爬过了唐古拉山遇见了雪莲花牵看我的手儿我们回到了她的家你根本不用担心太多的问题她会教你如何找到你自己那雪山青草美丽的喇嘛庙没完没了的姑娘正没完没了地跳那雪山青草美丽的喇嘛庙没完没了地唱我们没完没了跳拉萨,感觉是我的家拉萨,我美丽的雪莲花纯净的天空中飘着一颗纯净的心不必为明天愁也不必为今天忧来吧来吧我们一起回拉萨回到我们阔别已经很久的家,26.04.2020,.,12,(三)半格律半自由体实际上,今天我们见到的更多的歌词作品,其体裁多介于格律体与自由体之间,既没有格律体那么严谨整齐,也没有自由体那么无拘无束,而相当于自由诗的格律化,或格律诗的自由化,不妨称之为半格律半自由体。这种体裁可以说是格律体和自由体的折中,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了格律体和自由体二者之长,比较容易为大众所接受,谱曲入乐也较为方便。例如陈小奇三个和尚(苗菁现代歌词文体学将此词列为散文体,似可商榷):(见第四章视听鉴赏)一个呀和尚挑呀么挑水喝,两个呀和尚抬呀么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呀没呀没水喝呀,你说这是为什么呀为呀为什么?,26.04.2020,.,13,为什么和尚越来越多,为什么那和尚越来越懒惰,为什么那长老也不来说一说呀,睁着眼闭着眼只念阿弥陀佛。大和尚说挑水我挑的最多,二和尚说新来的应该多干活,小和尚说年幼身体太单薄呀,白胡子的长老说我年老不口渴。从此以后呀和尚都不挑水喝,不挑水的日子还是一样过。谁也不用奇怪也别问为什么呀,几千年的奥妙谁也不会说破。,26.04.2020,.,14,(四)散文体适于谱曲传唱的歌词体裁,是格律体、自由体,尤其是介于二者之间的半格律半自由体,而不是散文体。当歌词突破传统的五、七言体的格律规范,词句参差散漫、行止不羁,形同自由诗,甚至不再押韵,已经构成了对音乐的挑战。如果进一步散文化,彻底放弃其形式上的一切乐感成分,故意违拗听众的审美期待,怕是无异于自虐虐人,自蹈绝路。(偶一为之,或许有几分“后现代”式的离经叛道、颠覆艺术规范的恶作剧的快感,如李春波一封家书,但也仅此而已,恶作剧终究只是恶作剧,不妨有一,不可有二。)(见第四章视听鉴赏),26.04.2020,.,15,现代歌词偶见散文体的成功之例。不过,那是作曲家为既有的散文名篇谱曲,而不是词作家刻意要将歌词写成散文体。文革年间一度风行的语录歌不必说了,那是艺术之外的因素使然,终究与艺术无缘,徒为历史笑耳。上世纪20年代末,易韦斋(另说许如辉)为礼记礼运篇中表达孔子社会理想的一段名言谱曲,题作天下为公,曾广为流行:,26.04.2020,.,16,“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26.04.2020,.,17,“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选举有德行的人和有才能的人来治理天下,人们之间讲究信用,和睦相处。所以人们不只把自己的亲人当亲人,不只把自己的儿女当作儿女。这样使老年人能够安享天年,使轻年人有贡献才力的地方,使年幼的人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使年老无偶、年幼无父、年老无子和残废的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各尽自己的职分,女子各有自己的夫家。人们不愿让财物委弃于无用之地,但不一定要收藏在自己家里。人们担心有力使不上,但不一定是为了自己。因此,阴谋诡计被抑y制而无法实现,劫夺偷盗杀人越货的坏事不会出现,所以连住宅外的大门也可以不关。这样的社会就叫做大同世界。”,26.04.2020,.,18,究其成功的原因,也是得益于这段文字原本就隐含着的节律和押韵等若干乐感成分。譬如押韵,用作歌词,作曲家发现并有意强调了其前几句的“公”、“能”、“终”、“用”等韵脚,经过“长”与“养”,以及“归”与“己”与“闭”的换韵之后,最后回到中东韵的“同”字上。,26.04.2020,.,19,(五)民歌体民歌体实际上也是一种格律体,多为七言,或五言。口语化,自然清新,俗中见雅,是其风格特色。比兴、双关、谐音、叠字、衬字等,是其常见的修辞手法,其韵脚也绵密工整。红彩妹妹就是一首短小精美的民歌:(见第四章视听鉴赏)红彩妹妹嗯哎咳哟长得好那么嗯哎咳哟樱桃小口嗯哎咳哟一点点那么嗯哎咳哟三月里来桃花开我和妹妹成恩爱八月十五月正圆想起了妹妹泪涟涟现代作家有向民歌学习的传统,有些民歌体的歌词创作,艺术上达到了乱真的程度。例如田汉的四季歌,从儿女情爱到家国情怀,从个人遭际到民族苦难,层层递进,巧妙地运用并翻新了孟姜女哭长城的历史典故,唱出了抗敌报国的时代强音,举重若轻,堪称30年代民歌体歌词创作的经典之作:(见第四章视听鉴赏),26.04.2020,.,20,春季到来绿满窗,大姑娘窗下绣鸳鸯。忽然一阵无情棒,打得鸳鸯各一方。夏季到来柳丝长,大姑娘漂泊到长江。江南江北风光好,怎及青纱起高粱?秋季到来荷花香,大姑娘夜夜梦家乡。醒来不见爹娘面,只见窗前明月光。冬季到来雪茫茫,寒衣做好送情郎。血肉筑成长城长,侬愿做当年小孟姜。季康蝴蝶泉边则是50年代的一个奇迹。50年代虽然提倡向民歌学习,流行的做法却是借用民歌的体裁,填入时髦的大话和颂词,像这首对唱的情歌写得如此纯净隽美,如此天真本色,实属凤毛麟角。对于今天的词作者,亦堪为一种艺术典范:(见第四章视听鉴赏),26.04.2020,.,21,哎,大理三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