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二上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分析及个案研析.doc_第1页
2015年高二上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分析及个案研析.doc_第2页
2015年高二上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分析及个案研析.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模块作业作业3-1:2015年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理科数学试卷分析及个别辅导的方案 本套试题满分150分,全班最高分138分,最低分59分,130分以上2人,120分以上6人,110分以上18人,平均成绩96分。 本次数学期末考试重点考察了高中集合与函数的概念,基本初等函数及函数的应用及算法初步,统计,概率的部分知识,本试卷注重对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的考查,突出了对数学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考察,在基础知识上进行了综合和创新,着力体现概念性、思辨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很多题目似曾相识,又稳中求变,看似平凡,但又真正检测了学生的数学水平。一:具体题目分析1、紧扣考纲,注重双基本次考试有很多题目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紧扣考纲,注重双基,例如:1、2、3、4、13。2、概念思辨性强,突出重点试题对本部分各节知识考察较为全面,一方面突出了重点知识重点考察,另一方面突出数学知识本身的数学思想的考察,如:2、3、7、13、15、18,均是在基本概念和易混知识上进行了考察,对概念的完备性考查有较高的要求,学生不易考虑全面,有效的检测了学生的理性思维水平。3、突出运算能力,书写能力,考察知识的完备性和准确性。其中8、11、14、17、20、21体现出既要运算,又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的考察,12、21对函数的图像性质等问题有了较深入的考查,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有一定深度的考查。4、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多,在知识交汇点处设置考题。15、19均考查了概率与函数问题的综合,考查了学生知识的全面性,综合运用能力,需要学生有较高的悟性和对数学本质有较为深刻的认识,有效的体现出试题的层次和梯度。二、阅卷过程中反应的问题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书写混乱,答题不够规范。比如: 18、20、21答题不规范,书写混乱,而17题没有化简到最简式,在平时教学中注意答题规范的示范性。2、基础知识点掌握不牢靠,考虑问题不全面,16题未考虑函数的凹凸性而出现漏解。3、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比如20,很多同学没有完成,不知道怎样用数学知识来转化和解决实际问题问题,对题目的理解不到位,分析不来,做答差。希望平时多注重学生对知识点本质的理解,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在整个试卷来看,答题中反映出学生的创新意识较差,几科没有出现很巧妙、很奇特的方法,均是按常规思路做答,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5、概念课注重概念的内涵挖掘,对知识进行条理化,多练习,加深理解。适当拓展知识面,注意知识多汇的关系,在平时应该注意如何提示计算的准确性,提示答题的速度。三、试卷反思1、加强概念教学,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要将训练有计划地安排,层层推进,全面过关,从这次试卷来看,基础题与常规题所占比例是较高的,但从学生的答题来看尚显不足,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引起足够的重视。2、强化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弄清知识体系与知识内容,总结知识结构;讲解例题时要帮助学生弄清涉及到的那些知识点,怎样审题,怎样打开思路,运用那些方法和技巧,关键步骤是什么,可能出视的问题是什么,有没有其它方法,这些方法中哪些更常规、更适合。3、精讲精练,提高基本技能和运算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要注意基本方法的强化,学生考试成绩不高,很大程度上都与运算能力不强有关;当然要想做到精讲精练,教师必需对教材进行深刻的研究,对例题与练习题进行必要的选取,对学生的训练成果要有一个合理的评估,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与训练的积极性。4、教学中应注意分层教学,注意培尖与补差工作,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适当增加新概念、新情境的例题,提高他们的应变能力;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总结,不能放弃每一个学生,这对学习风气的培养很重要。作业3-2:案例: 我(学生)努力了,却没有好成绩【案例概述】我所教的一个女生陈欣,她在初中时拥有非常傲人的数学成绩,所有人都说她考上重点中学重点班没有任何问题,但事实上,她中考并没有考好,勉强过了重点高中的分数线,虽进了重点中学,但没进入重点班,她觉得那只是一次失误,高一期中考试数学成绩是班上十多名,觉得自己应该能考得更好些,所以更加倍努力去学习,谁想到,期末考试竟然比上一次还下跌了好几名,面对越考越差的成绩,她油然而生一份深深的挫败感,学习的自信心都没有了,觉得自己脑子太笨了,不是学习数学的料,期中考试后的加班加点换来的结果这样,她真的无法接受,感觉自己整天精神恍惚,都快要崩溃了。在她向数学老师述说时,痛苦的泪如决堤的湖水,怎么也止不住。第一次数学老师帮她分析试卷时,主要介绍数学学科特点,学习数学有通用性,也有其特殊性,数学老师任其宣泄,没给她任何建议。谈话结束后,数学老师找孩子的班主任了解情况,班主任对这女孩印象非常好,说她非常用功,很好强,有服不服输的劲儿,只是个性非常执著,也很情绪化,会因考试没考好当场落泪,劝也劝不住数学老师调查分析断定,这女孩子表现出过强的学习动机,并由此产生较严重的情绪障碍,其根源在于女孩存在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和认知模式,在以后的辅导中,数学老师着重要帮助学生找到自身的不合理信念,在与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的过程中,改变她的认知模式,让她那过强的学习动机回归理性。第二次辅导中,数学老师采取辩论的方式让女孩懂得,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能获得好成绩的,因为成功需要的因素很多,努力并不是成功的唯一条件。当女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时,她在分析自己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与困难时就更理性些了,她开始接受自己学习现状,她也明白,自己现在所要面对的,是思考如何来改进与完善自己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受困于“努力一定要考好”的想法中。在这个案例分析中,专家提到了学习动机过强引发情绪障碍的表现,在第一次咨询时,数学老师并没有做过多的引导,因为女孩需要一个情绪释放的过程,数学老师可以通过关注、倾听与探问来获得辅导所需要的信息,在第二次辅导中,数学老师掌握主动权,采取辩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澄清不合理信念,对自己现状有清楚的认知,使失衡的心理状态调整过来。在学习动机过强会导致的情绪障碍,这类案例,肯定会存在目标不切实际,学习方法不得当等问题,但不合理的认知模式,却是需要解决的首要目标,心理老师在辅导过程中,须有针对性,先纠正学生不合理情绪,这种不合理情绪主要有三种特征:1凡事绝对化这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它通常与“必须”“应该”这类字眼连在一起。当事物发生与其对事物绝对化要求相悖时,他们就会接受不了,感到难以适应并陷入情绪困惑。2过分概括化这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过分概括化在面对失败或挫折时,会将自己评得一无是处,结果常常导致自责自罪、自卑自弃的心理,引发焦虑与抑郁情绪的产生。3糟糕至极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了,将是灾难性的,这种认知会导致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的恶性循环中难以自拔。适当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有促进作用,而过强或不足的学习动机,对学习产生的却会是负面影响了,学习动机过强的学生,他们表现主要是过于勤奋、好胜心强、害怕失败、情绪波动、心理脆弱,但从表面上看,不会给家长与老师造成更多麻烦;而学习动机不足的学生,则表现为学习懒惰、容易分心、注意力差、对学习冷漠厌倦、依赖心强,这样的学生令家长与老师都头痛。遇到学习动机过强的学生,要调整他们不合理的认知信念,而面对学习动机不足的学生应该怎么办呢?专家认为,学习动机不足与学业成就有关,阿特金森说过,“成就动机”是“希望成功”与“恐惧失败”这两种心理此消彼长的结果。学习动机强的学生敢于选择比较困难的学习任务,以期获得成功的快乐;而学习动机不足的学生,他们在学业上不思进取,实质是避免面对失败的痛苦,面对这类学生,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家长与老师要学会给学生设计一些具体学科任务的“小台阶”,让他们从“小胜”中获得成功体验,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感受心得】在这个案例中,我感受最深的是,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观注的是那些缺乏学习目标,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而对那些很努力却获取不了好成绩的学生而言,只是痛惜他们的努力,觉得他们没有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数学的方法,在如何调整他们的学习模式上,却感到难以入手,通过这个案例才知道,学习动机过强所造成的情绪障碍危害也不浅,它不仅会降低学习效率,而且比学习动机不足更能导致心理的困扰与不适,这类学生在投入大量学习时间的同时,还造成更大的心理负担。面对这样的学生,如果老师与家长仅单纯从学生考试失败的原因或学习方法上查找问题所在,后果是让学生根本看不清自己真正的问题所在,会越来越迷茫,这类个案,我们数学老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才能收到改进的效果。另外,通过这个案例,我也更明确激发孩子学习动机所具备的要求,家长与老师不能只责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