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现代文阅读之写景状物散文太湖碎锦ppt课件_第1页
2015现代文阅读之写景状物散文太湖碎锦ppt课件_第2页
2015现代文阅读之写景状物散文太湖碎锦ppt课件_第3页
2015现代文阅读之写景状物散文太湖碎锦ppt课件_第4页
2015现代文阅读之写景状物散文太湖碎锦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文阅读之写景状物散文,1,写景状物散文,一、概念:,是一种篇幅短小、题材广泛,通过描写特定的景或物的形态、色彩、神韵等及其特点,来表现作者内心情感、人生理想和生活情趣的散文。,写景散文-借景抒情-分析意境咏物散文-托物言志-析象征意义,2,二、要素:,1、景、物:景物的特点2、情:作者的内在情感3、意:文章的主旨,写景、物是手段,是依托,抒发情感才是目的,是归宿;散文的“情理”往往体现在抒情议论的文字当中。,3,三、常见的写法:,1、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借代、引用、设问、反问3、表现手法:象征、想象、托物言志、借物喻人、以小见大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衬托(正衬、反衬)、渲染、对比、铺垫(伏笔)、欲扬先抑等4、谋篇布局:线索、过渡、照应等5、语言特色;(首先要分析修辞手法)特点:从准确简明、生动形象、质朴明朗等方面思考;风格:有自然、淳朴;含蓄、深刻;幽默、辛辣等。情感:或喜悦、或悲伤、或景仰等,4,写景的顺序:,描写景物的结合技巧:,描写方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点面结合等,如由远到近、由高到低等,多角度描写:,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人物描写:,细节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5,【抒情方式及作用】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以间接含蓄的方式抒情、情景交融、借事抒情、借典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作用:直抒胸臆有利于作者直接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便于读者理解。借景抒情巧妙地利用景物的特征,表达出作者的情感。以间接含蓄的方式抒情含蓄而深沉/隽永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寓情于景),抒情方式,6,阅读鉴赏的步骤,1读前抓信息,初步感知内容(1)标节数(2)研标题、作者、时代背景(3)抓首尾段2通读全文,分析形象(景、物)的特征(1)找准形象:自然山水、人工场景、风俗民情、特定物件(2)抓住角度:外在-形、声、色、味等方面内在-品格、神韵、气质等情态的特征及内在蕴涵,7,(3)分析语境,概括特征找原词概括:提取描写景、物的修饰语(形容词);利用上下文中作者评价景物特征的词提炼词语概括:根据对语境的理解来概括画面、特定物的特征3根据形象的特征,把握情和意不同散文的主旨(1)写景类散文-把握景物中作者的感情及对景物的思想态度(2)咏物类散文-感悟作者在物中所赋予的象征意,抒发的感情(意愿、人生观点、情感态度),8,把握主旨的方法抓标题(标题往往暗示作者的情感思想)抓抒情议论句(开头、中间尤其结尾段)提段落中体现作者情感的词理解和归纳各段大意4,理清思路和结构写景散文:描写景物的顺序,或观察点角度的变化,或先描写画面,刻画环境,后抒发情感咏物散文:由物后及人(借物喻人象征托物言志)5,赏析艺术手法写景散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咏物散文-托物言志,借物喻人,象征,9,太湖碎锦阅读答案,10,1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作者对太湖东山、西山及太湖在阴、晴、风、雨、云、雾下的变幻作了详细的描绘,表现了太湖山水的多变与逸趣横生。B文章引用形容太湖的套语、诗句,谈及苏州园林、道书记载和神话传说,增添了太湖的人文色彩和传奇性。C文章用“一块翡翠放在一个玻璃盘里”,比喻四围山石被削取的石公山兀立湖面这一湖山相映的景致,极为生动形象。D第段写太湖的四幅画面,都运用想象和移步换景的方法,结合色彩、声音等变化,表现不同时空之下的太湖奇景。E本文写太湖美景,详略有致,既有整体勾勒,又有局部描写,自然景色与审美体验有机融合,韵味丰富。解析:【参考答案】BC该题型是2013年高考语文题才回归的选择题型,既考查学生们对全文内容和中心的整体把握,又要求学生对每一段落的内容有清晰的认知,同时各选项全面涉及到文章内容、主题、结构和语言,只有既整体把握,又局部细致深入,才能准确地判断出哪两项有错。B项引用“道书记载和神话传说”在文中没有体现,属于无中生有;C原文“石公山像斧削过,没有了山脚,正如一块翡翠放在一个玻璃盘里。”不是山石被削取,前文有“然可见四围的山石,经过千万年的冲刷,有了“皱、瘦、透”的美姿,早给鉴赏者陆续凿去了,苏州园林里的太湖石,都是取于石公一带的石山”。,11,16.文章第段写了东山带哪些“胜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惑隋?请简要概括。(6分)解析:【参考答案】山下周围五十公里,已成丰产地区,种植各种水稻,夏熟三麦和油菜,还有豆类和蔬菜瓜果。梅、杏、桃、李多得数说不尽,枇杷、杨梅和洞庭红名闻远近。该题型为概括题,最近几年考查频率比较高,主要是从原文中提取相关信息进行概括和整合,今年是对局部第二段关于东山一带的“胜概”进行概括,当然首先得理解“胜概”的含义,然后要定位材料范围第二段,在原文中围绕东山的胜概去找到答案。思维拓展:文段理解,从内容到思想情感借景抒情,先抓景物的特点,然后感悟和思考景物的情感。,12,17.结合全文,分析标题“太湖碎锦”的内涵和作用。(6分)【参考答案】内涵:从不同的视角解读太湖及周边景致的各种美好的特点,比如,有的地方是粮疏主产区,有的地方是优雅的景致,有的地方变幻多姿,有着优美的传说。作用:体现不同视角之下太湖的美,诚所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碎锦”二字形象生动地概括了太湖四周不同视角的美。(内涵作用各3分)考查的是标题的作用。然而作用题的答题思维可以从内容主题、结构、表达技巧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内涵还是的从内容和主题的角度思考。思维拓展:标题的内涵与作用,需要从标题的作用入手来分析,标题一般统率全文的主要内容,揭示文章主题。因此必须从全文的内容和主题的家督进行思考,适当对标题的文字进行分析:太湖景的范围、地点,碎锦比喻美景,形如太湖景色如锦缎。,13,18.文中说:“近观不如远眺之美,大凡山水之胜,都有这个境界。”你是否赞同这个说法?结合本文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思考。(6分)解析:【参考答案】任意观点都可以,言之成理即可。参考答案:一、同意。近观不如远眺。远眺可以从整体上欣赏美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磅礴的,是伟大的,这种气势不是在近处观看局部细节可以体会得到的。宏伟的景致就需要远眺方可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