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发酵型辣椒饮料.doc_第1页
乳酸发酵型辣椒饮料.doc_第2页
乳酸发酵型辣椒饮料.doc_第3页
乳酸发酵型辣椒饮料.doc_第4页
乳酸发酵型辣椒饮料.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案号:220829S-2015有效期至:2020年12月31日大连市新天地食品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JTJT0001S-2015乳酸发酵型辣椒饮料Q/JTJT0001S-2015220829S20152015 11 07 2020 12 312015年11月7日发布2015年11月7日实施大连市新天地食品有限公司发布Q/JTJT0001S-2015前 言乳酸发酵型辣椒饮料按其形态分类为清汁发酵型饮料类。该产品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特制定本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和对本产品质量进行判定的依据。本标准制定时贯彻了国家 项强制性标准。本标准编写的格式、结构和内容均按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而编辑的。 本标准所确定的指标如有与国家强制性标准相抵触,应以国家强制性标准为准。本标准由大连市新天地食品有限公司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大连民族大学、大连市新天地食品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毕润鑫Q/JTJT0001S-2015乳酸发酵型辣椒饮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乳酸发酵型辣椒饮料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以鲜辣椒、水为主要原料,添加甜味剂、白砂糖、食用香料等辅料,经发酵、过滤、杀菌、灌装而成的乳酸发酵型辣椒饮料。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 317 白砂糖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GB/T 478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志贺氏菌检验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T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GB/T 5009.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T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铜的测定GB/T 5009.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锡的测定GB/T 5009.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黄曲霉素B1的测定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9683食品复合包装袋卫生标准GB 13736 食品添加剂 山梨酸钾SN/T 4262-2015 食品防腐剂 苯甲酸 山梨酸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T 191 包装贮运图示标志GB/T 12143.1 软饮料中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方法 折光计法GB 12456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方法GB/T 12457 食品中氯化钠的测定方法GB/T15961 香辛料通用技术条件GB/T 27305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果汁和蔬菜汁类生产企业要求DB22/T 1692 辣椒及辣椒制品中酸性橙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DB51/T 461 绿色食品 辣椒生产技术规程CCAA 001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调味品、发酵制品生产企业要求NY/T 1711 绿色食品 辣椒制品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102号令(2007) 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 技术要求3.1 主要原料和辅料3.1.1 白砂糖应符合GB 317的规定。3.1.2 水应符合GB 5749的规定。3.1.3 辣椒制品应符合NY/T 1711D的要求3.1.4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品种和加入量应符合GB 2760 的规定,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3.1.5 生产过程的卫生规范应符合GB14881的规定。3.2 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感官要求项 目要求色 泽果汁呈黄色,澄清无浑浊。滋味,气味具有辣椒果汁应有的鲜香辣滋味与气味,无异味。组织状态果汁均匀细腻,无霉变,有微量不溶物。3.3 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理化指标项 目指 标可溶性固形物(20折光计法)/( mg/L) 2.0总酸(以柠檬酸计),(g/L)2.03.3总砷(以As计),mg/L 0.2铅(以Pb计),mg/L 0.05铜 (以Cu计),mg/L 5防腐剂(苯甲酸、山梨酸) 应符合2760规定甜味剂(糖精钠、甜蜜素、乙酰磺胺酸钾) 应符合2760规定其它食品添加剂按2760规定3.4 微生物指标 微生物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 微生物指标项 目项 目菌落总数,cfu/ml 100大肠菌群,MPN/100ml 3霉菌,cfu/ml 10酵母,cfu/ml 10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3.5 净含量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年第75号执行。3.6 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应符合GB 14881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的规定。4. 试验方法4.1 感官检验4.1.1 色泽、组织形态取50g样品倒入透明杯子中,在自然光线下目测其色泽、形态及杂质。4.1.2 味道及气味 取50g样品倒入透明杯中,嗅其香味,然后品尝味道。4.2 理化检验4.2.1 水分按GB 5009.3规定的方法测定。4.2.2 总砷按GB/T 5009.11规定的方法测定4.2.3铅按GB/T 5009.12 的规定测定。4.2.4铜按GB/T 5009.13 的规定测定。4.3 微生物检验4.3.1 菌落总数按GB 4789.2规定的方法测定。4.3.2 大肠菌群 按GB 4789.3规定的方法测定。 4.3.3 致病菌分别按GB 4789.4、GB/T 4789.5、GB 4789.10规定的方法测定。4.3.4 霉菌按GB/T 4789.15 规定进行。4.4 净含量按JJF1070中规定的方法检验。5 检验规则5.1 产品出厂需经工厂检验部门逐批检验合格,附产品合格证方能出厂。5.2 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为:感官、净含量、水分、酸价、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包装、标签。5.3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为:包括技术要求中的全部项目。正常生产时每一个季度进行一次型式检验,有下列情况时也应进行型式检验:a) 新产品试制鉴定;b) 正式生产时,如原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到产品的质量;c) 出厂检验的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d)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时。5.4 组批同一生产班次,工艺条件相同,一条生产线的质量均一的产品为一批。5.5 抽样方法及数量 从每组批产品中随机抽样15个个体产品,做感官、理化检验、微生物、净含量检验。5.6 判定规则5.6.1 出厂检验项目或型式检验项目全部符合本标准判为合格品。5.6.2 微生物检验一次检验不合格,则为不合格。5.6.3 其它各项检验结果有有一项不合格,则加倍取样复检,复检仍不合格,则判为不合格。6 标签、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6.1 标签、标志6.1.1 产品标签应符合GB 7718的规定。6.1.2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 191的规定。6.2 包装小包装应符合GB 96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