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1页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2页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3页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4页
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2015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本试卷共有四大题27小题,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在答题卡上填 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及姓名,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语文试题所有的答案请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按规定的方法和要求答题,不按要求答题所造成的后果由本人自负。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含1-6题,共18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题。 梦想是上帝赐予人类的珍贵礼物。它推动着人类从蛮荒时代走到现工化大工业的今天。有了梦想,车载斗量的日子里不觉得压抑;有了梦想,成长的道路旁增添了风景;有了梦想, ;有了梦想, 。 梦想是每个人生命之歌中不可或缺的乐章,有多少梦想,就有多少追寻。追寻是梦想成功的源泉,追寻是梦想起飞的跑道。追导的路上可能崎岖坎坷,布满荆棘,也可能宽阔平坦,鲜花盛开。无论怎样,只有积极努力地去追寻,梦想就一定会成真。因为,追寻是梦想成功的主旋律。 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去多姿多彩的描绘梦想的蓝图,去谱写那激昂奔放的追寻之歌!1请将文中画线的短语用正楷书写在“田”字格里。(2分)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 蛮荒( ) 崎岖( ) 旋律( ) 梦想( )3文段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一处加以修改(不抄原句,直接写修改后句子)。(2分)根据语境,在文段中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前面一句语意连贯,句式相同,字数相等。(2分)5下面各组词语中,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你找出来并改正在横线上。(2分) (1)生意盎然 分道扬镳 销声匿迹 郑重其是 改为 (2)理直气壮 言简意赅 百费俱兴 浮光掠影 改为 6按要求默写。(第(6)小题2分,其余小题1分,共8分) (1)山光悦鸟性,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江山如此多娇, 。(毛泽东沁园春雪) ( ,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 ,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 (5)山水之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 (6)古诗中朋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有很多。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诗句是“ , ”;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的诗句是“ , 。” (7)皎洁的月亮常引发人们无限的暇思,请从初中所学古诗词中,找出两句借月抒情的句子: , 。二、阅读理解(含7-23题,共36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一)诗歌赏析。(第7题,共2分) 品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按要求回答问题。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画线的两句诗。(2分) (二)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812题。(12分) 甲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芎良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苛良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注释:遗:留下。行室:指农民在田中所搭的草棚。伏:躲藏。顾:然而,可是。盈:满,足。 不盈:不满,不足。豕(shi):猪。方:才。负:背。乌:哪里,怎么。8解释下列文中加点词的意义。(2分) 其一犬坐于前 ( ) 一狼洞其中 顾无计可以死之 ( ) 股直不能屈 (9与“以吹豕之法吹之”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遂负之以归 B不以疾也 C以刀劈狼首 D可以为师矣10用“”划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限两处)(2分)遂 割 破 狼 爪 下 皮11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4分)(1)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2)一屠暮行,为狼所玉12与甲文的狼相比,你觉得乙文的狼缺少些什么?请结合相关情节分析。(2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317题。(共10分)谁来报告春的消息 (1)春天是招人喜欢的季节。历代诗人为它发出了各种各样的吟唱。这其中就有许多探听春天消息的歌。 (2)向谁去询问春天的消息呢? (3)天文学家观察斗转星移,打听春天的消息。当太阳直射在赤道上的时候,就是“立春”了。时间在每年2月的4日或5日。如果我们查看一下此时的气温资料就会发现,北京2月上旬平均气温为3.1,仍然是河封地冻,哈尔滨的气温就更低了,为16.9,放眼是一片白茫茫的雪野;而广州的气温却已高达14.0,已经春暖花开,广州和哈尔滨两地气温相差30.9,如果以“立春”时的日均温来说,它们之间的差别就更大了。由此不难看出。“立春”这样一个全国统一,而且每年都大体相同的日期,不能给出每年各地春天何时到来的确切消息。 (4)气象学家通过研究大气环流的变化,来报告春天的消息。 a 春天到来的时候,我国高空西风环流开始明显变弱。 b 然而在低空,我国广大地区却仍然受着冬季风的控制,仅在华南才出现夏季风的活动。 c 全国各地的气温开始明显的回升,降水也有不同程度的些许增加,所以常言说“春雨贵如油”。 d 此时天气的特点是多变。 e 怎样的组合状态才算是春天呢?至今气象学上还没有给出一个简明的回答。因为气象要素都是单项分别测定的。各种气象仪器虽能比较精密地测量当时气象要素的状态,但对于季节的迟早,尚无法直接表示出来。目前做到的,只是依据气温一项对季节进行划分,通常的指标是,当气温回升到候均温(五天为一侯)10时。就认为春天到了。 (5)然而有人指出,决定季节的并不是气温、降水和风等单个的气象要素,应当寻找更综合的指标。这样的指标有没有呢? (6)物候学给了我们启示,我们可以向梅花、垂柳这些草木,以及乌兽虫鱼等动物打听春天的消息。因为物候现象所反映的环境动态比较综合,即它所反映的不仅是气温,还包括光照、降水以及土壤等条件共同作用于生物体的综合结果。而且它不仅反映当时的环境条件,还反映着过去一个时期环境条件的积累。可以说它是大自然向人们提供的一项直接判断季节的综合指标。 (7)在我国古代的物候历上,就是以“草木萌动”、 “蛰虫始振”等物候现象作为初春到来的标志。而仲春时节就是唐代诗人韩愈所谓的“百般红紫斗芳菲”了。各种花草之所以姹紫嫣红、争芳斗艳,在诗人看来,是因为“草树知春不久归”。春欲何去,何处追寻?唐代另一位大诗人白居易就发出了“常恨春J刁无觅处”的感慨。其实,只要我们掌握它的规律。春天还是可以追寻的。以我国来说,春天首先从华南来到人间,然后向北行进,直到黑龙江沿岸。就一个地方来说,春天又是从平原进入山区,从低山走向高山。13文章告诉我们,人类通过哪些途径询问春天的消息?(2分)14文中第(3)段画线部分用北京、哈尔滨、广州三地二月上旬平均气温作比较,是为了说明什么?(2分)15“这种环流、气温、降水等天气状况,在各地的组合是很不一样的。”这一句是从第(4)段抽出来的,如果把它放回原文,正确的位置应在a、b、c、d、e中的 处。(2分)16选出下列表述中完全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 )。(2分) A本文说明了人们根本无法掌握春天到来的规律,只能完全根据经验来感知。 B春天到来的时候,天气变化多端,因而各种气象仪器不能精密地测量出当时气象要素的状态,也无法直接表现季节的迟早。 C物候现象能比较综合的反映环境的动态,是大自然向人们提供的一项直接判断季节的综合指标。 D以我国来说,春天首先从华南来到人间,然后向北行进。就一个地方来说,春天是从山区进入平原,从低山走向高山。17本文语言主要具有准确、生动两个特点,请从第(7)段中找出一个例子说明其中的一个特点。(2分)(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823题。(共12分)读书温暖人生 很多人误解了读书的意义。在一些人看来,读书,不过是为了完成学业。而另一些人认为,读书,仅仅是为了研究某个问题。如果这样看待读书,就大大降低了它的价值。确实,为了完成学业,我们需要读书。为了研究问题,我们也需要读书。但这仅仅是我们读书的功用之一。如果我们的理解到此为止,就会丢失很多东西。 我认为:读书,能丰富阅历,提高修养,使人精神愉悦。读书是一种对话与交流。德国伟大的文学家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你如果坐拥书城,那就是拥有了一大批随时准备接受你访问的重要人物。你走近他们的思想,可以赞同与欣赏,或者批评与反诘。你可以走进他们的情感之流,让自己的思想与情感流动起来,让自己的思想充实起来,你可以从中获得道德的力量。对于人生来说,这种道德的力量往往是比知识的力量更为重要的东西。 读书是一种超越。当你沉浸在阅读之中,当你实现了与那么多古今圣贤对话之时,你就是在超越你自己的生命,你跨越了时间和空间。在这令人沉醉的时刻,你让自己的生命飞翔起来,让它变得无限广阔,你体验了生命的真正意义,那就是不断地超越自己的有限境域。 读书是一种搏斗、挑战与探求。人的一生,应该是与自己的无知进行搏斗的一生。(A)读书,是与无知的搏斗,是对黑暗的挑战,是对光明的探求。每一本有价值的书,都会带给我们一片新的光明。每一次有价值的阅读,都会使黑暗悄悄退却。 更重要的是,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无论在春雨淅淅的夜晚,还是在雪花飘飘的假日;是在聚精会神的课堂上,还是在形迹匆匆的旅途中,当你拿起一本书,忘情地翻开那散发着墨香的书页时,你不会感到一种生活的温馨悠然而至吗?(B)亲爱的朋友们,徜徉在书的海洋中,就犹如徜徉在冬日温暖的阳光下,你的心会感到无比的温暖和幸福。18选文的中心论点是: (2分)19请你说说第段在选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20选文第段中画线部分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分) 21选文第段中说: “对于人生来说,这种道德的力量往往是比知识的力量更为重要的东西。”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分) 22批注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对文章的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分析点评。请从文中画波浪线的A、B两句中任选一句对其语言进行品味,并作批注。 (2分) 我选( )句,批注: 23读完选文,你对读书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看法。 (2分) 三、综合性学习(含24-26题,共6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阅读下列材料,完成24-26题。 教育部办公厅和卫生部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控烟工作的意见,要求中小学和托幼机构室内及校园内全面禁烟。为此,学校打算开展一次“建立无烟学校”的专题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问题。24拟写标语请你围绕“无烟学校”的主题拟写一则宣传标语,为使宣传标语富有人性化,不得使用“禁止”、“请勿”等词,20字以内。(2分) 25准备演讲班级要举行一次“全民参与,禁烟控烟”的演讲会,假如让你演讲,你将选择下面材料中的哪一则?请说出理由。(2分) 关于戒烟,马克吐温有句名言:“戒烟比什么都容易,要知道,我已经戒过一千次了。”如果联系我国的禁烟现状宋品味这句话,一种苦涩的黑色幽默不觉涌上心头。据统计,我国目前吸烟人数超过3亿,约占全球吸烟总数的三分之一。数以亿计烟民的生理和心理烟瘾如何科学化解和有效疏导,成为禁烟控烟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 目前,我国尚无一部专门针对公共场所禁烟的法律,北京、上海、杭州等150个城市和地区虽颁布了公共场所禁烟规定,但在执行上往往放了空炮。知情人士称,近几年来,北京未对任何个人进行过吸烟处罚。山东济南的禁烟令已经出台15年了,面临“罚不了”的窘境。湖北武汉市出台禁烟令5年了,至今未开出一张罚单。 1月5日,北京一家医院的门诊大楼。大楼内禁止吸烟的标识随处可见,候诊区的电视上不时播放以“拒绝烟草,追求健康”为主题的短片,片中吸烟者严重病变的肺部强烈冲击着人们的眼球。即便如此,吸烟行为并未在这个要求禁烟的医疗场所销声匿迹。医院的男厕所是“冒烟”的“重灾区”。走到位于门诊大楼二楼的一个男厕门口,股烟味扑鼻而来。 我选择第( )则,因为 26劝说吸烟者你的数学老师李老师是一个烟民,他经常在学校办公室内吸烟。同学们请你去劝说李老师戒烟,你会怎么说?请把你要说的话写在下面。(2分) 四、写作(40分)(答案用黑色碳素笔填写在答题卡上)27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40分)题一:请以“难忘的校园生活”为题,写一篇文章。题二:阅读下面材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构思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叙述经历,可抒发情感,可发表议论。(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不得对材料进行改写、扩写、续写) 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边有个极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情绪答道: “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边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J艮健全。” 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艮健全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全的,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乃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我们知道人类的丰硕成果、辉煌业绩、伟大事业,往往要历经磨难,走过痛苦的征程才能取得。你有过痛苦的经历吗?对痛苦有何认识?(1)若选题一,请按要求写作。若选题二,请按要求拟题,然后写作。(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4)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5)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石林县2015年初中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测试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积累与运用(含16题,共18分)1(2分)略。(错一字扣1分;间架结构不合理酌情扣051分,扣完2分为止)3无论怎样,只要积极努力地去追寻,梦想就一定会成真(把原句中的“只有”改为“只要”);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去描绘多姿多彩的梦想蓝图(把修饰语“多姿多彩的”移到“梦想蓝图”前面)。 , :4(2分)示例:蜿蜒的山路上便有了笑声 平淡的生活中就飞出了歌谣(语意连贯、句式相同、字数相等即可)5(2分)(1)是一事(2)费于废6(8分)(1)潭影空人心;(2)引无数英雄竟折腰;(3)僵卧孤村不自哀;(4)俱怀逸兴壮思飞;(5)得之心而寓之酒也:(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7)略二、阅读理解(含723题,共36分) ()7(2分)画线的两句诗用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命运。用“风飘絮”来比喻南宋王朝破碎的山河(无可挽回的败局),用“雨打萍”来比喻自己浮沉不定的身世,表达了对国势危亡的担忧,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意近即可。修辞方法、构成1分,内容感情1分。只答“对偶”并分析给1分,另答对偶不加分)(二)8(2分)像狗一样 打洞 方法,办法大腿 9(2分)C 10(2分)遂割破门良爪下皮。 11(4分)(1)才明白前一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引诱对方。 (2)有一个屠夫,傍晚走在路上,被狼紧紧地追赶着。 12(2分)乙文中的狼与甲中相比显得缺少点儿聪明智慧。(1分) 甲文中的两只狼“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而后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1分)(三)13(2分)天文学家观察斗转星移,打听春天的消息;气象学家通过研究大气环流的变化来报告春天的消息:物候学启示我们向梅花、垂柳这些草木,以及鸟兽虫鱼等动物打听春天的消息。14 (2分) “立春”不能给出每年各地春天何时到来的确切消息。15 (2分)e16 (2分)c17 (2分) “准确”的例子: “以我国来说”、 “就一个地方来说”,限定说明的范围,可见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生动”的例子:“各种花草之所以姹紫嫣红、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