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散文诗两首 导学案.doc_第1页
24.散文诗两首 导学案.doc_第2页
24.散文诗两首 导学案.doc_第3页
24.散文诗两首 导学案.doc_第4页
24.散文诗两首 导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散文诗两首导学案安居中心学校 王俊玲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2.品味清新、优美的语言,提高审美鉴赏能力。3、掌握借物喻人、托物抒情的写法,体会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感人至深的亲情。4、激情投入、全力以赴,培养孩子珍重母爱的情怀。教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查资料,了解作者以及作品的背景情况。2. 学生通过诵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感情及主题。3. 学生通过朗读比赛或背诵比赛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4. 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品味诗歌清新优美的语言。情感态度价值观:1、引导学生感受亲情,孝敬回报父母,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教学重点:1.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2. 掌握借物喻人、托物抒情的写法,体会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感人至深的亲情。教学难点:1. 深层品味诗歌清新优美的语言2. 体会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感人至深的亲情,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教学方法:1、学生通过诵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感情及主题,理解诗歌的意境,培养美的情趣,养成好的语感。2、以学生为主体,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3、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整体到部分;由表及里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引导学生学习。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金色花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母爱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为我们照亮前行的路;母爱是天地间的一棵大树,为我们撑起爱的蓝天;母爱是炎热时的一阵凉风,为我们拂去额头的汗珠母爱是人类情感中最崇高、最美好的。古往今来,多少文人曾吟咏赞颂过母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首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让我们沉醉在母爱的花香中吧!二、基础修行,自主学习1、作者链接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他于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获得此项荣誉的第一位东方作家,印度人虔敬地把他奉作“诗祖”。代表作有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吉檀迦利。2、文体知识。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象,但内容上保留了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散文其形,诗意其质”。3、背景回望本诗选自泰戈尔诗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此诗是泰戈尔早期的作品。那时他的作品往往“梦幻多于现实”,幻想通过温和的宗教、哲学、道德等手段改造国民性,实现民族自治。4、我会给加点字注音。匿笑( )沐浴( ) 祷告( )罗摩衍那( )5、我能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嗅:匿笑:祷告:沐浴:三、探寻脉络,整体驾驭1、孩子变成一朵金色花之后,做了哪些事情?2、孩子为什么要变成一朵金色花呢?四、语言赏析,深层审美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么?”句中用得很好的动词是( )形容词是( ),这些词表现了小孩子( )的性格特点.2、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 这句运用( )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我( )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这句话表现出母亲不见了孩子的( )心情,见了孩子后的( )之情. “坏孩子”实际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 )。“我不告诉你,妈妈。”体现了小孩子( )的性格特征.五、写法论道,哲思启迪1、这首诗诗人想像“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来表达纯真的母子这爱,这种写法叫( ),你曾学过的哪篇课文也运用了这种写法?六、情感体验,抒写心扉1、仿句练习例句: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请用“当你时,我便”写一个句子。2、 “我不告诉你,妈妈。”试揣摩我当时的心理活动,并把它描绘出来.七、检测练习,展示反馈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2、孩子变成金色花之后,为妈妈做了一些事情,为什么却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3、在现实生活中,你将怎样回报至真至纯的母爱呢?板书设计:金色花看母亲工作让妈妈嗅到花香变成金色花让妈妈看书不伤眼睛回报母爱恢复原形,让妈妈惊喜与母亲对话第二课时荷叶 母亲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印度诗人泰戈尔变成一朵金色花来陪伴母亲,表达出对母亲深深的爱。而冰心奶奶则从一片普通的大荷叶中体会到母亲广博而深沉的爱意。今天,我们就学习冰心奶奶的一篇散文诗荷叶母亲,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冰心奶奶对母亲的深情倾诉吧!二、基础修行,自主学习1、作者链接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笔名出自“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其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和小说散文集往事。她的诗以歌颂母爱、童真、自然为三大主题。2、背景回望本诗选自冰心全集第一卷(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原题作往事(一)之七,题目是编者加的。这首诗是冰心的一篇很典型的以“母爱”为主题的诗作。3、我会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欹斜 并蒂 菡萏 荫蔽 徘徊 4、我能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欹斜: 繁杂:菡萏:徘徊:荫蔽:三、探寻脉络,整体驾驭1、本文用触景生情的方法,由( )引出( ),重点写( )( )的情景.2、作者感动于一个怎样的画面?找出来,读一读。四、 语言赏析,深层审美1、 “那朵红莲,被那紧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攲斜” 一词,写出了红莲( )的样子.2、“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句中运用很好的动词是( ),为什么?3、“母亲呵!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五、写法论道,哲思启迪1、本文借( )抒真情,表达( )之情。比较一下,两文的写法一样吗?六、情感体验,抒写心扉1、本诗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体会下面的语句也用这种手法写一句话,表现对母亲的爱。例句:母亲是荷叶,我是红莲.仿写:母亲是 ,我是。2、雨中的荷叶护着红莲,让我们感动。其实,感动是无处不在的。楼下的树悄然绽放了一树的芬芳,夜晚月亮撒下淡青色的光,都可能让我们感动。那么,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下心中的感动吧!七、检测练习,展示反馈1、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院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适应了花瑞。”作者把“三蒂莲”初开与“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个姊妹”放在一起写,有什么作用?2、“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这句的表达作用是什么?3、“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心中的雨点”指什么?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板书设计:荷叶母亲雨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护爱打红莲我金色花答案:二、4、 ; ;5、嗅:闻(气味)。匿笑:偷偷地笑。祷告:向神祈求保佑。沐浴:洗澡。比喻承受润泽、培育。三、1看妈妈工作;让妈妈嗅到花香;让妈妈看书不伤眼睛;恢复原形,让妈妈惊喜;与母亲对话。2.回报母爱四、1、动词: 摇摆 跳舞 形容词: 笑嘻嘻 ;活泼可爱2、排比 对母爱无私的回报3、焦急 惊喜 疼爱 淘气顽皮五、1.借物抒情白杨六、1、当你额头上密布汗珠,从田野间回来,站在树荫下纳凉时,我便会在枝头上使劲地跳啊跳,为你送去一阵清凉的风。2、我想:母爱是无私的,我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我才不要妈妈的夸奖,我才不会告诉她呢,只要妈妈开心就好!七、1、金色花是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的碎花,象征圣洁与美丽。作者把“我”想象成一朵金色花,表明“我”对母亲的爱是圣洁的、美丽的。2、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温馨。3、为妈妈洗脚;为妈妈捶背;妈妈生日时,送给她自己亲手做的贺卡荷叶母亲答案:二、3、;4、欹斜 倾斜,歪斜 繁杂多而杂乱菡萏荷花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荫蔽遮蔽三、1、两缸莲花;故乡红莲;雨打红莲;荷叶护莲2、荷叶护莲四、1、“攲斜”一词,写出了红莲(不堪风雨侵袭,楚楚可怜)的样子。2、倾侧 覆盖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荷叶对红莲的遮掩与爱护。3、此句把母亲比作荷叶,把自己比作受荷叶荫蔽的红莲,抒发了对母亲的感激与爱恋之情。五、1、莲花 ; 对母亲的感激与爱恋; 一样,都是借物抒情。六、1、母亲是伞,我是伞下的孩子。母亲是春雨,我是幼苗。母亲是挺拔的树,我是树上的果儿。母亲是灯塔,我是夜航的船儿。2、晚自习下了,月色极好.我走在回宿舍的路上,一股幽香沁人心脾。踏香寻去,原来是水泥道旁的两棵桂花树。在不知不觉间,它们已悄然绽放了一树的芬芳。借着月色,只见碧绿碧绿的枝叶间点缀着无数的黄色的花儿。它们那么娇小,那么柔弱,却又是那么精神!它们密密匝匝的,你挤着我,我挨着你,隐在叶间,笑着,闹着,吐着芬芳。我的心猛然一动:即使渺小,也要让生命留下一缕幽香,做人不也是如此吗?七、1、暗示花即人,为下文把花比作子女作铺垫。2、把荷叶比作母亲,意思是说:在母亲的保护伞下,一切困难阻碍都显得很无力。3、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同意:母爱是无私的,无论我们遇到多大的困难,母亲都会尽力为我们撑起一片爱的蓝天,让我们免受风雨的吹打,所以说“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不同意:母爱虽然是无私的,但母亲不能陪我们到老,我们应该时时加强锻炼,让自己有一颗坚强的心,以经受风雨的洗礼。因此,当“心中的雨点”来临之时,我们要学会自己为自己撑起一片天空,不要总是依赖他人。秋天的怀念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正确认读、书写5个生字,理解“瘫痪”、“憔悴”诗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4、理解人物性格,感知人物形象。5、学习文章伏笔、对比、情景交融的写法。6、感知“好好儿活”的含义。过程与方法:运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并理解母亲和儿女之间深沉的爱,激发感恩情怀。2、体验文中蕴含的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的精神。教学重点:1、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理解人物性格,感知人物形象。教学难点:1、鉴赏文章的写作手法。2、感知“好好儿活”的含义。教学方法:1、开展竞赛,完成基础知识积累的任务。2、注重朗读,通过朗读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人物形象。3、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贯彻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教育。教学教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不经意之间,秋天来了。菊花开了,热烈而奔放;秋叶黄了,飘飘落落面对此情此景,你是否会想起什么呢?今天,让我们随同史铁生一起走进秋天,去聆听他的心声吧!二、基础修行,自主学习1、作者链接史铁生,当代著名作家,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1979年他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后来又陆续发表了我们的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山顶上的传说等小说。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获得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除小说外,他还著有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等散文作品。他于重病中写下的243则人生笔记病隙碎笔,是2002年度中国文学最重要的收获。2、文体知识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的是广义的散文,在古代指的是一切不押韵的文章,但是古代没有“散文”这一个名称。“散文”这个名称是“五四”才有的。狭义的散文,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是自由的文体,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也是中国出现较早的行文体例。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以抒情、记叙、议论等方式表达。散文的特点: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地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语文优美: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3、背景回望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创作比较突出地表现出对于残疾人命运的关注,有的作品反映社会与人生的某些带有哲理性的思考,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在他二十一岁的时候,突然得了一场重病,导致高位截瘫,也就是在那一年,他的母亲也去世了。后来,在他的许多文章里都写到了他的母亲。纵观他的成长之路,其实就是母亲以生命为代价铺就的。秋天的怀念便是怀念母亲的文章。在此文中,作者借助对几件平常小事的细致描写,来表达母子之间的似海深情,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4、我会给加点的汉字注音。瘫痪捶打憔悴诀别絮絮叨叨5、我能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瘫痪:憔悴:絮絮叨叨:暴怒无常:三、探寻脉络,整体驾驭1、文章题为秋天的怀念,“我”怀念什么?全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找出点明全文中心的段落。2、“我”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哪些往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并从文中找出起止。四、语言赏析,深层审美1、请找出描写母亲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的语句,读一读,试作具体的分析。作者为我们刻画一位怎样的母亲形象?2、请找出文中描写菊花盛开的语句,读一读,试分析一下,有什么作用?3、“好好儿活”在文中出现了两次,你是如何理解其含义的?五、写法论道,哲思启迪1、仔细阅读,完成下面各题。文中多处埋下伏笔,暗示了母亲的离开,请找一找这些句子。找找文中的对比,并体会其作用。 文章融情于(),借()抒情,如:文中描绘树叶飘落的萧瑟景象,烘托出“我”()的心绪。描绘()景象,表达()之情。六、情感体验,抒写心扉1、如果你是文中的“我”,此刻,你最想对母亲说点什么?2、联系自身实际,写写“好好儿活”给你的人生启示。七、检测练习,展示反馈1、“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这句属于()叙,表现了()。2、这篇文章为什么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3、请列举出你所知道的如史铁生一样身残志坚的人物及相关事例。秋天的怀念怀念愧疚母亲史铁生更爱爱看菊花(母爱的化身)(新生活的象征)答案:二、4、;5、瘫痪:由于神经机能发生障碍,身体某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地丧失活动能力。憔悴:形容人脸色不好。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嗦。暴怒无常:时常极端愤怒,变化不定。形容人很容易发怒。三、1、怀念母亲;表达了“我”对母亲深深的愧疚与怀念之情;最后一段。2、母亲对我的迁就母亲央我看菊花母亲与我的诀别四、1、“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央求般的神色。”动作描写,神态描写。“挡”的表明母亲不想让多愁善感的“我”看到落叶凋零的萧条景象而产生伤感痛苦,甚至是绝望的心情,从而失去对生活的信心;“央求”的神态体现出母亲既盼望儿子早日摆脱阴影,又怕自己的病挨不到那一天的复杂心情,突出了母亲对儿子深沉的爱。“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语言描写,母亲希望儿子能走出封闭的内心世界,重新建立生活的信心,顽强地活下去,这是母亲央求“我”去看花的真正用意,体现出母亲的良苦用心。回忆往事,一是想勾起“我”看花的兴致,二是表现出母亲因“我”的同意而无比欢欣的心情。“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心理描写,母亲怕触及“我”的痛处,体现出母亲深沉的爱子之心。作者为我们刻画了一位理解儿子的母亲,一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