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与安全教育1_第1页
生命教育与安全教育1_第2页
生命教育与安全教育1_第3页
生命教育与安全教育1_第4页
生命教育与安全教育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增强生命教育意识提高安全教育效果,湖北工程学院文学院心理咨询师、职业指导师李道友xgldy,2,引言,据教育部、公安部等调查显示:我国在校学生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数达1.6万之多,即平均每天就有40多名学生不幸身亡。有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80%的意外伤害是可以避免的。,3,2007年2月7日,教育部制定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中小学安全教育重点: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类事故、公共卫生事故、意外伤害事故、自然灾害、网络信息安全事故和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件。一些地区根据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具体要求,分年级编写了一部分教材,供中小学使用。,4,自1996年起,我国就建立了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制度,将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多家安全教育网站,国家到地方。随着近年来社会对中小学生安全的重视,有的学校甚至还规定了安全教育周、安全教育月,说明了我国对中小学校安全的重视程度在逐渐提高。,5,但学生安全事故依然不断,据中共昆明市委公布2014年9月26时14许,昆明市明通小学发生一起学生踩踏事故,造成6名学生死亡,26名学生受伤。为什么?如何提高安全教育的效果?我们不妨从生命教育与安全教育关系的角度探讨如何有效抑制学生安全事故。,6,2011年7月29日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第一部分总体战略第二章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明确提出“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已成为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决策,已上升为国家意识层面。,7,探讨主要问题,一、以青少年自杀为例安全教育呼唤生命教育二、生命教育的形成、发展、意蕴三、生命教育与安全教育的关系四、增强生命教育意识,提高安全教育效果,8,。,一、以自杀为例探析青少年安全呼唤生命教育,1、原因分析:原因之一:不只是个人的心理问题,更多的是一系列的生命困惑和生命困顿.关于自杀一般的解释是:人们自杀是因为患了心理疾病,主要是忧郁症,事实证明,自杀的人大多不是精神病人,只有20%的自杀者是抑郁症或精神分裂症,大多数自杀者是正常人。青少年除了一般性的人际关系困惑、恋爱困惑等常见的心理困惑外,更多地是面临一些具有更深层意义的生命困惑问题,诸如:如何面对贫困对生命成长的挑战;如何处理理想社会与现实状况的矛盾所带来的悲观、绝望;如何从只注重当下享受、失去理想和目标的生活状态下超拔出来;如何扩大自己的生命视野以超越对生命的自私而狭小的理解。,9,现代青少年往往习惯于从纯生理的角度来看生命。一些化学家将人体解剖并经过精密地分析,以一个中等身材的男子为例,人体内的所有脂肪大概能做7块肥皂;人身体内的铁能做一枚中型的铁钉;人体内的糖分如果全部提炼出来的话,能够溶进7杯咖啡里,味道恰好;人体内的钙拿出来能制成洗干净一个鸡笼的石灰;人体内的磷提炼出来能制成2200枚火柴;人体还能够提炼出一勺的镁盐,还能够提炼出破爆一架玩具起重机的钾碱,还能够提炼出为一只狗除虱的硫磺,这就是人体的价值,总值不到98美分。,原因之二对生命存在价值的无知,10,原因之三:生活感觉高于或重于生命的存在在传统社会,许多人都认为生命延续要重于生活状态,所以,再苦再累再困难也都要好好地活下去,是谓“好死不如赖活”。而许多现代青少年则往往认为,生活状态如何要重于生命的存在,他们想的是无享受的生活不如不生活放弃生命;是谓“赖活不如好死”!,11,原因之四对“死亡”缺乏正确的认知,生老病死是大家必须面对的重大人生问题。但我们的教育一直在回避死亡这个题目,如:奶奶去世了,你会告诉孩子,奶奶“睡着”了;亲友突遭变故死亡,你会对他的孩子说,他去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这是对“死”的最大误导。企图自杀的青少年对死亡的概念比较模糊,部分人甚至认为死是可逆的,暂时的。他们之所以自杀,有些是因为自己不懂得生命的宝贵、害怕面对挫折,但更多的孩子不知道也从没想过死对自己和亲人意味着什么。,12,教育应为大学生提供两种能力:一种是生活的能力,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为他们走向社会后能够顺利地就业、立足,获得相当的生活水平。二是生命的能力,为学生建构一个意义与价值的世界,让学生们树立起是非、好坏、优劣、美丑等价值观,并明白人生究竟应该追求什么,抛弃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企盼什么,拒斥什么,等等。现代的教育系统有一个非常大的缺陷,教育功利化,导致生命教育的缺位,抑制了现代人之生死品质的提升,并导致了严重的青少年“生命困顿”的问题。,原因之五:教育的异化,13,究竟应该有一些什么样的方法与途径能减少自杀现象呢?从解释自杀的心理学与精神医学模式转换为生死哲学的解释模式;从解决自杀的心理学与医学的治疗方式转换为生命教育的综合性预防方式,在生命教育这个大的框架中抑制这类对年青生命的极大伤害。推而广之,学生安全教育必须在生命教育这个大框架来进行。,二、生命教育的形成、发展、意蕴,14,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蒙台梭利(世界著名意大利幼儿思想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一)、生命教育的兴起和发展,15,美国生命教育1968年美国学者唐纳华特士首次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思想,并撰写料生命教育。背景:20世纪60年代美国青少年吸毒、自杀、他杀、性危害高发,16,澳大利亚生命教育1979年澳洲成立的“生命教育中心”(lifeeducationalcenter:LEC),药物滥用,暴力与艾滋病,17,日本生命教育,1989年日本修改教学大纲,把生命教育定位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背景:青少年自杀、杀人等现象日益严重,18,中国台湾生命教育,1997年,台湾学校一再发生暴力及自杀事件,促使教育厅厅长陈英豪认为必须尽快在校园实行生命教育。目前,台湾生命教育向下与向上延伸至小学与大学,生命教育在十六年学校教育中能得到全程化、一贯化与完整化,19,中国香港地区,1996年,天水围公益中学首先推行“生命教育课程”,1999年香港天主教教育委员会推出爱与生命教育课程,2000年生命教育广泛在媒体出现,背景:自杀事件频生东南亚金融风暴,20,大陆生命教育,2004年,辽宁省启动了中小学生命教育工程。生命教育的目的:使中小学生身心能够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21,“三生教育”的基本目的是: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掌握生活技能,树立正确生活目标。,云南省从2008年秋季开始在各类学校学生中实施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为内容的“三生教育”。,22,中国大陆有关生命教育的网站,三生教育网:/index.asp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网:,23,1、生命存在的形态一是“生理性亲缘生命”。人之生理性生命决非一般的生理性生命,而显现为生理性亲缘生命,其在生理层面传承的父母的血脉都非完全自然生理的,而是千百年人类生命、文化与文明凝聚而成的血脉,其禀赋的是社会性的亲缘关系。,(二)、生命教育的意蕴,24,二是“人际性社会生命”。人之生命之所以称为人的生命,其关键就在人生活于社会之中,与社会其他人和组织结成复杂的关系。三是超越性精神生命。人类的超越性精神生命的内核是精神、意识、思维,能对客观事物进行价值判断,是一种研究、分析、反省、思考对象的智慧,是一种情感、心理的综合体,也是人类文化与文明的承载体。,25,2、生命的特征,有限性:时间有限、生命无常、不可回复独特性:唯一、不可替代创造性:成长、发展超越性:精神永存,宽度和厚度完整性:知、情、意、行的统一,既有肉体欲望又有精神的超越,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世界上最可贵的是生命,26,3、生命教育的内涵,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一种教育活动。生命教育不仅要关怀自己的生命,还要关怀他人的生命;不仅要关怀人类的生命,惠泽人类,还要关怀其他物种的生命,使万物和谐生长在同一片蓝天下。总之,生命教育由己推人,由人推物,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的和谐共在。,27,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质量,直接体现其人生价值,而安全和健康无疑是伴随着普天下所有学生实现生命价值的最大前提,它直接关系到我们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也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和社会稳定,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兴衰。相信大家都不愿看到我们的学生既不珍爱和善待自己,也不爱护他人和自然界的万物生灵。只注重某些学生考出优异的成绩,却不懂得尊重、热爱和护卫生命的教育,绝不是科学发展的教育。,28,三、生命教育与安全教育,1、生命教育是教育本源的回归,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教育是直面生命的教育,生命存在是实现人生价值和理想的前提条件,离开生命一切将无从谈起。青少年如何善用“生命”,怎样更好地“生活”和获得身、心、灵的全面发展,是当代中外教育所要共同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教会学生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掌握防灾避险知识与相应生存技能,是教育本源的回归,也是中小学教育中的亟待探索研究并予科学实施的重要内容。生命教育是安全教育的基础。,29,2、安全教育必须融入生命教育理念,生命安全保障是教育实践的首要目标。缺乏生命关怀的安全教育会沦为某种简单片面的知识传授或技能培训。教育要扎根于青少年个体的生命之中,从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做起;使学生认识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进而提升生命,亦即将生命意识注入整个教育过程之中。,30,3、安全教育属生命教育的一部分,生命教育四个向度:()、人与自己,即知己。包括发现自己、找回自己、接受自己、转化自己、欣赏自己、肯定自己、鼓舞自己、赞美自己、爱护自己,进而挖掘自己。()、人与他人,即知人。包括与他人和睦相处、关注群体伦理、关心弱势群体和个体。()、人与环境,即知物。包括建立生命共同体、关注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人与宇宙,即知天。包括灵性超越的历程,寻求永恒价值,生命归宿等。绝大多数发达国家中小学的安全教育,是寓于其相对完整的生命教育体系之中的,包括了学校、社会、家庭诸多层面。我国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在学校尚未全面。例:上海生命教育内容:生命与性别、生命与安全、生命与生活、生命与生存、生命与尊严、生命与关怀、生命与价值等方面。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特点,对中小学生进行生命起源、性别教育、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存训练等生命发展的指导,使学生人格获得健全的发展。,31,4、生命教育与安全教育须并行,与“生命教育”其它内容相比较,安全事故频发使得安全教育是“带头大哥”。社会、家庭安全教育缺失严重,致学校生命教育必须首重安全教育(1)社会文化环境中缺乏生命教育的土壤。(2)家庭安全教育支离破碎,许多家长本身就是最直接的安全隐患,他们首先是需要接受安全教育的群体。难以推卸的安全责任重压下,学校安全教育必将成为与生命教育并行的两条主线之一。,32,四、增强生命教育意识,提高安全教育效果,从生命教育的角度,提高安全教育的效果。,33,1、树立生命教育意识,规避自身给学生带来人身伤害,只有生命教育意识,才能树立尊重学生的生命的主体意识、整体意识、差异意识、悲悯意识,超越意识,规避自身给学生带来的人身伤害。反生命教育意识给学生带来身心不安全案例教师的启示教师应即为“经师”又为“人师”,34,都市快报报道:安徽两女生教室服毒自杀,两人在黑板上写下遗言,周周:“如果我死了,就怪数学老师,请警察叔叔将她抓走。”小梦写:“我好累,她们都不理解我,不想活了。”周周和小梦说,当天喝药是因为心里堵得慌,太压抑,成绩下降遭遇老师奚落,“不想活了”。小梦说,最近一段时间姜老师一直对她们不好,动不动就找茬子,还经常以作业没做好为由批评两人,有时甚至是挖苦。最让她们不能容忍的是,两人座位一直被安排在很后面,“连黑板上的字都看不清楚”。两个好朋友早在一个星期前,就有了轻生的念头,只是因为害怕没有实施。,35,现在一些学校和教师使用“教育的暴力”来管制学生,以应试的标准来划分区别孩子,比如西安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给差生戴绿领巾”,而包头一中学给优秀生穿“红校服”。这样一种“教育暴力”甚至导致了学生的自杀现象,令人痛心疾首。朱四倍:“教育者的首要任务是让儿童和少年学会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促进其健康个性的发展,而不是羞辱学生,这是我们看待绿领巾的前提。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36,2、运用生命教育原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原理之一:生活与生命关系:即注重生命的感受又注重生命的存在。例:网络安全、酗酒隐患、吸毒危害、恋爱安全、人身伤害等。生命教育原理之二:生命存在的形态、特征等。,37,(1)酗酒问题。酗酒者的人生哲学是什么?为了生活感觉的好而损害了生命健康。,38,(2)网瘾问题。陷入网瘾,虽然人们的生活感觉特别好,可却成为损害自我生命健康的“杀手”疲惫不堪、精神恍惚、伤身害体,这也达不到生命与生活的统一了。,39,(3)以吸毒为例。吸毒者的人生哲学是什么?为了生活感觉的飘飘欲仙而残贼生命。,40,(4)自杀问题。自杀者的人生哲学是什么?为了生活感觉的不好而放弃生命。生活中不可承受之重,转变成了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41,(5)现代男女性爱问题。情爱者的人生哲学是什么?人们是从生活的角度来恋爱还是从生命的角度来恋爱,其过程与性质是不一样的。,4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