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学期 (第三单元B卷)36B卷_第1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学期 (第三单元B卷)36B卷_第2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学期 (第三单元B卷)36B卷_第3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学期 (第三单元B卷)36B卷_第4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学期 (第三单元B卷)36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学期 (第三单元 B卷)36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 填空 (共8题;共22分)1. (5分) 补充图片 2. (3分) 土壤为生存在其中的生物体提供了_和_,也为人类提供了_的 材料来源。3. (2分) 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有_和_的现象发生。 4. (4分) 土壤中的颗粒从大到小依次是_、_、_和_,它们统称为岩石的微粒。 5. (3分) 土地被侵蚀的程度跟有无_覆盖、_的多少、_的大小等因素有关。 6. (1分) 火山和_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7. (3分) 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主要有_、_、_、高原、盆地等。 8. (1分) 雨水除了蒸发的、被土地吸收的和被拦阻的以外,沿着地面流走的水叫_。 二、 判断 (共14题;共28分)9. (2分) 养护植被、改造河道、水库蓄洪等措施都能有效预防我们的家园遭暴雨袭击时受到的灾害。 10. (2分) 在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地形。 11. (2分) 在地球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 12. (2分) 越往地球内部,压力越大,温度却越低。 13. (2分) 土壤是小石子、沙、粉沙、黏土、腐殖质、矿物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14. (2分) 地表的地形地貌在短时间内是不会变化的。 15. (2分) 雨点降落到地面就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16. (2分) 在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地形。 17. (2分) 在流水的作用下,岩石慢慢会变尖。( ) 18. (2分) 在多暴雨的山区,山脚下是不适合修建房屋的。 19. (2分) 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 20. (2分) 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是沉积的结果。 21. (2分) 土壤源于岩石,岩石的颗粒就是土壤。( ) 22. (2分) 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矿物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 三、 选择 (共10题;共20分)23. (2分) 粉沙的大小是( )。 A . 直径小于 毫米B . 直径小于2毫米C . 直径小于 毫米24. (2分) 下雨时最容易被水冲走的是土壤中的( )。 A . 小石子B . 植物种子C . 黏土和细沙25. (2分) 如果持续遭受暴雨,那么房屋在( )受到的影响最小。 A . 山坡处B . 山脚处C . 山下平缓地带26. (2分) 我国西部地区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主要原因和目的是( )。 A . 人们需要木材B . 人们需要粮食C . 改善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状态27. (2分) 下列岩石变化的过程中,正确的是( )。 A . 岩石小石子和沙岩石碎裂B . 岩石岩石碎裂小石子和沙C . 岩石碎裂岩石小石子和沙28. (2分) ( )改变了地球的地形地貌,形成了许多美丽的景观。 A . 火山和地震B . 雨水的侵蚀C . 岩石的风化29. (2分) 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褶皱和断层均属于地壳运动B . 褶皱和断层均属于地球内部力量表现形式C . 褶皱和断层均同板块运动有关D . 褶皱和断层能将高山削低、低地填平30. (2分) 每年喜马拉雅山的抬升是( ) A . 猛烈的B . 不存在的C . 缓慢的31. (2分)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地球上大部分是海洋,陆地面积较小B . 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包围着C . 中国的地势是“东高西低”32. (2分) 我国的地形特点是( )。 A . 地势东高西低,东部多平原,西部多高原B . 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多高原,西部多平原C . 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多平原,西部多高原四、 连线 (共1题;共5分)33. (5分) 连一连盆地 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山地 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丘陵 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高原 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平原 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细菌 靠腐烂的生物为生蚯蚓 在土壤中群居蚂蚁 腐殖质的主要来源蜗牛和甲虫 分解动植物的残留体植物的根和茎 使空气和水更容易进入土壤五、 综合 (共3题;共18分)34. (10分) 看图,回答问题。 (1) 如果你想要建造房屋,你会选择上图中的哪一处为什么? (2) 在B处建造房屋有什么隐患? 35. (3分) 某小学的张晓同学设计了下列方案探究植被和水土保持的关系。 取两块土壤样本,一块取自密植草坪,有草和根分布,另一块是裸土;将两块土壤样品放在坡度相同的斜面上;模拟下雨,冲刷两块土壤样本(洒水壶的高度、孔径大小、疏密程度、水量都相同);称量雨水冲刷流经斜面后水的质量,测得冲刷裸土后水的质量为m1 , 冲刷草坪样本后水的质量为m2。回答下列问题:(1) 可以推测:m1_m2。(填“”“”或“=”),得出的结论是_。 (2) 分析张晓同学设计的实验,因为步骤_的实验设计不合理,可能影响实验效果。你认为这一步必须控制的相同的实验条件是_。 (3) 我囯的西北和华北地区植被稀少,土壤裸露,干旱少雨,一年中沙尘暴频繁发生,你认为沙尘暴频发的最根本原因是_;防治沙尘暴最先应采取的措施是_。 36. (5分) 科学课上,老师为了探索岩石变化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1:将烧热的岩石立即放入冷水中,反复几次。实验2:将几块岩石放入有水的塑料瓶内不断摇动。实验3:向杯子中倒入石膏糊,撒上几粒豌豆,再倒入一些石膏糊,将结成块的石膏糊放入盛水的盘子。观察豌豆发芽后的石膏。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 实验1探究的是_的作用引起岩石的变化。 (2) 实验2探究的是_的作用引起岩石的变化。 (3) 实验3探究的是_的作用引起岩石的变化。 (4) 三个实验都可观察到的共同现象是_。 (5) 以上实验说明_。 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填空 (共8题;共22分)1-1、2-1、3-1、4-1、5-1、6-1、7-1、8-1、二、 判断 (共14题;共28分)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三、 选择 (共10题;共20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