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发展对旅游地风土人情的影响分析.doc_第1页
旅游业发展对旅游地风土人情的影响分析.doc_第2页
旅游业发展对旅游地风土人情的影响分析.doc_第3页
旅游业发展对旅游地风土人情的影响分析.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旅游业发展对福建永定土楼民俗风情的影响分析班 级: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地理科学类学 号:131160061 姓 名:朱怡摘要:随着2008年福建土楼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后,土楼旅游业蓬勃发展。而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毫无疑问给当地民俗风情带来了显著影响。通过实地考察、采访当地居民和资料搜集等手段,此文用实证分析出旅游业发展对福建永定土楼民俗风情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力图找到一条最适合当地旅游发展的道路。关键词:永定土楼;民俗风情;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引言:随着永定土楼面向市场,打造永定土楼旅游品牌和国际最佳人文生态旅游目的地成为当务之急。如何使土楼旅游更好更快发展,使其民俗风情成为旅游界一大特色,就首先得分析现阶段旅游发展对其影响。在全面综合这些影响后寻找出一条最好的出路。1 福建永定土楼简介1.1 总述永定土楼,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龙岩市,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奇的山区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它分方形和圆形两种,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永定现存著名的圆楼360座,著名的方楼4000多座。2008年7月,福建土楼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中,永定县洪坑村已开辟为中国土楼文化旅游村。除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振成楼外,还有五凤楼、福裕楼、宫殿式的奎聚楼、直径最小的如升楼等一系列颇具特色的土楼。以此成为旅游亮点。1.2 建筑特征及功能永定土楼是客家人自卫防御的坚固楼堡,土楼用土石夯筑,不用钢筋水泥,但牢固如石。土楼的大门是用十厘米厚的杂木制成,外钉铁板,有的楼门上还装有防火水槽。圆形土楼一、二层不开窗户,有双层的外层开窗,除用于通风纳光外,也便于狙击入侵之敌。土楼最高层处设有瞭望台,以便了解敌情。土楼除防范外还有防火、防震、防兽和通风采光等作用。而且冬暖夏凉,是一种特独的建筑。1.3 人文历史永定土楼是客家民居的杰出代表,它不仅全面展示了客家文化,而且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根紧紧相连。从西晋时期起,部分中原汉人为逃避战乱、洪荒先后五次逐渐南迁到闽粤赣交界山区,孕育了一支汉民族中充满活力的民系客家。客家人就在这片土地上,用他们从中原带来的技术修建房屋,并结合当地地理环境不断改进,最终在康乾年间形成了大规模的颇具特色的土楼群。2 积极影响2.1 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传承文化 在实地考察了解到,永定土楼在2012有186名讲解员,且其中有90%都是当地村民,且导游多部分由中青年妇女组成。带着客家人特有的斗笠,操着浓浓客家口音的普通话是当地导游的一大特色。由于客家土楼不断被外界熟知,从2008年初,客家土楼在当地招聘讲解员,许多在外打工的家庭(厦门等地),尤其是年轻家庭,纷纷回到都选择回到老家。且一般模式为妻子通过专业培训成为当地导游,丈夫则在土楼里开了一家店,卖当地客家特色产品,一家人在土楼里生活,其乐融融。据永定县旅游局介绍,2008年客家土楼景区接待游客221.5万人次,比2009年增长2.4倍;景区村民人均从旅游业增收3000元以上,纯收入约万元,比全县农民人均水平高32.7%。游客可以说是当地可以种无形的资源,采用这种旅游发展模式,不仅增加永定土楼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使他们在“家中”就能工作,而且无形中掀起客家青壮年反乡热潮。许多青壮年选择回乡发展,而在此过程中,他们也不断对自身文化会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这对于传承和发展当地文化传统极为有利。2.2 重视土楼保护 以福建永定县洪坑村为例,其中的振成楼、福裕楼、奎聚楼于2001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福建土楼永定客家土楼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在国内外的影响日益扩大,成为福建省重要的旅游品牌。为创造良好的品牌文化,以加大福建土楼永定景区保护与开发力度,在保护中建设特色精品旅游景区的目标,为土楼保护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景区中的重要土楼(振成楼、福裕楼、奎聚楼)被完好保护,且其它的土楼也在不断被修缮,这对保护土楼文化具有很大意义。2.3 增强民族自信心,实现传统民族文化的复兴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旅游业的开展,民族文化被开发利用,且倍受青睐,唤起了民族地区人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促使他们去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文化。这种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唤起,以及经过重新认识和评价之后对自我文化的重新肯定,激起他们去恢复原有的现已消失或几近消亡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巨大热情,推动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同时也促进了民族旅游的发展。福建客家土楼文化的挖掘与发展,不仅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更加使当地老百姓热爱自己的文化。动画片大鱼海棠中的背景就是以福建客家土楼为蓝本创作的,其内涵的民族文化可见一斑。3 消极影响3.1 民俗文化庸俗化、市场化由于经济利益的吸引,一些景区往往仿照那些做得不错的地方,别人有的全部照搬过来。这样,形式上完全一样,再没有其附合本地民情、风俗的内容,过多地附和旅谫者的心理,甚至为了猎奇心理,急功近利于一味迎合游客,刻意追求表面的形式,失去了内涵。孰不知,来参加民俗旅游的游客关注更多的是这种文化的内涵,这种深层的东西才是吸引游客的根本,形式上的做文章对文化的传播和本地景点的长远发展很难起到良好的效果。先以土楼观赏为例。游客进入土楼,本应该是欣赏和了解土楼的建筑美和人文美,但是,当地的居民导游为了满足取悦游客,往往将一批批游客带入自家喝茶,用现代化的煮茶设备和江南地区的品茶器皿来装茶。几乎每幢土楼每家人家都布置了“茶厅”。首先这使得想要好好观赏土楼的游客被限制,出现只能坐在土楼喝茶,却不能深层次、进一步了解土楼文化历史的现象,使得以追求精神层次的民俗文化旅游形式扭曲。其次,虽说闽南地区的“茶文化”别具一格,但是,这种追求表面的饮茶,甚至可以说与中国其他地方毫无差异的饮茶方式,丧失了客家文化原有的内涵。再以土楼特产为例。一些当地特色产品,本是以手工产出为主,但是随着游客的增多,一方面出现供不需求的现象,一方面人们追求盈利的心开始出现,批量生产,商业街两边小摊都是一些追求数量不追求质量的“特色产品”,这使当地民俗文化变得庸俗化和市场化。3.2传统民族文化发展环境受到不良影响传统民族文化发展环境指文化发展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态最明显的特征是多姿多彩,地理单元的独特性与相对封闭性,造就了一方天地的文化品格;历史的延续性和连贯性,又延伸着本区域生生不息的文化传统。现代旅游的发展,有改善环境的一面,也有污染、破坏环境的一面,其文化生态受到一定的影响。福建土楼群原本是藏在山林中的村寨,长期不受外界干扰,民风纯朴,生活简单。而随着交通发展和大量游人的进入,给景区带来了大量的车辆和外来人员,排出了废气,制造了垃圾,对当地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其次,外来人员的进入,也给本地区居民带来了新兴的思想观念,居民心态失衡,文化价值观改变。旅游业发展毫无疑问使得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4 总结与对策总体来说,民俗文化有其地方的独特性,这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紧密相连,其发展以旅游业为经济依托,旅游的发展与当地可进人性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发民俗旅游时需要注重统一的规划和科学的市场营销。首先,毫无疑问,客家土楼统一的规划(当地导游培训、重点土楼参观)使得以民俗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发展会给当地居民带来经济上的收入和文化上的认同感,从而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其中,虽然出现了旅游中民俗文化的市场化和商品化现象,但是此种现象并非一无是处,相反,纯粹的艺术形式的民俗文化的发展未必能够长久。只要社会在发展,民俗文化就在不断演变,也只有不断变化了的民俗文化才更具有生命力,旅游中的民俗文化市场化、商品化也是一种在社会前进中的必然现象,不可能人为的去阻止改变,但可以人为的引导其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